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全新的開始

轟炸來得非常猛烈,但不突然。

炸彈落下之前,四名狙擊手已經在叢林裡狂奔了數百米,而且都聽到了戰機從頭頂上空飛過時發出的呼嘯聲。

防空陣地上的德軍與危地馬拉政府軍官兵也聽到了,只是根本來不及逃避。

至少有四架攻擊機同時投下了炸彈,而且其中肯定有幾枚特製的燃燒彈,加上防空導彈被炸燬後泄露出來的液體燃料,轟炸足夠殺死防空陣地上的所有人員,並且燒燬附近數百米的樹木。

所幸的是,四名狙擊手跑得足夠遠。

爆炸發生的時候,四名狙擊手都就地臥倒。烈焰頃刻間就吞沒了防空導彈陣地,以及他們身後的叢林。

只剩下呼呼燃燒的火焰時,四名狙擊手才爬了起來。

看着身後沖天火光,以及撲來的熱浪,四名狙擊手都出了一身冷汗。如果他們少跑出二十米,那麼就會被烈火烤成焦炭。

四人沒有停留,朝會合地點趕去。

按照計劃,在轟炸之後,他們必須撤退到西面二十公里外的地點,等待前來接應的直升機。

顯然,這是一段不算太短的旅途。

撤退途中,四名狙擊手看到,還有三處防空陣地遭到轟炸,而且空軍的攻擊機都使用了燃燒彈。

凌晨一點左右,後方發來消息,改變了撤退地點。

顯然,轟炸收到了不錯的效果。至少讓附近的敵人喪失了戰鬥的勇氣,所以才把撤退地點改在了附近。

四名狙擊手沒有遲疑,立即趕往新的撤退地點。

等他們趕到的時候,見到了一幕讓他們目瞪口呆的場景。

三個聯合行動的狙擊小組,從敵人手裡奪得了一枚完整的防空導彈,而且用牽引卡車把這枚導彈、連同其發射拖車帶了出來。在幾百米外,隱藏在叢林裡的導彈發射陣地已經被烈火吞沒。

顯然。這三個狙擊小組的行動更加大膽。

十分鐘後,一架重型運輸直升機到達,把防空導彈吊了起來。然後在兩架直升機的掩護下飛走了。

李承志他們登上了第二架直升機,一架專門用於運輸人員的中型直升機。

在他們之後,最後撤離的狙擊手駕駛牽引卡車。把拖車拉回了防空陣地,並且在卡車與拖車上裝好了遙控炸彈。

最後一架直升機升空後,狙擊手引爆了遙控炸彈,毀掉了偷竊導彈的線索。

返回營地的途中,李承志沒有睡着。

對狙擊手來說,這次任務沒有任何挑戰性可言。就像羅秀生說的那樣,這個任務完全可以交給特種偵察兵。

當然,對李承志來說,有任務總比沒有任務好。

至於這次行動的重大意義,李承志根本沒有考慮。也不需要考慮。

獲得一枚完整的dz2型導彈,還有幾套制導器件,讓中國空軍更加全面的掌握了這種防空導彈的性能。

顯然,找到應對的辦法就不是什麼難事了。

僅僅半個月之後,中國空軍就把一批q5型攻擊機改裝成了電子戰機。專門用來執行防空壓制任務。

這種戰機,後來被命名爲dq5型電子攻擊機,綽號“貓鼬”。

顯然,這是一個非常形象的綽號。貓鼬是一種小型哺乳動物,其主要食物是昆蟲,不過會偶爾捕殺侵入其領地的毒蛇。貓鼬的動作十分敏捷。且對蛇毒有一定的免疫能力,敢於攻擊眼鏡蛇。

dq5的出現,代表着一種全新的作戰飛機正式登上了戰爭舞臺。

雖然在大戰期間,中國空軍就以轟炸機爲平臺,研製過電子戰機,只是其主要任務僅僅是測定敵方雷達的部署方位,然後讓轟炸機羣避開敵人的防空雷達,或者是引導轟炸機去對付敵人的防空雷達。

也就是說,這實際上是一種電子偵察機,而不是電子戰機。

dq5不但具有探測敵方雷達的能力,而且還具備攻擊防空雷達的能力,因此是貨真價實的電子戰機。

更重要的是,“貓鼬部隊”的出現,改變了空中打擊的面貌。

從此之後,所有的電子戰機都被稱爲“貓鼬”,而且電子戰機總是飛在攻擊機之前,用其強大的防空壓制能力爲攻擊機羣開路。

當然,這都是後事了。

“貓鼬部隊”剛剛組建的時候,只有少量用q5改裝而來的dq5型電子戰機,而且這些電子戰機的主要武器是炸彈與火箭彈。也就是說,dq5除了用安裝在機頭處的電子設備來探測與鎖定敵人的防空雷達之後,依然得像普通攻擊機那樣,用攜帶的炸彈與火箭彈去攻擊敵人的防空雷達。

顯然,這是一個高難度任務。

要知道,防空雷達附近肯定有防空導彈,還有高射炮,而敵人的防空部隊肯定會優先對付威脅最大的電子戰機。

這些,最終促成中國空軍開發研製了世界上第一種反輻射導彈。

所謂的反輻射導彈,就是在當時已經大量裝備的中程空對空導彈的基礎之上,用被動雷達引導頭代替半主動雷達引導頭。在發射之前,載機需要鎖定敵方雷達的工作頻率,並且把信息輸入到反輻射導彈的制導系統裡面,然後反輻射導彈就將言着敵方雷達的波束,直接飛向雷達。

當然,這是幾年後的事情了。

在一九六七年,中國空軍通過對dz2的全面瞭解,獲得的最大好處就是,可以通過電子干擾來降低這種導彈的命中率。

說得簡單一些,dz2採用的是雷達波束制導系統,即在導彈發射之後,地面火控雷達必須持續照射目標,而導彈將沿着目標發射的電磁波飛行,直到擊中目標。最簡單的壓制方式就是用電子戰機嚮導彈發射同頻率的電磁波,而且功率超過了戰機反射的電磁波,從而讓導彈偏離目標。

找到對抗手段之後,中國空軍恢復了轟炸行動。

七月下旬,中國空軍發起了幾次小規模轟炸行動,而且轟炸目標都在危地馬拉政府軍防空導彈部隊的掩護區域之內。

這幾次小規模轟炸,證明了電磁干擾的有效性。

在七月二十七日的轟炸中,危地馬拉政府軍的防空導彈部隊總共發射了一百二十八枚防空導彈,結果無一命中。

在總共六次轟炸行動中,中國空軍只損失了六架戰鬥機,而且五架被高射炮擊落。

八月份,中國空軍提高了轟炸強度,而且開始出動“貓鼬機羣”爲海軍航空兵的攻擊機提供掩護。

當然,損失只是降低,而沒有完全避免。

到這個月裡,中國空軍與海軍總共損失了二十一架作戰飛機,其中包括三架h60重型轟炸機。

所幸的是,高強度轟炸收到了不錯的戰果。

八月七日,中國陸軍在幾乎沒有受到阻擋的情況下開進了危地馬拉城,並且發現守衛這座城市的政府軍總共還不到五千人。

也就是說,在中國軍隊到達之前,危地馬拉政府軍就已放棄了這座城市。

原因很簡單,高強度的轟炸,讓後勤補給變得極爲困難,而且也很難增派部隊,危地馬拉政府軍不得不放棄首都。

這個結果,讓景虎很是不滿。

別忘了,第五陸戰師在離危地馬拉城不到六十公里的地方駐紮了幾個月,如果不是總參謀部阻撓,陸戰隊早就佔領了這座城市。

只是,佔領危地馬拉城並不是結束,而是一個全新的開始。

雖然危地馬拉政府軍還沒有被徹底擊潰,但是中國當局已經在考慮一個新的問題,即在危地馬拉成立一個臨時政權。

從某種意義上講,這是一件比全面消滅軍人獨裁政權更重要的事情。

原因很簡單,如果危地馬拉沒有一個得到國際社會廣泛承認的中央政府,那麼中國在危地馬拉展開的軍事行動就沒有堅實的基礎。從政治上講,只有成立臨時政權,並且由該政權向中國發出請求,中國才能擴大在危地馬拉的軍事行動。

只是,組建臨時政權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這就是,危地馬拉有一個流亡到巴拿馬的前政府,而其國內又有多支以反抗軍人獨裁統治的游擊隊。

顯然,在權力面前,流亡政府與游擊隊都不會做出讓步。

更要命的是,游擊隊是一盤散沙,控制區相當於一個省的游擊隊就有五支,而且這五支游擊隊都有足夠的野心。

至於流亡政權,因爲沒有軍事力量,在國內也缺乏支持,也就不足以壓制游擊隊。

當然,這不是軍人的問題,而是政治家的問題。

八月十日,席存瑞任命專門負責拉美事務的外交部長助理姜子豪爲特使,並且派其前往危地馬拉,全權負責組建臨時政權的事務。

這一天,狙擊手部隊接到了一項特殊任務。

這就是,派遣狙擊小組前往危地馬拉的叢林,然後把游擊隊的全權談判代表護送到危地馬拉城,參與組建臨時政權的談判工作。

李承志參與了這次行動,只不過對狙擊手來說,這根本算不上是作戰行動,更像是一次枯燥乏味的旅行。

狙擊手要做的,就是在到達游擊隊的營地之後,陪同游擊隊的談判代表登上直升機。

至於其他的事情,與狙擊手沒有半點關係。(未完待續。。)

第3章 工業時代第42章 低調行事第62章 用人之道第118章 順手擒來第393章 避實就虛第128章 走向戰爭第80章 全速北上第52章 沙俄的禍根第132章 時機第530章 避重就輕第21章 大清首輔第499章 一鼓作氣第255章 力量倍增器第20章 衰落的帝國第559章 關鍵二十四小時第555章 從艦到岸第552章 提前部署第46章 臨危不亂第624章 推波助瀾第103章 激戰第142章 南下第30章 始作俑者第203章 開闢新戰場第150章 爭分奪秒第613章 反差第34章 戰爭之門第105章 不抱希望第314章 擔當重任第142章 南下第74章 各打各的第534章 功敗垂成第424章 時間緊迫第446章 兵貴神速第116章 追擊第37章 後遺症第4章 總統第301章 優劣有別第420章 新挑戰第23章 最後的陣地第241章 奮起直追第190章 收手第173章 香蕉貿易第53章 犧牲第245章 錯誤連連第162章 巔峰對決第8章 帝國時代第559章 關鍵二十四小時第83章 受捉弄第78章 鬥智第294章 有想法第96章 關鍵一戰第366章 雞肋第186章 炮戰革命第198章 回家第322章 最後的機會第95章 偶然遭遇第196章 轉移重點第600章 馬歇爾第163章 禍不單行第110章 關鍵時刻第409章 航空兵收尾第145章 與蛇共舞第237章 獨樹一幟第111章 突防第49章 戰略儲備第63章 體能極限第120章 以小搏大第247章 操之過急第375章 不是秘密第52章 沙俄的禍根第241章 將錯就錯第223章 集中攻擊第604章 援助第30章 始作俑者第360章 事半功倍第133章 戰略決策第525章 轟炸難題第477章 再接再厲第219章 陰差陽錯第582章 立場第269章 經典之戰第64章 機會與挑戰第564章 夢想與現實第370章 適得其反第147章 最後機會第35章 雪中送炭第111章 突防第173章 極限攻擊第18章 輕重有別第250章 後繼乏力第376章 有備而來第104章 傾國豪賭第152章 坐以待斃第463章 轉戰大西洋第27章 奉陪到底第146章 按兵不動第78章 不得不戰第355章 左擋右支第410章 引狼入室第290章 嚴重誤判
第3章 工業時代第42章 低調行事第62章 用人之道第118章 順手擒來第393章 避實就虛第128章 走向戰爭第80章 全速北上第52章 沙俄的禍根第132章 時機第530章 避重就輕第21章 大清首輔第499章 一鼓作氣第255章 力量倍增器第20章 衰落的帝國第559章 關鍵二十四小時第555章 從艦到岸第552章 提前部署第46章 臨危不亂第624章 推波助瀾第103章 激戰第142章 南下第30章 始作俑者第203章 開闢新戰場第150章 爭分奪秒第613章 反差第34章 戰爭之門第105章 不抱希望第314章 擔當重任第142章 南下第74章 各打各的第534章 功敗垂成第424章 時間緊迫第446章 兵貴神速第116章 追擊第37章 後遺症第4章 總統第301章 優劣有別第420章 新挑戰第23章 最後的陣地第241章 奮起直追第190章 收手第173章 香蕉貿易第53章 犧牲第245章 錯誤連連第162章 巔峰對決第8章 帝國時代第559章 關鍵二十四小時第83章 受捉弄第78章 鬥智第294章 有想法第96章 關鍵一戰第366章 雞肋第186章 炮戰革命第198章 回家第322章 最後的機會第95章 偶然遭遇第196章 轉移重點第600章 馬歇爾第163章 禍不單行第110章 關鍵時刻第409章 航空兵收尾第145章 與蛇共舞第237章 獨樹一幟第111章 突防第49章 戰略儲備第63章 體能極限第120章 以小搏大第247章 操之過急第375章 不是秘密第52章 沙俄的禍根第241章 將錯就錯第223章 集中攻擊第604章 援助第30章 始作俑者第360章 事半功倍第133章 戰略決策第525章 轟炸難題第477章 再接再厲第219章 陰差陽錯第582章 立場第269章 經典之戰第64章 機會與挑戰第564章 夢想與現實第370章 適得其反第147章 最後機會第35章 雪中送炭第111章 突防第173章 極限攻擊第18章 輕重有別第250章 後繼乏力第376章 有備而來第104章 傾國豪賭第152章 坐以待斃第463章 轉戰大西洋第27章 奉陪到底第146章 按兵不動第78章 不得不戰第355章 左擋右支第410章 引狼入室第290章 嚴重誤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