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七十七章 被打斷的暢想曲

二百七十七章 被打斷的暢想曲

進武英殿時,李佑見到了吏部許尚書。雖然沒有交談,但經他觀察這位天官老大人神情平靜,沒有什麼別的異樣,李佑便放了心。這說明到目前爲止京察進行的比較順利,較爲符合預期。

雖然李大人擔心自己被有心人利用成爲突破口,除了操縱邸報輿情和替歸德長公主傳了一次名單之外,基本上是置身事外緊閉門戶,但他不能不關心京察的情況。

畢竟事態發展到如今,他已經被綁在許尚書的戰車上,天官要搞大動作,他就只能陪着一起發達或者倒黴。應該說,李大人當初熱衷於功名權勢,叢踏入內閣的第一步起就是這個宿命了,除非他肯徹底投靠皇家。

羣臣朝聖母太后行禮已畢,許尚書便出列讀起奏疏:“臣以爲欲正朝綱,先正言路,故本次京察以科道爲先…”

李佑仔細聽着許尚書的奏對,看來許尚書已經把科道刷了一遍,心裡讚道“這招很妙”。科道言官代表着洶洶輿情,又是彭閣老的影響比較大的地方,京察先拿科道開刀,一來可以搶先佔據言路減少干擾,二來可以剪除對手的羽翼,三來震懾六部和各院。

“至今除去外差者,在京科道一百二十五人。其中給事中浮躁者四人,才力不及者六人,不謹者一人;御史浮躁者五人人,才力不及者三人,不謹二人。共計二十一人。”

科道官都是進士出身的七品,又無大罪,所以降無可降,不能因爲一點小錯就打發進士去幹八九品。但無論浮躁也好、才力不及也好、不謹也好,下場只有一個,罷免科道官職黜落出京,這種處分相當於變相的降級了。

又聽許尚書讀完名單,回到班列,殿內一時鴉雀無聲。其實對許尚書的奏疏,不需要有人附和贊同,只要此時沒人能反對就是勝利。

李佑雖然看不到彭、徐兩個大學士的面孔,但猜他們的臉色肯定不好看。據他所知,天官的奏疏並沒有依照正常程序通過內閣,大概是直接密封進入慈聖宮,由太后看過。所以今天讀出來不是爲了討論,而更像是宣佈結果。

這時候,文淵閣大學士徐嶽徐閣老站出來質疑道:“聽聞許大人之判,科道竟然庸才遍佈,豈能皆是不堪之人?此乃非議朝廷用人之道,必有徇私之弊情!還是你挾京察威勢以豎權?”

居然是由這向來附於彭閣老之下的徐閣老出面駁斥,讓冷眼旁觀的李佑小小詫異一下,要爭奪輔臣頭把交椅的彭閣老爲何縮了?

面對質詢,許尚書並未回話,但京察的另一個主事人、左都御史趙良仁答道:“本官位居中丞,尚無疑問,徐閣老何以置喙?”

李佑聽得心裡暗笑,沒想到好以嚴肅示人的趙總憲也冷幽默了一把,看來他心情也不錯。江湖傳聞京察結束後,許天官要強勢入閣,而坐堂吏部尚書這個炙手可熱的官位將由趙良仁接任。

大中丞是別人的對都御史的尊稱,但哪有自己說自己位居中丞的道理,所以趙總憲自然是暗含諷刺的意思。挑明瞭便是:我這個名義上的科道大頭目都沒有意見,你徐嶽這個在閣老中不出挑的人物還是省省心罷!

徐大學士冷哼一聲,拂袖回到班列,自此殿中再無言語。依照慣例,許天官的這本關於京察第一階段的奏疏便要成爲定論了。

李大人心內還是竊喜不已,雖然許尚書入閣就代表着他的分票中書幹到了頭,但從長遠來看還是非常有利的。

本來以他的眼界,一直對許尚書的謀算抱有點懷疑態度,所以整天擔心被許大人連累到,別人稱他爲天官手下三大將之一時,心裡十分惴惴不安的。其實以李佑的心胸,只要不是他主導的事情,他都抱有或多或少的不信任感,或者說,他只相信自己。

但現在看起來勢頭很不錯,許尚書大有成功希望,李大人便放下了憂慮,鹹與歡欣了。

如此繼續,許大人估計可以按照計劃直接進爲建極殿大學士,那時名爲次輔,實際上算是內閣當家人了。再等現在這個風燭殘年的首輔病故,許閣老就可以順理成章進位中極殿大學士,成爲名正言順的首輔!換個詞就是真宰相!

而他李佑這個被別人視爲天官手下三大將(走狗)之一的,對未來首輔大人可謂功勞苦勞一籮筐,自然前程似錦、如同煙花一般燦爛!

李大人開始默默地掰起手指頭,計算自己的功勞和應該得到的獎賞。

其一,他以六七品之位在內閣中狠狠打壓了諸閣老的氣勢,甚至一度逼到三個閣老同時請辭的境地,這間接擡高了外朝文官之首許大人的地位和聲望。

其二,他別出心裁的把持住了邸報,爲創造良好的輿論環境做出巨大貢獻。

其三,他幫助許大人勾連長公主,避免了許大人在京察大掃蕩中多方樹敵。

對於自己的未來,這幾日李佑越想越清楚,只要許天官入閣當了老大,沒有任何人會希望內閣中再有一個叫李佑的分票中書。分票中書這個特殊位置還會不會再有,都是兩說了。

囿於制度,沒有進士學歷的中書舍人不得直接外出爲部屬科道官,不在六部和科道,做京官也沒什麼意思,所以他的未來應該在地方。

京官外放,自然有一套成法。因爲京官比地方官爲貴,所以只要不是貶謫,京官外放例行該升品級的。具體升多少,則要根據出身和資歷。

國朝可是有正七品給事中滿任後外放時直接升爲從三品參政的神話,雖然參政權力比給事中差了無數,同時附帶產生了官升七級、勢減萬分的諺語,但好歹也是直升七級了。

想至此,李大人有點沾沾自喜,以自己的廷推資歷(真是大風颳來的)、六品官銜、分票中書地勢,外放後該升到多少?

直升七級絕對不敢奢望,他要敢升七級那就是一省之布政使了。十九歲沒學歷的布政使?只怕要天下大譁…但怎麼也得升到四五品罷,還不能當佐雜官,哪怕是撫臺藩臺這樣大衙門的佐雜官也不行,必須得是正堂官。

各地方府州縣也是分上中下的,任官資歷要求各有不同。其中知縣這種小官李大人已經不放在眼裡了,不由得合計起來,自己是先做下府的四品知府好呢,還是上州的五品知州?

去物質條件較差的下府有點吃苦,再說升爲四品知府還是太招搖晃眼,不如選個上州?許尚書、陳巡道的老家臨清州是天下排名靠前的繁華所在,交通也方便,似乎不錯…或者悶聲發大財,當從四品鹽運司運同,分掌某處鹽運分司,一年白得幾千兩不成問題。亦或當從四品布政使司參議或者五品按察使司按察僉事,出任較小的分守道和分巡道…站在武英殿裡,放飛了思緒,李大人越想越糾結,這些官位怎麼選擇?真是令人苦惱萬分。

這不是他矯情,如果許大人和趙大人前後把持住吏部,要外放的李中書確實可以在空缺官位中隨意選官,只要不是太出格到顛覆原有規矩。

就在李大人暢想美好未來,順便等待機會將自己的糊塗案奏一奏時候,卻從殿門口傳來嘶啞的聲音,打斷了他的沉思。

“正朝綱,先正己,不曾聽過先正人的!”

這明顯是與許天官唱反調啊,李佑擡頭側目望去,不知在何時,有位垂垂老者立在了殿門裡,緋色官袍套在他身上格外寬大。

他形態佝僂,彷彿一陣風就可以吹倒。

他顫顫巍巍的邁步在殿中行走,看似又老又弱,卻有一種魔力將所有人的注意力都聚集在自己身上。

他路過李佑身前時,叫李大人看了個清楚。面容瘦削,卻遍佈深刻的皺紋,宛如老核桃一般。

殿裡驟然傳起細細碎碎的雜音,朝儀有點失控,李佑趁機問自己旁邊的官員:“此何人也?”

這問話卻被已經走到前方的老者聽到,他停住腳步,不顧體弱猛然回首,用渾濁的雙眼直視李佑,低沉沙啞的聲音再次響起:“我兩年不朝,殿中已經有人不識了?”

先前李佑其實已經有所猜測,此時再聽到老者言語,便確認了他的身份。

他定然就是少師、太子太師、中極殿大學士、吏部尚書張閣老,也就是養病兩年、深居不出、不問政事的當朝首輔大人。

先皇遺詔是他親筆記錄的,今上登極詔是他擬定起草的,所以人稱國老。一直到景和五年,他都是內閣中說一不二的人物,之後年老多病,身體太差便退養了。但首輔的名頭一直由他保留着,從來無人提議叫他讓賢。

武英殿裡羣臣班列自動像波浪一樣依次向下向外滾動,將最前方的位置空了出來,等候首輔入列。

來者不善哪,李佑心裡蒙上了一層陰影。別人或許還在驚訝於兩年不露面的首輔大人突然現身,但李佑已經想到了許多。

從張首輔在殿門口那句發言,可以推斷他已經知道了許天官奏疏的內容。但在之前,許天官只將奏疏給了錢太后看並得到默許,張首輔又是從哪裡知曉的?幾乎唯一的答案就是,錢太后將密疏送給張閣老看過!

三百九十三章 君子之過如日月之食四百九十四章 桃李無言下自成蹊二百八十七章 沒有一個脾性相合的五百一十二章 僵持住的局面四百六十八章 辭官辭職二百八十一章 半虛半實的底牌三百五十六章 一切順利三百九十六章 李家受誥第145章 掛冠而去六百零二章 爭論四百一十五章 春遊驚變第133章 得隴望蜀第67章 十六個字的官名四百四十三章 歡喜不歡喜三百四十五章 來得好第158章 扭曲的事態五百九十八章 萬里閒難宰相才第2回 合第203章 終見突破口四百九十二章 衆望所歸第153章 兩次被當槍使二百四十七章 無巧不成書三百一十五章 鹽商的對策二百九十二章 山寨版帝王術重現五百八十四章 不要髒了地磚二百七十一章 無家可歸二百四十三章 你給我滾四百五十八章 廷推驚變二百七十七章 被打斷的暢想曲四百五十一章 妻妾與情婦六百二十一章 批示的奧妙三百四十二章 我就敢休了你求給力四百一十八章 內幕重重四百六十四章 自毀長城三百六十一章 花落誰家三百七十三章 好大一個陰謀六百一十八章 各有不同第130章 爲民請命與枷號示衆三百一十五章 鹽商的對策五百四十章 這可是大事四百七十五章 自己接自己的盤五百七十七章 盡在不言中五百二十七章 信口開河三百九十三章 君子之過如日月之食六百一十四章 此錯非彼錯也三百一十章 小看了別人五百二十四章 年輕人說話要負責二百五十八章 忠貞好女子二百七十六章 醍醐灌頂的崔監生三百零七章 連連冷笑的李大人二百三十五章 寒夜裡汗如雨下二百九十三章 區區知縣的排場四百三十七章 大變局三百七十五章 欽差到第186章 喪事中的機遇第101章 巧取豪奪第85章 一把扇子五個問題二百一十七章 長公主的條件四百九十四章 桃李無言下自成蹊第112章 扮豬吃老虎三百八十章 彭閣老的災星六百三十一章 來之不易第5章 剽竊的後果三百零五章 他比煙花還寂寞二百二十六章 狂悖之語二百二十七章 天地易兮日月翻二百六十五章 該守成了四百二十九章 迎駕二百二十九章 恩情如紙薄四百四十七章 可笑的威脅二百一十三章 口舌之快的後果三百七十八章 各種無事生非四百五十三章 人間始愛瘦西湖三百五十二章 祖陵運河民生二百四十一章 藝術家嫖妓能叫嫖麼四百五十一章 妻妾與情婦五百八十章 這纔是屬於他的舞臺四百七十九章 景和朝第一言官二百三十章 千歲心中的重重迷霧三百二十二章 認親之後四百八十章 輪番登場五百零八章 漁翁公主二百一十三章 口舌之快的後果第121章 幾十年飯不是白吃的三百九十四章 高處不勝寒月票在哪裡第166章 大丈夫有所爲而有所不爲!第82章 你窘我窘全都窘五百四十二章 兒女瑣事第94章 喬遷之喜前後五百二十九章 坑爹第二彈第112章 扮豬吃老虎第144章 米價的難題四百四十七章 可笑的威脅五百五十五章 敗六百三十五章 翁婿論報六百四十章 那我就等着六百三十九章 怎能如此沒有節操六百四十二章 什麼叫官債第72章 突如其來的真實劇本六百零八章 這裡面水很深
三百九十三章 君子之過如日月之食四百九十四章 桃李無言下自成蹊二百八十七章 沒有一個脾性相合的五百一十二章 僵持住的局面四百六十八章 辭官辭職二百八十一章 半虛半實的底牌三百五十六章 一切順利三百九十六章 李家受誥第145章 掛冠而去六百零二章 爭論四百一十五章 春遊驚變第133章 得隴望蜀第67章 十六個字的官名四百四十三章 歡喜不歡喜三百四十五章 來得好第158章 扭曲的事態五百九十八章 萬里閒難宰相才第2回 合第203章 終見突破口四百九十二章 衆望所歸第153章 兩次被當槍使二百四十七章 無巧不成書三百一十五章 鹽商的對策二百九十二章 山寨版帝王術重現五百八十四章 不要髒了地磚二百七十一章 無家可歸二百四十三章 你給我滾四百五十八章 廷推驚變二百七十七章 被打斷的暢想曲四百五十一章 妻妾與情婦六百二十一章 批示的奧妙三百四十二章 我就敢休了你求給力四百一十八章 內幕重重四百六十四章 自毀長城三百六十一章 花落誰家三百七十三章 好大一個陰謀六百一十八章 各有不同第130章 爲民請命與枷號示衆三百一十五章 鹽商的對策五百四十章 這可是大事四百七十五章 自己接自己的盤五百七十七章 盡在不言中五百二十七章 信口開河三百九十三章 君子之過如日月之食六百一十四章 此錯非彼錯也三百一十章 小看了別人五百二十四章 年輕人說話要負責二百五十八章 忠貞好女子二百七十六章 醍醐灌頂的崔監生三百零七章 連連冷笑的李大人二百三十五章 寒夜裡汗如雨下二百九十三章 區區知縣的排場四百三十七章 大變局三百七十五章 欽差到第186章 喪事中的機遇第101章 巧取豪奪第85章 一把扇子五個問題二百一十七章 長公主的條件四百九十四章 桃李無言下自成蹊第112章 扮豬吃老虎三百八十章 彭閣老的災星六百三十一章 來之不易第5章 剽竊的後果三百零五章 他比煙花還寂寞二百二十六章 狂悖之語二百二十七章 天地易兮日月翻二百六十五章 該守成了四百二十九章 迎駕二百二十九章 恩情如紙薄四百四十七章 可笑的威脅二百一十三章 口舌之快的後果三百七十八章 各種無事生非四百五十三章 人間始愛瘦西湖三百五十二章 祖陵運河民生二百四十一章 藝術家嫖妓能叫嫖麼四百五十一章 妻妾與情婦五百八十章 這纔是屬於他的舞臺四百七十九章 景和朝第一言官二百三十章 千歲心中的重重迷霧三百二十二章 認親之後四百八十章 輪番登場五百零八章 漁翁公主二百一十三章 口舌之快的後果第121章 幾十年飯不是白吃的三百九十四章 高處不勝寒月票在哪裡第166章 大丈夫有所爲而有所不爲!第82章 你窘我窘全都窘五百四十二章 兒女瑣事第94章 喬遷之喜前後五百二十九章 坑爹第二彈第112章 扮豬吃老虎第144章 米價的難題四百四十七章 可笑的威脅五百五十五章 敗六百三十五章 翁婿論報六百四十章 那我就等着六百三十九章 怎能如此沒有節操六百四十二章 什麼叫官債第72章 突如其來的真實劇本六百零八章 這裡面水很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