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皇帝的回報

目睹英國艦隊的風采,馮承乾的感觸並不大。不是因爲在朴茨茅斯見過英國戰艦,而是這是個變革的時代。

近代海軍,經歷了風帆時代、鐵甲艦時代與無畏艦時代。十九世紀末到二十世紀初是鐵甲艦時代末期。以蒸汽機爲動力的鐵甲艦徹底取代了風帆戰艦,只是很快會被更加強大的無畏艦取代。

英國艦隊,不可說不強大。

只是在馮承乾眼裡,再過十多年,這支看似強大的艦隊就會在海軍軍備競賽中被徹底淘汰。

此時的強大,根本算不了什麼。

誰能率先抓住軍事技術革命的契機,誰就能在下一輪競爭中拔得頭籌。

檢閱艦隊,無非是英國在炫耀武力。

看得出來,腓特烈三世很有感觸。

區區島國,能夠成爲全球第一強國,擁有超過本土面積一百倍的海外殖民地,控制數億人口,大英帝國靠的就是這支強大的、戰無不勝的艦隊。沒有這支艦隊,大英帝國恐怕還是英倫三島上的小國。

維多利亞女王處心積慮的安排,已經達到了目的。

只是,腓特烈三世在認清了大英帝國的實力之後,也產生了取而代之的想法,並且認識到了海軍的重要性。

檢閱皇家海軍艦隊後,腓特烈三世沒有返回倫敦,直接登上了“勃蘭登堡”號。

與英國皇家海軍那些龐大的戰艦相比,“勃蘭登堡”號、以及隨行的“伊倫娜”號顯得極爲渺小。

如此巨大的反差,再次給腓特烈三世留下了極爲深刻的印象。

不難想像,爲什麼威廉皇儲會在成爲皇帝之後,全力支持海軍建設。

任何一位帝國皇帝見到大英帝國的艦隊,都會產生同樣的感想,即一個強大的帝國必須擁有一支強大的艦隊。

德意志第二帝國不例外,沙皇俄國也不例外。

回國途中,腓特烈三世多次找到馮承乾,詢問了與海軍、特別是與海軍建設長遠規劃有關的問題。

馮承乾沒有鼓動皇帝,而是講出了事實。

海軍不像陸軍,不是招一批軍人,把槍支分發下去,再進行幾個月強化訓練就能組建部隊的簡單事情。

構成海軍實力的三個因素分別是:理論、人員與戰艦。

雖然馬漢現在還是美國海軍學院院長,要等到兩年後,“海權論三部曲”的第一部,即《海權對歷史的影響1660-1783》纔會問世,後面的兩部,即《海權對法國革命和法帝國的影響:1793-1812》與《海權與1812年戰爭的聯繫》要到一九零五年前後纔會完成,但是與海權有關的著作已有不少,而且馬漢已經對海權產生了較爲系統的認識。更重要的是,馮承乾深知“海權論”對歷史產生的影響。哪怕馮承乾不瞭解“海權論三部曲”,也有能力影響與改變歷史。

人員方面,即便沒有馮承乾,德意志第二帝國也不缺乏優秀官兵。

在馮承乾熟知的歷史中,德意志第二帝國的海軍官兵在技能、修養與士氣上,都明顯高於對手。

關鍵,還是物質基礎,即戰艦。

建造戰艦,考量的是一個國家以工業與科技實力爲核心的綜合國力。

現實很殘酷,作爲新興工業強國,德意志第二帝國的工業實力還不夠強大,科學技術也不夠先進。

馮承乾說得很明白,即便帝國奮起直追,也要十年之後才能初見成效。

說得再簡單一些,即便腓特烈三世全力支持海軍建設,也需要花上十年的時間來鞏固與夯實基礎。

至於腓特烈三世關心的花費,更是一個天文數字。

馮承乾並不指望皇帝能夠立即做出決定,只希望腓特烈三世能夠深入思考一下,早日認清海軍的重要性。

所幸的是,腓特烈三世不是一個優柔寡斷的皇帝。

“勃蘭登堡”號即將進入威廉港的時候,腓特烈三世再次把馮承乾叫了過去。

“我考慮好了,回去之後就找宰相商量。”腓特烈三世這兩天也沒休息好,大概一直在考慮海軍的事情。“也許達不到你提出的要求,但是肯定比現在好得多。我會替你爭取,也希望你不要讓我失望。”

“陛下有什麼希望?”

“得到一支強大的海軍。”

馮承乾笑了笑,沒有接這句話。

腓特烈三世也笑了笑,說道:“不需要女王那樣的海軍,只要能夠與之抗衡,在必要的時候發揮必要作用的海軍。”

“這麼說,陛下需要的只是一支‘風險艦隊’?”

“風險艦隊?”

馮承乾一愣,知道自己又說漏嘴了。

在馮承乾熟知的歷史中,要到十多年後,受到重用的提爾皮茨海軍元帥纔會提出“風險艦隊”理論。

“簡單說來,就是一支能夠讓敵人有所忌憚,從而不敢輕易向帝國開戰的艦隊。”

“具體一點。”

馮承乾稍微沉思了一會,說道:“大英帝國的安危繫於海軍,國家利益也繫於海軍。如果我們的艦隊能在海戰中重創英國海軍,哪怕不能取代英國,也能讓英國喪失全球霸權,被其他列強取代。只要有這個風險存在,英國就會有所忌憚,從而不敢與我們爲敵,更不敢向我們開戰。”

“這只是假設。”

“如果英國與我們開戰,我們就能通過海上決戰迫使英國退出戰爭,至少使英國喪失干預歐陸戰爭的能力。”

腓特烈三世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似乎明白了馮承乾的意思。

“如果陛下需要的是這樣一支艦隊,並不難辦到。”

“是嗎?”

“英國海軍奉行兩強政策,即艦隊規模超過兩個最強大的競爭對手之和,所以帝國海軍的規模只需要達到英國海軍的一半、或者稍微多一點,就能促使英國修改基本政策,放棄與我們對抗的念頭。”馮承乾笑了笑,說道,“即便英國仍然與我們爲敵,我們也有機會在海戰中挫敗英國艦隊。”

“如果給你陸軍預算的百分之十,你能辦到嗎?”

“這……”

“當然,這只是開始,今後會逐年遞增。”

馮承乾思索了一會,說道:“這樣的話,海軍建設得重新規劃,儘量縮減前期開支,把重點放在後面。”

“爲什麼?”

“技術革命即將到來,戰艦的更替週期縮短,現在建造的戰艦,恐怕幾年之後就會變得落後。”

“你的意思是,先打好基礎,再擴大建造規模?”

馮承乾點了點頭,說道:“經費有限,好鋼就得用在刀刃上。我們不與大英帝國爭一日之長短,自然得從長計議。”

“看來,能得你輔佐,確實是帝國的榮幸。”

“陛下過獎了,我也只是在做分內的事情。”

腓特烈三世點了點頭,說道:“前幾日收到消息,大清提出從我們這裡採購軍火,我已經告訴宰相,讓他慎重考慮。”

“陛下……”

“雖然我不知道你的來歷,但是從你的姓氏來看,你肯定與大清有關。”

“這……”

“你不用告訴我,我也不會問,你與我立下血誓,我會完全信任你。”腓特烈三世稍微停頓了一下,說道,“我也相信,你是全心全意爲帝國服務,可是我更加清楚,遲早有一天你會離開帝國。”

馮承乾暗自嘆了口氣,他也確實沒有打算長久爲德意志第二帝國服務。

“算是我給你的回報吧。”腓特烈三世笑了笑,說道,“大清參贊陳季同近日在柏林,你可以抽空見見他。”

“陳季同?”

“他是大清駐法公使,兼任駐德參贊。我見過他一面,談得還算投機。只是此人生性高傲,且玩世不恭。”腓特烈三世笑着搖了搖頭,說道,“在他眼裡,大清依然強大,總是我行我素,顯得極有個性。”

“這到是非常難得。”

“是啊,在大清,像他這樣的人肯定沒有幾個。”

“行,有機會的話,我會跟他見上一面。”

“快到了,你去準備一下吧。”腓特烈三世打了個呵欠,“明日晚上召開御前會議,商討你跟索爾茲伯裡提到的事情,別遲到了。”

馮承乾點了點頭,表示明白皇帝的意思。

當前,最要緊的事,就是落實英德聯合對抗法俄的秘密協議。

雖然這應該是宰相的事,但是馮承乾首先向英國首相提出修建巴格達鐵路,也就沒有理由把他排除在外。

回到柏林的時候,已經是深夜了。

馮承乾在路上吃了晚飯,準備洗個澡就上牀睡覺。

只是,侍從還沒準備好熱水,就有人來訪了。

“誰會這麼晚來找我?”

“他只說他叫卡爾。”

“卡爾?”馮承乾有點頭大,在德國叫“卡爾”的人多了去了。

“他說,他代表德意志銀行與符騰堡銀行來見大人。”

馮承乾猛的一驚,這纔想起,卡爾正是德意志銀行與符騰堡銀行積極推動修建巴格達鐵路的臺前代表。

“伯爵,要趕走他嗎?”

“不,不用了,請他進來吧。”馮承乾長出了口氣。

銀行家的嗅覺確實靈敏,馮承乾幾天前才向索爾茲伯裡提出修建巴格達鐵路,消息就傳了回來。

當然,這也沒什麼好奇怪的,電報早已普及,通信不再依靠信使了。

;

第154章 致命缺陷第554章 預言城鎮第378章 覺悟第15章 開拓者第442章 證明第143章 農場第93章 特殊任務第177章 緊急行動第128章 臨時政府第284章 高標準第218章 失之毫釐第219章 利益至上第407章 坐失良機第178章 參謀的戰爭第5章 元勳第473章 全體出動第68章 倒計時第629章 反睦成仇第155章 走投無路第359章 灰心絕望第238章 功虧一簣第476章 致命錯誤第58章 時機第412章 勞師遠征第249章 接踵而至第608章 一錘定音第48章 天上掉餡餅第160章 餘熱第502章 最後一戰第34章 厲害關係第127章 大陸戰爭第564章 夢想與現實第60章 精氣神第244章 發現第128章 臨時政府第36章 叢林求生第461章 虛驚一場第136章 曲線救國第67章 打就打第513章 鋼鐵與烈火第337章 好高騖遠第141章 秘密行動第218章 失之毫釐第8章 人間地獄第22章 赴死之地第2章 重新開始第210章 章 撲朔迷離第57章 開戰第238章 錯失良機第209章 排兵佈陣第9章 奇蹟第221章 新賽場第45章 厚積薄發第116章 主動出擊第137章 火急火燎第7章 軍事行動第378章 覺悟第71章 下基層第604章 援助第52章 沙俄的禍根第226章 表現形式第136章 守財奴第242章 血的代價第307章 一決雌雄第163章 禍不單行第18章 委曲求全第45章 厚積薄發第179章 兄弟第350章 俄國的結局第24章 帝國第一艦第94章 混血兒第320章 前出偵察第55章 虛與委蛇第11章 越境第601章 威脅第578章 再次登陸第320章 前出偵察第209章 排兵佈陣第173章 香蕉貿易第147章 最後機會第345章 下一個目標第506章 進軍古巴第584章 死衚衕第598章 再赴前線第18章 委曲求全第163章 聲東擊西第315章 證明自己第192章 拖延戰略第204章 披掛上陣第151章 自我犧牲第189章 蘿蔔與坑第1章 當務之急第91章 轉攻爲守第79章 偷襲第161章 勝利第14章 營救第167章 血誓第533章 陷阱第333章 結局已定第18章 逃跑
第154章 致命缺陷第554章 預言城鎮第378章 覺悟第15章 開拓者第442章 證明第143章 農場第93章 特殊任務第177章 緊急行動第128章 臨時政府第284章 高標準第218章 失之毫釐第219章 利益至上第407章 坐失良機第178章 參謀的戰爭第5章 元勳第473章 全體出動第68章 倒計時第629章 反睦成仇第155章 走投無路第359章 灰心絕望第238章 功虧一簣第476章 致命錯誤第58章 時機第412章 勞師遠征第249章 接踵而至第608章 一錘定音第48章 天上掉餡餅第160章 餘熱第502章 最後一戰第34章 厲害關係第127章 大陸戰爭第564章 夢想與現實第60章 精氣神第244章 發現第128章 臨時政府第36章 叢林求生第461章 虛驚一場第136章 曲線救國第67章 打就打第513章 鋼鐵與烈火第337章 好高騖遠第141章 秘密行動第218章 失之毫釐第8章 人間地獄第22章 赴死之地第2章 重新開始第210章 章 撲朔迷離第57章 開戰第238章 錯失良機第209章 排兵佈陣第9章 奇蹟第221章 新賽場第45章 厚積薄發第116章 主動出擊第137章 火急火燎第7章 軍事行動第378章 覺悟第71章 下基層第604章 援助第52章 沙俄的禍根第226章 表現形式第136章 守財奴第242章 血的代價第307章 一決雌雄第163章 禍不單行第18章 委曲求全第45章 厚積薄發第179章 兄弟第350章 俄國的結局第24章 帝國第一艦第94章 混血兒第320章 前出偵察第55章 虛與委蛇第11章 越境第601章 威脅第578章 再次登陸第320章 前出偵察第209章 排兵佈陣第173章 香蕉貿易第147章 最後機會第345章 下一個目標第506章 進軍古巴第584章 死衚衕第598章 再赴前線第18章 委曲求全第163章 聲東擊西第315章 證明自己第192章 拖延戰略第204章 披掛上陣第151章 自我犧牲第189章 蘿蔔與坑第1章 當務之急第91章 轉攻爲守第79章 偷襲第161章 勝利第14章 營救第167章 血誓第533章 陷阱第333章 結局已定第18章 逃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