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九章 九江血(二)

三日後,四萬復漢大軍渡過長江,抵達了東岸,而清軍並沒有趁着復漢軍渡江的關口來攻,反而一起推到了梧桐嶺和太平關,不過這也難怪,湖口本來只是一個小鎮子,本就不如梧桐嶺險峻。

湖口梧桐嶺下,清軍大營便駐紮與此,三萬人大軍將整個山嶺都佔據得滿滿當當,還有兩萬人駐紮在山下數裡外的太平關,地形險峻,易守難攻。更關鍵的是二者距離極近,若是有什麼問題,也能夠很快來援。

寧渝率領四萬大軍在梧桐嶺下紮營,密密麻麻的營帳讓清軍看着都有些眼暈,心中也多了幾分恐懼和擔憂,特別是那一門門朝天豎起來的炮口,發着幽暗的光,更是讓人膽戰心驚。

雍吉納此時就站在山頂,用千里鏡望着下方的復漢軍,心裡微微有些驚訝,他也沒有想到對方竟然如此果斷,說渡江就渡江了,如今被堵在了梧桐山,心裡倒有幾分後悔。

復漢軍各師的旗幟也都豎了起來,上面寫着各師的編號,兩個大主力師的旗幟正在迎風飄揚,旗下上萬名復漢軍士兵穿着紅色的軍衣,如同一團烈焰一般,給人十分震撼的視覺衝擊效果。

咚咚咚——

隨着鼓聲響起,復漢軍已經做好了的攻擊的準備,大軍集結成了幾個攻擊方陣,這些穿着大紅軍衣的復漢軍士兵,眼裡死死盯住梧桐嶺,手裡的刺刀已經握緊了。

轟——

眼看着天氣初晴,寧鐵山也抓緊了這個機會進行炮擊,近一百門火炮發出了怒吼聲,拋射出一枚枚黑色的彈丸,它們帶着無與倫比的力量飛向了梧桐嶺。

大量的彈丸落入了泥水坑裡,將一地的泥土濺飛起來,也有一些彈丸正好命中了山上的清軍,奪走了一條條人命。

眼看着山下的復漢軍開了炮,山上的清軍火炮也發出了怒吼,只是在射程和威力上卻是遠遠不足,彼此你來我往,不過半個時辰,整個空氣裡都瀰漫着一層煙霧,大量的彈子被雙方發射出去,掠奪了一條又一條的人命。

只是此時天上又開始蒙上了一層陰雲,這讓所有人心裡有產生了一個咯噔。

“要下雨了!”

“下雨了!”

復漢軍和清軍雙方都意識到了一個問題,只是復漢軍這邊多了幾分失望,儘管從一開始都知道,在這個天氣裡,隨時都有可能會出現下雨的情況,可是包括寧渝在內的所有人,都希望雨能夠晚一點,甚至更晚一點,這樣纔有機會獲得更大的勝面。

眼看着雨水就要落下來,復漢軍率先停止了炮擊,在所有的火炮和彈藥上,都蓋上了一層毯子,可以有效防止雨水進入炮筒內。

李石虎拔出了手中的長刀,他不喜歡用燧發槍,更喜歡這種帶着長刃的苗刀,怒吼道:“諸君,隨我一同殺敵!”

梧桐嶺下的整整一個團的復漢軍士兵,從泥濘中開始向山坡發起衝擊,他們隨身攜帶了一塊塊厚實的木板,可以直接墊在腳下,從而暫時鋪出一條好路,以供復漢軍士兵踩踏而過,而李石虎永遠都是作爲第一個,帶着大家朝着嶺上奔涌而去。

在此時的清軍眼裡,只有密密麻麻的紅,復漢軍士兵在石塊的襲擊下艱難向上爬行,所幸的一點,便是隨着雨水到來,不僅浸溼了火藥,弓弦也失去了彈性,因此清軍的弓箭和鳥槍也都無法正常使用了,在遠程襲擾上的優勢同樣也沒有了。

復漢軍第一師第三團,是全軍中最爲熱愛肉搏的一個團,也跟他們的團長李石虎有很大的關係,此人生性驍勇善戰,每次打仗也都是第一個領着長刀上了前線的人,在他的帶領下,大量的復漢軍士兵就這麼舉着刺刀往上衝去。

世人都以爲復漢軍只是依賴槍炮之利,可他李石虎偏偏要向所有人證明,就算沒有槍炮,哪怕用刺刀捅,也能捅破這個大清江山!

雨水越下越大,復漢軍士兵們的刺刀卻更顯得刺骨,他們與清軍的陣線交織在了一起,彼此都在以自身最大的努力殺死對方,因爲只有這樣,自己才能活下去!

李石虎一手持刀一手執盾,他的身子十分健壯有力,只需要撞過去就能撞翻對面,然後一刀過去,便能收下清軍的人頭。

更多的復漢軍士卒則是利用陣型的方式,將刺刀直接送入對方的心臟,而不用擔心身旁的敵人,因爲他們跟自己的戰友始終保持一條陣線。他們的嘴裡吶喊着,呼叫着,一直到刺刀插入對方的心臟。

“殺敵!殺敵!”

清軍們也在呼喊着,只是他們的呼喊卻顯得那麼無力,長時間未經過訓練的這些綠營兵,在刺刀面前卻如同一層紙製成的,根本無力去阻擋。

雨水與血水混合在一起,染紅了整片大地,在此時的梧桐嶺上,清軍的屍體丟下了一大片,防線也不再如前番那麼整齊,凌亂和絕望成爲了士兵臉上的主旋律。

清軍守備巴泰是出身鑲藍旗,自幼開始便學習武術,後來入軍之後,直接被授予了副千總,加上他的旗人身份,便一路水漲船高,不過兩年的功夫,便成了這守備官。

“殺賊!殺賊!”

巴泰努力揮舞着自己的腰刀,指揮着身邊的一個又一個綠營兵衝了上去,自己也揮舞着刀朝着復漢軍撲去,膀大腰圓的他看上去頗爲凶神惡煞。

“復漢!復漢!”

李石虎不甘示弱,他原本就有武術的底子,此時一把苗刀舞得上下翻飛,接連砍死了不少清兵,眼見得那巴泰亦是驍勇善戰,便主動迎了上去。

清兵與復漢軍便在這一處不甚險峻的山坡上廝殺,不大的山嶺上已經堆滿了屍體,已經有三千多清軍已經聚在嶺上,卻被兩千不到的復漢軍打得節節敗退,三尺左右的三棱刺刀上面,掛滿了殷紅的血跡。

寧渝持着千里鏡,望着嶺上的廝殺,心裡泛起了無限豪情,眼下的這一支復漢軍,已經算是比較接近寧渝期待中的軍隊。

今日,便是劍鋒所指之日!

第六十八章 兵敗如山倒第八十三章 奪嫡第五百七十四章 當大王的機會第二百六十四章 大整軍第十三章 父子夜談第四百九十九章 黃河清,聖人出第三百三十八章 魏武捉刀人第三百四十七章 巡視制度第四百九十章 大決戰之八里橋之戰(十)第四百一十六章 出使日本第五百六十六章 戰漠北(一)第五百五十七章 敲詐勒索第二十六章 寧家別院第四百六十九章 大決戰之天津登陸第十章 尋礦第三百六十八章 種痘之法第四百六十六章 隆科多之死第五十六章 密謀第三百五十八章 酒醉入韶州第一百三十八章 屢敗屢戰第九十九章 受降第三百五十六章 慘烈與悲壯第三十一章 大怒第五百二十四章 握緊的拳頭第二百二十二章 針鋒相對第四百八十三章 大決戰之八里橋之戰(三)第二百九十八章 八爺黨覆滅第八章 何爲教書?第一百五十二章 義陽三關第四百零九章 督帥,我願留下!第四十八章 密探第二百二十八章 撤軍第一百零八章 巡視第二百三十章 雷霆手段第三百二十三章 槍和骰子第四百九十章 大決戰之八里橋之戰(十)第三百一十七章 雍正的新藥第五百六十八章 戰漠北第四百零二章 夔州戰起第一百六十五章 朔本清源第三百七十五章 請君上路第二百九十六章 龍興之地第四百四十七章 妥協的藝術第五百五十六章 區區十萬人第二百五十三章 大戰落幕第一百零四章 源頭第兩百八十章 兵圍江寧第三百六十六章 得過苦日子第二百九十六章 龍興之地第一百七十八章 勸降可行?第二百五十二章 皇上又暈了第二百三十四章 戰康熙(四)第四百五十九章 下定決心第三十章 真正的戰爭第五百零二章 朝鮮失陷第四百六十六章 隆科多之死第四百一十八章 重任在身第三百二十章 登基爲帝第三百七十四章 還能叫八旗新軍嗎第三百七十一章 鳳翔之變第三百二十三章 槍和骰子第二百九十六章 龍興之地第十九章 火炮第五十二章 加快速度第二百三十三章 戰康熙(三)第五百三十五章 海參崴第三百五十章 水陸齊攻第八十章 勸降第三百六十九章 牛痘法問世第一百五十六章 跳出棋盤第二十四章 嚴肅軍風第五百二十五章 乾隆的奮鬥第一百三十章 歡欣第一百七十四章 大戰餘音第一百四十二章 打還是不打?第一百七十八章 勸降可行?第二百五十六章 康熙醒了第四百八十章 大決戰之大夢初醒第三百一十四章 除舊迎新第二百二十章 奔襲北硤關(三)第一百九十四章 戰前摩擦第三百五十章 水陸齊攻第五百一十七章 金幣還是友誼第四百七十五章 大決戰之死中求活第二百六十四章 大整軍第三百三十五章 眼裡還有君父嗎第四百八十六章 大決戰之八里橋之戰(六)第四百七十三章 大決戰之再戰寧錦第三百六十四章 陳采薇有喜第六十章 父子第三百二十四章 宗室之議第一百七十四章 大戰餘音第四百零二章 夔州戰起第二百六十八章 廢除弊政第二百八十八章 新式火器第一百六十章 天下大吉第五百零九章 新街之戰第四百一十九章 德川綱吉第三百八十八章 暗流涌動第四百二十四章 拿下鶴丸城
第六十八章 兵敗如山倒第八十三章 奪嫡第五百七十四章 當大王的機會第二百六十四章 大整軍第十三章 父子夜談第四百九十九章 黃河清,聖人出第三百三十八章 魏武捉刀人第三百四十七章 巡視制度第四百九十章 大決戰之八里橋之戰(十)第四百一十六章 出使日本第五百六十六章 戰漠北(一)第五百五十七章 敲詐勒索第二十六章 寧家別院第四百六十九章 大決戰之天津登陸第十章 尋礦第三百六十八章 種痘之法第四百六十六章 隆科多之死第五十六章 密謀第三百五十八章 酒醉入韶州第一百三十八章 屢敗屢戰第九十九章 受降第三百五十六章 慘烈與悲壯第三十一章 大怒第五百二十四章 握緊的拳頭第二百二十二章 針鋒相對第四百八十三章 大決戰之八里橋之戰(三)第二百九十八章 八爺黨覆滅第八章 何爲教書?第一百五十二章 義陽三關第四百零九章 督帥,我願留下!第四十八章 密探第二百二十八章 撤軍第一百零八章 巡視第二百三十章 雷霆手段第三百二十三章 槍和骰子第四百九十章 大決戰之八里橋之戰(十)第三百一十七章 雍正的新藥第五百六十八章 戰漠北第四百零二章 夔州戰起第一百六十五章 朔本清源第三百七十五章 請君上路第二百九十六章 龍興之地第四百四十七章 妥協的藝術第五百五十六章 區區十萬人第二百五十三章 大戰落幕第一百零四章 源頭第兩百八十章 兵圍江寧第三百六十六章 得過苦日子第二百九十六章 龍興之地第一百七十八章 勸降可行?第二百五十二章 皇上又暈了第二百三十四章 戰康熙(四)第四百五十九章 下定決心第三十章 真正的戰爭第五百零二章 朝鮮失陷第四百六十六章 隆科多之死第四百一十八章 重任在身第三百二十章 登基爲帝第三百七十四章 還能叫八旗新軍嗎第三百七十一章 鳳翔之變第三百二十三章 槍和骰子第二百九十六章 龍興之地第十九章 火炮第五十二章 加快速度第二百三十三章 戰康熙(三)第五百三十五章 海參崴第三百五十章 水陸齊攻第八十章 勸降第三百六十九章 牛痘法問世第一百五十六章 跳出棋盤第二十四章 嚴肅軍風第五百二十五章 乾隆的奮鬥第一百三十章 歡欣第一百七十四章 大戰餘音第一百四十二章 打還是不打?第一百七十八章 勸降可行?第二百五十六章 康熙醒了第四百八十章 大決戰之大夢初醒第三百一十四章 除舊迎新第二百二十章 奔襲北硤關(三)第一百九十四章 戰前摩擦第三百五十章 水陸齊攻第五百一十七章 金幣還是友誼第四百七十五章 大決戰之死中求活第二百六十四章 大整軍第三百三十五章 眼裡還有君父嗎第四百八十六章 大決戰之八里橋之戰(六)第四百七十三章 大決戰之再戰寧錦第三百六十四章 陳采薇有喜第六十章 父子第三百二十四章 宗室之議第一百七十四章 大戰餘音第四百零二章 夔州戰起第二百六十八章 廢除弊政第二百八十八章 新式火器第一百六十章 天下大吉第五百零九章 新街之戰第四百一十九章 德川綱吉第三百八十八章 暗流涌動第四百二十四章 拿下鶴丸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