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花初爭豔(中)

第二日蔣曦薇趁着衆人來請安時提出想要讓左貴妃幫自己置辦一場宴會之事,這種事情左貴妃自然是不好反對。其餘諸人之中大部分的母親和親眷都可以趁着這機會入宮,自然是高興了。

四月十六,未央宮佈置得當,預備開宴。

因着去年蘇容華的事情,工部林尚書被貶官三級出了上京,但是他的家眷卻仍舊留在上京,他的夫人的誥封亦是留下了。因着林尚書的確是有些本事在身上,貶官幾個月之後郭舒炎又找了個由頭將他召了回來,依舊是在工部任職。

這一次,他的夫人柳氏也會帶着他的小女兒林芸嬋入宮赴宴。自從上次他在皇上面前指責皇后苛待雍王后,皇上對自己就十分苛刻,他自然知道皇后的地位,加之這次能回來上京,皇后的父親還爲自己說了幾句話。自己自然是要讓夫人去討好一下皇后。

這是林芸嬋第一次進宮赴宴,一切都感覺如此新奇。不過母親卻不是很開心,她明白,姐姐在這宮裡殞命,母親自然會觸景生情的。

“走路穩當些,一會兒見了皇后娘娘一定要把你那個淘氣勁收起來。”母親在馬車囑咐道。

林芸嬋微微頷首,她此時並沒有在聽母親的話語,而是想着那一日自己偷偷跟着哥哥跑到國子監裡遇見的那名男子。

當時自己是在湖上的長廊向湖中心的亭子望去,看見那人一身白色深衣,手裡握着一本書在讀着。後來走近了仔細打量,那人面冠如玉,鼻樑挺拔,身子骨看起來有些弱,卻讓他看起來有一種奪人心魄的美。

後來自己才知道,那人是皇后的親弟弟,蔣孝文。

“母親,今日皇后娘娘的弟弟會進宮嗎?”她沒頭沒腦的問了一句。

柳氏有些奇怪的看向她,“今日皇后娘娘召見的都是女眷,外男是不能入內了。再說了,你如何認識的他?”

林芸嬋連忙說道,“是聽二哥提起過他,就隨口問一問罷了。”柳氏見狀沒有再問,但是卻用嚴厲的口氣說道,“你要好好記得,蔣家跟咱們林家不怎麼對付,你以後見到蔣家的人保持面上之交就夠了。不過如果能和他們結親最好。總之,你跟他們的離得遠一些就得了!”

“是,女兒明白。”林芸嬋慌忙低下了頭。

等到柳氏他們到了宣室殿之後,上京中的夫人小姐早就來了不少,這其中自然有柳氏認識的,見到她們之後自然要閒話幾句。林芸嬋跟在母親身後,就偷偷打量着殿內的衆人。

皇后自然是不會這麼早過來了,左貴妃與孫賢妃身份貴重自然也是要靠後纔來。故而現在來了的高位嬪妃只有馮昭儀與許淑媛。饒是這兩人,林芸嬋也是第一次見,還是聽了這二人的對話才知道對方是誰。

馮昭儀今日特意打扮過了,一身丁香色高腰襦裙,外面穿了淺色的褙子,眼角上揚,比平日多了幾分柔媚。她這段時間也着實收起了張揚的性子,以圖郭舒炎多看自己幾眼。

而許淑媛則是一襲粉色襦裙,髮髻不是很繁複,卻在上面別了一支海棠花簪,越發顯得她容色絕豔,無可挑剔,有一股天然而成的風華。

再往旁邊看去,林芸嬋認識的也只有蔣碧嬌了。顯而易見,蔣碧嬌也是刻意修飾過,衣裳華麗,首飾在發間也是熠熠生光。她本就長得嬌美迷人,身上水藍色長裙,愈發身姿曼妙。

果然不愧是皇宮內的美人,各個都是天成之姿,無可比擬。但是看看姐姐的命運就知道這宮裡的女子過得並不幸福。姐姐和蘇容華明明是閨中就相識的密友,而且姐姐心思單純,又怎會因爲蘇容華有孕而下手害她。

只是,這一切都不能說,既然皇上認定了是姐姐,那麼便是姐姐。這個道理,爹孃明白,自己也明白。

想到這兒,林芸嬋不僅暗自祈禱,來日自己一定不要入宮。

正想着,有司贊來宣,貴妃、賢妃到了,衆人見狀都忙亂着行禮,這時候皇后也來到了宣室殿。

皇后來了也就代表着宴會正式開始,先是衆人恭賀皇后有孕,而後蔣曦薇隨意說了幾句話,便讓衆人按位次坐下,宮女便按序呈上菜餚,底下也有宮內百戲坊的人獻歌獻舞。

“皇后娘娘有孕,又賜宴於衆位姐妹,臣妾不勝感激,且在這裡敬娘娘一杯酒。”宴席進行到中央,許淑媛起身捧杯走至大殿中央,笑言道。

蔣曦薇亦是含笑飲儘自己的杯中酒,這次宴會特意備的是由梨花釀成的酒,濃度並不高,故而蔣曦薇喝上幾杯也是不礙事的。

見許淑媛如此,有那等想要討好皇后的人也紛紛起身敬酒,柳氏自然也不例外。蔣曦薇也十分給面子,每個人敬酒都接受,但是卻不再是一飲而盡,而是輕抿一口罷了。衆人也知道蔣曦薇有孕不宜多飲也都不在乎這個。

不光是蔣曦薇,底下的郗氏也沒有閒着,也有不少夫人上前同她敘話。以前郗氏能進宮的機會不多,也不會有人多注意她,此番光景倒是少見。不過郗氏雖然體弱,但仍是卓有見識,應對得宜,不在話下。

宴會進行到中間,席間的氣氛活躍了許多。誰知剛纔還教訓女兒不要太多理會蔣家的柳氏卻端了一杯酒走至郗氏面前,“夫人,妾身敬您一杯。”

郗氏見狀也端起酒杯,“豈敢。林夫人何必客氣,你我二人的夫君同爲正二品尚書,你我實在是一樣的人。”她知道蔣家和林家的關係,話中也多帶了三分客氣。

“妾身怎敢跟您比,只是您是皇后娘娘的母親,怎是妾身可比。蔣夫人的福氣當真好,聽聞您的幼子雖無官職,卻仍是文才豔豔,引人注目。”

林芸嬋就跟在母親身後,聽聞母親如此說,大約是猜到母親是在考慮自己或者是二哥的婚事,不由有些羞赧。

“林夫人客氣,幼子體弱,難堪大用,夫君無奈只好爲他找了一門親事,身子這纔好了起來。”郗氏自然也明白柳氏的意思,也明明白白的拒絕了她。

“那不知家中那位五小姐可有人家了呢?妾身家中的第三個兒子和五小姐年紀相仿,雖然不是嫡出,但是自小在妾身身邊長大,也是非常懂事。不知夫人以爲如何?”

三哥?林芸嬋一愣,三哥可是庶出,而且因爲頑劣淘氣讓父母親頗爲厭惡,母親怎會爲三哥的婚事考慮?轉念一想,剛纔在馬車裡母親對蔣家十分厭惡,如今卻來討好只怕是父親授意,但是母親又不願意賠上自己所生的子女,所以才推出來了三哥。

郗氏溫婉一笑,“夫人這就有所不知了,華柔雖然不是嫡出,但是和皇后娘娘的感情極好,皇后娘娘最疼的就是這個妹妹,早就跟妾身說過了,華柔的婚事要她親自決定。夫人的好意妾身心領了,但是這件事卻不是妾身和夫君能夠做主的。”郗氏的三言兩語將柳氏的想法整個都給澆滅了。

柳氏自然明白這層意思,皇后娘娘親自賜婚,這該是多大的榮耀,不知道會有多少人搶着求這份榮耀,哪裡會管蔣華柔是嫡出還是庶出。言下之意,是自己的那個庶子配不上蔣華柔,只怕是連嫡子都不一定能得青眼。

雖然不忿,但柳氏也只能尋了個由頭無可奈何的下去了。過了片刻,有司贊上前稟報說皇帝駕臨,衆人見狀也都慌忙行禮。本來皇帝不宜同外命婦相見,但是如今外命婦如今都坐在外殿,倒還不礙事。

於是又有歌舞獻上,衆人便也都規矩起來,不再多話,只安心觀賞歌舞不提。

獨木橋上艱(上)風起雨欲來(上)無子豈無罪(中)(二更到)忠心反被誤(中)明珠何暗投(上)幼枝初綻蕊(下)擒賊須擒王(中)桃花笑春風(下)心始兩相知(下)潮水連翩至(下)風波自有因(下)幼枝初綻蕊(下)明珠何暗投(下)嫌隙由此生(下)花亂蝶欲狂(中)一着餘遺恨(下)有親遠方來(中)佛前欲明心(上)明珠何暗投(下)忠心反被誤(上)人無傷虎意(上)始覺似海心(下)春閨夢裡人(中)神女自無意(中)風波自有因(上)手足始離心(中)桃花笑春風(中)盛夏猶徹骨寒冬知晝暖(上)欲罪何無辭(上)暗箭初端倪(下)桃花笑春風(中)數九天欲寒(中)春閨夢裡人(上)風起雨欲來(下)盛勢初顯衰(下)大秦後宮嬪妃等級誰知少年愁(上)頹喪皆由此(上)秋風馬蹄急(下)拋家別親去(中)宮門深似海(下)盛勢初顯衰(下)冬雪有時盡(下)蛇信驚馬嘶(中)春閨夢裡人(上)春風襯嬌顏(下)蛇信驚馬嘶(下)大秦後宮嬪妃等級頹喪皆由此(上)有親遠方來(上)明珠何暗投(上)幼枝初綻蕊(下)此威非彼薇(下)此威非彼薇(下)潮水連翩至(下)若知慈母心(中)人無傷虎意(下)莫問前路風(上)手足始離心(下)一着餘遺恨(上)擒賊須擒王(下)難敵春柳絮(上)忠心反被誤(上)花亂蝶欲狂(上)生離如死別(中)忠心反被誤(上)心始兩相知(下)數九天欲寒(中)拋家別親去(中)春閨夢裡人(下)終究意難平終究意難平璞玉風雨催(上)始覺似海心(中)心始兩相知(中)欲探謎中底(下)(4200字)佛前欲明心(上)數九天欲寒(下)獨木橋上艱猶記少年時(上)須有防人心(中)盛勢初顯衰(中)夜闌燈花長(下)端陽中宮威(中)此威非彼薇(下)利弊孰輕重(上)未央迎新主(中)盛夏猶徹骨寒冬知晝暖(中)利弊孰輕重(中)嫌隙由此生(中)心意終分明(上)嫌隙由此生(下)欲探謎中底(下)(4200字)頹喪皆由此(上)無子豈無罪(下)始覺似海心(上)璞玉風雨催(下)無子豈無罪(上)(還有一更)
獨木橋上艱(上)風起雨欲來(上)無子豈無罪(中)(二更到)忠心反被誤(中)明珠何暗投(上)幼枝初綻蕊(下)擒賊須擒王(中)桃花笑春風(下)心始兩相知(下)潮水連翩至(下)風波自有因(下)幼枝初綻蕊(下)明珠何暗投(下)嫌隙由此生(下)花亂蝶欲狂(中)一着餘遺恨(下)有親遠方來(中)佛前欲明心(上)明珠何暗投(下)忠心反被誤(上)人無傷虎意(上)始覺似海心(下)春閨夢裡人(中)神女自無意(中)風波自有因(上)手足始離心(中)桃花笑春風(中)盛夏猶徹骨寒冬知晝暖(上)欲罪何無辭(上)暗箭初端倪(下)桃花笑春風(中)數九天欲寒(中)春閨夢裡人(上)風起雨欲來(下)盛勢初顯衰(下)大秦後宮嬪妃等級誰知少年愁(上)頹喪皆由此(上)秋風馬蹄急(下)拋家別親去(中)宮門深似海(下)盛勢初顯衰(下)冬雪有時盡(下)蛇信驚馬嘶(中)春閨夢裡人(上)春風襯嬌顏(下)蛇信驚馬嘶(下)大秦後宮嬪妃等級頹喪皆由此(上)有親遠方來(上)明珠何暗投(上)幼枝初綻蕊(下)此威非彼薇(下)此威非彼薇(下)潮水連翩至(下)若知慈母心(中)人無傷虎意(下)莫問前路風(上)手足始離心(下)一着餘遺恨(上)擒賊須擒王(下)難敵春柳絮(上)忠心反被誤(上)花亂蝶欲狂(上)生離如死別(中)忠心反被誤(上)心始兩相知(下)數九天欲寒(中)拋家別親去(中)春閨夢裡人(下)終究意難平終究意難平璞玉風雨催(上)始覺似海心(中)心始兩相知(中)欲探謎中底(下)(4200字)佛前欲明心(上)數九天欲寒(下)獨木橋上艱猶記少年時(上)須有防人心(中)盛勢初顯衰(中)夜闌燈花長(下)端陽中宮威(中)此威非彼薇(下)利弊孰輕重(上)未央迎新主(中)盛夏猶徹骨寒冬知晝暖(中)利弊孰輕重(中)嫌隙由此生(中)心意終分明(上)嫌隙由此生(下)欲探謎中底(下)(4200字)頹喪皆由此(上)無子豈無罪(下)始覺似海心(上)璞玉風雨催(下)無子豈無罪(上)(還有一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