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五十章 誰先沉不住氣誰倒黴

二百五十章 誰先沉不住氣誰倒黴

景和七年十一月二十三日清晨,寒風刺骨。叫李佑這初在京師過冬的南人下了很大決心,才從熱被窩裡鑽出來,從頭到腳裹的嚴嚴實實出門上朝。

在朝會上,中書舍人李大人繼續站在東北角睥睨天下英雄…不是他用眼神瞧不起人,在這個靠邊位置要看中間風景只能斜視。若東張西望動作太大會被糾儀御史彈劾的。

其實今日朝參一切按部就班,鳴鞭、過河、行禮、奏對、宣詔、散場,都是固化了三百年的程序,沒什麼新花樣,也沒人指望有什麼新花樣。明白人都清楚,真正的劇場在早朝之後的武英殿。

朝會後的議事並無典制,誰參加誰不參加比較靈活,沒有明確章程。大體上有三個默認規則,一是需要或者說想要維持話語權、樹立聲望的人;二是有重要事情需進奏的人;三是與決議事務有關的人。

換一種說法就是,君臣面議,九卿以上、資深科道言官、分票中書必須來,其他看情況和自願。但今天朝臣勳貴們曉得武英殿將有熱鬧看,自願的人就非常多了…自認有資格的都想去武英殿劇場,朝參結束後,便見數百人如同趕廟會般涌入歸極門。一時間武英殿前熙熙攘攘,這讓把門的內監、官軍不知所措,只好守住了殿門後飛報慈聖宮。

亂象一直持續到太后下特旨,只許侯爵以上勳貴、二品以上武臣、三品以上文臣、六品以上詞林官、資歷五年以上科道言官、分票中書入殿。於是大多數人只好失望而去。

李佑施施然踱步進殿,他的坑位很好找,在這個場合裡無論怎麼排序,七品中書舍人的位置幾乎永遠在文臣班位最末尾。好處是靠近殿門,至少光線很不錯。

緊挨着李佑位置的,便是同爲七品的科道官們,譬如王啓年王御史這樣的。

興奮整夜的王御史此時神情反而很萎頓,李佑正要關懷幾句,忽見前導官入殿,太后要來了。

升座、行禮、歸位,武英殿中便寂靜下來,無聲無息,彷彿每個人都在認真研究地板上的金磚質量究竟如何。

時間在靜悄悄中不停地流逝,殿中諸人展開了一場看誰先沉不住氣的比試…據對歷史經驗的不完全統計,先沉不住氣的人成爲最後輸家的概率最大。

就連最年輕的李佑,也知道沉默是金,隱忍不發。

靜默的氛圍中,眼瞅着負責唱讚的公公已經站了出來,張口便要高喊“有本啓奏無本退朝”之類的散場話。

對此衆人悵然若失,難道今天這萬衆矚目的大戲就這樣無厘頭的收場?

千鈞一髮之際,終於有失去耐性的人站出來了。

只見武英殿大學士彭時春彭閣老出列奏道:“近日尚寶司缺了管事司丞,中書舍人李佑可以升任。”

所奏之事沒多大意思,但有個關鍵詞是李佑!衆人皆知大幕就此徐徐拉開了,心中無不反覆品味彭閣老吐出的每一個字。

尚寶司,也是內廷禁直機構,主要業務是寶璽和符牌,是有名的閒散部門。還有個特殊之處是,尚寶司與光祿寺都是蔭官聚集之地,養着大把大把的寄祿官。

尚寶司丞,是正六品官職,位在尚寶司卿、少卿之下,有的是司丞是管事的,類比於六部裡的坐堂尚書,但大部分都是寄祿散官。

所以彭閣老的話,從明面上可以理解爲:尚寶司最近缺個實職管事的司丞,可以從內廷官員中提拔李佑去擔任。也不算壞規矩,內廷官員不同與外朝,閣老不給面子時也可以直接越過吏部尚書推薦。

其實是個人就能看出,這是類似於明升暗降的把戲,六品尚寶司丞哪裡比的上七品分票中書重要?

事情當然不僅僅如此簡單。李佑稍一思索,便懂了彭閣老的心思。彭大學士之所以拋出這個建議,定是爲了試探慈聖太后的心思,看看太后對他李佑到底是什麼態度,然後再有的放矢、針鋒相對。

而且彭閣老這是提拔仇家,避免了妒賢嫉能打擊報復之類說辭,叫人挑不出理。要知道,彭閣老一向注重名聲,以正直示人。

其實彭閣老還抱着個僥倖心理,萬一太后直接點頭,那就調虎離山天下太平了,這場朝爭便贏下了一大半。太后不同意,他也沒什麼實際損失。

珠簾後,錢太后沉吟片刻,不同意也不否掉,只開口道:“許吏書秉持銓政,對此何意?”

許天官出列,對彭大學士道:“敢問閣老,李佑何德何能可以推升?”

這個問題…叫彭閣老簡直像吃了蒼蠅,只能捏着鼻子答道:“李舍人忠勤敏廉,表率內廷,理當獎掖。”

登時殿內隱隱約約響起偷笑之聲…彭閣老居然公開讚揚李中書爲內廷表率,真真滑稽好笑到了極點。

這時袁閣老本來也有上前表揚李佑幾句的衝動,但考慮再三克制住了自己。

許天官並不繼續與彭閣老磨嘴皮子,只簡簡單單對太后回道:“宮禁近侍之職,聽憑聖裁。”

踢皮球乃是朝臣的基本技能之一,許天官能做到吏部尚書,自然也是嫺熟無比,何況他也想試探太后的想法。

太后依然不表態,再次沉吟片刻,目光轉向殿門附近。

聖駕左右內監奉旨高喊:“中書舍人李佑上前回話!”

李佑雖然詫異,不知道太后叫他作甚,但仍然迅速出列走到寶座下。

“李佑你自己作何想?”錢太后問道。

這句問話,讓殿中所有人感到意外,李佑也很吃驚。

這不是他上輩子那個時代,以本朝體制,官職銓選完全是有限幾個大佬暗箱操作,並沒有詢問本人意見這道程序。然而太后卻打破常規的問起他的想法…六品很誘人,分票中書更不可放棄。李子曰: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先吃魚而後取熊掌者也。

腦子轉了幾轉,李佑很中規中矩的答道:“臣伏惟聖母之意!”

聞言所有人心裡都冒出個詞——無趣,不過也只能這樣無趣。

李佑並沒有住嘴,繼續奏道:“臣另有它事,斗膽陳情。聖壽節上,聖母賜下宮女,臣一時昏昏矇昧謝恩。但歸宅左思右想,實覺不妥,宮娥綵女豈是人臣敢用?幸而如今賞賜未至,大錯可挽,還請聖母收回此賞,以全臣節!”

大多數人都不明白李佑好端端的說起這雞毛蒜皮的私事作甚?回頭上個辭謝奏疏就可以了,根本不必小題大做的在殿中絮絮叨叨,顯得小家小氣很沒有品位。

這時令人驚訝到目瞪口呆瞠目結舌的一幕出現了…珠簾內聖母皇太后點點頭道:“所言極是,那賞賜便改爲加官尚寶司丞。”

就這樣簡簡單單將李佑提拔爲六品?殿裡羣臣如果沒聽錯的話,太后說的是加官尚寶司丞,而不是升爲尚寶司丞。

那麼李佑的本職還是分票中書,尚寶司丞只有代表品級的意義。輕輕鬆鬆由七品變成了六品,級別上升的同時分票權力依然在手,簡直佔盡了便宜。

這是怎麼一回事?最聰明的幾個人已經反應過來了,不由得暗暗讚一聲“實在是高”!

這其中機遇可以說稍瞬即逝,大多數人遇到了甚至都不會覺察出來,李中書居然能福至心靈,巧妙地利用時機引導太后給自己加官。

小人要的是實惠,貴人要的是體面,那皇家更得要體面。聖壽節是國家大慶典,當日李佑祝壽之詩冠絕全場,出於政治意義必須要重賞,不然聖母皇太后的體面何在?只是那時李佑險些鬧了點醜聞,只好用兩個宮女糊弄過去。

但李佑今日突然用大道理將兩個沒到手的宮女退回去,那皇家總該給點別的補償罷?不然顯得摳門小氣不體面。

恰好前面某閣老提到尚寶司丞,還主動造輿論與李佑聯繫起來,給了太后一個順水推舟機會。

分票中書升爲尚寶司丞能被看作賞賜麼?不能!

分票中書加官尚寶司丞能被看作賞賜麼?這個可以有!

加到六品虛銜,在太后眼中也就是個芝麻綠豆大小的事情,朝廷也不缺這幾兩銀子俸祿。而且她還可以藉此將尚寶司丞之事蓋棺論定,同時避免對分票中書職位的動向直接表態,繼續保持讓羣臣琢磨不透的態勢…卻說李佑急忙謝恩,完畢倒退回位,心裡的喜不自勝不需贅述。

之前怎麼也沒想到有這個機會,他也只是抱着姑且一試的念頭,但今天這好運真是絕了,太后她老人家竟然真能賞給他六品銜頭。

別了!大理寺左評事,別了!宣議郎,李佑心裡默唸。

始作俑者彭閣老眼睜睜看着李大人加官進爵,而且自己還是推波助瀾者…其實本來無所謂,李佑加不加官影響不到他,但一想自己可能成了別人眼裡丑角笑柄,便氣血衝頂,眼前發黑,渾身冰冷。他實在無臉繼續立在陛前,緊緊咬牙也退回了班列。

旁邊的袁閣老忽然很同情這個競爭對手,有點感同身受。

殿中的義務裁判紛紛在心裡判定:第一回合,李中書大獲全勝。又一次經驗教訓生動的證明,果然是誰先沉不住氣誰倒黴。

二百二十章 千歲殿下的弱點五百八十五章 講理第75章 迎接考察團三百三十九章 風向徹底變了三百一十八章 按下葫蘆浮起瓢四百八十九章 不要傷了和氣四百一十九章 砰砰砰砰砰砰三百一十三章 人治不如體制五百四十五章 淡定從容彭閣老三百零四章 盛名之下無虛士第188章 離鄉進京三百七十四章 更猛烈的流言第209章 一夜兩尚書三百三十八章 千歲殿下的指示三百三十八章 千歲殿下的指示六百一十三章 白馬非馬六百三十一章 來之不易六百三十一章 來之不易第151章 看房偶遇小千金五百一十六章 臥虎藏龍六百四十一章 銀錢業小地震三百八十七章 修先賢祠的玄機三百四十三章 俞琬兒的揚州行三百四十九章 人生何處不相逢引子五百五十五章 敗二百二十五章 你還好嗎二百二十三章 賢良正直李大人第113章 真相就要大白?第63章 香甜的誘餌四百零二章 東坡殘碑三百八十六章 怪異的一府兩署五百一十五章 似是故人來二百五十六章 李三官的傳說四百三十九章 真是過火了六百二十四章 上中下的選擇四百七十三章 不現實的生意經二百八十九章 天倫之樂第163章 才子落水記三百八十六章 怪異的一府兩署五百九十章 忠孝節義五百四十八章 有點心虛需要大家的月票打強心劑三百二十九章 話不投機半句多四百零七章 表象下的道理五百六十七章 李佑跑部第147章 你簡直走火入魔了…三百三十九章 風向徹底變了三百一十章 小看了別人三百三十章 小場面的詩詞比試四百八十章 輪番登場四百九十三章 幕後的交易三百七十五章 欽差到三百一十四章 李大人的潘多拉魔盒五百七十三章 你要負責二百五十六章 李三官的傳說五百五十一章 你的乾爹是誰五百六十三章 誰的店鋪第42章 劉巡檢細說端詳第61章 人不可無志氣!二百四十四章 風雲變幻第63章 香甜的誘餌四百五十九章 各懷鬼胎第148章 不明真相的羣衆二百七十七章 被打斷的暢想曲三百八十一章 翁婿攤牌五百九十一章 真心話大冒險第40章 古人不可法也!第71章 望老爺自重!四百四十八章 禮下於人的世子最後一次求本四百二十六章 朝臣心中的李大人第209章 一夜兩尚書三百一十五章 鹽商的對策三百三十八章 千歲殿下的指示三百一十二章 收取軍心第106章 任命正式下來後…五百六十六章 這裡面有機會三百六十五章 在德不在險二百八十三章 李大人選官記二百六十章 李佑你這個混蛋五百三十四章 紈絝偶像二百三十二章 曲終人散餘味悠長五百八十二章 民意無用第173章 笑話不是那麼好瞧的四百五十九章 各懷鬼胎第144章 米價的難題第138章 推官的內涵四百四十七章 可笑的威脅第128章 不識好歹?五百六十四章 連環騙四百二十一章 底牌的用法六百二十二章 冰火兩重天三百二十九章 話不投機半句多二百三十四章 另闢蹊徑五百三十九章 宮中府中第80章 欺男不霸女第176章 老實人發飆了!三百五十四章 問心無愧六百零七章 活字風波第116章 她可真能作踐自己
二百二十章 千歲殿下的弱點五百八十五章 講理第75章 迎接考察團三百三十九章 風向徹底變了三百一十八章 按下葫蘆浮起瓢四百八十九章 不要傷了和氣四百一十九章 砰砰砰砰砰砰三百一十三章 人治不如體制五百四十五章 淡定從容彭閣老三百零四章 盛名之下無虛士第188章 離鄉進京三百七十四章 更猛烈的流言第209章 一夜兩尚書三百三十八章 千歲殿下的指示三百三十八章 千歲殿下的指示六百一十三章 白馬非馬六百三十一章 來之不易六百三十一章 來之不易第151章 看房偶遇小千金五百一十六章 臥虎藏龍六百四十一章 銀錢業小地震三百八十七章 修先賢祠的玄機三百四十三章 俞琬兒的揚州行三百四十九章 人生何處不相逢引子五百五十五章 敗二百二十五章 你還好嗎二百二十三章 賢良正直李大人第113章 真相就要大白?第63章 香甜的誘餌四百零二章 東坡殘碑三百八十六章 怪異的一府兩署五百一十五章 似是故人來二百五十六章 李三官的傳說四百三十九章 真是過火了六百二十四章 上中下的選擇四百七十三章 不現實的生意經二百八十九章 天倫之樂第163章 才子落水記三百八十六章 怪異的一府兩署五百九十章 忠孝節義五百四十八章 有點心虛需要大家的月票打強心劑三百二十九章 話不投機半句多四百零七章 表象下的道理五百六十七章 李佑跑部第147章 你簡直走火入魔了…三百三十九章 風向徹底變了三百一十章 小看了別人三百三十章 小場面的詩詞比試四百八十章 輪番登場四百九十三章 幕後的交易三百七十五章 欽差到三百一十四章 李大人的潘多拉魔盒五百七十三章 你要負責二百五十六章 李三官的傳說五百五十一章 你的乾爹是誰五百六十三章 誰的店鋪第42章 劉巡檢細說端詳第61章 人不可無志氣!二百四十四章 風雲變幻第63章 香甜的誘餌四百五十九章 各懷鬼胎第148章 不明真相的羣衆二百七十七章 被打斷的暢想曲三百八十一章 翁婿攤牌五百九十一章 真心話大冒險第40章 古人不可法也!第71章 望老爺自重!四百四十八章 禮下於人的世子最後一次求本四百二十六章 朝臣心中的李大人第209章 一夜兩尚書三百一十五章 鹽商的對策三百三十八章 千歲殿下的指示三百一十二章 收取軍心第106章 任命正式下來後…五百六十六章 這裡面有機會三百六十五章 在德不在險二百八十三章 李大人選官記二百六十章 李佑你這個混蛋五百三十四章 紈絝偶像二百三十二章 曲終人散餘味悠長五百八十二章 民意無用第173章 笑話不是那麼好瞧的四百五十九章 各懷鬼胎第144章 米價的難題第138章 推官的內涵四百四十七章 可笑的威脅第128章 不識好歹?五百六十四章 連環騙四百二十一章 底牌的用法六百二十二章 冰火兩重天三百二十九章 話不投機半句多二百三十四章 另闢蹊徑五百三十九章 宮中府中第80章 欺男不霸女第176章 老實人發飆了!三百五十四章 問心無愧六百零七章 活字風波第116章 她可真能作踐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