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七章 范進的修、齊、治、平(上)

“咱們大明的官吏未必都沒有本事,但是正因爲太有本事算計太多,纔不願意做事。就拿這修堤壩來說,除非是地方出了大患,否則這筆錢都是自己籌措,朝廷不肯多負擔。水利是大工,一動就是成千上萬的款子,更要聚集大批青壯。卿卿你也知道,這些河工民壯每天過的是什麼日子,一旦飲食不周或是工錢不足,再有人挑撥,便是一場大亂子。想當初元朝亡國,便與河工之亂有脫不開的關係。地方上未必沒錢,但是不想惹事。萬一惹出民變來,那可是要丟紗帽的。可是這種工程要想不出問題,又不那麼容易。大家都知道河工有錢,把這事看作是發財的門路,有關係的人都想從裡面分一杯羹,或是用工,或是用料,再不就是剋扣伙食。最後的結局要麼是堤壩修得不成樣子,要麼就是河工被壓榨的受不了鬧事甚至造反。那些邪派教門也最喜歡在朝廷辦這種大工時混進河工裡傳教,煽動謀逆。所以官府對修河工的事都很謹慎,土木不可輕動。江寧這裡雖然是膏腴之地,但是就因爲水患所苦,連田都沒人願意要,不把水利修好,老百姓吃飯就難以保全。”

張舜卿依偎在愛郎懷裡,微笑道:“其實我也聽人說過這些,六妹過去只知道傷春悲秋的女孩子,這次見面居然跟我談了很久百姓民生。還向我請教很多問題,聽說這都是在你的影響下,纔有的變化。因爲有了事情做,也就不總嚷嚷着出家,魏國公一家都欠了你一個好大人情。”

范進笑道:“人情不人情沒關係,只要能把事情做好就行了。”

“我在家鄉的時候,也見過上門書生送來的稟帖,陳述大明眼下的弊病和地方的困難。這些人啊,都是不好好讀書應舉,想要靠父親賞識入幕,走終南捷徑的。”

張舜卿說到這裡哼了一聲,露出幾許不屑之意,這纔是屬於這位天之驕女應有的神態。或許她唯一看得起的寒門學子,就是正擁着她大施祿山之爪的如意郎君,餘者皆入不得眼。

“他們裡有一些就是把地方上的事說出來,辦法卻是一點也無。這樣的書生雖然沒用,但是好歹可以瞭解一下輿情。爹爹就是看看,裡面言之有物的,會讓姚八去接待一下,對於這些書生來說,就是莫大榮譽。若是能有機會與三弟說幾句話,那更是歡喜得不知道自己姓什麼。但是也有一個,把爹爹氣得半死。”

“啊?老泰山宰相氣度,還有人能氣壞老人家?”

“當然有啊,那個書生就是我們江陵本地的,聽說也是個才子呢。結果他上的稟帖裡說這些事朝廷不但不要干涉,還要樂見其成。說失去土地的農人越多越好,只有農夫失去田地,才肯進城做工。有了安置這些人的壓力,朝廷纔會對外用武,還有什麼殖民什麼的,亂七八糟的。爹爹看了以後大發雷霆,把江陵大小衙門叫來,命令詳查此人!”

“查出什麼了?”

“一查便查出了好大的毛病!那書生其實也是個體面人家的子弟,原本人很老實,可是生了一場大病之後,就變了個人似的。不走正路連功名學業都荒廢了,只說聖賢文章全無用處,若是如此不過是誤了自己,倒也沒什麼要緊。可是他在家裡設立私學,教授一些佃戶子弟,不教四書五經聖人經義,反倒是教些匠人之學,再不就是御下牧民之術,真是笑話!那些人哪個能中功名?學此屠龍術有何用?最可恨者,他在私學裡整天教授人人都可爲天子之類大逆不道的言語,操練家中佃戶戰陣廝殺,還找工匠預備造銃。這些地方官不知道幹什麼吃的,眼皮子底下有人練兵,他們只當是鄉約團練,居然未曾干預。直到爹爹動問,才知道派兵捕拿,若是再遲一些,他就真把銃造出來了,那纔是麻煩事。那人還在城裡開了工坊,怪不得說什麼趕農人進城,估計就是爲他的工坊裡招募工人來着。”

范進聽得周身血液發涼,眼前彷彿出現了一把吹毛利刃,只差一點,就劈碎了眼前的花花世界,也砍爛了自己的大好生活。他連忙問道:“那結果如何?”

“還能怎樣?私自練兵,妖言惑衆,自然是要斬立決!不管什麼功名,也保不住他的性命。這人口出大逆之言,被抓時還要見爹爹,說有關張家生死存亡之事要當面說清。爹爹又怎麼能見這種亂臣賊子,只吩咐一聲,他就再也說不得話,寫不得字,在牢裡也就害不得人了。”

范進心知張居正這種官場老手,不會像朱璉那麼蠢,在這種事上肯定會把自己擇的一乾二淨,不會和一個亂臣賊子見面,免得將來落下什麼口實。至於這手段,自然是歹毒異常,不須多言。他只問道:“那賊子可曾殺了?”

“十惡不赦之罪,自然是殺了。爹爹下了命令,不必報批刑部,滿門抄斬,財產充公。怎麼,退思對這個人很有興趣?”

看張舜卿一臉懷疑地看着自己,范進連忙道:“沒那回事。我只是覺得這人忒也可惡,也不怪讓老泰山生氣,就是我也被氣得不輕。一個讀書人不好生讀書應舉做事業,反倒想要禍國殃民謀反叛逆,若是被我看到,少不得也要給他好大拳頭!”

張舜卿甜甜一笑,“我就知道相公與那些狂生不同,那人想要謀反,自然想要天下大亂,若是真按他的法子,百姓流離失所,民不得食,整個天下就要亂起來。退思這等棟樑之材考慮的都是利國利民之事,纔是讀書人典範。爹爹在堤壩上走了這一遭,江寧本地官員只要不是傻子,自然知道該好好休整一下江寧水利,免得落於人後,只是方纔退思所擔心的問題又該如何處置?”

“這些問題的首要在於用人,只要用對了人,就不至於有什麼閃失。我到時候會保舉顧實,這個人至少有一點好處,認真。”

“嗯,顧守拙人雖然糊塗,但是做個幹吏還是綽綽有餘。至於做官……還是要歷練幾年再說。”張舜卿對於顧實和劉堪之這兩個名字其實都已經很淡然,可以隨意的談論,並不把他們看的如何特殊。不過在她私心裡,范進自然是最好的一個,不管其他男子有多出色,在她口中都要貶損一二,以揄揚自己的相公。

范進卻自陳不足,“我大明提起大患,人都說是北虜,其實要我看,北虜之患遠不及黃河。北虜破關,不過掠奪一地,黃河氾濫,則千里澤國。北虜飽掠之後,要退回草原,只要將帥稍出死力,總能保住大局不失。黃河氾濫卻不是地方官所能頡頏,水災瘟疫交替而來,便能製造出幾十上百萬的流民,那些人吃不上飯,就要造反。比起只抄掠的虜騎,這些要奪江山的人才最可怕。所以能治河的,纔是人才。”

“不,能用好治河的,纔是人才。將兵者無非匹夫之雄,將將者纔是元戎之才。”張舜卿依舊堅持着自己丈夫最棒的觀點,“國朝上下能如退思般見識者有幾人?單這一項,便是顧實拍馬也追不上你的地方。他最多隻能治個河,退思卻能管好治河的人。你的防瘟條陳、治役書還有官民論爹爹都已經看了,很是誇獎了你一番,還要推行各地,讓地方官以退思爲榜樣……別得意,若不是本小姐說你好話,就不是這樣結局,早把你拉下去亂棍來打了。”

“對,自然是夫人功勞最大,本領最高,拙夫不敢居功。”

范進笑着與張舜卿又是一番情話,忽然道:“夫人且起身,我給你看個寶貝。”

說罷范進起身,從帶來的箱籠裡取了幾張卷軸出來,在桌案上鋪開。

張舜卿走上前去就着燈火來看,卻見這卷軸上畫的乃是上元縣的全景圖。范進的繪畫技能在這方面的幫助極大,整個上元指掌圖全是用油畫技法勾勒,整個城市盡收眼底。張舜卿看了片刻道:“這是退思心中,未來上元縣應有模樣?”

“正是,三年之內,上元就該是這樣。鄉下的百姓男耕女織,爲城中百姓提供飲食,承擔徭役。城中百姓做工經商,繁榮商業。人人安居樂業,百姓無飢寒之憂。有錢的錦衣玉食,沒錢的也不至於餓死,自然就沒人造反了。你看,這是我未來要在上元建的草市,專門爲鄉農販賣果蔬肉蛋所設。這裡,則是官府的收糧棧房。我也是鄉下人出身,雖然不曾下過田,但是也知道農人所懼怕者不止是歉收,也有豐收。米賤傷農,農人借了錢,全指望收了糧食還債。結果糧價大跌,連利息都還不清,日子就過不下去。所以有的時候,一邊是吃不上飯的饑民,一邊是放火燒燬糧食的農人。大明的糧食容不得這麼糟蹋,以後農人種的糧食,官府包購。不管豐收歉收,糧價必須要穩,只有糧價穩當了,百姓的心纔不會亂。好在現在江寧的米商,全靠外購,對於本土的商路還沒建立起來,一張白紙就好作畫。未來江寧的水患沒了,糧食出的多,官府搶了先機,他們再想進來搗亂也不容易。朝廷肯收糧,百姓就敢放心種糧,魚米之鄉如果鬧糧荒,天下就要出亂子了。再看看這些茅廁,不要小看這個啊,這些穢物可以肥田,於農事大有幫助。我當初在京師啊,就是被糞臭薰的頭疼。再看這溝渠,修好以後不管下多大的雨,都不會內澇……”

張舜卿看着心上人指點江山的模樣,恍惚間彷彿看到了父親。雖然父親指點的是整個天下,范進指點的只是上元一縣,但是兩人的風姿氣度並無區別。她將頭靠在范進肩上,看着他手指掃過之處,當下還不存在但是在畫卷中已經出現的建築,以及畫中百姓笑容滿面的情景,心知要實現這一切絕非易事,即便是有大員撐腰,也不是朝夕可就之事,忍不住問道:

“退思,你在這任上不過就是個過度,未來的前程在京師不在江寧,只要不過不失,爹爹也可以包你考績上等。又何必做這受累不討好的事情?不管是堤壩也好,還是罷內織染局之議也罷,其實都是把自己放在風口浪尖得不償失。至於修溝渠,建草市這些小事,沒有人會在意,百姓或許會念你好處,但是於朝廷而言並無意義。所以這麼多地方官,沒人修溝渠建那五穀輪迴之地,不是他們想不到,而是沒好處。你在這裡又待不久,何必如此賣力?”

“若以我個人而言,確實不必如此費心費力,只要小心不犯大錯,就可有大好前程。但是對於上元百姓來說,來一個白麪包公範青天,總好過來個不做事得太平令尹範傳臚。再說就這麼混日子得官吏,不說老泰山,就是卿卿你這等天仙般得人物,若配了個庸員,不是明珠投暗?我現在做的事,於上要報答皇恩浩蕩,於下也是爲我們的子孫後代謀個鐵打富貴回來!”

“亂世文章不值錢,元末之時羣雄逐鹿,飽學宿儒也不如一二粗鄙武夫。五代之時,牙兵凌虐節帥,武夫可挾天子,百姓民不聊生,互相攻殺干戈四起,那等世界稱爲率獸食人也不爲過。我輩書生讀聖賢書,所求者修、齊、治、平。讓天下太平,不再回到那等亂世,是我們的本分。固然要防範武臣,更要防範奸民。這個天下從來不會缺少野心家,也不會缺少想要謀朝篡位,靠勇力謀取功名地位的賊子。這種人存在是誰也阻止不了的事,爲官者代天子牧民,讓百姓不至於跟着他們鬧事,不讓他們有機會聚衆謀反,則是應盡之責。其實這個道理很容易懂,但是當今天下,庸官多,能員少,有些人沒本事,更多的人沒心肝。若是他們人人都如退思一樣,老夫就可以享幾日清閒了。”

清晨,雨過天晴。范進這張卷軸依舊展開,只是在他對面的人已經換成了張居正。整個江寧官場有資格向張居正獨奏的官員也沒幾個,其中當然不包括范進這種芝麻官。何況張居正貴人事忙,就在這路上,就有八百里加急把奏章沿途追送,國家大事還管不過來,誰又有空過問區區一縣的發展。

但是有宰相愛女出面邀請,情形自然不同。張舜卿聽了范進的闡述,又與他說了陣情話,天剛一亮,就把老父叫起來,轉述范進言語。這就是關係兩字的威力所在,沒有這個階梯,任你有通天本領,也都淹沒在如山如海的文牘之中,更不會有這個時間,讓一朝帝師聽你當面講解。縱然僥倖得到召見,也不過是三言兩語草草作罷,便是再好的主張也說不明白。

張居正對於范進的志向很是滿意,於其庶務上的手段也甚爲讚許,即使不考慮女兒的情面,就從業績上,范進已經足以稱爲優秀。但是於他的整個構想而言,張居正心裡還是有些猶豫。

“退思,你的想法確實是好,所說的話,也是做官的道理,但是具體怎麼做,心中有沒有成案。茲事體大不能憑一時血性之勇而爲之,更不能不看全局只看一隅,胡作非爲和庸碌無爲,有時也沒什麼區別。你心中如果沒有成案,我便不能幫你,哪怕卿卿哭鼻子也不行。”

第三百零五章 背後推手第五百一十五章 魔女逞兇第五十八章 砸攤子第八十九章 京城第三百七十八章 虧空第五百六十四章 三娘子第三百七十五章 入城第二百零三章 救星(上)第五百二十四章 謀事(下)第二百三十九章 一口氣一盞燈第二百六十七章 相府相召第四百零八章 救場第三百五十二章 鐵娘子(下)第一百三十九章 左道第四章 坍塌的祠堂第二百八十五章 前情第一百二十八章 新春第一百四十三章 亞魁第三百六十七章 佳話第六百零二章 山西變革(上)第一百八十九章 我的眼中只有她(上)第二百三十三章 大鬧崇文(上)第五百八十六章 暴風驟雨(下)第二百四十六章 討債第五百一十四章 金口玉言第五百六十三章 暗刺第一章 萬般皆下品第二十三章 謀劃第四百二十四章 良辰美景賞心樂事第三百二十六章 不同表現第一百七十五章 玉杯銀燭第五百九十三章 草原驚雷(上)第四百三十七章 窮途末路(上)第一百章 招安(下)第二百八十六章 鐵案第二百三十四章 大鬧崇文(下)第二百一十九章 君臣(上)第七十八章 講斤頭(上)第三百二十七章 膽大包天第一百三十八章 入場第一百九十一章 魏永年的真性情第一百八十五章 有冤報冤第五百九十七章 旭日(下)第八十六章 螳螂捕蟬第一百一十四章 戰旗第一百四十三章 亞魁第三百六十二章 初施手段第二百八十二章 六部觀政(上)第三十八章 功名(下)第四百五十章 名利雙收(中)第一百四十章 神仙睜眼第三百五十六章 紅粉兵團(上)第三百零五章 背後推手第四百七十六章 春景(上)第一百五十九章 十面埋伏(下)第二百二十七章 夜戰第十九章 依稀往夢似曾見(上)第五百五十七章 考題第二百五十三章 賜範魚第四百九十六章 辦學(下)第七十二章 好時光 夢一場第二百六十五章 門生與座主(上)第一百九十五章 女兒心(上)第三百零七章 反戈一擊第三百二十一章 跬步之積第三百四十八章 千里行第四百七十九章 十三太保,退思當道(上)第一百五十四章 手段 (上)第二百四十六章 討債第六章 兄友弟恭第五百五十一章 表態(下)第五百三十章 鳴冤第四百七十七章 春景(中)第四百一十九章 貢使真相第五百零五章 錦囊三策第二百四十六章 討債第二百二十九章 薛五的考驗 (下)第二百一十五章 魏國公府的善意第一百四十七章 一路向北第一百八十八章 張千金的決斷第150.5章 假古董與假世子第五百章 娶親(上)第二百八十章 大好局面第四百三十七章 窮途末路(上)第三百六十六章 內訌(下)第五百四十六章 告狀第二百四十四章 膽大包天範退思第一百八十四章 虎穴(下)第五十七章 閒來寫就青山賣第八十六章 螳螂捕蟬第二百零九章 試探第一百五十六章 分道揚鑣第二百一十六章 除夕第十五章 闖關第二百零四章 救星(下)第二百九十五章 善惡到頭終有報(上)第七十章 上人見喜(下)第六十九章 上人見喜(上)第七十四章 互相利用第五百一十五章 魔女逞兇
第三百零五章 背後推手第五百一十五章 魔女逞兇第五十八章 砸攤子第八十九章 京城第三百七十八章 虧空第五百六十四章 三娘子第三百七十五章 入城第二百零三章 救星(上)第五百二十四章 謀事(下)第二百三十九章 一口氣一盞燈第二百六十七章 相府相召第四百零八章 救場第三百五十二章 鐵娘子(下)第一百三十九章 左道第四章 坍塌的祠堂第二百八十五章 前情第一百二十八章 新春第一百四十三章 亞魁第三百六十七章 佳話第六百零二章 山西變革(上)第一百八十九章 我的眼中只有她(上)第二百三十三章 大鬧崇文(上)第五百八十六章 暴風驟雨(下)第二百四十六章 討債第五百一十四章 金口玉言第五百六十三章 暗刺第一章 萬般皆下品第二十三章 謀劃第四百二十四章 良辰美景賞心樂事第三百二十六章 不同表現第一百七十五章 玉杯銀燭第五百九十三章 草原驚雷(上)第四百三十七章 窮途末路(上)第一百章 招安(下)第二百八十六章 鐵案第二百三十四章 大鬧崇文(下)第二百一十九章 君臣(上)第七十八章 講斤頭(上)第三百二十七章 膽大包天第一百三十八章 入場第一百九十一章 魏永年的真性情第一百八十五章 有冤報冤第五百九十七章 旭日(下)第八十六章 螳螂捕蟬第一百一十四章 戰旗第一百四十三章 亞魁第三百六十二章 初施手段第二百八十二章 六部觀政(上)第三十八章 功名(下)第四百五十章 名利雙收(中)第一百四十章 神仙睜眼第三百五十六章 紅粉兵團(上)第三百零五章 背後推手第四百七十六章 春景(上)第一百五十九章 十面埋伏(下)第二百二十七章 夜戰第十九章 依稀往夢似曾見(上)第五百五十七章 考題第二百五十三章 賜範魚第四百九十六章 辦學(下)第七十二章 好時光 夢一場第二百六十五章 門生與座主(上)第一百九十五章 女兒心(上)第三百零七章 反戈一擊第三百二十一章 跬步之積第三百四十八章 千里行第四百七十九章 十三太保,退思當道(上)第一百五十四章 手段 (上)第二百四十六章 討債第六章 兄友弟恭第五百五十一章 表態(下)第五百三十章 鳴冤第四百七十七章 春景(中)第四百一十九章 貢使真相第五百零五章 錦囊三策第二百四十六章 討債第二百二十九章 薛五的考驗 (下)第二百一十五章 魏國公府的善意第一百四十七章 一路向北第一百八十八章 張千金的決斷第150.5章 假古董與假世子第五百章 娶親(上)第二百八十章 大好局面第四百三十七章 窮途末路(上)第三百六十六章 內訌(下)第五百四十六章 告狀第二百四十四章 膽大包天範退思第一百八十四章 虎穴(下)第五十七章 閒來寫就青山賣第八十六章 螳螂捕蟬第二百零九章 試探第一百五十六章 分道揚鑣第二百一十六章 除夕第十五章 闖關第二百零四章 救星(下)第二百九十五章 善惡到頭終有報(上)第七十章 上人見喜(下)第六十九章 上人見喜(上)第七十四章 互相利用第五百一十五章 魔女逞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