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三十九章 風向徹底變了

三百三十九章 風向徹底變了

聽到歸德長公主的指示,李佑沉吟不語,坐在那裡深思熟慮好半天,彷彿拿不定主意。

對此吳公公很奇怪,這有什麼好思量的,李大人應當一口答應纔是正理。又過了一會兒,便聽見李大人暗有所指的問道:“千歲此舉,莫非是擔憂中宮勢大?”

中宮,皇后也,李佑這句話的含意就是“長公主是不是擔心皇后影響到自己在宮中的權勢?”

吳公公先是愕然,隨即苦笑,“臨行之前,歸德千歲特意吩咐過,說你慣會以己度人,拿着惡意揣測別人,所以必有此問。”

這個…李佑微有幾分尷尬,不過臉皮修煉到家,面上看不出來。

吳公公解釋道:“殿下有言,此舉絕無自私之理,只因天子心性柔弱,怕中宮跋扈多事,終不成良配。”

李佑嘆道:“女人真是頭髮長見識短…”

全天下也只有這人敢如此說話罷…吳公公早就覺察出長公主和李佑之間比較曖昧,似乎有點超出了普通的公主臣下關係。

所以他對李佑的無禮之言只能充耳不聞,繼續解釋道:“所以你不必多心,一旦天子大婚,正宮有主。千歲殿下便不再問宮中事,安居十王府,宮中如何又與殿下何干?雖憑藉先皇遺詔權宜八年,但大明終究沒有公主專擅宮中的體制。”

李佑沒有接吳廣恩的話頭,自顧自慷慨激昂道:“家國天下,天子大婚不只是家事,更是國事和天下事!焉可僅以家事視之!殿下所言選秀之事,與鄉間愚婦有何區別?”

“你是何意,我不明白。”

“不明白?憲廟品行如何?神廟品行如何?後宮又成了什麼樣子?”李佑拍案霍然而起,完全入了戲:“身爲大明臣子,不能眼見重蹈舊轍!我要題本上奏!”

正低頭喝茶的吳公公被嚇了一跳,好端端的李大人激動什麼?天子選秀有老規矩在前,照章辦事即可,有什麼好上奏的…李大人當然很雀躍,作爲一位志向不在於終老州縣的官員,他這幾個月在朝廷中寂寂無聲,這很不好,沒有曝光率的明星那還是明星麼?限於侷促地方信息閉塞,即使他想找點事情噴口水刷存在感,但一直尋不到合適的。

如今遇到天子大婚選秀這件事情,本來李大人覺得自己就是應付差事的,但方纔聽到千歲的指示後,忽然產生了絕妙的靈感。

終於可以寫出一本洋洋灑灑的奏章去廟堂上刷存在感了!

國朝宮中自從初期之後就是奇葩輩出的地方,和別的朝代比起來就像是個笑話,所以仗義敢言的李大人不吐不快有話要講!

藉此不但可以展示自己的見識和才華以及思考問題的深度,而且必定能挑起話題和爭論!至於觀點的是非,對他來說並不重要。

而且李大人真是憋壞了,只有朝堂那些人才能和他有“共同語言”哪,江都縣實在是個小廟。

李大人與吳公公在兵營裡密談不提,卻說那暫居盂城驛裡的江北提學官蕭學道與包知州閒談時,聽說了吳公公去見李佑便真着急了。

他之前小瞧了了李佑與吳廣恩的關係,認爲李佑只算與吳公公熟悉,雖然可以請李佑幫忙但也不是一定要找李佑,通過別的辦法一樣能夠搭上吳廣恩的門路。

可是沒想到,李大人剛剛回到高郵州,那吳公公就主動前去拜訪,這種禮節讓蕭學道很震驚。

官場上下尊卑禮儀各有定數,那吳公公作爲欽差太監,所到之處,都是別人拜訪他,從來不必主動去見誰。然而此時吳公公卻能心甘情願的前往拜訪李佑,這說明了什麼?至少說明李佑對吳公公具有決定性的影響力。

難怪李大人昨日膽敢開口就索要三個舉人名額,與自己談不攏後便毫不在意的走人了,並揚言讓自己看看他“值不值這個價錢”。

只要李大人對吳公公具有這種影響力,既能成事更能敗事,從程序上否掉自家女兒輕而易舉。要知道,吳公公負責的就是初選,送到了宮中再進行二選,歸德千歲進行三選,最後纔在太后那裡終選。

若真被初選刷下,就算能去到京中另尋門路加塞進入二選三選,那也顯得過於孜孜以求貪圖富貴,品格就先落了下等,更別說還有歸德長公主這道關口。因而李大人的確不愁自己不肯就範…蕭學道長吁短嘆,自從十年前從入文書房當教習,在宮裡有了關係後,他就有了將女兒皇后的念頭,並一直將女兒仔細教養栽培到今日。不能這麼簡單就毀在李佑手中罷。

可惜昨日自己貪圖小利不肯讓步未能達成約定,還被李大人鄙視了一番。如今再去找李大人,只怕更不好說話了,越想越是追悔莫及啊。

更倒黴的是,他若不對李佑主動提起女兒的事,不明內情的李佑大概想不到拿這個來要挾他。現在李佑已經知道了他的意圖,不趁機要挾就見鬼了!

而且當前最大的問題是,已經陷入被動的蕭學道乃是堂堂四品,放不下身段主動去找六品的李佑求情。

這蕭學道有了心事,便坐立不寧,那在一旁陪同閒談的包知州察言觀色,簡單問了問情況,知道提學官欲找李佑但又拉不下面子,便拍着胸脯道:“此事易爾,本官正要設宴款待李別駕,煩請老宗師一同賞光!”

在高郵州的壓驚宴上,李大人喝的醉醺醺的,搖頭晃腦對蕭學道曰:“你可知道?我本打算賦詩一首,讚美貴府小姐的!”

蕭學道“刷”的冷汗直流,那李佑風流名聲遠揚江左和京師,若被李佑寫首詩稱讚,別人必然要亂想一通,這蕭家小姐與李佑是不是有什麼瓜葛?放在平時也就罷了,但現在可是選秀時期,千挑萬選出的皇后必須要純潔無暇,一丁點緋聞都不可以有的。

李大人果然是不想曉得成事足不足,但敗事絕對有餘啊。

高郵州諸事完畢後,李佑先回到了揚州城。隨即,景和八年七月二十九日,江北提學御史蕭大宗師按臨揚州府。

得知消息,羅知府欣喜不已。只怕那大宗師不肯來,只要來了,就必然是應府衙之邀來江都縣主考縣試的,不然他沒有必要辛苦這一趟按臨揚州府。

羅知府也知道,李佑去過高郵州,想必和大宗師見過面的,但蕭學道仍然還要來揚州城,這便說明他們談不成。畢竟來揚州城主考科舉這種肥差的誘惑,不是每個人都可以抵擋得住的。

蕭學道只是四品,又非巡按巡撫這類大員,所以按禮節只須府衙同知及以下、縣衙正堂佐貳等到東門外碼頭處迎接。

但被縣衙憋屈已久的羅知府歡欣鼓舞,竟然親自率隊到碼頭處迎接蕭學道。怎能不親自去?那李佑也在場的,當面叫他好看纔是快意。

在迎接隊伍中,李佑立在羅知府身後,對着前面背影冷笑不已。

蕭學道下了船後,羅知府迎上去,熱忱的笑道:“蕭賢弟!自去歲相聚,又隔經年,別來無恙乎!”

想想自己的目的,和李佑的要求,蕭大人就有些尷尬,含糊道:“羅使君一切可好?”

羅知府瞅了瞅李佑,得意的與蕭學道寒暄道:“此次蕭賢弟按臨揚州,主考江都縣試…”

蕭學道終究還有點文人氣,沉默片刻,聲音晦澀的說:“本官前來,是爲下半年的府試…”

若想考中秀才,第一關是縣裡主考的縣試,第二關是府裡主考的府試。羅知府聽到提學官提起府試,驚疑不定的問道:“府試如何?”

既然已經說出口,蕭學道便順暢了許多,“有人舉報去年府試有弊事,爲平息輿情,今年十月府試由學道衙門主考,本官到揚州正爲此事。”

府衙和縣衙所有人除了李佑,齊齊大吃一驚。這是變戲法嗎?大宗師來之前說是要主考縣試,怎麼下了船就變成了主考府試?這讓府衙特別是羅知府的臉面往哪裡放?

大家皆知,羅知府費盡心思剝奪縣試主考權,甚至不惜搬動大宗師過來壓制李佑,現在卻當衆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縣衙毫髮無傷,府衙卻莫名丟了府試主考權。聽起來就像是偷雞不成蝕把米的鬧劇,諷刺味道十足。

科舉是做官的正途,是讀書人真正改變命運的唯一道路,也是地方衙門最核心的權力。一個地方衙門連科舉權力都喪失掉,那真是臉面盡失。

又悽慘的敗掉了…羅知府鼓着眼睛呆立在碼頭上,脖頸通紅,臉色鐵青。箇中滋味,實在難以言述。本來要這樣對對李佑的,可全都作用在了自家身上,那姓蕭的爲何突然變了卦?

府衙的曾同知和冷通判對視一眼,不約而同嘆口氣,他們深知,府衙這一跟頭栽下去,威望算是徹底掃地。

府縣同城確實是個悲劇,從今往後在揚州城裡,府衙只怕人心盡失了。一旦別人對府衙失去了信心,那麼府衙法令連大門都走不出去。

只說前一陣子,鹽商踊躍支持府衙,讓他們幾個堂官腰包不至於太乾癟,其目的就是希冀府衙壓制住縣衙和李大人。

來來往往不知多少個回合後,到了如今府衙算是連小褲都輸掉,面對縣衙和李大人完全無可奈何了,那麼還有多大利用價值?鹽商們也不是做慈善的白送銀子的。

碼頭上的事情,沒有大張旗鼓的傳揚,只在有心人那裡悄悄的傳遞,但仍成了類似於風向標的事件。

李大人之前宣佈過對寄籍人口加徵銀兩,進展一直不是很順利,但三十日這天,徵收數量忽然暴漲,縣庫一日內便入賬五千多兩。

全縣童子這次算是真正看準了風向,一時間蜂擁至縣衙報名參加縣試,府衙張貼的關於縣試的告示,則成了年度笑話。

不過李大人禁止寄籍人口參加縣試和府試的法令,仍然像一把劍懸在雄心勃勃的大鹽商們頭上。現在這些鉅富們真正對李佑產生了一絲畏懼心理,那李佑膽敢指使大軍先斬後奏的滅杜家滿門,焉知不會在揚州城裡重演一遍?

於是金百萬家再次熱鬧起來,使得金員外又喜又憂。喜的是自從有了李佑這個便宜女婿,他家隱隱取代新安會館成了揚州鹽業的核心,憂的是同行們都把擺平李佑的希望施加在他身上,他感到壓力很大…此刻,承直郎、揚州府通判、署理江都縣事、管府守備司李大人哪有心情搭理鹽商,他花了兩天時間,寫出一份奏章,交給急遞鋪送往京師。

京師官場,自從年初大變動後,已經平靜了幾個月。

大約十天後,李大人的奏本進了內閣。從首輔徐嶽到末尾的東閣大學士金閣老,無人敢做主票擬,隨即又送進了慈聖宮,讓太后去頭疼罷。

次日,武英殿議事時,慈聖皇太后將李佑這份奏摺傳閱。其大意爲:

“成化正德以來,中宮漸廢弛,宮廷亂象頻仍,徒爲天下人之笑柄!有妖妃妄動國本者,有乳母欺凌正宮者,有爲後十八年不敢發一語者!縱觀歷代,宮中事豈有如我朝之怪異不可言狀者?

中宮不穩,則國本不固,國本不固則邦家不寧!中宮闇弱,則儲君失教,儲君失教則繆亂叢生!臣遍覽史書,未見國本艱難有如本朝者,成化、正德、萬曆、天啓年間舊事莫非不足爲誡乎?

正邪不兩立,道長則魔消!正宮不正,便有諸邪亂舞,其因何在?

大率自宣廟後,中宮多選於清寒之家。其內無佐助,外無援手,致生困居無爲之弊,天家幹弱枝強,尊卑顛倒,綱常紊亂!正宮受制於妃嬪奴婢事屢見不鮮,豈國之正道耶?

子曰,過猶不及,大婚選秀亦如是!故而中宮人選當雨露廣佈,何必只限貧寒之家,徒爲爲朝廷沽名釣譽而已!

世異則事異,皆得與時俱進,昔年祖宗成法爲防外戚勢大,於今專權外戚何在?防的又是何人?

臣請革弊,選秀仍禁勳戚、宰輔、部院之家,其餘非賤籍不論!凡皇后之父母,只可有勢不可有權位,仍爲防外戚亂政之效。”

看過後,羣臣勸都裝了啞巴。李佑火力猛烈,又涉及禁中,這玩意實在不好表態哪。

錢太后看羣臣皆不開口,卻拋開奏章問起李佑來:“那李佑最近在地方做的如何?”

彭閣老出列答道:“聽說如魚得水十分快活,在揚州城做的不亦樂乎。”

錢太后面無表情道:“黃淮雨水多,河道奏報必有秋汛,此乃千鈞重責。鳳陽巡撫奏請朝廷調撥幹員分督各處河道,看那李佑年輕體健,離淮河又近,叫他辛苦一番。本職不變,另加上河道差遣,直至汛期過後。”

五百三十九章 宮中府中六百零八章 這裡面水很深二百九十八章 撲朔迷離的前任四百零三章 棋局與抉擇第127章 一個接一個的震撼第69章 上任第一把火二百四十二章 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第210章 入宮後閣老都要結好你四百九十一章 操縱內閣更替的大能四百八十五章 明天將會很精彩第99章 被老丈人告了第211章 通向中樞之路第114章 一切都不是巧合第125章 看不透的陳知縣六百零八章 這裡面水很深四百零四章 功力竟然遠在他之上四百三十一章 李佑此人很有意思四百四十一章 試金石六百一十六章 報紙的輪廓五百八十九章 這纔是真戲肉四百五十二章 你真乃福星也第160章 關姨娘的惱意第74章 大魚吃小魚遊戲四百七十四章 心切的錢太后第144章 米價的難題第88章 新宅風波四百四十五章 揚州歡迎你五百六十一章 管教五百七十章 人在江湖身不由恥第26章 這是良家婦女?五百一十五章 似是故人來三百四十八章 人生處處有天雷五百六十六章 這裡面有機會四百三十九章 真是過火了三百三十四章 最難消受美人恩三百五十二章 祖陵運河民生三百五十二章 祖陵運河民生第21章 初入名利場四百四十四章 仕宦當做執金吾二百五十四章 地勢不同了第24章 東風吹戰鼓擂六百一十五章 幸福都是攀比出來的四百五十八章 廷推驚變四百八十三章 指鹿爲馬二百一十九章 被欺負的毫無還手之力三百四十二章 我就敢休了你求給力四百一十五章 春遊驚變三百八十七章 修先賢祠的玄機四百七十三章 不現實的生意經二百八十四章 離別京城之前四百九十六章 認清大勢二百七十四章 大人千萬不要誤會三百七十八章 各種無事生非第116章 她可真能作踐自己第17章 長夜漫漫……第100章 老爺雖然品行不端…三百二十三章 騷動不安的大房第113章 真相就要大白?二百九十八章 撲朔迷離的前任四百八十六章 一寬一嚴五百九十九章 險些將本官唬住第210章 入宮後閣老都要結好你五百三十一章 朝堂風聲二百三十二章 曲終人散餘味悠長第15章 老爺納妾小吏犯愁三百四十三章 俞琬兒的揚州行第50章 周公恐懼流言日二百四十五章 紛亂的朝爭三百八十六章 怪異的一府兩署四百七十二章 文武雙全四百七十章 最是無情帝王家第108章 小人物的交易四百六十六章 慈聖宮的後手第91章 李姑爺耍賴攪渾水第一百十四九章 四面楚歌聲三百零八章 又是一個奇葩的官職第87章 令人惱火的陪嫁婢女四百零一章 禍水東引五百章 古道熱腸李僉憲三百二十四章 變幻的賭局結束後感謝大家五百八十五章 講理第114章 一切都不是巧合第20章 大明前衛女作家三百八十五章 借雞生蛋三百五十五章 潰堤了三百三十五章 爛好人李佑第43章 最近比較煩四百八十八章 最權威司法解釋三百七十六章 一錯再錯的時間差二百五十八章 忠貞好女子第173章 笑話不是那麼好瞧的第3章 桃色話題人物第187章 痛着並快樂着四百六十一章 悲憤的李佑結束後感謝大家五百四十九章 你瞞不了我五百四十六章 煤市行三百六十六章 遇到真戲真做的了第189章 通州一夜
五百三十九章 宮中府中六百零八章 這裡面水很深二百九十八章 撲朔迷離的前任四百零三章 棋局與抉擇第127章 一個接一個的震撼第69章 上任第一把火二百四十二章 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第210章 入宮後閣老都要結好你四百九十一章 操縱內閣更替的大能四百八十五章 明天將會很精彩第99章 被老丈人告了第211章 通向中樞之路第114章 一切都不是巧合第125章 看不透的陳知縣六百零八章 這裡面水很深四百零四章 功力竟然遠在他之上四百三十一章 李佑此人很有意思四百四十一章 試金石六百一十六章 報紙的輪廓五百八十九章 這纔是真戲肉四百五十二章 你真乃福星也第160章 關姨娘的惱意第74章 大魚吃小魚遊戲四百七十四章 心切的錢太后第144章 米價的難題第88章 新宅風波四百四十五章 揚州歡迎你五百六十一章 管教五百七十章 人在江湖身不由恥第26章 這是良家婦女?五百一十五章 似是故人來三百四十八章 人生處處有天雷五百六十六章 這裡面有機會四百三十九章 真是過火了三百三十四章 最難消受美人恩三百五十二章 祖陵運河民生三百五十二章 祖陵運河民生第21章 初入名利場四百四十四章 仕宦當做執金吾二百五十四章 地勢不同了第24章 東風吹戰鼓擂六百一十五章 幸福都是攀比出來的四百五十八章 廷推驚變四百八十三章 指鹿爲馬二百一十九章 被欺負的毫無還手之力三百四十二章 我就敢休了你求給力四百一十五章 春遊驚變三百八十七章 修先賢祠的玄機四百七十三章 不現實的生意經二百八十四章 離別京城之前四百九十六章 認清大勢二百七十四章 大人千萬不要誤會三百七十八章 各種無事生非第116章 她可真能作踐自己第17章 長夜漫漫……第100章 老爺雖然品行不端…三百二十三章 騷動不安的大房第113章 真相就要大白?二百九十八章 撲朔迷離的前任四百八十六章 一寬一嚴五百九十九章 險些將本官唬住第210章 入宮後閣老都要結好你五百三十一章 朝堂風聲二百三十二章 曲終人散餘味悠長第15章 老爺納妾小吏犯愁三百四十三章 俞琬兒的揚州行第50章 周公恐懼流言日二百四十五章 紛亂的朝爭三百八十六章 怪異的一府兩署四百七十二章 文武雙全四百七十章 最是無情帝王家第108章 小人物的交易四百六十六章 慈聖宮的後手第91章 李姑爺耍賴攪渾水第一百十四九章 四面楚歌聲三百零八章 又是一個奇葩的官職第87章 令人惱火的陪嫁婢女四百零一章 禍水東引五百章 古道熱腸李僉憲三百二十四章 變幻的賭局結束後感謝大家五百八十五章 講理第114章 一切都不是巧合第20章 大明前衛女作家三百八十五章 借雞生蛋三百五十五章 潰堤了三百三十五章 爛好人李佑第43章 最近比較煩四百八十八章 最權威司法解釋三百七十六章 一錯再錯的時間差二百五十八章 忠貞好女子第173章 笑話不是那麼好瞧的第3章 桃色話題人物第187章 痛着並快樂着四百六十一章 悲憤的李佑結束後感謝大家五百四十九章 你瞞不了我五百四十六章 煤市行三百六十六章 遇到真戲真做的了第189章 通州一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