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4章 議會談話

吃過早飯沒多久,內閣領着的朝廷一般文臣便上了二樓。

這些議員儘管對內閣的新政有諸多不滿,但面對這些高高在上,品級不可攀的大人們,還是屏氣凝神,老實的行禮。

畢自嚴對這幫人完全沒有好感,冷着臉,在既定的位置上坐下。

孫傳庭等人大概也是如此,一羣大人們相繼坐下,幾乎沒什麼話,安靜的過分。

這些議員們本就緊張,現在整個大廳落針可聞,他們屏氣凝神,靜靜的等着。

沒有讓他們等多久,一身常服的朱栩從正門走進來。

“臣等參見皇上。”一百多人齊齊行禮,聲音隆隆,在大廳裡迴盪。

朱栩在正中的主位坐下,目光掃過一羣人,笑着道:“都免禮,坐吧。”

“謝皇上。”一羣人中規中矩,絲毫不逾禮。

朱栩接過鄭友元遞過的茶杯,看着畢自嚴等人,又望向那些議員,微笑道:“好了,朕趕時間,開門見山吧。朕知道,你們對這個‘國家議會’有很多疑問,有人覺得,這個是大議的一種替代,有人認爲‘國家議會’是上傳下達的地方,也有人認爲,‘國家議會’是一個臨時機構不久就會裁撤等等諸多猜測,在朝野滾蕩不休,朕,今天就是來說說朕的想法的。”

朱栩對面的一羣人都沒有說話,低着頭,但目光卻看着朱栩的脖子以下,灼灼發熱,卻一句話都沒有說。

朱栩喝了口茶,道“國家議員,就是共商國是的人,朕沒給你們品級,官職,爲什麼?因爲朕希望你們沒有任何的束縛,你們不是工部,不是刑部,不是吏部的官員,你們跳出了大明所有的框架,你們站在一個特殊的角度來審視我們的國家,審視我們的法度,審視我們的政策,審視這些的發展與結果……”

“你們要做的,應該是匡扶得失,拾遺補缺,你們要做的,應該是提出建議與想法,你們要做的,應該是積極主動的謀求更好的方法……”

“沒有品級,官職,不代表沒有責任,你們的責任更大,更重,你們站在一個特殊的角度,你們有義務來扛起責任,做更多的事情……你們要將大明的發展,大明百姓的福祉放在第一位,摒棄你們的固執,你們的利益,你們的得失,你們不該有的妄念……”

“朕設立這個‘國家議會’,不是爲了讓你們反對內閣,反對六部的官員,你們可能明白?”

朱栩儘管簡短截說,那些議員聽着直皺眉,心裡萬分不舒服。

眼前的皇帝陛下所說,將他們的責任,權職給都給定義了,這與他們預想的完全不同。

內閣六部等的官員微微鬆口氣,如果將這議會擺在一個特殊的位置,甚至束之高閣,那對他們的影響就微乎其微,不用頭疼了。

朱栩將這些的人表情盡收眼底,繼而道:“我們的‘新政’,是爲了謀求絕大多數人最大的福祉,自然要團結大多數人,共同奮鬥,一起前進。朕現在想知道,你們否決內閣的議案的時候,是否考慮過這件事對大明來說是利是弊,眼前,長遠是否有認真推斷?你們的心中是否有疑慮,是否尋求解惑,協商?你們是否有私心,是否帶有情緒來面對內閣的新政策……”

“說‘國家議會’是大議的一種替代,並不是。朕所思考的‘國家議會’是大明的一個法定的機構,是朕試圖建立一種先進的,前瞻的,可持續的體制,是對未來有至關重要的一種嘗試,也許十年,二十年未必能功成,但朕希望,這種嘗試要繼續下去,不要有一點問題就否定,棄如敝履。一個國家,不是靠一個,或者七個人八個人來治理,國家的根本在於百姓,我們要傾聽百姓的聲音,議會的議員應該代表百姓,爲他們出聲,我們的官員不能脫離百姓,不能成空中樓閣,活在暢想中,所作所爲也都是暢享而來……我們要活在現實中,務實的去做每一件事,爲每一件事負責……”

“朕知道,不管是你們議員,還是朝廷的內閣,六部,都對這些很陌生,很不習慣,很莫名其妙。但朕認爲,你們應該有耐心,儘早的去熟悉,熟練,習慣這些新的變化,我們不能總想着水到渠成的做事,我們要站在高處俯看未來,爲未來做準備,這個世界不是我們的,屬於誰看的遠,準備的多,走的快……”

“諸位,這是一場戰役,事關大明未來數百年國運,事關我們中國能否永遠是中國,我們面對太多的敵人,內部的,外部的,近的,遠的,現在的,未來的,我們要準備的太多,要做的太多,我們不能有絲毫的鬆懈,我們的責任重大,大的超乎我們的想象……”

朱栩越說表情越嚴肅,語氣漸漸慷慨激昂。

朱栩不遠處的曹化淳,劉時敏等人默默低頭。

他們做爲朱栩的近人,能理解朱栩的努力,壓力以及責任。

畢自嚴等人微微傾身,這裡多數都是朱栩登基以來的老臣,這些年過來,他們很清楚,爲這個國家付出最多,責任心最重的,無疑就是他們眼前的皇帝。

他們心裡有諸多想法,但僅憑此一點,就值得他們尊重。

一干議員們沒誰敢說話,不少人慾言又止,話到了喉嚨卻說不出。

朱栩看着這羣人的表情,知道說的差不多了,便站起來,居高臨下的看着這羣人,揹着手,語氣平靜的道“關於議會的權責,內閣儘快給朕上奏,朕剛纔說了這麼多,希望你們都能有所得,有所悟。”

畢自嚴聽着朱栩的話,心裡鬆口氣,他就怕朱栩真的將‘國家議會’置於內閣之上。

如果只是一種‘前瞻’,那就還有餘地,政務不會脫離內閣的掌控,朝局也不會有大變動。

倒是一干議員們都神情複雜,剛纔的那股勢與內閣鬥到底的狂熱被澆的一乾二淨,目光不時在畢自嚴等人背影掃過,似乎在害怕他們秋後算賬。

朱栩沒有立即走,還在看着這羣人。

‘國家議會’,是他體制改革的最後一步,本來不想這麼早拿出來,但是如果錯過這個時候,過了小冰川,各方面發展齊備,那阻力就太大了!

在廢墟中建立的大樓,根基才最夯實!

四百年後,中國最爲著名的史學家,在評點‘景正新政’留下了這樣的一段評語:縱觀歷史,從來沒有這樣的劇烈,龐大,複雜並且成功的改革。縱然譭譽參半,不可否認的是,這段時期出現的政策,法度,思想以及某些難變真假的預測,至今還在深深的影響着整個世界。

聖武皇帝的文治武功,古不可論,未來不會有。

第八百零零八章 設立大元帥府怎麼樣?第八章 尷尬第1115章 嚴厲起來第1312章 在乎帝心第八百三十二章 赦免被拒絕第三百四十八章 談判崩裂第三百九十六章 驚人的旨意第兩百二十章 大時代第一百四十二章 信王的規勸第1145章 炮擊第兩百一十七章 都是有錢人第五十六章 壞事好事第一百三十九章 大棚第七十六章 收攏第五百九十五章 被襲第六百四十一章 比秦淮河如何?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軍策第五百零九章 共治朝鮮第1269章 襲擊皇駕第三百二十五章 不可逾越第1223章 翻手爲雲 覆手爲雨第八百零零二章 內閣強勢第六百九十四章 完美收官第六百五十三章 海上戰略第兩百五十章 見信王攤牌第1154章 摧枯拉朽的海戰第五百九十二章 李定國第一百八十三章 詔重臣進宮第五百一十七章 朝鮮分治第一零四十七章 威懾第三十五章 聯袂(求收藏,推薦票~)第五章 張問達(揮揮手,求收藏)第1210章 入羅馬城第六百二十三章 亂了第四百二十章 金兵突圍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最難處境第七百六十七章 南海定第五百二十章 唐王第八百四十三章 就是你了第四百七十五章 建奴的遇難第九百四十二章 試驗田第五十二章 三十萬兩(第三更,求收藏,推薦~~)第三百四十九章 黃太吉的親筆信第1123章 中宮有喜第一千零十七章 頂層設計第1468章 有利於朝廷第七百六十七章 南海定第一次單張:作者君的感言第八百三十六章 不從也得從第四百九十七章 人頭滾滾第1366章 夜襲第七百四十七章 突遇困境第1274章 沒有傻子第三百八十一章 變化第四百五十四章 朱栩昏迷(第五更,爲盟主‘保底蜀黍’賀!)第八百二十六章 周應秋去職第1429章 參觀皇宮第二十二章 諱莫如深(小手一揮,求收藏~~)第一百七十八章 晉商找上門(求訂閱~~)第1204章 艱難的談判第五十四章 教學第六十六章 對峙第八百九十四章 罪行昭昭第1391章 倭國真的要亡了第1259章 文化統治第一百一十章 聰明人(求收藏~)第八百六十八章 殺氣騰騰的序幕第兩百一十二章 信王府夜談第五十七章 戶部行動要提前第1161章 大肆抓捕第八百六十四章 江南動刀兵第九百零三章 判文(第三更,求月票!)第四百九十章 漢人太少第一千零十八章 定案第八百六十三章 棋差一招第四百九十二章 扶持信王第五百三十六章 侯家麻煩了第三百九十五章 先誅信王第五十九章 開業大吉第一百三十二章 救人方法第一百九十九章 明日開朝第八百五十四章 兩個原因第1335章 慘勝第八百七十二章 大和尚第七百九十四章 矛頭直對第四百二十九章 平亂第九百八十三章 精彩紛呈第1313章 收網的時候到了第兩百七十五章 勸進第四百二十五章 朱由檢的驚醒第九百五十一章 多爾袞入京第1218章 歸程第一千零七章 戰爭推遲第八百九十五章 認罪第1255章 以命相陪第十三章 激怒第八十二章 鋪展第1391章 倭國真的要亡了第九百五十二章 定情信物第三百八十一章 變化
第八百零零八章 設立大元帥府怎麼樣?第八章 尷尬第1115章 嚴厲起來第1312章 在乎帝心第八百三十二章 赦免被拒絕第三百四十八章 談判崩裂第三百九十六章 驚人的旨意第兩百二十章 大時代第一百四十二章 信王的規勸第1145章 炮擊第兩百一十七章 都是有錢人第五十六章 壞事好事第一百三十九章 大棚第七十六章 收攏第五百九十五章 被襲第六百四十一章 比秦淮河如何?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軍策第五百零九章 共治朝鮮第1269章 襲擊皇駕第三百二十五章 不可逾越第1223章 翻手爲雲 覆手爲雨第八百零零二章 內閣強勢第六百九十四章 完美收官第六百五十三章 海上戰略第兩百五十章 見信王攤牌第1154章 摧枯拉朽的海戰第五百九十二章 李定國第一百八十三章 詔重臣進宮第五百一十七章 朝鮮分治第一零四十七章 威懾第三十五章 聯袂(求收藏,推薦票~)第五章 張問達(揮揮手,求收藏)第1210章 入羅馬城第六百二十三章 亂了第四百二十章 金兵突圍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最難處境第七百六十七章 南海定第五百二十章 唐王第八百四十三章 就是你了第四百七十五章 建奴的遇難第九百四十二章 試驗田第五十二章 三十萬兩(第三更,求收藏,推薦~~)第三百四十九章 黃太吉的親筆信第1123章 中宮有喜第一千零十七章 頂層設計第1468章 有利於朝廷第七百六十七章 南海定第一次單張:作者君的感言第八百三十六章 不從也得從第四百九十七章 人頭滾滾第1366章 夜襲第七百四十七章 突遇困境第1274章 沒有傻子第三百八十一章 變化第四百五十四章 朱栩昏迷(第五更,爲盟主‘保底蜀黍’賀!)第八百二十六章 周應秋去職第1429章 參觀皇宮第二十二章 諱莫如深(小手一揮,求收藏~~)第一百七十八章 晉商找上門(求訂閱~~)第1204章 艱難的談判第五十四章 教學第六十六章 對峙第八百九十四章 罪行昭昭第1391章 倭國真的要亡了第1259章 文化統治第一百一十章 聰明人(求收藏~)第八百六十八章 殺氣騰騰的序幕第兩百一十二章 信王府夜談第五十七章 戶部行動要提前第1161章 大肆抓捕第八百六十四章 江南動刀兵第九百零三章 判文(第三更,求月票!)第四百九十章 漢人太少第一千零十八章 定案第八百六十三章 棋差一招第四百九十二章 扶持信王第五百三十六章 侯家麻煩了第三百九十五章 先誅信王第五十九章 開業大吉第一百三十二章 救人方法第一百九十九章 明日開朝第八百五十四章 兩個原因第1335章 慘勝第八百七十二章 大和尚第七百九十四章 矛頭直對第四百二十九章 平亂第九百八十三章 精彩紛呈第1313章 收網的時候到了第兩百七十五章 勸進第四百二十五章 朱由檢的驚醒第九百五十一章 多爾袞入京第1218章 歸程第一千零七章 戰爭推遲第八百九十五章 認罪第1255章 以命相陪第十三章 激怒第八十二章 鋪展第1391章 倭國真的要亡了第九百五十二章 定情信物第三百八十一章 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