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四章 金口玉言

林海珊的食量確實不小,但也沒大到大宋那位四居兩府九居八座的名相張齊賢的地步,不足以驚世駭俗。只是在紫禁城這個地方,後宮女眷面前放開肚皮大吃特吃的,未必絕後但足以稱空前。

天子、太后賞宴是份榮譽,於口腹之慾實際談不到。明朝人自己就表示過宮中菜色用料考究但是做工粗糙,不能和真正的東南佳餚想必,何況在至尊面前,一舉一動都要謹小慎微,生怕舉止失儀得咎,哪裡放得開肚子。人在高度緊張的情緒之下,很難感覺到飢餓,不管是命婦還是朝臣,在宮中飲宴的時候注意力都放在觀察至尊上,有幾個人可能像林海珊這樣風捲殘雲目光只盯着盤子。

就如劉姥姥進大觀園。那種粗鄙表現滿足了上層人物發笑的需求,就可以獲得大觀園裡一干貴人的青睞,得以常來常往一樣。林海珊如果始終保持着命婦或是朝官風範與太后接觸,效果反倒不如現在。

李太后出身寒微,看到那些處處講究風度儀表,行不搖頭笑不露齒,吃東西的姿態格外優雅的命婦心裡其實是有些自卑的。這種自卑變化之下,很可能演變成反感。即便嘴上不說,心裡也會認爲這些人不可親近,是以一見到她們心理就莫名地戒備起來,讓自己保持着嚴肅莊重以免被看輕,整個宴席的氛圍自然就輕鬆不到哪裡去。

林海珊的這種放肆,在李太后看來並不討厭,反倒讓她從心裡生出一種親近感覺。看着她狼吞虎嚥的樣子,李太后如同看到了當年的自己,當然自己比她漂亮多了,否則也不可能得到皇子垂青收房,從灑掃宮女一朝飛上枝頭變鳳凰,爲大明生下了皇帝。

回想當初,第一次見到眼前這些珍饈美味,也曾垂涎欲滴,用了很大力氣才控制住自己的慾念,纔不至於失儀。這個女人的自制力不及自己,擋不住這麼多美味的吸引大吃大喝這不是什麼罪過。她對自己沒有防範,拿自己不當外人,這證明她心裡沒鬼,值得信任。

林海珊已經把盤子裡的大魚一面吃光,不等太監動手,自己伸出筷子夾了魚鰓翻面,這在宮中宴席是絕對沒有之事。宮中的菜向來是擺樣子居多,美人會吃光一個盤子,更別說把魚翻身,一旁的王皇后忍不住笑出聲來。李太后側過頭去,王皇后連忙道:“兒臣失禮,母后別見怪。您看她吃魚的樣子,真好笑。”

李太后搖頭道:“這不可笑只可憐,哀家也是個苦出身,一兩個月吃不到葷腥也是常有的事。那時候若是看了這樣的大魚,也是挨不住的。海上貧苦比不得中原富庶,雖然掛名是個土司,日子怕也是難過的很。來人啊,給林土司再送一盤魚過去,讓她坐得離哀家近一些,讓我看清楚一點。”

林海珊牢記着范進的囑咐,在李太后面前不必裝模作樣,酒喝的不多,但是菜就來者不拒。等到一見了魚,二話不說就向珠簾後面磕頭,大聲地謝恩。在太后面前大聲喧譁本有失儀之罪,但是如今鳳顏歡喜,自然沒有人追究這方面的問題,反倒把林海珊的位子移到了珠簾附近,這樣林海珊的聲音放低一些太后也足以聽得清楚。

“我們大員那裡兩樣東西最多,一是魚二是鹿。太后對臣這麼好,臣也要對太后好。北方的天氣不比我們海上,聽說冬天能凍掉人的耳朵,太后是富貴人,家裡肯定不缺柴燒,到了冬天準是整天守在火堆旁邊烤火一步不動。這樣確實是不冷,但是人不能動彈,實在太無趣了。等到臣回了大員,就讓小的們多獵幾頭鹿,給太后、皇后、皇上還有宮裡各位貴人每人做一件鹿皮褂。跟太后說,那衣裳可暖和了,穿在身上就是外面起北風都不會覺得冷……”

她的話音未落,簾籠後面已經笑出聲來。一國太后加上皇后,都已經笑得前仰後合顧不上儀態。林海珊心裡暗自佩服范進,對於這些貴人的心思揣摩的準,這番話果然有效果。嘴上則不住地請罪,認爲自己說錯了話,讓貴人笑話。

李太后笑了好一陣才道:“罪?這哪裡有什麼罪?你能有這番孝心是大好事,是大明一等一的忠臣,怎麼能算罪?我大明文臣武將多了,鎮守一方的督撫也不知多少,沒一個人想着宮裡的人冷不冷,缺不缺鹿皮襖子穿,你能想到這些,證明你的心眼好,哀家不怪。宮裡不缺衣服,更不缺皮子,那鹿皮你自己留着吧。哀家倒是看你一個女人家管個島不容易,聽說海上的人行事剽悍,即便是對上女人也會動刀子,你個女人家在那麼羣男人裡討生活不容易吧?又沒有男人照顧你,過日子不容易。這樣吧,哀家讓人去庫裡取一件皮甲一口寶刀給你,都是外國供來的,想來不差,給你做個防身之物想來是夠用了。”

“臣謝過太后!太后賞賜的甲冑和刀臣不敢用,拿回島上就供在祠堂裡,讓兒郎們每天給這寶刀鎧甲磕頭上香,儘自己的孝心!太后肯招待臣吃這麼豐盛的酒席,臣若是不盡心報效,媽祖娘娘不會答應的!”

一個標準的土人粗坯……太后心裡給林海珊下了定語,這樣的女人對於男人來說算不上什麼良配,但是對於國家來說,卻是個很好的利用對象。能在這種場合大吃大喝大喊大叫的絲毫不拘束,證明她第一沒把自己當成外人,第二沒有心機,以一頓酒席外加一副甲冑寶刀,就爲朝廷羈縻住一個土司,這筆生意簡直不要太合算。

隨着萬曆年紀漸長,太后也知道自己歸政的日子漸漸近了。即使張居正還能再掌握朝政十幾年,太后卻不可能從成年皇帝手裡把權柄拿過來,這是大明體制所不允許的事。在萬曆年少之事,李太后初掌大權,頗有不勝煩具之苦,如果不是時事所迫,真想安心在宮裡納福不問外事,之所以苦撐局面純粹趕鴨子上架。

可是這幾年走下來,眼看兒子漸漸長大,到了要交出大權的時候,卻又生出戀權之心,一想到未來要像仁聖陳皇后一樣安心在宮裡唸經禮佛不問外事,從心裡又覺得不甘。

權肯定要交,但是能晚交一點就晚交一點,最好是能做成幾件事,讓整個朝廷文武看看自己的手段,到時候自己還能想到辦法,把權力在手裡多拿幾天。這種機會並不好找,畢竟有張居正這麼個賢相在,李太后本人又不是能人,想要讓羣臣敬服何等艱難不問可知。是以林海珊的出現對於李太后來說,也是千載難逢的好機會。

身邊太監也曾向李太后提醒過,海上女子剽悍難治,李太后自己出身寒門,也會考慮自己萬一爲人所愚弄巧成拙的下場。可此時看林海珊這份天真爛漫的樣子,這方面的顧慮便已經打消,這種土人只有被大明官吏陷害的份,怎麼可能反過來欺騙大明?

獲得一個海上土司的絕對忠誠,其帶來的利益李太后是看不上的,但是其象徵意義卻非同小可。前朝俺答封貢,高拱、張居正乃至王崇古等人在朝野上下廣受揄揚,乃是幾人官場生涯中出名的功績。

比起北虜來,大明在海上的力量差得遠,自己能夠收復一個海上土司,讓其死心塌地爲朝廷所用,比起當初與俺答封貢影響只強不弱。自己辦成這一件事,就足以在史書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即便自己兒子未來親政,自己照樣可以施加影響。他日如果大員這能像張居正奏章中所說那樣,稱爲大明海上藩屏,就更是豐功偉績。

再者說來一個女土司也符合李太后的宣傳需求,同樣是女人,這麼個粗鄙女子都能管理好一個海島,將其變成大明海上屏障,自己爲什麼不能幫助治理國家?歷來做大事以前,都要先用一些小事做積累以便吹風,這林海珊最適合吹風的需求。

如果說對於林海珊有什麼不滿意,也就是她和范進的緋聞了。李太后最初聽到這個消息時,是想要教訓一下林海珊和范進,給自己堂姐出頭的。即使堂姐不能爲範家正室,范進有了堂姐也不該在隨意招惹其他女人。可是現在看到林海珊這刻意塗黑的皮膚,這點不滿也就消失不見。

從宮女一路到貴妃,再到兩宮並尊,一路走上至尊寶座,李太后最爲忌憚的就是美麗且多智的女子。眼前的林海珊與王喜姐一樣,完美規避了李太后的忌諱。第一她不好看,其次沒心眼。這種醜陋且無腦的女人,在李太后看來就是世間最完美的女子,可以交託大任。

關於范進和林海珊的緋聞現在看肯定是爲了籠絡這個土司所用的美男計。這種計策不怎麼上臺面,可是爲了朝廷,上不得檯面的計謀也要用。范進肯肉身爲餌,與這麼個精怪一般的女子敷衍,也算是忠心一片。

她點點頭,對外面吩咐道:“起來吧。一個女人家能管偌大個海島,一定受了很多苦,如今既然歸順了朝廷,就該享福了。回到座位上繼續吃,想吃什麼就說,咱們宮裡不缺你的吃喝。朝廷有朝廷的規矩,哀家雖然是太后,也不能干涉朝政,你的官職前程只能等待皇帝的旨意,哀家不能擅專。但是哀家略懂些相法,看人的本事還是有的,你的氣色好運勢不錯,你的差事不會差勁!一會哀家讓範卿家進宮,爲你畫像,把你歸順朝廷的情景畫下來,宮中島上各留一份,也算我們一個念想。”

紫禁城雖然是帝國中樞所在機密最重,但也是泄密最快的地方。太后賜宴林海珊的經歷只過了一兩天工夫,便已經流傳出去。

朝中羣臣不是笨蛋,大家心裡都有數着,既然太后發了話,那這件事就是板上釘釘的成案,誰也不能推翻。不但林海珊前程有準,包括大員變成自由貿易港的事,也不會有變化。

一部分家族相關的官員,嘗試進行最後的努力,試圖對大員進行限制,或是設法尋找林海珊的短板。另一部分人則開始服從於現實,放棄繼續對抗的想法,改對抗爲合作,先和林海珊建立交情。

前一部分人的行爲,對上鐵腕的張居正加上馮保,自然無功而返。東廠抓了幾個官員,隨即便審出了包括納賄、舞弊、誣告等罪名。本來在張居正當政期間,廠衛比較消停,不敢在京裡胡亂捕人。可是這回一旦露出鋒利獠牙,讓人們見識到廠衛與權相的配合是何等可怕,“要聖旨?給他寫一張。”這種事在眼下這個時候完全有可能發生,狙擊林氏的想法自然很快就屈服於現實,沒人敢去隨意嘗試。

想和林海珊交朋友,也不是一件易事。主要是這位女土司的腳步站得很穩,牢記自己土司身份,在京師裡該拜的碼頭去拜,但不和其他人有過深交往。有來往的女人除了李彩蓮便只剩下了範家大婦張舜卿。

範家內宅裡,張舜卿打量着對面的林海珊,面色嚴肅。

“太后鳳目觀氣一語決人禍福,既然鳳顏大悅,你的前程總是不會差,三幾日間,就該有旨意下來,大員開海貿易的事,已成定案。大明以孝治天下,萬歲必須遵從母命。只要你好好做人做事,就沒人能把你的基業奪去。不過這不等於你的大員就此成了自家天下,如果你不守本分胡作非爲,被人抓住了把柄,非但不能自保,還會牽連相公。到那個時候我不但不會讓相公幫你,還會讓相公出面先跟你劃清界線。”

張舜卿語氣如冰,不帶絲毫感情。爲了這次會談保密,她趕走了所有的侍女,即便是夏荷也在放下茶水糕點後就被趕走。

大員貿易港的重要性,張舜卿已經知道,也很清楚這個島嶼的存在對於大明以及自己夫家、孃家的意義。正因爲如此,她就更加不敢掉以輕心,生怕所託非人讓好事變壞。

對於林海珊,她的看法與太后正相反,這個女人實在太可惡了!

范進向張舜卿坦白過自己的女人,但林海珊是例外。主要是她的海盜身份實在太尷尬,如果說的早了,張舜卿爲愛人着想一封八行發到廣東,說不定就能促成一次大規模剿匪行動。可是如今事發,兩人的關係怎麼也藏不住,張舜卿心裡自然不滿。

對比家裡兩個小妾以及幾個與丈夫有肉體關係但沒有名分的女人,這個海上外室的可惡程度遠遠超過宋瑾,尤其是得知她生下了范進第一個兒子之後,這股怒氣更增。因此張舜卿今天的面會,特意瞞過范進,就是要給這個女人一些厲害人,讓她知道分寸。

原本聽說其人貌如山精,張舜卿心裡還略微舒服一些。可是見面之後才知道上當了,這個女人雖然姿色不及自己,個子也略高,但是皮膚白皙眉目可人,哪裡是什麼精怪?而且自己的丈夫自己瞭解,林海珊那長腿細腰正是丈夫最喜歡的妙處,這種狐狸精非收拾不可!

另外,這個女人看自己的眼神……怎麼總覺得彆扭?同爲女子,爲什麼看自己的眼神那麼奇怪?張舜卿心裡泛起一絲疑雲,對於林海珊的不滿更大,心裡決定要給她一些苦頭吃,最好是把她趕離相公身邊,她的兒子也和範家無關!

第五百一十八章 大明的秘密戰士第五百二十四章 謀事(下)第二百七十七章 衡文(上)第三百六十五章 內訌(上)第四十四章 被捕第五十章 臨陣磨槍第二百七十七章 衡文(上)第四百一十三章 情比金堅第三百七十章 細思往事心猶恨(上)第四百三十二章 幽蘭居(上)第二百五十六章 賀禮(上)第二百九十七章 戰勝心魔第一百五十四章 手段 (上)第一百四十九章 衝突(上)第四百三十五章 楊家危機(上)第四百七十八章 春景(下)第三百九十五章 願做冰人第二百一十八章 任他風雨滿江湖第四百零一章 楊家遭難第二百九十六章 善惡到頭終有報(下)第三百五十九章 巧設羅網(上)第四百三十二章 幽蘭居(上)第六十一章 發達第三百七十六章 友誼和利益(上)第一百九十二章 威風八面張千金第三百八十六章 全新手段第三百七十九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第二十一章 簪花第五百五十七章 考題第五百九十六章 旭日(上)第二百四十三章 京師不太平第九十八章 天大官司 地大銀子第二百五十七章 賀禮(下)第二百八十八章 閒棋立大功第五百二十一章 高擡貴手第四十三章 案首送糧第二百一十二章 溫馨時光(上)第四十五章 師徒合作(上)第五百三十八章 不歡而散(上)第四百二十五章 治水之議第二百一十章 功夫換功夫第五百九十一章 塞上行(上)第二百七十章 鬥智第十八章 小店佳人第二百三十九章 一口氣一盞燈第五百八十二章 獵手獵物第二百零三章 救星(上)第三百零八章 張居正的打算第五百二十五章 死士(上)第二百四十一章 緩兵計第二百三十一章 行路第五百一十四章 金口玉言第七十二章 好時光 夢一場第三百七十二章 燒冷竈第二百七十八章 衡文(下)第二百四十一章 緩兵計第四十八章 採購軍糧(上)第四百三十九章 爲奴第三百六十七章 佳話第三百一十六章 奪情的代價第五百二十八章 代朝廷還債第五百八十八章 烽火(下)第二百五十八章 蜚短流長(上)第六十章 借艇割禾(下)第二百四十五章 通風報信第二百零五章 慧劍斷前緣(上)第四百九十五章 辦學(上)第一百六十二章 絕殺第四百二十一章 拜師第一百零三章 刺青第五百二十四章 謀事(下)第七十五章 我有寸鐵可殺人第十八章 小店佳人第四百七十六章 春景(上)第五百零九章 海珊朝貢(下)第二百六十五章 門生與座主(上)第五百八十六章 暴風驟雨(下)第四十一章 普法(上)第四百五十八章 範氏新政(下)第三百四十八章 千里行第三十三章 閱卷第四百五十一章 名利雙收(下)第二百零九章 試探第五百三十四章 用心良苦第三百九十二章 初次交鋒第二百三十六章 逢龍遇虎第四百四十五章 算盤(上)第一百四十六章 送別(下)第一百零九章 風雨飄搖第三百五十四章 春風十里杏花開第五百九十四章 草原驚雷(下)第一百二十三章 新年第四百三十七章 窮途末路(上)第三百五十七章 紅粉兵團(下)第五章 重定社火第一百三十一章 絕望第一百三十五章 海珊第二百五十八章 蜚短流長(上)第八十九章 京城第四百一十三章 情比金堅
第五百一十八章 大明的秘密戰士第五百二十四章 謀事(下)第二百七十七章 衡文(上)第三百六十五章 內訌(上)第四十四章 被捕第五十章 臨陣磨槍第二百七十七章 衡文(上)第四百一十三章 情比金堅第三百七十章 細思往事心猶恨(上)第四百三十二章 幽蘭居(上)第二百五十六章 賀禮(上)第二百九十七章 戰勝心魔第一百五十四章 手段 (上)第一百四十九章 衝突(上)第四百三十五章 楊家危機(上)第四百七十八章 春景(下)第三百九十五章 願做冰人第二百一十八章 任他風雨滿江湖第四百零一章 楊家遭難第二百九十六章 善惡到頭終有報(下)第三百五十九章 巧設羅網(上)第四百三十二章 幽蘭居(上)第六十一章 發達第三百七十六章 友誼和利益(上)第一百九十二章 威風八面張千金第三百八十六章 全新手段第三百七十九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第二十一章 簪花第五百五十七章 考題第五百九十六章 旭日(上)第二百四十三章 京師不太平第九十八章 天大官司 地大銀子第二百五十七章 賀禮(下)第二百八十八章 閒棋立大功第五百二十一章 高擡貴手第四十三章 案首送糧第二百一十二章 溫馨時光(上)第四十五章 師徒合作(上)第五百三十八章 不歡而散(上)第四百二十五章 治水之議第二百一十章 功夫換功夫第五百九十一章 塞上行(上)第二百七十章 鬥智第十八章 小店佳人第二百三十九章 一口氣一盞燈第五百八十二章 獵手獵物第二百零三章 救星(上)第三百零八章 張居正的打算第五百二十五章 死士(上)第二百四十一章 緩兵計第二百三十一章 行路第五百一十四章 金口玉言第七十二章 好時光 夢一場第三百七十二章 燒冷竈第二百七十八章 衡文(下)第二百四十一章 緩兵計第四十八章 採購軍糧(上)第四百三十九章 爲奴第三百六十七章 佳話第三百一十六章 奪情的代價第五百二十八章 代朝廷還債第五百八十八章 烽火(下)第二百五十八章 蜚短流長(上)第六十章 借艇割禾(下)第二百四十五章 通風報信第二百零五章 慧劍斷前緣(上)第四百九十五章 辦學(上)第一百六十二章 絕殺第四百二十一章 拜師第一百零三章 刺青第五百二十四章 謀事(下)第七十五章 我有寸鐵可殺人第十八章 小店佳人第四百七十六章 春景(上)第五百零九章 海珊朝貢(下)第二百六十五章 門生與座主(上)第五百八十六章 暴風驟雨(下)第四十一章 普法(上)第四百五十八章 範氏新政(下)第三百四十八章 千里行第三十三章 閱卷第四百五十一章 名利雙收(下)第二百零九章 試探第五百三十四章 用心良苦第三百九十二章 初次交鋒第二百三十六章 逢龍遇虎第四百四十五章 算盤(上)第一百四十六章 送別(下)第一百零九章 風雨飄搖第三百五十四章 春風十里杏花開第五百九十四章 草原驚雷(下)第一百二十三章 新年第四百三十七章 窮途末路(上)第三百五十七章 紅粉兵團(下)第五章 重定社火第一百三十一章 絕望第一百三十五章 海珊第二百五十八章 蜚短流長(上)第八十九章 京城第四百一十三章 情比金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