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李佑的新官職

李佑從洪巡捕口中打探出一樁府衙舊事。前年,王同知曾經幹了一件非常有個『性』的事情,他一口氣把府衙除了他之外的所有官員都給舉報了,從知府到通判、推官、經歷、照磨一個也沒跑。

原來當年府城生齒日繁,所以官府要擴建城牆。在修建中,知府倒是個公道人,沒有貪酷霸道的獨佔好處,府衙中人多多少少都賺了些油水,稱得上雨『露』均沾的。當時王同知也不是沒有機會掙外快,可他毅然檢舉揭發了府衙這些官員收受賄賂、貪污徭羨(羨餘錢的一種)等劣罪狀。

李佑聽了後對王老同知很無語,他這是腦子抽筋了罷?這年頭官府的人在工程中賺一些油水簡直就是個顯規則了,從皇宮大內營建到地方城牆河道修建莫不如此。只要質量過關,能夠按時完成,上級也不會爲了幾兩銀子的事情較真。

所以說,藉着工程撈一筆外快這已經成爲當今熟視無睹的慣例,實在不值得大驚小怪。李佑自己不也在虛江石塘修建中收了幾百兩回扣麼,連陳知縣這樣稱得上正人君子的也沒拒絕這筆銀子。真不知道王老同知當時出於什麼心態拿這事去舉報,還瘋狂到把所有同僚一鍋端了。

在李佑眼裡,這與其說是舉報,不如說是行爲藝術,他老人家混跡官場幾十年,如今都六十歲了,怎麼還會做出如此幼稚可笑的事情?即便是王老同知想當廉政先鋒,走海瑞海青天的路線,也不該是這樣沒腦子沒策略的作法。或者說搞政治鬥爭也不是這個搞法,真不知道他這老頭子幾十年的經驗都去了哪裡。

洪巡捕也不清楚王同知爲什麼要做出這正常人都不會做出來的事情,只是如實陳述了事實給李佑。

李佑想來想去,自詡聰明的他此時也弄不明白這件事,只能認爲王同知是老年癡呆了。

“一個同知,因爲雞『毛』蒜皮的事將所有同僚都舉報了,雖然很蠢,但上官們也得走過場查一查。南京都察院派了位御史老大人來,當時府中諸位老爺們都沒想到會有檢舉,毫無準備,最後便由張師爺出面頂缸把這事給抹過去了。”洪巡捕繼續說道:“按照貪墨案子的舊例,張老先生被追了贓,又掏了贖罪銀,吐出了不知道多少銀錢才結案。不過還是留下了案底,所以在下才說張師爺尤爲恨王同知。”

李佑苦笑,他知道王同知很奇葩,可也沒料到會奇葩到如此地步。而他則在同知廳喝了一杯茶後,莫名其妙的成了府衙公敵王同知的親友,難怪張師爺對他十分冷淡厭煩,真是一杯代價昂貴的茶水……

捫心而問,府衙所有人不排斥王老同知簡直天理難容,知府打壓他也的確是大快人心。若非王老同知有朝廷命官這個光環護體,導致知府動不了他的位置,否則早不知道被整治成什麼樣子了。

這裡『插』幾句話,理論上本朝所有官員都是有朝廷直接任命的,所以叫朝廷命官。別說知府,就是巡撫這樣的封疆大吏也無法直接去任命哪怕小小一個九品官,所有官職(武官不算)必須要從吏部走銓選流轉升遷的程序。這次巡檢改職要各府自行流轉調換是個特例,屬於吏部在非常時期的授權後下不爲例的這種。

所以知府心裡再厭惡,也不能直接動王同知的官職。處置犯了法的五品文官必須要上奏到朝廷御前才能行事的,但王老同知現在屁事不管,啥工作也不幹,還真找不出他的罪過去辦。知府老大人一時也只能從側面去打壓擠兌『逼』迫,或者在考覈時黑他幾句。例如前兩個月給王同知安排了去虛江要銀子的事來刁難他,結果居然鬼使神差的把錢要到了。

其實現在的李佑也有朝廷命官的光環,雖然是個芝麻裡的芝麻,九品雜職,但要免掉他也是很麻煩的。

最後洪巡捕斷定:“李大人你在衆目睽睽下和王同知談笑風生,關係親近,這次流轉調換,註定不會有好結果,誰也幫不了你。坦白說,以後在下也可能和你少有來往,還請李大人體諒在下的苦衷。”

李巡檢再三思量,決定還是不找趙良禮了。這時候找趙大官人太短視,在趙良禮眼中維持名士才子形象纔是長久之計,誰見過哪個風流名士爲了個九品雜官位子絮絮叨叨求門路的?好鋼要用在刀刃上麼,反正這會兒怎麼說也有個官做。

長嘆一聲,李佑迎着夕陽感慨道,今天來錯了,而後落寞的離開了府城。

李佑的新官職來的比想象的還快。

這兩日,李巡檢知道自己去職已定,也懶得去巡檢司了。今天到了縣衙閒逛,隨意進了黃師爺公房,和黃老先生天南海北的扯起來。就在這時,他的任命文書到了。

李佑捏着文書看看愣住了。

“什麼官職?”黃師爺好奇問道。

“正九品的府署經歷司知事……”

黃師爺驚訝道:“居然不是平遷到別處巡檢司?”

李佑唉聲嘆氣。

“你有什麼好嘆氣的?”黃師爺很不理解李佑,“不要總看巡檢司在鄉民之間威風煞氣,那都是不上臺面的小道。這經歷司乃衙門中樞,掌政令公文出入,你去那裡當個知事,說不定以後老夫還要仰仗你關照。在此老夫先恭喜李知事了。”

李佑無奈道:“在下還沒有唸完,後面一句是,分理同知廳。”

饒是黃師爺見過識廣也有點『摸』不到頭腦。話說本朝官制裡,以本官分管什麼地方的差遣有很多,比如左參政分守某某道、按察副使分巡某某道、同知分署某某地,以上分管都是屬於官場體制內的,可以看做正式官職。

但分理這個說法就比較自由隨意了,就是衙門正印官看情況指定的,但一般都是指定佐貳官分理某項公務,真沒聽過府衙裡的九品雜官還有資格分理什麼。經歷司知事分理同知廳這種官職真是……很幽默,負責去同知廳打掃衛生麼?王老同知閒成那樣,有什麼公文需要專門派人分理的?

“聽說那王同知在府衙十分不中用,爲何你被打發到他那裡?莫非你得罪了人?”黃師爺對此看不明白。

“一言難盡!喝了一杯茶水就成了這樣。”李佑嘆道,最近他的嘆氣真是有點多,看來以後的主要工作就是和王老同知喝茶了。

黃老先生安慰道:“到了府城,天地廣闊,以你才華大有可爲。”

李佑要去府衙當官的消息傳了出去,各路人馬紛紛向李佑祝賀兼示好。在一般人看來,李大人從縣裡巡檢一步跨入蘇州府府署是上升了。也有人認爲李佑還不如在小地方當巡檢自在,府衙上司那麼多,蘇州府裡又是遍地的達官貴人,當個小知事不知道要看多少人臉『色』。

存着這兩種看法的人都是不明真相,李佑也不好意思說自己這一去就是被閒置了,不然面子往哪裡擺。只得強顏歡笑虛情假意的應付着,可謂是打腫了臉充胖子。

有必要在此介紹介紹府署的構成,叫看官們瞭解一下李佑新的工作環境。

府署裡的官吏衙役從身份上可以分作五個等級,呈金字塔狀排列。第一等級是正印官知府,只有一個。第二等級是佐貳官同知、通判、推官,其中同知、通判協助知府處理各項公事,推官專門負責刑名獄案,每人都有自己專屬的判事廳。第三等級是內設機構裡,經歷司、照磨所、司獄司的官員,就是俗稱的雜官,從八品到九品都有,李佑便是這個等級的。第四等級是三班六房的額定在冊胥吏,例如洪巡捕。第五等級就是門子、轎伕、白役等等。

這個身份等級的分法,看官們是不是很眼熟,好像在哪裡見過?不得不說,傳統文化就是傳統文化,生命力很頑強,即便到了二十一世紀,衙門裡一樣是這個分法,不過換了些名頭而已。一把手、副手、公務員、事業單位、臨時工……

再說府署內設機構,最主要有四個,除了前面提到過的經歷司、照磨所、司獄司還有府堂。經歷司掌管公文上下往來,設有經歷、知事等官職;照磨所負責審驗公文辦理狀況,查漏補缺,設有照磨、校驗等官職;司獄司管人犯牢獄,設有司獄這個官職。

至於府堂,不設官職,下有吏戶禮兵刑工六房。吏員都歸於這裡,具體辦理各種公事,給官老爺們幹活的,辦公地點位於府衙大堂外的捲棚廊房裡。府署裡其他還有什麼府庫、府倉之類的就不贅述了。

李佑再嘆一萬口氣,終究還是要去府衙的。他打算自己單身上任去,把妻妾暫時留在虛江縣。這倒不是李佑想沉入姑蘇城的花花世界,嫌妻妾們礙事,而是因爲他去了府衙必然是坐冷板凳的,所以不想讓妻妾們看到自家丈夫在府衙裡灰溜溜的樣子,在自家人面前丟不起那臉。

第102章 詭異莫測女人心五百六十四章 連環騙五百五十二章 狗官騙子小人奸賊第166章 大丈夫有所爲而有所不爲!第77章 老同知酒令求巡檢第153章 兩次被當槍使第123章 平地驚雷震翁婿五百八十章 這纔是屬於他的舞臺三百三十六章 杜老爺託孤第148章 不明真相的羣衆二百九十五章 送聲望的來了百年難遇加更四百七十五章 自己接自己的盤二百六十五章 該守成了四百六十一章 悲憤的李佑一百三十六章 年終歲尾的瑣事六百四十二章 什麼叫官債六百章 還能幹什麼二百九十七章 巡視縣學求給力第189章 通州一夜第135章 李佑的捆綁銷售第59章 不患寡而患不均六百二十八章 空城計三百一十三章 人治不如體制第175章 老知府的憋屈三百零三章 就憑他也配麼四百三十章 我是人間避熱人三百七十七章 月下泛舟閒談第146章 熱鬧背後的那些事兒四百七十三章 不現實的生意經五百八十八章 百聞不如一見第194章 血書疑案六百三十二章 開張瑣事四百八十三章 指鹿爲馬四百一十四章 二十四總商二百七十二章 本公主也拜託李大人了二百三十八章 夾縫中的道路三百六十八章 可遇不可求的案子二百一十二章 令人震肅的宮廷八卦五百三十八章 各有籌謀五百八十六章 沒有心理準備二百七十三章 入駐國子監五百六十章 真乃良師益友三百五十九章 人算和天算第190章 踩出個什麼東西?!六百二十九章 貶低與捧殺上六百一十一章 破解之道三百七十六章 一錯再錯的時間差五百四十九章 你瞞不了我二百八十六章 揚州城印象之二五百八十三章 這不可能三百九十章 出師未捷身先去第76章 錦繡胸懷報國恩…五百九十八章 萬里閒難宰相才五百九十四章 除夕遊戲第180章 李佑的春天?第40章 古人不可法也!三百九十三章 君子之過如日月之食五百七十八章 需要教給他規矩二百六十六章 樹不靜而風不止五百二十八章 明修棧道暗渡陳倉四百零五章 淳樸的百姓泣血二百五十六章 李三官的傳說第189章 通州一夜六百零三章 意識形態問題第27章 這個世道真黑三百七十一章 紛至沓來的瑣事第56章 盛名之下第168章 千算萬算不如一個漏算!二百四十章 聖壽節際遇五百九十章 忠孝節義三百九十三章 君子之過如日月之食三百七十八章 各種無事生非三百五十九章 人算和天算五百九十九章 險些將本官唬住第178章 烈日當空陰雲密佈五百七十二章 誅心之言四百四十七章 可笑的威脅三百五十七章 奇妙的二比一第76章 錦繡胸懷報國恩…四百零六章 整飭鹽法事第72章 突如其來的真實劇本三百六十九章 李大人的封賞爭議第43章 最近比較煩第190章 踩出個什麼東西?!第122章 當仁不讓,舍汝其誰!第72章 突如其來的真實劇本第137章 李大人的驕傲與陳大人的腳步五百六十八章 昌平不只有挖沙四百八十二章 奇詭的武英殿第26章 這是良家婦女?第73章 名人書法糾紛四百六十一章 悲憤的李佑二百九十六章 人情豈能大於國法第169章 內幕之中還有內幕四百四十二章 清君側四百四十二章 清君側第156章 在蘇州府做官不容易第117章 初入府衙三百五十五章 潰堤了二百七十二章 本公主也拜託李大人了
第102章 詭異莫測女人心五百六十四章 連環騙五百五十二章 狗官騙子小人奸賊第166章 大丈夫有所爲而有所不爲!第77章 老同知酒令求巡檢第153章 兩次被當槍使第123章 平地驚雷震翁婿五百八十章 這纔是屬於他的舞臺三百三十六章 杜老爺託孤第148章 不明真相的羣衆二百九十五章 送聲望的來了百年難遇加更四百七十五章 自己接自己的盤二百六十五章 該守成了四百六十一章 悲憤的李佑一百三十六章 年終歲尾的瑣事六百四十二章 什麼叫官債六百章 還能幹什麼二百九十七章 巡視縣學求給力第189章 通州一夜第135章 李佑的捆綁銷售第59章 不患寡而患不均六百二十八章 空城計三百一十三章 人治不如體制第175章 老知府的憋屈三百零三章 就憑他也配麼四百三十章 我是人間避熱人三百七十七章 月下泛舟閒談第146章 熱鬧背後的那些事兒四百七十三章 不現實的生意經五百八十八章 百聞不如一見第194章 血書疑案六百三十二章 開張瑣事四百八十三章 指鹿爲馬四百一十四章 二十四總商二百七十二章 本公主也拜託李大人了二百三十八章 夾縫中的道路三百六十八章 可遇不可求的案子二百一十二章 令人震肅的宮廷八卦五百三十八章 各有籌謀五百八十六章 沒有心理準備二百七十三章 入駐國子監五百六十章 真乃良師益友三百五十九章 人算和天算第190章 踩出個什麼東西?!六百二十九章 貶低與捧殺上六百一十一章 破解之道三百七十六章 一錯再錯的時間差五百四十九章 你瞞不了我二百八十六章 揚州城印象之二五百八十三章 這不可能三百九十章 出師未捷身先去第76章 錦繡胸懷報國恩…五百九十八章 萬里閒難宰相才五百九十四章 除夕遊戲第180章 李佑的春天?第40章 古人不可法也!三百九十三章 君子之過如日月之食五百七十八章 需要教給他規矩二百六十六章 樹不靜而風不止五百二十八章 明修棧道暗渡陳倉四百零五章 淳樸的百姓泣血二百五十六章 李三官的傳說第189章 通州一夜六百零三章 意識形態問題第27章 這個世道真黑三百七十一章 紛至沓來的瑣事第56章 盛名之下第168章 千算萬算不如一個漏算!二百四十章 聖壽節際遇五百九十章 忠孝節義三百九十三章 君子之過如日月之食三百七十八章 各種無事生非三百五十九章 人算和天算五百九十九章 險些將本官唬住第178章 烈日當空陰雲密佈五百七十二章 誅心之言四百四十七章 可笑的威脅三百五十七章 奇妙的二比一第76章 錦繡胸懷報國恩…四百零六章 整飭鹽法事第72章 突如其來的真實劇本三百六十九章 李大人的封賞爭議第43章 最近比較煩第190章 踩出個什麼東西?!第122章 當仁不讓,舍汝其誰!第72章 突如其來的真實劇本第137章 李大人的驕傲與陳大人的腳步五百六十八章 昌平不只有挖沙四百八十二章 奇詭的武英殿第26章 這是良家婦女?第73章 名人書法糾紛四百六十一章 悲憤的李佑二百九十六章 人情豈能大於國法第169章 內幕之中還有內幕四百四十二章 清君側四百四十二章 清君側第156章 在蘇州府做官不容易第117章 初入府衙三百五十五章 潰堤了二百七十二章 本公主也拜託李大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