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三章 王法宗法哪個大?

督政院。

阮大鋮口水四濺,語氣激烈。

“國有國法,家有家規,莫不是朝廷要管那後院之事?”

“子不敬父,婦不從夫,天下何爲?”

“王爺,這黃承元無君無父,視綱常爲無物,下官敦請嚴懲!”

靖王朱履祜聽着阮大鋮的話,不時皺眉。

黃承元這篇文章是這麼回事,他心底十分清楚,皇帝也曾經與他言過‘皇權不下鄉’這個話題,卻是沒有想到,會來的如此突然。

‘皇上要做什麼?’朱履祜心底微沉,他拿不準。好在黃承元只是‘就事論事’,還沒有到那挑釁‘禮法綱常’,‘大逆不道’的地步。

朱履祜看着眼前憤怒難當的阮大鋮,心底暗自冷笑,這個人期初是東林黨,後來投靠魏忠賢,結果被魏忠賢嫌棄,一直以來都閒賦在京城,千方百計的謀求復官,這次是找到好藉口跳出來了。

靖王神色平靜,看着他不悅的道:“嗯,這篇文章本王看過了,黃巡撫也只是批評一些人肆意妄爲,無視國法,並沒有其他意思,你去吧,待他到京,本王親自再去問問。”

阮大鋮視這篇文章爲‘大逆’,是他向朝廷,向皇帝邀功的好機會,豈肯罷休!

他毫不退怯,語氣斷然的道“王爺,此事怎能輕易罷休?自古以來天地有綱,黃承元分明是異端邪說,豈可放縱!若是天下人都沒了綱常,任性胡來,肆意妄爲,我大明如何治天下,萬民如何安順……”

朱履祜眉頭皺了又皺,他找不到話來反駁,黃承元雖然是‘就事論事’,‘大義凜然’,可與現實是完全牴觸的,與大明的禮法相悖,真要扣上一頂‘狂悖不禮’的罪名,還真難洗脫。

不等朱履祜擺平阮大鋮,孫之獬也進來了,說不上獐頭鼠目,可一看也是陰險狡詐一類,他擡手就向朱履祜沉聲道:“王爺,家規國法,自古常理,下官且問一句,皇上要不要敬畏天地,尊崇祖宗?人倫綱常天地之心,朝廷真的要爲太祖太宗修法立律不成?”

朱履祜臉色一沉,目光森冷的盯着孫之獬。

孫之獬這幾句話着實大逆不道,這滿天下,誰敢說一句太祖太宗不好之言?子孫如何敢非議祖宗?

可孫之獬是順着黃承元的話來的,要說大逆不道,違揹人倫的……是黃承元!

孫之獬這些話說出口,饒是朱履祜也不得不應聲了,沉着臉道:“你們回去吧,本王這就進宮求見皇上。”

阮大鋮,孫之獬幾乎心有靈犀的對視一眼,都是藏不住的大喜,又神色肅穆的擡手道:“下官靜候王爺佳音。”

朱履祜哪裡看不出兩人的心思,神色冷淡的送走兩人,站在屋檐下琢磨一陣,心裡沉着一口氣,邁步出了督政院,向皇宮走去。

此時,禮部的袁可立神色剛硬,一手猛的將報紙拍在桌上,桌子都顫了顫,他向着身前站着的溫體仁大喝道“誰讓你登的,你想要天下大亂嗎!”

溫體仁對於黃承元這篇文章也是牴觸的,太過敏感,勢必會惹起巨大的非議。

但是,這篇文章是司禮監送過來的,他不能不登!

溫體仁不便說這些,臉上平靜道:“大人,下官仔細推敲過這篇文章。黃巡撫所說:一嫌犯殺人,官差追到村落緝捕,結果該族老拒不交人,甚至刁民毆傷差役,險致人命。當地差役再去,刁民聚集過百,以至官差無法應付。請總督衙門,總督府言稱‘刑罪非亂’不能出兵,以至於這個案子久拖不決,被殺之人冤屈難申,整日於衙門哭泣,府縣鹹聞,譁然不絕。朝廷之威信,衙門之能力,備受非議……”

袁可立神色不變,臉角瘦削如刀,整個人看上去威嚴霸道。

聽着溫體仁的話,他眉頭皺了下,這種事從古至今時有發生,官府多是無能爲力,除了好言好語勸說,也不能真的小題大做的派兵‘圍剿’,往往不了了之。

溫體仁看不出袁可立的心思,還是道“黃巡撫也只是就事論事,並沒有其他意思,無非是想抓回嫌犯,爲死者伸冤,維護朝廷法紀,何來‘悖逆妄行’之說?”

袁可立看着溫體仁,冷哼一聲,道:“你說的在理嗎?禮法綱常,豈容質疑?黃承元有沒有其他意思,你能確信嗎?”

溫體仁嘴角動了動,他剛纔一番辯駁不過是想摘清他自己,眼見袁可立逼問,他也只能無聲以對,不可能給黃承元作保。

袁可立冷冷的看了他一眼,道:“今後凡是這類文章,亦或者會有爭議的,都要給本官親自審議之後才能決定!”

溫體仁是對抗不了袁可立的,也樂得從此事脫身,擡手道:“下官遵命。”

袁可立站起來,目光如劍,沉默一陣,突然又道:“本官現在進宮面聖,若是其他事情,你小心應付,不要出紕漏,讓人抓到把柄!”

這件事,除了當事人黃承元,禮部也是參與者,註定不能輕易脫身。

溫體仁應聲,很是恭敬的將袁可立送出門。

景陽宮偏殿,朱栩剛剛回來,畢自嚴就拿着報紙,滿臉疲憊的來求見。

政務本就繁雜,這次的議事又無比重要,他這些日子都是沒日沒夜,忙的腳不沾地,沒有什麼時間休息。

黃承元這篇文章,激起了千層浪,他也不得安生,只能來見皇帝。

朱栩坐在軟塌上,剛喝了口茶,笑着看着畢自嚴道:“畢師,不用事事都親力親爲,當休息還得休息。”

畢自嚴看着朱栩,苦笑道“皇上,黃承元這篇文章一出,怕是想休息都難。”

提到這個,朱栩神色微肅,語氣平靜的道:“畢師,你認爲,黃承元這篇文章的問題在哪裡?”

畢自嚴是難得的冷靜之人,事事通達,不枉不縱,他來之前就知道皇帝會這麼問,順口道:“若是單論事而言,本沒有什麼錯。可他要求朝廷插手一宗一家之事,有違禮法,這就好比要衙門轄理夫妻洞房,荒謬了一點。”

朱栩聽着畢自嚴的話,表情沒有動,手指在桌面上輕輕的敲擊着。

這件事說穿了,就是‘國大’還是‘家大’的爭論,在這個時候,往往都是先家後國。

沒有家哪有國?順理成章,自古定理!

這也是‘皇權不下鄉’的原因之一。

朱栩以黃承元的名義發這篇文章,自然不是爲了打倒孔家店,衝破儒家思想禁錮什麼的。思想的改變,需要時間。

他現在是要做個鋪墊,爲田畝改革做準備。

‘皇權不下鄉’,如何田改?

只是,令他沒有想到的是,這股力量會如此強大,強大到他只是打了個擦邊球,連與他想法最契合的畢自嚴都出來說話了。

“皇上,靖王,袁尚書求見。”劉時敏走進來道。

朱栩不用猜都知道他們爲什麼來,道:“讓他們進來吧。”

袁可立與靖王並肩進來,他們兩人一眼就看到了畢自嚴以及他手裡的朝報,心裡頓時明白,上前行禮道:“臣參見皇上。”

朱栩擺手,道:“要是黃承元的事就不用說了,畢師已經跟朕說了,你們怎麼看,那個案子怎麼解決?”

皇帝不提‘立法’的事,靖王與袁可立一時不好開口。可這個案子怎麼辦,他們從未想過,不由得思索起來。

一個村落百十青壯是少的,一個府縣的差役有那麼多,即便有,也不能真的持刀衝進去搶人,搶不搶到兩說,民變是肯定引起了。

再來就是請調總督府派兵,可這不是叛亂、民變,抓一個嫌犯就要動用駐軍,天下豈不是大亂了!

再一個辦法,就是官差常用的,蹲守!

派人在村子四周等着,只要這個人出來,立刻抓了,這樣那些族老也就沒了辦法。土皇帝心思也好,法不責衆也罷,藏人他們敢,出了村子他們就不會再敢囂張。

可是,這個辦法也是有成功失敗的,而且失敗的非常,成功的極少!

這種‘窩囊’的辦法自然不能跟皇帝說,這會是一個非常冷的笑話。

最後一個辦法,最無奈的,就是進行最後的‘談判’。

動之以情,曉之以理,這個是最後沒招的辦法,成功的也不多。

更不能與皇帝講,會顯得他們很無能!

朱栩看着眼前沉默的三人,端起茶杯,慢慢的又喝了一口。

這就是‘皇權不下鄉’的一個惡果,在‘國大’與‘家大’之間,往往都選擇了‘家’。

自古以來,爲了護家而賣國之人不知凡己!

“這樣吧,”朱栩看着三人,淡淡一笑道:“朕給你們,不,給滿朝文武,和即將入京的百官出一道題,題目就是‘王法宗法’,以此寫一篇文章,朕看看誰寫的好。”

畢自嚴,袁可立,靖王三人一聽都皺眉,

這個考題,單立意就極難。

王法涉及到‘君臣’,宗法涉及到‘父子’,雖然都是三鋼,可‘自古忠孝不兩全’,該如何立意?

選忠還是選孝?

選兩個?模糊?一個都不選?

三人都忍不住對視,目光凝重。這是一道難題,千古難題,可現在必須要面對的!

“臣遵旨!”三人心裡都沉甸甸的應聲。

第一千零七十三章 問政第一千零六十七章 陰謀破產第六百八十四章 極端第三百三十三章 傳首四門(第五更,求票~)第九十七章 魏忠賢的改變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硝煙瀰漫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得過且過第兩百七十九章 東廠出手第二十一章 沒來由(求收藏推薦~)第一百七十九章 平王府看戲第兩百一十八章 商場圈地第一百七十五章 朱由校的試探第1433章 視察福建第1366章 夜襲第1138章 倭國大將第兩百六十七章 兗州案(上)第1118章 地方藩籬第1280章 做大做強第1504章 秉公執法第1400章 倭國人很有用第1515章 謀大事者無名第一百六十六章 信王信譽破產第兩百九十六章 緊迫感第1137章 令人震驚的薩摩藩第一千零九十九章 天下共主第七百三十八章 藩籬第1165章 投誠第兩百九十三章 兵敗兩城第七百六十五章 歸心第一百七十一章 唯一的選擇第1258章 絕無僅有的威勢第三百七十四章 與信王的又一次衝突第1236章 朱栩要保人第五百六十九章 見海蘭珠第九百七十六章 夜話第四十四章 非同凡響第1243章 緊張了第四百二十九章 平亂第1321章 衝突第1182章 陷阱第五十九章 開業大吉第一百四十八章 野心的萌芽第九百一十六章 正中下懷第八百零零七章 一盤大棋第三百五十三章 違反祖制第四百一十四章 明緬之戰第1397章 萬事俱備(第四更)第兩百六十六章 巡視兗州第1322章 不尋常第一千零九十一章 考場鬧劇第1221章 無翰林,不入閣第1421章 孫傳庭敲打不安分勢力第一百零九章 對面而坐第八百五十九章 入內閣第九百八十一章 倭國的威脅第四百零三章 九條規定第1442章 格局第八百九十九章 黃埔第1481章 對皇子的安排第一百九十五章 帝師的躊躇滿志第1114章 倭國進退兩難第1421章 孫傳庭敲打不安分勢力第九百九十五章 船到橋頭第1342章 普通的守靈人第五百二十三章 圈禁信王第兩百九十二章 東江大戰第1530章 先下手爲強第八百一十一章 再翻不了身第四百三十三章 林丹汗復出第一百七十四章 遭遇信王第八百四十章 兼任兩院院長第四百九十三章 宣示第七十二章 過關第一千零六十章 擠兌第七百三十八章 藩籬第九百四十六章 大宴第四百七十四章 昂貴的驛站第九百八十七章 儒家思想第三百七十四章 與信王的又一次衝突第一百七十一章 唯一的選擇第九百一十二章 地主借錢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還需努力第1416章 傅家遇難第1364章 清晰的戰局第五百一十八章 新的戰場第1436章 烽火再起第一千零六十三章 富可敵國第七百八十九章 字字誅心第七百零三章 備戰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大事可期第1403章 外交縱橫第兩百八十九章 火炮演習第六百五十八章 顧炎武第一千零二章 百官宣誓第九百五十一章 多爾袞入京第八百章 ‘判決’第1319章 家宴第1305章 平王要說話第一千零九十一章 考場鬧劇第1367章 一切都準備好了
第一千零七十三章 問政第一千零六十七章 陰謀破產第六百八十四章 極端第三百三十三章 傳首四門(第五更,求票~)第九十七章 魏忠賢的改變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硝煙瀰漫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得過且過第兩百七十九章 東廠出手第二十一章 沒來由(求收藏推薦~)第一百七十九章 平王府看戲第兩百一十八章 商場圈地第一百七十五章 朱由校的試探第1433章 視察福建第1366章 夜襲第1138章 倭國大將第兩百六十七章 兗州案(上)第1118章 地方藩籬第1280章 做大做強第1504章 秉公執法第1400章 倭國人很有用第1515章 謀大事者無名第一百六十六章 信王信譽破產第兩百九十六章 緊迫感第1137章 令人震驚的薩摩藩第一千零九十九章 天下共主第七百三十八章 藩籬第1165章 投誠第兩百九十三章 兵敗兩城第七百六十五章 歸心第一百七十一章 唯一的選擇第1258章 絕無僅有的威勢第三百七十四章 與信王的又一次衝突第1236章 朱栩要保人第五百六十九章 見海蘭珠第九百七十六章 夜話第四十四章 非同凡響第1243章 緊張了第四百二十九章 平亂第1321章 衝突第1182章 陷阱第五十九章 開業大吉第一百四十八章 野心的萌芽第九百一十六章 正中下懷第八百零零七章 一盤大棋第三百五十三章 違反祖制第四百一十四章 明緬之戰第1397章 萬事俱備(第四更)第兩百六十六章 巡視兗州第1322章 不尋常第一千零九十一章 考場鬧劇第1221章 無翰林,不入閣第1421章 孫傳庭敲打不安分勢力第一百零九章 對面而坐第八百五十九章 入內閣第九百八十一章 倭國的威脅第四百零三章 九條規定第1442章 格局第八百九十九章 黃埔第1481章 對皇子的安排第一百九十五章 帝師的躊躇滿志第1114章 倭國進退兩難第1421章 孫傳庭敲打不安分勢力第九百九十五章 船到橋頭第1342章 普通的守靈人第五百二十三章 圈禁信王第兩百九十二章 東江大戰第1530章 先下手爲強第八百一十一章 再翻不了身第四百三十三章 林丹汗復出第一百七十四章 遭遇信王第八百四十章 兼任兩院院長第四百九十三章 宣示第七十二章 過關第一千零六十章 擠兌第七百三十八章 藩籬第九百四十六章 大宴第四百七十四章 昂貴的驛站第九百八十七章 儒家思想第三百七十四章 與信王的又一次衝突第一百七十一章 唯一的選擇第九百一十二章 地主借錢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還需努力第1416章 傅家遇難第1364章 清晰的戰局第五百一十八章 新的戰場第1436章 烽火再起第一千零六十三章 富可敵國第七百八十九章 字字誅心第七百零三章 備戰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大事可期第1403章 外交縱橫第兩百八十九章 火炮演習第六百五十八章 顧炎武第一千零二章 百官宣誓第九百五十一章 多爾袞入京第八百章 ‘判決’第1319章 家宴第1305章 平王要說話第一千零九十一章 考場鬧劇第1367章 一切都準備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