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百八十七章 貪贓與私鹽

律例律例,律之後還有例,而例就要靠人去抉擇,國朝的例就掌握在如今文華殿中數十人特別是天子手裡。

李佑當這個主審,很大程度上就是站在前臺負責技術程序的。他做出的一切判決都要經過廷臣公論並無意見後,再由天子做出最終裁定並生效。

殿裡衆人對李佑兩個截然不同的判決選項,放在心裡想了想,大都猜測出一二。

且不論李僉憲出於什麼原因,報私仇也好,刷剛正名聲也好,樹鐵面形象也好,現在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莫非他真起了誅殺之意?

於法而言,從涉及銀兩數量來計算,此案可稱的上開國以來的第一巨案,處死人犯並非不合理。

但於情而言,近二十年沒有專門殺過大臣,還是不要破了這個“不殺士大夫”的傳統爲好,上次壞掉傳統的時代是崇禎…

那李佑的想法,大概是既想判決處斬,又不想擔上誅殺大臣的名聲,所以纔會故作爲難的說出斬和輕放兩個選項。誰要贊同處斬,那就一起,誰要贊同輕放,那也要承擔被攻擊爲徇私枉法的後果。

此猜測或許簡單化了,但萬變不離其宗,李佑的花樣無論如何,應該不超出這個範圍。

衆人在猜測,李大人也很識相的沒有擾亂,說完自己模棱兩可的意見後,故意停頓片刻,給了衆人思考時間。他心裡又暗道。不知殿中諸公里。誰先出來發言?

涉及刑名之事,八成還是三法司中大臣先出來表態,左都御史或副都御史?刑部尚書或侍郎?亦或大理寺卿?

“李僉憲受命審理此案,至今全無主意,莫非專以推諉爲己能?朝廷命你斷案,並非只是命你查案,須得出判詞,而不是反問別人!”

李佑聞聲側頭望去,卻微微意外。這個站出來的說話,不是三法司中任何一位。而是人稱大司徒的戶部尚書晏俊。

他隨即一想,便暗暗瞭然。廷鞫之後還要廷推大學士,晏尚書呼聲很高,堪稱爲大熱門人選。他這是要抓住最後時刻刷存在感,強化自己在廷臣心中的印象。

晏尚書的心思,殿中大臣都看得出來。不過也不得不承認,晏俊確實是最熱人選。

六部尚書中,分量最重的天官大冢宰趙尚書升爲二品不到三年,當吏部尚書才一年半,年資略淺;最清貴的大宗伯海尚書也是去年纔回朝當了禮部尚書,連趙天官都不如。

此外,大司寇荀飛謙當刑部尚書比前兩個稍長,但從景和六年算到現在也才四年功夫。而且刑部在六部裡地位偏低;

工部的大司空胡尚書年老力衰,馬上要致仕了,更別說工部在六部裡地位最低下,一般不可能憑藉工部入閣。

相比之下,戶部大司徒晏俊作爲老資格尚書,又身爲分量極重的戶部堂官,從年資和差事綜合來看,可謂是最有力的入閣人選之一。

還有一個重要因素,武英殿大學士彭春時當年以戶部尚書入閣,晏俊隨後接了彭閣老的班擔任戶部尚書。稱得上是彭閣老的嫡系親信。

而在當前,自從許次輔去職後,朝中徐首輔、彭閣老兩人的勢頭上升,所以說,晏尚書在朝中具備很雄厚的支持力量。

以上種種因素加起來。晏尚書不敢說十拿九穩,但也有個六七成把握了。如今到了最後關頭。該出面拉票就要去拉,多拉一個人就少了一個不確定因素。

參加今日廷推的大臣多達四五十,沒有人能夠全部控制,但很多大臣沒什麼立場,就是看風向隨大流不得罪人。晏尚書此時站出來,便爲的是展示自我。

當然,晏尚書也不是沒有對手,朝廷重臣中另一個呼聲很高的入閣人選是李佑的老前輩、兵部大司馬盧尚書。

前文介紹過,盧尚書自十六歲中進士,又經館選庶吉士,任官時間多達四十五年,這份年資無以倫比,確實足以傲視羣臣。

朝中只有六十九歲的彭閣老差不多可以與盧尚書比一比做官時間,但仍稍遜一籌。又如另一個大學士袁閣老,雖然比盧尚書年長四歲,但是中進士卻比盧尚書晚了十年,在盧尚書眼裡只能算後輩。

但盧尚書也有短板,他從刑部主事起家,因事得罪了前代的前代首輔,外放歷經州、府、道蹉跎十幾年,一直熬死那位首輔後才漸漸出了頭。先後在工部做到了侍郎、尚書,最後遷爲兵部尚書。

部與部之間品級一樣,但地位仍有高低,自古以來便有種種分法,時常有上三部下三部的說法。但近些年大體上可以分爲三個檔次,吏部戶部爲第一流;禮部兵部爲第二流,但這兩個部經常不服氣戶部;至於刑部和工部,就是萬年的第三流。

在大明官場規則中,尚書遷尚書也是不同的。工部尚書遷別的尚書當然是升官,但要從吏部天官變成其他尚書,那就是貶職。

從盧尚書的履歷可以看出,他歷經刑部、工部、兵部,但沒有吏部、戶部這兩個一流大部的歷練。兵部雖然比刑部、工部重,但仍輕於吏部、戶部,所以從這點來看,盧大司馬是不如晏大司徒的。

其實按照和稀泥的慣例,晏尚書入閣,盧尚書遷戶部尚書,該是最皆大歡喜的結局,也是動盪最小的方案。不過在朝堂中,尤其是人事問題上,千萬不要有理所當然應該如此的想法,塵埃未落定之前,答案永遠是未知數。

話扯遠了,卻說在文華殿中,李佑饒有興趣地上下打量了晏尚書幾眼。不得不承認,這位晏尚書年輕時大約也是個美男子,此刻站在那裡侃侃而談風度翩翩,所說出來的意思也很讓殿內大臣中聽——

本來朝廷讓你李佑主審此案,就爲了讓你擔起責任,天下沒有白吃的飯。你卻在這裡模棱兩可,要讓大家一起陪你爲難嗎?

不過在李佑心裡,想起了一句話,天堂有路你不走,地獄無門你非要闖…你晏大司徒以爲本官將此案拖延至今,是爲的誰?

等晏尚書發完言,李佑笑了笑,重新開口道:“御前廷鞫,本官主審,涉及刑名,三法司諸公都尚未說話,晏司徒身爲戶部尚書卻搶先出面,居心何在!”

這話十分刺耳,晏尚書忽然覺得,想在李佑面前出風頭是個錯誤,純粹找不自在,那李佑根本不是親友,沒有配合自己的義務。其實不配合也無所謂,但李佑是出了名的不省油燈,如果耍點花招,反而可能要得不償失。

今天面對入閣契機,忍不住衝動了…晏尚書默默反省道。果不其然,聽見李佑忽然又做醒悟狀,高聲道:“在下記起來了,你戶部該管天下鹽政,莫非晏司徒對兩淮餘鹽案感到心虛麼?”

此言一出,文華殿中氣氛陡然微妙起來。無數次經驗表明,李佑很時候看似說話極其不着調,像是年輕氣盛或者信口開河一般,其實都含有深意和後手。

衆人都很明白,李僉憲這一句,可是將晏尚書頂的有苦難言。

那晏尚書的本意,只是廷推前亮亮相,暗示自己衆望所歸,但這個理由只能意會不能言傳,無法宣之於口當做理由坦然說出來。

既然真實的理由無法講,那李佑隨口一句戶部心虛了,便將晏尚書堵得無法自圓其說。

如同當頭棒喝,晏尚書認識到,在當上閣老之前,他的身份還是戶部尚書…入閣熱門候選人的身份不能當飯吃。

不過晏尚書今日面臨大事,自然不好氣急敗壞的與李佑爭辯。彭閣老便出來解圍,對李佑道:“李大人休得顧左右而言他,還請速速結案奏請聖裁!”

李佑當即反駁道:“閣老此語失之偏頗,審案就是辨疑,有疑爲何不問?”

“老夫何曾說過有疑不問?案犯在殿門裡,李大人儘可去問。”彭閣老指着殿門處三個人犯冷冷道。

彭閣老不信姓丁的膽敢胡亂攀扯戶部,也根本沒有這個必要。再問下去八成還是捅出魏國公和南京鎮守中官來,李佑不怕麻煩就去儘管去問,狗咬狗是最好不過的。

李佑轉身走了幾步,來到丁前運使身前,“你恩師文正公高風亮節,扶持幼主,鞠躬盡瘁,足以光耀千古!但卻有你這麼不成器的學生,足使地下先人蒙羞!”

殿中衆人又感到雲山霧罩了…

等李大人搬出老首輔名頭,訓斥完丁前運使,隨後大喝道:“本官且問你,爾等私自販運兩淮餘鹽之事,戶部作爲管理天下鹽運司的上司衙門,是否知曉?”

丁前運使剛要斬釘截鐵的答覆一句“戶部不知”,但他卻又聽到李佑再次大喝一聲:“你要仔細想好!若戶部代表朝廷知曉縱容,你這罪行就不是私鹽,是貪贓;若戶部不知此事,卻由你自主爲之,你這罪行就是販運私鹽!”

殿中對律法不熟悉的大有人在,聽到李佑的言語,不禁交頭接耳竊竊私語,詢問同僚貪贓與私鹽的區別。

很快,檢校右僉都御史給出了最權威的司法解釋:“以犯贓入罪,按例要削籍爲民,並抄沒家產,永不敘用!以私鹽入罪,你這數量按律當斬!家中男丁戍邊,女眷發賣教坊司!”

李佑尖利的話如雷貫耳,又直刺人心,將丁前運使震的呆住了。

———————————————————————————————

第95章 幫你你立個牌坊第127章 一個接一個的震撼第187章 痛着並快樂着五百九十九章 險些將本官唬住三百五十七章 奇妙的二比一第101章 巧取豪奪五百九十三章 比想象的好第195章 李大人的純腦補第89章 老泰山的帝王術三百二十八章 還真幫得上忙五百二十二章 準備就緒五百九十五章 不教訓是不行了第9章 收稅收了小姑娘三百四十七章 趕赴洪澤湖第173章 笑話不是那麼好瞧的二百三十六章 深入而坦率的會談五百五十六章 李佑下野六百二十七章 影響力第152章 誰家有女初長成再解釋一下吧四百九十九章 奇貨可居六百四十七章 陰謀變陽謀五百一十三章 隨他去罷二百一十七章 長公主的條件第168章 千算萬算不如一個漏算!五百四十九章 你瞞不了我二百三十六章 深入而坦率的會談四百九十一章 操縱內閣更替的大能五百二十四章 年輕人說話要負責五百九十五章 不教訓是不行了第48章 滿船花醉三千客(下)第172章 院試內幕大揭秘第201章 這裡不是蘇州府三百七十二章 真相漸顯第6章 人生弱智如初見第172章 院試內幕大揭秘二百八十章 三步曲六百二十八章 空城計第207章 白撿了五百兩第132章 畏威才能懷德二百五十八章 忠貞好女子第60章 父親瞞着兒子下聘三百三十四章 最難消受美人恩五百七十四章 君子不奪人所好第40章 古人不可法也!第43章 最近比較煩五百八十八章 百聞不如一見第141章 所謂寬嚴相濟…第112章 扮豬吃老虎五百二十章 陸大使進吏部四百零五章 淳樸的百姓泣血第177章 史上最誇張的評價三百七十七章 月下泛舟閒談六百一十章 蝨多不愁債多不癢五百六十章 真乃良師益友二百八十五章 揚州城印象第75章 迎接考察團二百九十三章 區區知縣的排場四百七十六章 謠言無罪五百零三章 李氏風格的詭謀第140章 立名第一案第42章 劉巡檢細說端詳第166章 大丈夫有所爲而有所不爲!四百七十七章 挑釁第80章 欺男不霸女三百八十六章 怪異的一府兩署二百七十六章 醍醐灌頂的崔監生第112章 扮豬吃老虎第15章 老爺納妾小吏犯愁第119章 知事這樣來的第102章 詭異莫測女人心二百七十七章 被打斷的暢想曲第34章 對手不在狀態啊!三百七十三章 好大一個陰謀三百三十九章 風向徹底變了三百四十一章 豪邁的金百萬六百章 還能幹什麼二百六十七章 龐大的計劃三百九十八章 東施效顰五百五十三章 你禍事快上門了五百三十一章 朝堂風聲六百三十一章 來之不易第130章 爲民請命與枷號示衆三百一十五章 鹽商的對策四百一十三章 先王之治第131章 府衙的天要變了!二百九十三章 區區知縣的排場三百一十章 小看了別人五百五十二章 狗官騙子小人奸賊五百二十九章 坑爹第二彈三百八十八章 人文的傳承第209章 一夜兩尚書四百九十八章 拜訪程家三百零五章 他比煙花還寂寞四百六十一章 悲憤的李佑二百三十一章 失態的大學士五百九十一章 真心話大冒險三百四十四章 天與弗取反受其咎第161章 我兒是李佑!三百七十一章 紛至沓來的瑣事
第95章 幫你你立個牌坊第127章 一個接一個的震撼第187章 痛着並快樂着五百九十九章 險些將本官唬住三百五十七章 奇妙的二比一第101章 巧取豪奪五百九十三章 比想象的好第195章 李大人的純腦補第89章 老泰山的帝王術三百二十八章 還真幫得上忙五百二十二章 準備就緒五百九十五章 不教訓是不行了第9章 收稅收了小姑娘三百四十七章 趕赴洪澤湖第173章 笑話不是那麼好瞧的二百三十六章 深入而坦率的會談五百五十六章 李佑下野六百二十七章 影響力第152章 誰家有女初長成再解釋一下吧四百九十九章 奇貨可居六百四十七章 陰謀變陽謀五百一十三章 隨他去罷二百一十七章 長公主的條件第168章 千算萬算不如一個漏算!五百四十九章 你瞞不了我二百三十六章 深入而坦率的會談四百九十一章 操縱內閣更替的大能五百二十四章 年輕人說話要負責五百九十五章 不教訓是不行了第48章 滿船花醉三千客(下)第172章 院試內幕大揭秘第201章 這裡不是蘇州府三百七十二章 真相漸顯第6章 人生弱智如初見第172章 院試內幕大揭秘二百八十章 三步曲六百二十八章 空城計第207章 白撿了五百兩第132章 畏威才能懷德二百五十八章 忠貞好女子第60章 父親瞞着兒子下聘三百三十四章 最難消受美人恩五百七十四章 君子不奪人所好第40章 古人不可法也!第43章 最近比較煩五百八十八章 百聞不如一見第141章 所謂寬嚴相濟…第112章 扮豬吃老虎五百二十章 陸大使進吏部四百零五章 淳樸的百姓泣血第177章 史上最誇張的評價三百七十七章 月下泛舟閒談六百一十章 蝨多不愁債多不癢五百六十章 真乃良師益友二百八十五章 揚州城印象第75章 迎接考察團二百九十三章 區區知縣的排場四百七十六章 謠言無罪五百零三章 李氏風格的詭謀第140章 立名第一案第42章 劉巡檢細說端詳第166章 大丈夫有所爲而有所不爲!四百七十七章 挑釁第80章 欺男不霸女三百八十六章 怪異的一府兩署二百七十六章 醍醐灌頂的崔監生第112章 扮豬吃老虎第15章 老爺納妾小吏犯愁第119章 知事這樣來的第102章 詭異莫測女人心二百七十七章 被打斷的暢想曲第34章 對手不在狀態啊!三百七十三章 好大一個陰謀三百三十九章 風向徹底變了三百四十一章 豪邁的金百萬六百章 還能幹什麼二百六十七章 龐大的計劃三百九十八章 東施效顰五百五十三章 你禍事快上門了五百三十一章 朝堂風聲六百三十一章 來之不易第130章 爲民請命與枷號示衆三百一十五章 鹽商的對策四百一十三章 先王之治第131章 府衙的天要變了!二百九十三章 區區知縣的排場三百一十章 小看了別人五百五十二章 狗官騙子小人奸賊五百二十九章 坑爹第二彈三百八十八章 人文的傳承第209章 一夜兩尚書四百九十八章 拜訪程家三百零五章 他比煙花還寂寞四百六十一章 悲憤的李佑二百三十一章 失態的大學士五百九十一章 真心話大冒險三百四十四章 天與弗取反受其咎第161章 我兒是李佑!三百七十一章 紛至沓來的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