第十五章 苦?甜?怨(上)

就算尾巴翹上天,就算心情很激動,該完成的工作還是要一絲不苟的完成,趙汝凡對於根據地的民政事務瞭然於心。現如今,他已經不需要事必躬親,主要靠委任合適的人選去處理具體事務,在這一方面,這位主席堪稱極爲稱職,七品以上所有幹部的履歷表幾乎都印在他的腦子裡。

除此之外,他還要出席根據地的很多禮儀性場合,就上次被何先生重點表彰的那個玻璃工人胡客,最近又得到了趙汝凡的接見。

上次嘉獎的時候,何志也提出,希望能夠使用純淨的玻璃嘗試製造放大鏡,胡客隨即帶領四名技術骨幹,經過半個多月的研究,成功搞出了一套對焦技術,製作出了相對合格的放大鏡來。

何志也正在日照視察鹽業的發展狀況,因而由趙汝凡主持表彰儀式。胡客再一次成爲了全根據地供人們羨慕的對象。雖然發明這個不足以讓他當官,但也可以進一步提高待遇,何志也已經下了指示,要成立專門的工業研究部門,胡克可以保留他的技術小組,繼續研究玻璃工藝技術。

“大家都想着當官,其實各行各業都可以獲得很高的成就以及崇高地位,我當知民政院事,你磨玻璃,咱們都是爲抗擊蒙古服務。”趙汝凡在心裡面對這種觀點其實不是十分贊同,但此時此刻卻表現的非常誠懇。

今年根據地的食鹽生產雖然遭受到颱風影響,但成績依舊遠遠超出往年,除去滿足山東的需要之外,向南宋出售97,000多斤,向河南地區出售44,000斤,向佔領區走私和輸送12,000斤。

尤其對南宋方面的輸送已經嚴重影響了南宋的鹽價,最近幾個月,淮東淮西的鹽業遭遇沉重打擊,朝廷賦稅也因此受到影響。但是在薛極的主持之下,淮南各地的地主士林們正在借這個機會拼命的侵吞原本的軍屯產業,拆除軍事設施,設立大莊園。

十月初的時候,一件小小的事影響了高俊的行程:有一個衣衫破舊的老者,牽着一頭瘦驢,上面馱了兩袋果品,深一腳淺一腳的艱難趕到了齊州,四處打聽高郎君現在在哪裡。

一開始,人們還以爲這位是要來途告的,因而指錯了路,把他送到了司法院那邊去。接待人員很快就弄清了這老人並不是有冤屈,而是要來看望宣帥,據他所說,自己是高郎君的老鄉。

得知消息的高俊趕到司法院,不由得驚呼一聲:“趙五叔,你怎麼來了?”

老頭一看到高俊,顫顫巍巍的就要跪下,高俊眼色一使,兩邊的工作人員趕緊將他攙扶起來。這老人哆哆嗦嗦的走到高俊跟前,什麼話也說不出來,高俊趕緊讓趙五叔先坐下,倒了杯溫白開。趙五叔看着白白的瓷杯子,抿了抿嘴,還是沒敢喝。

“五叔,你這次來齊州是怎麼了?是不是家鄉那邊出事了?”高俊很心急的問。

儘管驅口寨只是一個小小的村子,高俊解散女真軍戶組織之後,也逐漸和原本的押剌謀克融合成了一個大村,生活條件也有很大的改善。

但是高俊畢竟很久沒回去了,也不知道村裡面現如今的狀況怎麼樣,如今看到趙五叔突然過來,不由得心中一凜,還以爲是村莊遭遇了重大變故。饑荒,瘟疫,還是自然災害?要麼就是給壽張縣安排的父母官有問題?

“沒,真沒啥,就是想來看看高大郎。你現在可是出息了,當了朝廷的大官,咱們寨的人都念着你的好,這些年大家的日子也都過得好多了,今年重陽節,咱小老兒還吃了一碗爛肉湯餅,咱不怕笑話,就這一年來吃的肉,比過去四十年吃的都多。”

高俊忍不住鼻子一酸,農民們過的還是太苦,過節能吃一碗帶葷腥的湯餅就已經算是不錯了。

“現在村裡究竟哪些難處?”

“難處?現在哪還有什麼難處,日子過得比以前好了十倍百倍,有飯吃,有衣穿,有地種,什麼都不愁。賦稅也低,就是每年的提留款,再加上糧食統購統銷,少賺了幾個銅板,但也沒事,只要不買彩票,日子就能過得挺好。”

“現在村裡面彩票玩的兇嗎?”

“兇!怎麼不兇,原來住在你後門的陳四兒,現如今好不容易娶了媳婦有了孩子,每次趕集的時候,換來的錢一小半都讓他換成了彩票,中過一把鋤頭,剩下的錢都白白扔了。害人吶,村裡的年輕人不穩重,整天想着買彩票中套房子中幾頭牛,不知道白白花了多少錢。”

高俊神色黯然,他可不好意思告訴趙五叔,彩票收入幾乎等於根據地騎兵的養護費用,可以說,太平軍這幾千騎兵是根據地的彩民們養起來的。

儘管分地已經五六年了,但根據地農民的生活水平卻沒有明顯改善,分配土地之後,大部分農民一夜越過飢寒線,卻始終不能溫飽。

數額龐大的提留款以及糧食統購統銷是罪魁禍首,但是這兩樣政策恰恰是根據地短時間內絕對沒辦法改變的。根據地財政急着要錢,而工業系統吸金的能力還不夠。而且,就算是工業系統掙到的錢,也是由中央統一分配,各州縣機關主要還是盯着地方的物力錢,而縣級機關及以下,則靠着村鎮的提留款勉強度日。現如今各縣又要設立那麼多新的機構,辦醫院,辦教育,提留款越收越多。

荀子說,九年豐收才能積攢下一年的糧食,現如今,根據地的文治武功還是靠農民餓肚子得來的。

“趙五叔,你先在這裡呆兩天,過些日子我跟你一塊兒回去看看,你放心,我沒忘記咱們老家的鄉親,等到戰爭結束後,根據地還要推行一個新村計劃,要讓百姓們吃米飯,喝肉湯,住瓦房,穿綢緞。”

第十六章 火銃兵(下)第二十一章 破釜沉舟,拼死一搏(上)第三章 忙碌中又想起你 對我的若即若離(上)第二十二章 錯轂短兵(下)第二十二章 廣開言路:治國不靠奴才!(下)第十一章 信念破滅的瞬間(上)第十二章 整軍法令(下)第十六章 金鞭溪突圍戰(下)第十章 鬱悶的軍使(下)第十二章 狂風過去孤梟啼(下)第十三章 險象環生的渡河(上)第二十三章 吏員(上)第二十三章 上下同欲者勝!(上)第十三章 合撒兒的態度(上)第一章 劉家渡突襲戰(上)第二十章 生活像等待創作的黏土(下)第三章 日費千金,然後十萬之師舉(上)尾聲第十九章 決勝胥浦橋(上)第一章 幸運與善良無關(上)第十五章 瘴氣三時作陣雲(上)第六章 揭秘利國寨(下)第十六章 軍管法令(下)第八章 關於暫時放棄沂州和保衛根據地的兩個文件(下)第一章 殷有禎(上)第五章 貨物(上)第十章 飛針走線(下)第二十四章 物資(下)第二十四章 物資(下)第四章 撼不動的柱石(下)第四章 起落山道(下)第十一章 回鶻的士兵(上)第十三章 東風惡(上)第十三章 險象環生的渡河(上)第四章 高中(下)第十四章 險象環生的渡河(下)尾聲第十八章 做好密州之戰的準備工作(下)尾聲第二十二章 鄒乃濟(下)第五章 犯錯(上)第三章 狗(上)第十七章 時全出現(上)第十八章 人生險阻艱難裡(下)第二十章 鹽糧事發,高畢相競(下)第十二章 持續改善民生(下)第十七章 僧虔溯往事(上)第四章 鎮州的酷暑(下)第十七章 血雨腥風(上)第十四章 于闐的遺民(下)第五章 貨物(上)第十四章 餌與誘(下)第十九章 屹立千仞的守軍(上)第十四章 妥協(下)第一章 劉家渡突襲戰(上)第十六章 蔓纏藤絆(下)第十七章 天理昭昭(上)第二十一章 騎兵(上)第十六章 勝利與復仇(下)第二十二章 軍語法令(下)第十二章 血稅(下)第五章 東頭村(上)第二十章 反對(下)第十三章 行軍法令(上)第九章 血酬(上)第十六章 遍篩燕山:也古的防守策略(下)第十一章 雄州的屠殺(上)第二十章 馮叔至豪取堅城,鹹得不青田喪命(下)第十五章 刀與銃(上)第十九章 梁山鏖戰(上)第十九章 國子監(上)第十六章 在穩當可靠的基礎上,爭取一切可能的勝利(下)第四章 三段連環高郡王(下)第十三章 村莊(上)第九章 戰爭之路(上)第八章 前線吃緊,後方緊吃(下)第二十四章 王克儉(下)第二十二章 住房(下)第九章 華東莊(上)第六章 河橋爭奪戰(下)第十四章 嚇不退的計劃(下)第二十三章 解圍梁山(上)第九章 勾腸債務(上)第九章 飛針走線(上)第五章 抹不去的信念(上)第十三章 霹靂現,狂飆落(上)第七章 血鐵(上)第三章 我們一定要建設一支騎兵(上)第二十章 掙不脫的鎖鏈(下)第十九章 生活像等待創作的黏土(上)第一章 北?南?亂第一章 羊(上)第十三章 出其所不趨,趨其所不意(上)第二十一章 夜深深(上)第六章 苦鬥岱宗(下)第二章 連虜平寇,完顏珣的選擇(下)第十五章 高舉正義之劍(上)第七章 留客住(上)第三章 大青山(上)
第十六章 火銃兵(下)第二十一章 破釜沉舟,拼死一搏(上)第三章 忙碌中又想起你 對我的若即若離(上)第二十二章 錯轂短兵(下)第二十二章 廣開言路:治國不靠奴才!(下)第十一章 信念破滅的瞬間(上)第十二章 整軍法令(下)第十六章 金鞭溪突圍戰(下)第十章 鬱悶的軍使(下)第十二章 狂風過去孤梟啼(下)第十三章 險象環生的渡河(上)第二十三章 吏員(上)第二十三章 上下同欲者勝!(上)第十三章 合撒兒的態度(上)第一章 劉家渡突襲戰(上)第二十章 生活像等待創作的黏土(下)第三章 日費千金,然後十萬之師舉(上)尾聲第十九章 決勝胥浦橋(上)第一章 幸運與善良無關(上)第十五章 瘴氣三時作陣雲(上)第六章 揭秘利國寨(下)第十六章 軍管法令(下)第八章 關於暫時放棄沂州和保衛根據地的兩個文件(下)第一章 殷有禎(上)第五章 貨物(上)第十章 飛針走線(下)第二十四章 物資(下)第二十四章 物資(下)第四章 撼不動的柱石(下)第四章 起落山道(下)第十一章 回鶻的士兵(上)第十三章 東風惡(上)第十三章 險象環生的渡河(上)第四章 高中(下)第十四章 險象環生的渡河(下)尾聲第十八章 做好密州之戰的準備工作(下)尾聲第二十二章 鄒乃濟(下)第五章 犯錯(上)第三章 狗(上)第十七章 時全出現(上)第十八章 人生險阻艱難裡(下)第二十章 鹽糧事發,高畢相競(下)第十二章 持續改善民生(下)第十七章 僧虔溯往事(上)第四章 鎮州的酷暑(下)第十七章 血雨腥風(上)第十四章 于闐的遺民(下)第五章 貨物(上)第十四章 餌與誘(下)第十九章 屹立千仞的守軍(上)第十四章 妥協(下)第一章 劉家渡突襲戰(上)第十六章 蔓纏藤絆(下)第十七章 天理昭昭(上)第二十一章 騎兵(上)第十六章 勝利與復仇(下)第二十二章 軍語法令(下)第十二章 血稅(下)第五章 東頭村(上)第二十章 反對(下)第十三章 行軍法令(上)第九章 血酬(上)第十六章 遍篩燕山:也古的防守策略(下)第十一章 雄州的屠殺(上)第二十章 馮叔至豪取堅城,鹹得不青田喪命(下)第十五章 刀與銃(上)第十九章 梁山鏖戰(上)第十九章 國子監(上)第十六章 在穩當可靠的基礎上,爭取一切可能的勝利(下)第四章 三段連環高郡王(下)第十三章 村莊(上)第九章 戰爭之路(上)第八章 前線吃緊,後方緊吃(下)第二十四章 王克儉(下)第二十二章 住房(下)第九章 華東莊(上)第六章 河橋爭奪戰(下)第十四章 嚇不退的計劃(下)第二十三章 解圍梁山(上)第九章 勾腸債務(上)第九章 飛針走線(上)第五章 抹不去的信念(上)第十三章 霹靂現,狂飆落(上)第七章 血鐵(上)第三章 我們一定要建設一支騎兵(上)第二十章 掙不脫的鎖鏈(下)第十九章 生活像等待創作的黏土(上)第一章 北?南?亂第一章 羊(上)第十三章 出其所不趨,趨其所不意(上)第二十一章 夜深深(上)第六章 苦鬥岱宗(下)第二章 連虜平寇,完顏珣的選擇(下)第十五章 高舉正義之劍(上)第七章 留客住(上)第三章 大青山(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