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百六十章 真乃良師益友

五百六十章 真乃良師益友!

年前朝廷上紛紛擾擾,口水滿天飛,而在李家,預想中的清靜悠閒幸福生活,並沒有像妻妾們所期盼的那樣如期降臨。

做官忙,辭了官更忙,這幾天李家堪稱是門庭若市,訪客不絕。李佑終日坐堂,不停接客,反而不得自由。做官上衙時,至少還可以開小差,但在家招待賓客,如何能怠慢?

短暫的歇息時間,李佑每每忍不住自嘲,自己簡直比那教坊司裡最當紅的姑娘還忙。

也就今天他出去買煤,而且歸德長公主突然駕到並阻絕賓客後,李家才稍得半日清靜。

送走長公主的時候已經是午後,距離天黑不過一個時辰。但就這一時辰內,仍然有三撥客人到訪,李佑不得不頻頻打斷自己的思路去見客。

夜間一家人圍在屋中吃晚膳,金姨娘很擔憂年前帶女兒逛廟會計劃泡湯,對李佑問道:“奴家很是奇怪,都說世態炎涼人情冷暖,爲何老爺丟了官,反而登門的人更多?”

李佑頗爲自得的說:“那是因爲老爺我代表着正氣!人心所向,得道多助,萬衆敬仰!爲夫就是這樣頂天立地的男人,別人自然慕名而來!”

是的,他刷出了大聲望,別人也想蹭點小聲望,大家互相配合而已。有點望門投止思張儉的意思,大名士張儉出逃,別人敢破家相容,也能名動天下;他李佑觸怒閹宦被免官在家,別人來看望,也可以給自己加點名望。

滿屋一片崇拜目光中。偏偏有個不和諧因素。關姨娘笑道:“夫君慣會糊弄我們女人家,緣故不止如此罷,出門在外應酬時拿腔捏調,回了家還說什麼胡話。”

“那你說是什麼緣故?”金姨娘問道。

“夫君賺過這場名聲。雖然貌似失官居家,但早晚還得起復,估計人人都看得出來。所以現成的燒冷竈人情。誰不想做?”關繡繡三言兩語戳穿了夫君的牛皮。

李佑大爲稀奇,嘿嘿一笑道:“繡姐兒你也能看懂官場之事?”

“妾身駑鈍,不懂官場。但是看到長公主今日公然來訪,言辭之間對夫君處境毫不在意,便知道夫君必然有東山再起之日。她是何等樣人,夫君你也不是沒向我們說過,從她的態度便可以看出幾分端倪。”

吃過晚膳。居然還有人來訪,乃是禮部員外郎朱放鶴先生,不得不見。李佑原以爲放鶴先生是當調解人來的,這活他沒少做。

孰料朱放鶴對廟堂糾紛隻字不提,見了面就問道:“賢弟你本是少年得志。猛然遭受讒言,如今罷官棄職,這心情悲憤不悲憤?愁苦不愁苦?悽楚不悽楚?憂傷不憂傷?哀怨不哀怨?抑鬱不抑鬱?煩悶不煩悶?困頓不困頓?”

李佑莫名其妙,放鶴先生問的這叫什麼話?怎麼好像專門期待着別人倒黴似的?

不過貌似他自從罷官後,心情不但不悲憤愁苦悽楚憂傷哀怨抑鬱煩悶困頓,相反還挺舒暢痛快…不知朱放鶴問這些作甚,簡直沒法回答。

見李佑語塞,朱部郎搖頭晃腦道:“自古以來,憂憤出好詩。愁苦出名家,你現在應當心有慼慼然啊,有無佳作出世?今夜求聞以饗我等耳目。”

李佑繼續無語,出這麼大事,自己確實忘了抄詩紀念。再一想,寫不寫詩真無所謂。如今他不需要靠寫詩來幫助揚名了。

但看着朱部郎這個詩迷滿臉期待的樣子,李佑只好醞釀片刻,口占兩首,題曰《帝都感懷二首》,寫盡愁苦鬱悶之意。

其一:“歲歲吹簫北燕城,西園桃梗託浮生!馬因識路真疲路,蟬到吞聲尚有聲。長鋏依人遊未已,短衣射虎氣難平!劇憐對酒聽歌夜,絕似中年以後情。”

其二:“似綺年華如指彈,宦途唯覺醉鄉寬。三生難化心成石,九死空嘗膽作丸。出門無奈愁直視,登高有意愧旁觀。升沉不用君平卜,夢裡故園垂釣杆。”

朱部郎細細品讀過後,長吁短嘆,唏噓半晌。果然不愧“李佑出品必是華章”,即興而作的兩首七律充滿憂憤之氣,叫人心懷激盪。最後默默地記下兩首詩並告辭。

門外臨別時,朱部郎忽然說:“你可曉得我爲何半夜來訪?那是因爲白天你這裡太熱鬧的原因。你方唱罷我登場,主人家喜洋洋的端坐堂上,不知道的,還以爲恭賀主人家升官發財青雲直上。”

李佑一時不明所以,放鶴先生今晚說話,似乎總是叫人摸不到頭腦。又聽朱部郎嘆口氣道:“詩爲心聲,既然你能寫出如此精彩的憂憤之詩,那就照着做罷。賢弟,你要憂鬱點纔好!”

說罷朱部郎飄然遠去,但他的話十分有內涵,可謂是一語驚醒夢中人!

李佑幡然悟到,自己表現的是不是太得意忘形了?哪像個“遭遇讒言被迫丟官”樣子。

演戲也要演的認真一些,技術可以業餘,但態度必須端正啊,自己現在明顯就是態度不端正!你敷衍觀衆,觀衆就會敷衍你!

再說別人來拜訪自己,多半也是要從自己這蹭點不畏閹宦的聲譽,再這樣下去,都要成文官集體過節日了。

上輩子的經驗表明,本來很嚴肅的事情,若成了過度娛樂化的狂歡,那結果只能是變成別人眼中的小丑。就像歸德長公主昨日拜訪時說的,掛冠杜門就要有個掛冠杜門的樣子…

真想不到,爲人豪放疏狂的朱放鶴先生也有如此心思細膩的時候,李佑不禁感嘆不已感動萬分,這就是那傳說中的良師益友哪。

從次日起,李佑便對外稱病,閉門謝客,一般不再見人。正如朱放鶴先生所說。要有憂鬱受傷的樣子纔好。不然被罷了官還喜氣洋洋的,傳到天子耳中,如何能讓天子消氣?

但聲明是這麼聲明,只表示不在家見客的態度而已。李佑卻不得不出了門。他要親自去慰問遭了廷杖的陸元廣陸大使。收個有悟性好使喚的小弟不容易,不能寒了人心。

陸元廣這次挨的廷杖,可不是上次李佑那樣淺嘗輒止兩棍子完事。乃是實打實的幾十下,受創不輕,當時就昏了過去。據說還是盧閣老動用自己的儀從,將昏迷中的陸大使送回家的。

陸府在崇文門外的南城,距離宣課分司不遠。陸元廣不缺銀子,南城比起內城算是地廣人稀,也不缺地皮。所以這陸府比李佑宅邸要大。也要精緻。

到了陸家,李佑被引入內院一處堂中,又進了臥房,便見到陸元廣趴在暖炕上,炕頭有本書展開。

李佑打量過。雖然陸元廣重傷在身,但面色卻顯出幾許亢奮,堪稱是紅光滿面精神煥發,聲音也洪亮的很。

對此李佑心知肚明,大概是被“景和天子第一廷杖”這個榮譽給刺激的,此人雖然只是最低級的雜官,但還是有揮之不去的文人氣啊。

他這個榮譽,足以和李大人那有些取巧的“景和朝第一廷杖”成就雙璧爭輝,做過這一場。以後沒有人會以普通九品雜官看待他了。

李佑坐在炕下的椅子上,與陸元廣寒暄幾句,正要深談。卻有個紅襖婦人邁着小碎步衝進房中,打斷了兩人談話。

這婦人望着李佑神情不善,問道:“當面的可否就是那李大人?”

李佑點點頭,紅襖婦人噗通一聲跪在地上。抹着眼淚嚷嚷道:“我家夫君以前做官穩穩當當,平平安安。自從認了李大人你,就像中了邪,受苦受難不說,前兩日居然又被打成這般模樣,叫人心驚膽跳!到如今連個官都沒得做了,妾身求李大人行行好,不要再禍害我家了!”

原來這是陸夫人,李佑咳嗽幾聲,尚未答話,陸元廣先大怒了。他支起身子望向婦人罵道:“無知蠢婦!你知道什麼?滾出去!”

被丈夫罵了一通,陸夫人捂臉哭着出去,陸元廣又對李佑道:“李大人休要聽她胡言亂語,我以前從未有過資格踏足廟堂事,更不敢想青史留名,今次能以卑微之身有此殊遇,此生無憾矣。”

想起陸夫人那句“如今連個官都沒得做了”,李佑對陸大使問道:“你的官位沒了?”

“效仿大人你,我也辭官了。”陸元廣答道。

李佑大驚,“你沒這個必要,何必如此意氣行事!”

“這是爲了自保。”陸元廣解釋道:“我觸怒天子,又是背棄段公公,難保不會被貶謫到邊荒。說句實話,在下有家有室,不想拖累家室受苦,故而先行辭官。既然已經不是官員,朝廷就沒法貶謫我了。不過好歹有舉人功名在手,等到風頭過去,還要求到李大人你幫忙補個官位。”

李佑越發覺得自己慧眼識人了,想了想,便贈詩一首給陸元廣,以梅比人。詩曰:“耐得人間雪與霜,百花頭上爾先香。清風自有神仙骨,冷豔偏宜到玉堂。”

得到李佑這樣註定要名垂後世的“詩人”贈詩,陸元廣激動渾身顫動,結果傷口迸發,又昏了過去。

在陸夫人的白眼中,李佑灰溜溜的離開了陸府。回到家裡已經是午後。李佑猛然閒下來,發覺自己還是有點坐不住,畢竟一直忙忙碌碌的成習慣了。

在書房發呆時,忽然聽到門子來報:“朱部郎到訪,一定要見老爺。”

這叫李佑納悶無比,放鶴先生昨晚剛來過勸諭自己,自己也聽從了他的意見,怎麼今日又來?不過別人可以不見,朱部郎這樣可以劃到好友裡的,那就不能見外。

朱放鶴被請進了書房,對着李佑叫道:“賢弟!你要憂鬱點纔好啊!”

李佑驚詫莫名,放鶴先生得了健忘症麼?這句話昨晚說過,今天又來說,是個什麼章法?不由得問道:“你反覆說這話究竟有何意思?”

朱部郎搖搖頭,唉聲嘆氣道:“賢弟明明是個極其聰明的人,公認的悟性絕佳,現在怎麼會如此沒靈氣,難道是因爲做官太着迷,結果做傻了嗎?就說你這罷官後的表現,能不能更像樣一點?昨晚說了你幾句,今天來看,還是太不成樣子了。”

李佑大怒,批評他愚笨也就罷了,但這是第一次有人膽敢批評他的表演藝術不專業,這是不能忍的!忍不住反問道:“雖然我敬你爲兄長,但有些話不能認同,小弟杜門謝客,我哪裡表現的不像樣子了?”

朱部郎毫不客氣的駁斥,“真要我點明麼?憋在家裡裝病太假了啊!一點都不自然啊!誰不知你年紀輕輕身高體壯啊!你一直全勤怎麼偏偏此時就病了啊!別人一看就是裝的啊!只有對天子有怨懟之心纔會裝啊!這說明你心懷怨望啊!不怕有人進讒言啊!會讓天子怎麼想啊!”

這推理也太離奇了,他怎的就成了心懷怨望之輩?對此李佑瞠目結舌,這個結果簡直冤枉死人,什麼心懷怨望,絕對沒有的事!他是很誠心誠意的接受這個罷官結果的!

“這也不對,那也不對,你說我如何是好?”李佑憤然道。

朱部郎恨鐵不成鋼的教訓道:“你要憂鬱啊!你可是李探花啊!現在又不是官員啊!你是風流名士啊!你要借酒澆愁啊!你要縱情聲色才能解憂啊!你要遊戲花叢才能遣懷啊!你在別人眼裡就該這樣啊!你不這樣幹是很奇怪的啊!若是奇怪起來就會讓別人亂猜的啊!讓別人亂猜就會有不好的流言啊!”

李佑目瞪口呆,無言以對,他安靜的閉門自守,這還能守出錯來?難道朱放鶴昨晚的暗示是這個意思,而不是讓他閉門謝客?

朱部郎訓完後嘆口氣,口氣微微緩和下來,語重心長的說:“你真讓爲兄我替你着急,恨不能親自指點你一二!”

不待李佑發問,他又道:“教坊司在西城新開了西院衚衕,你可以陪着我去遊覽並放浪形骸的。有李探花這塊招牌在,一定可以分文不花,而且各個妓家還會把最好的態度、最好的節目呈現給我們,想想就妙哉!你左右也是閒着沒有事情,不如現在便去罷?”

李佑內心早已淚流滿面,這真是良師益友!()

五百零七章 期周之禮第1章 要認清這個世道第10章 李家宗祠冒青煙第113章 真相就要大白?五百四十四章 語驚四立二百七十六章 醍醐灌頂的崔監生四百零四章 功力竟然遠在他之上五百五十九章 一定要見三百二十四章 變幻的賭局五百章 古道熱腸李僉憲三百六十二章 李大人和他的上司求最後的第168章 千算萬算不如一個漏算!第176章 老實人發飆了!二百七十七章 被打斷的暢想曲第160章 關姨娘的惱意第47章 滿船花醉三千客(上)五百二十章 陸大使進吏部第41章 李典史擺酒納妾第191章 李佑進京第196章 奇妙的人際關係四百六十九章 野之遺賢三百一十四章 李大人的潘多拉魔盒四百六十五章 三套人馬五百七十二章 誅心之言第138章 推官的內涵三百六十四章 就差死而後已了四百四十二章 清君側第45章 這個世界誰瘋了?五百八十一章 勿謂言之不預也四百零二章 東坡殘碑第72章 突如其來的真實劇本五百一十六章 臥虎藏龍五百九十三章 比想象的好三百九十章 出師未捷身先去四百六十六章 慈聖宮的後手四百零六章 整飭鹽法事第164章 李推官也要開科考第103章 李名士先聲奪人第207章 白撿了五百兩二百四十七章 無巧不成書第86章 真的寧欺白頭翁?第26章 這是良家婦女?四百四十一章 試金石四百六十一章 悲憤的李佑第138章 推官的內涵第174章 前臨深淵後有追兵二百六十四章 有失必有得三百零五章 他比煙花還寂寞五百一十八章 伴君如伴虎五百九十章 忠孝節義二百七十五章 敢與本官比狠三百九十章 出師未捷身先去第70章 進入角色真快第81章 巾幗不讓鬚眉六百三十七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第58章 浮雲一樣的信仰第79章 可算落到手裡了六百二十一章 批示的奧妙二百九十七章 巡視縣學求給力三百四十一章 豪邁的金百萬六百一十六章 報紙的輪廓四百八十章 輪番登場四百七十七章 挑釁三百一十六章 去他孃的上下尊卑二百九十七章 巡視縣學求給力三百二十三章 騷動不安的大房第87章 令人惱火的陪嫁婢女第32章 海瑞學不得第185章 有了個女兒五百八十四章 不要髒了地磚四百六十章 祖制與變通二百三十九章 宮中流言第40章 古人不可法也!二百八十六章 揚州城印象之二五百六十四章 連環騙第129章 一段不倫的往事…六百二十三章 羣雄逐鹿四百九十二章 衆望所歸六百四十三章 何苦如此糾結二百九十七章 巡視縣學求給力第62章 三個女人一臺戲四百八十三章 指鹿爲馬三百七十七章 月下泛舟閒談五百七十七章 盡在不言中二百三十九章 宮中流言二百九十章 各種苦惱的人們啊四百五十八章 廷推驚變第170章 又缺錢了二百八十二章 景和八年的那一天三百六十三章 正聲望負聲望五百六十章 真乃良師益友二百三十二章 曲終人散餘味悠長第101章 巧取豪奪四百三十七章 大變局第153章 兩次被當槍使三百五十七章 奇妙的二比一第127章 一個接一個的震撼四百六十六章 慈聖宮的後手五百四十七章 目光如炬二百五十七章 與天官大人親近親近
五百零七章 期周之禮第1章 要認清這個世道第10章 李家宗祠冒青煙第113章 真相就要大白?五百四十四章 語驚四立二百七十六章 醍醐灌頂的崔監生四百零四章 功力竟然遠在他之上五百五十九章 一定要見三百二十四章 變幻的賭局五百章 古道熱腸李僉憲三百六十二章 李大人和他的上司求最後的第168章 千算萬算不如一個漏算!第176章 老實人發飆了!二百七十七章 被打斷的暢想曲第160章 關姨娘的惱意第47章 滿船花醉三千客(上)五百二十章 陸大使進吏部第41章 李典史擺酒納妾第191章 李佑進京第196章 奇妙的人際關係四百六十九章 野之遺賢三百一十四章 李大人的潘多拉魔盒四百六十五章 三套人馬五百七十二章 誅心之言第138章 推官的內涵三百六十四章 就差死而後已了四百四十二章 清君側第45章 這個世界誰瘋了?五百八十一章 勿謂言之不預也四百零二章 東坡殘碑第72章 突如其來的真實劇本五百一十六章 臥虎藏龍五百九十三章 比想象的好三百九十章 出師未捷身先去四百六十六章 慈聖宮的後手四百零六章 整飭鹽法事第164章 李推官也要開科考第103章 李名士先聲奪人第207章 白撿了五百兩二百四十七章 無巧不成書第86章 真的寧欺白頭翁?第26章 這是良家婦女?四百四十一章 試金石四百六十一章 悲憤的李佑第138章 推官的內涵第174章 前臨深淵後有追兵二百六十四章 有失必有得三百零五章 他比煙花還寂寞五百一十八章 伴君如伴虎五百九十章 忠孝節義二百七十五章 敢與本官比狠三百九十章 出師未捷身先去第70章 進入角色真快第81章 巾幗不讓鬚眉六百三十七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第58章 浮雲一樣的信仰第79章 可算落到手裡了六百二十一章 批示的奧妙二百九十七章 巡視縣學求給力三百四十一章 豪邁的金百萬六百一十六章 報紙的輪廓四百八十章 輪番登場四百七十七章 挑釁三百一十六章 去他孃的上下尊卑二百九十七章 巡視縣學求給力三百二十三章 騷動不安的大房第87章 令人惱火的陪嫁婢女第32章 海瑞學不得第185章 有了個女兒五百八十四章 不要髒了地磚四百六十章 祖制與變通二百三十九章 宮中流言第40章 古人不可法也!二百八十六章 揚州城印象之二五百六十四章 連環騙第129章 一段不倫的往事…六百二十三章 羣雄逐鹿四百九十二章 衆望所歸六百四十三章 何苦如此糾結二百九十七章 巡視縣學求給力第62章 三個女人一臺戲四百八十三章 指鹿爲馬三百七十七章 月下泛舟閒談五百七十七章 盡在不言中二百三十九章 宮中流言二百九十章 各種苦惱的人們啊四百五十八章 廷推驚變第170章 又缺錢了二百八十二章 景和八年的那一天三百六十三章 正聲望負聲望五百六十章 真乃良師益友二百三十二章 曲終人散餘味悠長第101章 巧取豪奪四百三十七章 大變局第153章 兩次被當槍使三百五十七章 奇妙的二比一第127章 一個接一個的震撼四百六十六章 慈聖宮的後手五百四十七章 目光如炬二百五十七章 與天官大人親近親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