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這兇手是什麼意思?”大寶很費解,“爲啥殺了人,還要費勁兒去找一沓衛生紙蓋在死者臉上?是反映出兇手的心態嗎?可是他爲啥不就近用枕巾蓋上?而且他用毛巾被蓋住了全屍啊,爲啥還要費勁兒用衛生紙先蓋臉?不可理解,不可理解。”
我也覺得很納悶,拿着那一沓被大寶取碎了的衛生紙,拼接在一起,翻來覆去地看着。衛生紙貼在面部的一面在口部的位置有破損,但是破損並沒有貫通這一沓衛生紙的全層;衛生紙的外面則是完整的皺褶痕跡。
突然我靈光一閃:“我們不是沒有找到死者窒息的方式嗎?原來是這個。”
“哪個?”大寶和林濤同時問道。
“貼加官。”我說。
“貼加官”,是古代的一種刑罰方式,一般用於對犯人刑訊逼供。司刑職員將預備好的桑皮紙蓋在犯人臉上,並向桑皮紙噴出水霧,桑皮紙受潮發軟,立即貼在犯人的臉上。司刑人員會緊接着又蓋第二張,如法炮製。如果犯人不交代,會繼續貼下去,直到犯人點頭願意交代。若不願意交代,犯人即會窒息死去。若交代,撕下來的桑皮紙乾燥後凹凸分明,猶如戲臺上“跳加官”
的面具,這就是“貼加官”這個名稱的由來。
“死者沒有導致機械性窒息的損傷,”我說,“但是臉上有這麼一沓衛生紙。衛生紙靠近面部的一面有破損,我分析是因爲衛生紙受潮後貼在死者臉上,死者會用口脣和舌頭的運動頂破紙張來試圖呼吸。但兇手繼續貼下去,直到貼到這十幾二十張,死者無法頂破衛生紙從而窒息死亡。”
大寶和林濤都點頭同意。
“貼加官是古代刑訊逼供的方式。”我說,“難道兇手想從這個副市長的嘴裡得知什麼訊息嗎?”
“他是分管文化、教育的副市長,”在一旁陪同我們進行屍體檢驗的沈支隊說,“沒什麼特權,也沒什麼能夠牽涉到別人重要切身利益的秘密啊。”
“說不準是劫財呢?”林濤說。
“不會。”沈支隊說,“死者家裡的門窗完好,沒有被侵入的痕跡。而且,家裡沒有任何翻動的痕跡。怎麼看都是報復殺人,不可能是侵財殺人。”
“門窗完好?”我說,“那應該是熟人作案了?不然半夜三更,副市長怎麼可能給好幾個陌生人開門?”
沈支隊面露難色:“具體情況我也不清楚,市委要求保密,搞得神秘兮兮的。”
“她不就是個秘書長嗎?”大寶說,“把自己當成是女特工了吧?”
“收工吧。”我這一天累得夠嗆,“死亡原因和死亡時間都搞清楚了,而且我們也知道是熟人作案,兇手兩人以上,對死者有約束和威逼。而且兇手還可能是想從死者的嘴裡知道些什麼,這些已經足夠了。捆綁死者手腳的寬膠帶林濤帶回去明天仔細看看,看能不能找到些證據。”
林濤搖着頭,一臉失望:“沒戲,膠帶邊粘着紗布纖維,兇手是戴手套作案的。”
回到賓館,我顧不上時間已晚,迫不及待地撥通了省城市局法醫科胡科長的電話。我承認自己在這個副市長被殺案中難以集中精力,罪魁禍首就是那起發生在省城的蹊蹺的碎屍案件。
“胡老師,怎麼樣?”我問,“案件有什麼進展嗎?”
電話那頭是胡科長疲憊的聲音,背景音是個厚重的男聲,看來他正在熬夜參加專案會。
“毒物檢驗證實了我們的推斷。”胡科長說,“死者的尿液裡檢出了毒鼠強代謝成分,死者死於毒鼠強中毒。既然被碎屍,我們初步判斷是一起投毒殺人碎屍案件。”
“我關心的是那第十一根手指頭。”我說,“是不是兩個人的?”
胡科長“嗯”了一聲:“所有的屍塊都確定是一個人的,就那根手指頭確定不是他的,而是另一個男人的。”
我拿着手機,打開桌子上的筆記本電腦,翻看着碎屍案件的照片。臨來青鄉市之
前,我拷貝了全套照片資料。
“這根手指頭的斷端沒有明顯的生活反應。”我說,“不可能是兇手誤傷了自己的手指頭,而是另一個死者死後被切下來的指頭。可能會有另一具屍體!”
胡科長說:“我們收到DNA檢驗結果後,就組織警力、調用警犬對小區及其周邊進行了仔細的勘查,一無所獲。”
我沉默了一會兒,說:“那屍源呢?”
胡科長說:“正在查找失蹤人口信息,並篩選符合條件的失蹤人口的家人,進行親緣關係鑑定,希望能早一些找到屍源。另外一路人馬,正在尋找毒鼠強的地下販賣市場,看能不能從毒源上下功夫。毒鼠強是違禁藥品,兇手能搞得到,我們就能查得到。”
掛了電話,我疲倦地癱倒在牀上,呆呆地望着天花板,思緒如亂麻,然後我不知不覺就睡着了。
第二天一早,我們就被包秘書長請到了臨時專案指揮部。這個冷豔的女秘書長已經收起了臉上的傲慢和輕蔑。
“各位專家,請坐。”她微微躬身,做了個“請”的姿勢。
她的禮賢下士讓我反而覺得不安。莫非是案件出現了僵局?或者我昨天的反擊降服了她的冷傲?
“受市委的委託,我今天來給各位專家介紹一下案件的前期調查情況。”包秘書長僵硬地笑了一下,說,“其實我們之前有個嫌疑人,是另一個副市長陳風。陳市長和丁市長一直是對頭,政見不合,經常在市長辦公會上各執一詞,甚至有一次差點兒發生衝突。前幾天,省委組織部正在考察陳市長,準備提拔爲巡視員,結果公示期內,省委組織部收到了匿名舉報信,並有一些陳市長收受賄賂的證據。所以,陳市長非但提拔的事情泡了湯,目前還正在接受紀委的調查。所以我們一開始認爲這是一起政治性案件,可能是陳市長僱兇殺害了丁市長。”
我歪頭想了想,說:“還真的有可能。據我們勘查,兇手在控制住死者以後,對死者有個威逼、脅迫的過程,可能是想從死者嘴裡知道些什麼。聽你這麼一說,說不準兇手是想讓丁市長承認是他舉報陳市長的。”
“這就是我請你們再次過來的原因。”包秘書長有些不好意思的表情,“根據昨晚一夜的調查,現在基本可以排除陳市長及其家人作案的可能性,通過一些技術手段,也基本可以排除他有僱兇的嫌疑。”
這一番話暴露了包秘書長態度轉變的原因。案件果真是陷入了僵局,沒有抓手、沒有證據、沒有嫌疑人。現在這個冷傲的娘兒們終於認識到了我們的重要性,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
“哪裡哪裡,你是領導,吹個哨子我們就該集合,談不上請字。”我冷笑了一聲。
林濤用肘戳了我一下,給我使了個讓我閉嘴的眼色。
包秘書長盯着林濤,對林濤充滿感激地點點頭。確實,我若再說下去,包秘書長會在自己的下屬面前顏面盡失。
“那我們工作了,今晚給你個初步反饋。”我心想,這個娘兒們不會對林濤動什麼壞心思吧?
重新回到二樓中心現場,我們又各就各位對房間進行第二次勘查。這次是白天,拉開窗簾,光線很好,有利於發現一些昨天晚上沒有發現的線索。
太陽越來越高,一束強光透過窗戶照射在牀上那張白色卻有着大塊污漬的牀單上。果真,我看見了一條昨晚並沒有發現的痕跡。
“林濤,你來看看這一條顏色改變是什麼?”我指着牀邊說。
從大牀中央的一大塊綠色污漬開始,一直延伸到牀沿,牀單上有一條連續的顏色改變,如果不是陽光側射,根本就不可能發現。
“這應該是無色的液體浸溼牀單,乾燥後留下的。”林濤說,“但肯定不會是水。”
大寶拎起牀單顏色改變的部位,聞了聞,說:“那個……我覺得是酒。”“酒?”我半信半疑,也聞了聞,一股腐敗屍體的臭味,“有酒味嗎?你不會是昨晚自個兒跑出去吃獨食喝獨
酒去了吧?”
“你是不是偷偷拜了狗鼻子包斬爲師?”林濤顯然也沒有聞出酒精的味道,“這個牀單我拿回去化驗。”
“還有這個。”我拎起滿是腐敗液體和脫落表皮的毛巾被,塞進了林濤的物證袋。
時間已近中午,我們再沒有什麼新的發現,這個裝潢考究的家裡,平靜到不能再平靜,運走了屍體,像是什麼都沒有發生一樣。窗外的鳥叫依舊歡快,投射進屋內的陽光依舊燦爛。
“他們怎麼可能懷疑是陳市長僱兇?”我突然覺得有一絲疑惑,“你們想想看,如果是僱兇,死者怎麼會給幾個陌生人開門?”
“他們不是說已經排除了陳市長僱兇的可能了?”林濤說。
“還有一個問題。”我說,“你說什麼樣的人敲門,這個丁市長會穿着汗衫短褲開門,還把這幾個人引到自己的臥室裡?”
“你說得對啊!”大寶說,“樓下那麼大一個會客廳不去,要來上面的臥室。而且家裡來人,怎麼說也要套個褲子吧,穿個褲頭,成何體統?別人就算了,他可是個副市長!”
“那,你們的意思是?”林濤說,“這麼簡單的問題我們都沒有想到,看來你們和我一樣,被省城的碎屍案件勾去了魂。”
“之前我們推斷有誤。”我回到專案指揮部,向包秘書長主動承認了錯誤,“這起案件不一定是熟人作案。因爲無論多麼熟悉的人,丁市長也不可能半夜三更帶着好幾個男人到自己的臥室,而且還穿着汗衫短褲。而且丁市長是來掛職的,不是本地人。”
包秘書長沒接觸過刑偵工作,對我說的這個論據思考了半天才反應過來:“那會是什麼?不是說了門窗完好嗎?犯罪分子是怎麼進入現場的?”
“有鑰匙。”我和林濤異口同聲。
“可是這房子的鑰匙,只有丁市長有啊。”包秘書長轉臉一想,說,“不對,那個小時工也有一把。”
我微微笑了笑,說:“查吧。”
我和林濤、大寶來到了青鄉市公安局理化實驗室。這是我們省第一家通過國家實驗室認可的實驗室,人才濟濟、設備精良。我準備陪林濤和他的同事們一起,對牀單、毛巾被上的可疑斑跡進行化驗,這畢竟是我們這次復勘現場唯一的發現。對於小時工的調查,我相信偵查部門會在幾個小時內就有結論,對付一個女孩子,太容易了。
曲線在理化檢測設備的顯示屏上不斷扭動,林濤目不轉睛地盯着顯示屏,說:“還真是個狗鼻子,真的是酒精。”
大寶撓了撓頭,說:“嘿嘿,那個……蒙對了。”
“酒精?”我皺起眉頭,“怎麼會有酒精?你取樣的時候都取了哪些點?”
“取樣不會有問題,而且多個取樣點都出來了同樣的圖譜。”林濤說,“基本可以肯定,從屍體身邊一直到牀邊的顏色改變,是因爲之前有酒精浸潤,乾燥後留下的痕跡。”
沉默了一會兒,林濤接着說:“還有,整個覆蓋屍體的毛巾被都有被酒精浸潤的痕跡。”
“這麼多酒精?”我說,“可是我們進現場的時候沒有聞到酒精的味道啊。”
“屍體那麼臭,早把酒香味給蓋了。”大寶唯一的毛病就是嗜酒。
“所以也就你這個酒罈子能聞得出來啦。”我笑着說,“不過現場沒有發現盛酒精的容器,說明容器應該是被兇手帶離了現場。”
“爲什麼現場會有這麼大片酒精的痕跡?”林濤插話道。
“兇手和死者熟識,來和他拼酒來着。”大寶一副異想天開狀,“喝着喝着,就吵起來了,於是兇手殺了人。”
沒人理他。
“說過了,我們認爲死者和兇手不熟識。”我說,“兇手應該是事先藏匿在家中,伺機動手的。”
“那酒精從哪裡來?”林濤問。
“秦科長,”一名偵查員跑進了實驗室,“小時工那邊問出問題了,嫌疑人也逮回來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