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百二十七章 影響力

確如李佑所猜測的,內閣其他幾個閣老都有點坐不住了

。作爲在制度上並不是真正宰相、但又被看成宰相、同時需要幹宰相活計的大學士,是必須要具備影響力的,不然就失去了執政的權威

在他們的認知裡,影響力是個看不見摸不着的東西,需要靠自己的言行舉止去一點一滴的積累。但是這個觀念最近被顛覆了,罪魁禍首就是那李佑。

在手裡的真理報上,影響力彷彿變得能看見、能摸着。相當明顯,盧閣老連續三期發表了專欄文章、並被當做真理報重頭推出,影響力肉眼可見的增長了,另外楊閣老似乎也有不少斬獲。

而其他幾位閣老就是反例,此消彼長的反例,所以他們心裡不舒服。長此以往他們的幾張老臉在朝廷裡還能往哪裡擺?當然,隱隱的後悔是少不了的,前幾天那李佑送來一紙文書向他們約稿,被他們輕蔑的丟進了廢紙簍,如今這結果有點自討苦吃的意味。

眼下若一改前態,爲了登報而撰文,那就好像是唾面自乾,相當沒面子。即便能放下面子問題,主動向真理報送上稿子,會不會被李佑挖苦、刁難、嘲諷?以李佑的心胸,難保不會如此啊,到那時就真成了主動送臉上門被打。

不能讓真理報變成盧閣老和楊閣老的二人轉!這是徐首輔、彭次輔、袁閣老、金閣老的共識。不過空有有共識,卻沒什麼頂用的好辦法。

若換做別人是真理報總裁官,那不管將此人明升暗降也好、遷轉調離也好。聯起手來達成默契後總有法子。但這卻是李佑,所以讓幾位閣老頓生一籌莫展的感覺。

不要忘了,前番幾位閣老已經弄過鬼,將李佑從國子監辦報廳趕走。結果把官報辦砸了,甚至可以說是一敗塗地。

而李佑這次放棄了工部等美差,主動請纓重新回辦報廳收拾殘局。看在別人眼裡是顧全大局、不計個人得失。

在這即將起死回生之際,如果幾位閣老又一次將李佑從辦報廳趕走,那可就是徹底的在天子和滿朝文武面前極度寡廉鮮恥、不要臉皮了,落下一個無恥名聲是肯定了。

想到這裡,幾位閣老皆冒出個念頭,莫非當初李佑就算好了這點,所以才幹脆利落的從辦報廳走人。並私自投錢辦出一個明理報,將官報擠兌的辦不下去?莫非李佑當初來函約稿,也是欲擒故縱,誘使他們故意嘲弄無視?

不得不說,李大人在幾位大佬心中的形象太妖魔化了。在當時即使李大人再會算計,又哪能算到他有機會重回辦報廳、算到石祭酒主動辭去總裁併推薦他上任、算到他可以重掌真理報?

若這些都能算到,那就是神仙了,李佑也不過是看一步走一步而已。或者說,兩世爲人的李佑擁有很前瞻的見識和炒作意識,在輿論爭奪戰中搞創新、搶先機太容易了。

難道只能忍耐到李佑驕兵必敗、物極必反、盛極而衰或者自己主動犯錯?根據事物發展,的確有可能,但那需要一個很長的過程,閣老們等得及麼?特別是李佑比他們年輕三四十歲的狀況下…

如果現在只是“有點”坐不住的話。那麼幾位閣老很快就真坐不住了,因爲朝堂上發生了一件事。

前段時間,山東巡撫向朝廷上疏,言及本省近年來廣泛植棉,將棉花沿運河販到江南織布工場獲利甚豐,導致影響了其他農事。所以請示朝廷如何處斷。

對這個在李佑心裡視爲“資本主義萌芽”一類的事件,內閣沒有爭論出結果,廷議上也不能達成共識,算是近期朝廷裡一個小熱點議題。故而盧閣老纔會在李佑版真理報的專欄裡發表了一篇《山東廣植棉物之良劣》,這絕非無的放矢。

在盧閣老的策論發表並通過真理報送到各衙門桌案上後,不知爲什麼,爭論聲小了許多,盧閣老的意見漸漸成了主流看法。

其實這件事本身並不大,但透露出的含義卻意味深長,讓其他閣老感到很大的危機感。如果說先前幾位閣老考慮的是臉面問題,那麼如今需要憂慮的就是權力強弱問題了。

可以說,李佑從高端層面向朝臣展示了報紙作爲輿論平臺的威力,讓他們在看着很低端的明理報之後再次受到了心理衝擊。常言大道殊途同歸,這辦報的法門也有千千萬萬?

對於李大人利用力捧彭閣老的行爲,朝廷上下出奇的視若無睹,暫時沒多少人對此表態。一是人的名樹的影,別人有意見別人去說,何苦自己無緣無故去招惹李佑。二是李總裁不是沒有給其他大佬機會,別的大佬不肯投稿,當時還嘲笑李佑自不量力,所以這局面也怪不得李總裁。

不過四個閣老也不是弱者,雖然被將了一軍,但綜合實力肯定還是比李佑強得多,且看事態如何繼續發展罷。

這天,李佑正在國子監裡坐衙,並看辦報廳的賬本,算計銀子虧空以及如何扭虧爲盈的問題。忽然聽到稟報說:“禮部儀制司員外郎朱放鶴前來拜訪李僉憲。”

這似乎是放鶴先生第一次親自到衙門裡來找他?對於這位宗室好友,官面上禮儀規格顯然應該高一些的,所以李佑連忙出迎,口中道:“稀客稀客。”

朱放鶴大笑幾聲,“我本就是負責學校事的,到這國子監來卻被你稱作稀客,不知道的人還以爲你譏諷我失職。”

這…李佑搖頭苦笑,就是說套話也得分人分場合,一不留神就險些得罪人。將朱部郎請進公房,上了茶後問道:“今日放鶴先生大駕光臨,所爲何來?”

朱部郎性子爽朗,與李佑也熟稔,所以也不繞彎子,直說道:“事情說大也不大,那禮部海尚書託我向你傳話,請你向諸公再發一次約稿的文書。”

李佑聞言心知肚明,這肯定不僅僅是海尚書的意思,而且還是內閣那幾位的意思。只不過他們放不下身段和臉面,所以請朱部郎這個身份超然的朝堂“及時雨”傳話。

只要自己再給他們發一次請他們投搞的文書,他們自然也就有了臺階下,積極地撰文向真理報投稿。可是,自己已經給過他們一次臺階,憑什麼再白給一次?

朱放鶴對李佑道:“爲兄這年頭也熬得差不多了,天子有意提拔我爲儀制司郎中,吏部是沒問題,現在需要內閣那邊點頭,不然總是名不正言不順。”

“恭喜恭喜!放鶴兄真不容易。”李佑擡手道,隨即也懂了朱放鶴的意思。

其實從理論上說,一個五品郎中由吏部提名,再經天子硃批就可以任命了,銓政就是天子和吏部的事務。但在實際上如果內閣不點頭,確實就有些名不正言不順,特別是硃批還要下發內閣才能形成詔令。

若是別人還好,如果能打通吏部和天子的關節,同時不怕得罪內閣,便可以不用講究,但朱放鶴不行。他有宗室身份,本來混文官圈子就很敏感,再稍有不講究,只怕要閒言碎語滿天飛。所以在程序上需要比別人更嚴謹一些,不然就有些“得位不正”的意思。

朱放鶴作爲景和二年春闈大比的探花,至今已經八年了,纔是個禮部儀制司員外郎,明顯是因爲宗室身份被朝臣壓制的結果,天子也沒奈何,偏偏他又不想走勳戚路線。

如今有個進步爲禮部最核心司的郎中機會,對朱放鶴來說是十分難得的,內閣就拿此事來做他李佑的文章。

李佑腦中轉了幾轉,就將此事前因後果想的通通透透。沒等他開口,又聽朱部郎道:“這裡面的門道,爲兄也看得清楚,內閣不過是用爲兄這點前程與你討價還價。按說爲兄深受皇恩,別人也賣幾分面子,所以不用在乎官位品級。

但是爲兄覺得,你若藉機與內閣那幾位在報紙問題上言和也好。總不能真這樣一直僵持罷,短期內你固然可以憑藉先機佔得上風,但時間長了,對你總是不利的,那畢竟是四個閣老。”

朱部郎知道李佑的性格,擔心李佑這次又是“死狗也要上牆”,所以才搶先出言勸說。

李佑微微一笑,“其實我也等待着這個機會,既然放鶴先生親自說和,那我豈有不從之意。不過我也有幾個想法,與放鶴先生參詳參詳。”

一刻鐘後,朱放鶴不由得嘆道:“別的不提,你這沒機會也能創造出機會的本事,爲兄是十分佩服的。難怪你前幾日選官會選這個位子,這次真要成了,你就是最年輕的朝廷堂官了,這心思簡直玲瓏到了極點。”

李佑高深莫測的說:“世間之事,從來不缺少機會,缺少的只是發現機會的眼光。”

報紙只是一個平臺,在目標客戶範圍內,當然參與平臺的人越多越好,無論是自己的同黨還是仇家,可謂是多多益善。這本來就不是感情用事的地方,生意就是生意,無關乎人情。

李佑從一開始就沒想着將那幾位內閣大佬排斥在真理報之外,只有他們使用並依賴這個平臺,那麼這個平臺纔有價值,執掌這個平臺的他李佑才能獲得實質性的影響力。

現在,終於等到他們沉不住氣了。RQ。

二百一十三章 口舌之快的後果三百一十二章 收取軍心二百八十七章 沒有一個脾性相合的第145章 掛冠而去二百三十章 千歲心中的重重迷霧三百二十二章 認親之後第95章 幫你你立個牌坊第182章 燈下黑的門路五百四十章 這可是大事五百零七章 期周之禮三百四十九章 人生何處不相逢第20章 大明前衛女作家需要大家的月票打強心劑五百八十五章 講理六百二十三章 羣雄逐鹿二百四十五章 紛亂的朝爭第131章 府衙的天要變了!第116章 她可真能作踐自己三百六十九章 李大人的封賞爭議第83章 被禮賢下士了六百二十九章 貶低與捧殺上第42章 劉巡檢細說端詳三百四十七章 趕赴洪澤湖第32章 海瑞學不得第143章 關於新官三把火的議論六百三十八章 信心十足第104章 險些名不符實了二百一十八章 貨比貨第173章 笑話不是那麼好瞧的四百一十四章 二十四總商二百七十四章 大人千萬不要誤會五百零四章 你確實是個混蛋二百六十一章 爲國爲民五百八十九章 這纔是真戲肉二百二十七章 天地易兮日月翻第160章 關姨娘的惱意五百四十章 這可是大事第32章 海瑞學不得第162章 此輩豈可爲師法?四百八十二章 奇詭的武英殿第43章 最近比較煩第152章 誰家有女初長成四百五十四章 再次進京三百四十章 真期待他灰頭土臉第155章 相聲說不成便罵人第160章 關姨娘的惱意五百五十章 你們都是自亂陣腳四百三十二章 春風十里揚州路第173章 笑話不是那麼好瞧的第115章 她到底是誰?二百三十八章 夾縫中的道路三百八十章 彭閣老的災星三百零六章 你們算是合夥第35章 李大善人李閒人五百六十九章 我信得過你第52章 青天是這樣煉成的第16章 李典史仗勢搶人二百六十章 李佑你這個混蛋二百二十六章 狂悖之語第15章 老爺納妾小吏犯愁四百五十五章 執金吾不好當第198章 有緣人第175章 老知府的憋屈第145章 掛冠而去二百五十三章 餘波嫋嫋三百七十章 最終的封賞四百五十八章 廷推驚變第10章 李家宗祠冒青煙第54章 躺着也中箭的名聲四百二十七章 歷史又重演了第97章 陳知縣終於露底了第126章 各有各的前途第130章 爲民請命與枷號示衆五百九十章 忠孝節義三百一十八章 按下葫蘆浮起瓢第174章 前臨深淵後有追兵第87章 令人惱火的陪嫁婢女二百三十六章 深入而坦率的會談五百一十二章 僵持住的局面第46章 誤上了賊船五百七十二章 誅心之言二百八十四章 離別京城之前五百六十七章 李佑跑部二百三十六章 深入而坦率的會談二百四十四章 風雲變幻四百六十八章 辭官辭職第159章 良辰美景流言天四百五十一章 妻妾與情婦三百三十九章 風向徹底變了四百四十三章 歡喜不歡喜六百一十九章 挺好看的五百一十一章 明朗與失控第157章 沈同知眼中的李推官六百零一章 飯碗和體面三百五十七章 奇妙的二比一第99章 被老丈人告了第47章 滿船花醉三千客(上)五百六十二章 銀號現狀二百八十五章 揚州城印象第30章 好重的一份禮物
二百一十三章 口舌之快的後果三百一十二章 收取軍心二百八十七章 沒有一個脾性相合的第145章 掛冠而去二百三十章 千歲心中的重重迷霧三百二十二章 認親之後第95章 幫你你立個牌坊第182章 燈下黑的門路五百四十章 這可是大事五百零七章 期周之禮三百四十九章 人生何處不相逢第20章 大明前衛女作家需要大家的月票打強心劑五百八十五章 講理六百二十三章 羣雄逐鹿二百四十五章 紛亂的朝爭第131章 府衙的天要變了!第116章 她可真能作踐自己三百六十九章 李大人的封賞爭議第83章 被禮賢下士了六百二十九章 貶低與捧殺上第42章 劉巡檢細說端詳三百四十七章 趕赴洪澤湖第32章 海瑞學不得第143章 關於新官三把火的議論六百三十八章 信心十足第104章 險些名不符實了二百一十八章 貨比貨第173章 笑話不是那麼好瞧的四百一十四章 二十四總商二百七十四章 大人千萬不要誤會五百零四章 你確實是個混蛋二百六十一章 爲國爲民五百八十九章 這纔是真戲肉二百二十七章 天地易兮日月翻第160章 關姨娘的惱意五百四十章 這可是大事第32章 海瑞學不得第162章 此輩豈可爲師法?四百八十二章 奇詭的武英殿第43章 最近比較煩第152章 誰家有女初長成四百五十四章 再次進京三百四十章 真期待他灰頭土臉第155章 相聲說不成便罵人第160章 關姨娘的惱意五百五十章 你們都是自亂陣腳四百三十二章 春風十里揚州路第173章 笑話不是那麼好瞧的第115章 她到底是誰?二百三十八章 夾縫中的道路三百八十章 彭閣老的災星三百零六章 你們算是合夥第35章 李大善人李閒人五百六十九章 我信得過你第52章 青天是這樣煉成的第16章 李典史仗勢搶人二百六十章 李佑你這個混蛋二百二十六章 狂悖之語第15章 老爺納妾小吏犯愁四百五十五章 執金吾不好當第198章 有緣人第175章 老知府的憋屈第145章 掛冠而去二百五十三章 餘波嫋嫋三百七十章 最終的封賞四百五十八章 廷推驚變第10章 李家宗祠冒青煙第54章 躺着也中箭的名聲四百二十七章 歷史又重演了第97章 陳知縣終於露底了第126章 各有各的前途第130章 爲民請命與枷號示衆五百九十章 忠孝節義三百一十八章 按下葫蘆浮起瓢第174章 前臨深淵後有追兵第87章 令人惱火的陪嫁婢女二百三十六章 深入而坦率的會談五百一十二章 僵持住的局面第46章 誤上了賊船五百七十二章 誅心之言二百八十四章 離別京城之前五百六十七章 李佑跑部二百三十六章 深入而坦率的會談二百四十四章 風雲變幻四百六十八章 辭官辭職第159章 良辰美景流言天四百五十一章 妻妾與情婦三百三十九章 風向徹底變了四百四十三章 歡喜不歡喜六百一十九章 挺好看的五百一十一章 明朗與失控第157章 沈同知眼中的李推官六百零一章 飯碗和體面三百五十七章 奇妙的二比一第99章 被老丈人告了第47章 滿船花醉三千客(上)五百六十二章 銀號現狀二百八十五章 揚州城印象第30章 好重的一份禮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