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八十六章 怪異的一府兩署

三百八十六章 怪異的一府兩署

丁運使勃然發怒,驚動滿堂,皆不知爲何生性低調冷靜的運使大人竟然失態。

只因李佑遞給他看的詔書裡明明白白寫道:“如此准奏,着江都縣地方主辦民間捐輸效納之事,鹽運司協辦,兩衙門務必同心。民商最得力者,準由江都縣先行旌表,其後具名奏聞即可。”

江都縣正堂李大人很誠心誠意的解釋道:“在本月十三日,本官曾向朝廷奏請提議由你我兩家合力辦事,沒想到朝廷如此迅速便批迴了…”

丁運使終於覺察到,他從一開始便落入了李佑的彀中!他也向朝廷上疏奏請過主持捐輸,不過那是在聽到消息後的本月十五日,比李佑晚了兩天。雖然他是得知消息後第一時間上疏,自認很快,但比李佑晚了就是晚了。

一步遲,步步遲,結果天差地別!現在看來,李佑本月十四、五日放出消息,肯定是故意的!

景和八年十一月初九日,欽差朱放鶴抵達揚州城。

景和八年十一月十一日,李佑上疏請辭誥封並叫屈。

景和八年十一月十一日,丁運使再次上疏彈劾李佑。

景和八年十一月十三日,李佑上疏,言稱揚州城內民商多有踊躍捐輸報效之意,如綱商金氏。奏請江都縣地方主持此事,鹽運司協理。另奏請旌表民商,賜江都縣便宜處置之權。

景和八年十一月十五日,丁運使上疏,言稱揚州城內民商多有踊躍捐輸報效之意,奏請鹽運司主持此事,用不着地方插手。

景和八年十一月二十二日,李佑奏請主持捐輸疏到京。

景和八年十一月二十三日,武英殿朝會,議論李佑之事,彭閣老黯然削權。

景和八年十一月二十四日,兩封詔書一同六百里加急遞往江都縣。

景和八年十一月二十五日,丁運使奏請主持捐輸疏奏本到京,奈何木已成舟,束之高閣。

景和八年十一月二十七日深夜,加急詔書抵達江都縣,李佑閱得。

景和八年十一月二十八日,加急詔書重新送至平山堂公開…自從三品到手後,幾乎銷聲匿跡,今天是第一次公開露面的新任參政羅星野看到詔書,登時恍然大悟,縈繞十幾天的疑惑一掃而空。

那李佑定然一早便知道,除了岳父金百萬之外,不可能從鹽商這裡籌集到銀子。所以利用得知消息更早的優勢,搶先偷偷上疏奏請權限,之後放出消息故作姿態,甚至不惜被鹽商鄙視嘲諷,以誘使一心攀比的丁運使也召集鹽商籌銀。

直到如今等到了授予大權的詔書,同時鹽運司也基本將銀子籌到手,那李佑便恰到好處的跳出來摘桃子!這既是借雞生蛋又是借花獻佛,可把滿腹籌謀的丁運使坑苦了,難怪他拿着詔書抑制不住的大發雷霆。

就在片刻之前,那李佑還不忘算計鹽商,用激將計哄六大綱商立了字據,想反悔也不成了!若敢反悔,估計要被李佑辦一個欺君之罪。而且羅大人敢肯定,急遞鋪鋪兵這個時間將詔書送到這裡,絕對是李佑故意安排的。

不過讓羅大人依舊迷惑的是,朝廷風向不是要打壓李佑嗎?爲何又給了他這等權柄?

於是羅大人又將目光投向朱欽差手裡的另一封詔書,謎底八成在這裡面。

“砰”的一聲響,丁運使又摔了一個茶杯。他的幾個屬官膽戰心驚,從未見過主官丁大人如此失控過,唯恐遭了池魚之殃。

能不氣殺丁運使麼!如此一來,無論鹽運司搜刮來多少銀子供奉天子,都成了協助對頭李佑!

就連這旌表事務,都被朝廷順理成章交與了江都縣!鹽商捐輸,很大程度上所圖的不就是這些門面風光麼,誰不想要御賜牌坊、御賜匾額?現在這個旌表大權,在李佑手裡!

丁運使窩火憤怒不提,只說那六大鹽商立下的字據還在丁大人面前的案几上放着。李佑想了想,冒着被丁運使毆打的危險,迅速靠近了將字據拿起來,並小心翼翼收好。

他鄭重其事的對何員外道:“爾等儘早將銀子交付鹽運司,或者交與縣衙。待本官清查點檢無誤後,准許起運。對爾等的旌表,朝廷交由本官處置,很快就會有的。”

何雲梓被李佑攪亂盛會的火氣早消失了,與丁運使比較起來,他這點委屈簡直不值一提。

可是這朝廷到底是怎麼想的?正茫然間,何員外聽到李大人那很自作主張的囑咐,暈頭暈腦的也不知是答應好還是不答應好。又盯了幾眼詔書,一咬牙道:“大人放心,過的幾日便備齊交與運庫。”

“哈哈哈哈!”李佑大笑,“送你一句話,識時務者爲俊傑!”

欽差朱放鶴翻檢發給自己的詔書,卻發現內有數封誥敕,每封對應一件事,都交由他宣辦。

再擡起頭時,他洞若觀火的將衆人神態收進眼中,想了想,決定就破格在這裡宣讀。重重咳嗽一聲,高聲道:“宣誥!李佑接旨!”

李佑便上前聽旨,這是在他請辭之後,朝廷的重新封賞。

誥書大意與上次差不多,只多了幾句撫慰之語,估計各項賞賜加官大概也差不多罷。那些封賞是朝廷逐字逐句精心研究出來的,多了少了都不合適。

不過聽到耳朵裡,似乎多了一句話。朱欽差讀道:“爾揚州府通判李佑,加爲揚州府同知銜,同署揚州府事,原有本職不變…”

沒有心理準備的李佑猛然驚醒,同署揚州府事?前次那姓羅的以參政品銜署理揚州府事,而這次他以同知銜同署揚州府事?

再想也不奇怪了,這大概是朝廷給他的補償罷。上次朝廷稀裡糊塗提拔了羅知府,搞得功臣臉面無光,所以這次給了個同署揚州府事的官職爲安撫。

這是大好事,今天真稱得上福有雙至!李大人心裡樂開了花。

在大堂中的各衙署官員聽到這個似乎很怪異的任命,不禁交頭接耳議論紛紛。李大人回去後,只怕第一件事便是將“江都縣縣署”的牌匾摘下來,換成“揚州府同知分署”了。

既有署理府事,又有同署府事,結果就是一府兩署,這下可熱鬧了。聽說國朝當年出過一縣兩署的奇聞,但一府兩署,真是聞所未聞。不過揚州這個一府兩署情況稍好,權責劃分還是很明確的,不至於互相爭奪。

李大人原先本職是署理江都縣事、兼管府守備司,現在則是同署府事、署理江都縣事、兼管府守備司。從字面上很容易就可以理解朝廷的意思——自今以後,李大人繼續署理江都縣和府守備司,但有了同署府事的府尊身份,那麼在政務上,他就可以代表府衙處置江都縣的事,不必再向知府請示彙報。

換句話說,李大人本人擁有了與知府平起平坐的政事權力。他的上級或許是分巡道,或許是巡撫衙門,或許是南京六部,但知府或者署理府事再也不是他的上級了,因爲他是同署府事。

因而李大人同知署治下的江都縣,從此不用聽從府衙和知府,擁有了與府衙等同的地位。

或者說,對江都縣和守備司的事務,李大人可以用同知署名義管轄,知府徹底管不到了,好像是在揚州府內劃出一個獨立王國。

揚州府本是下轄三州七縣,從右參政署理揚州府事羅星野的角度來看,今後他這個揚州府尊只能管轄三州六縣了,少的那一個就是江都縣。

所以平山堂裡見證了誥書的衆人才會覺得,朝廷任命的一府兩署看似怪異,但卻涇渭分明,而且深有用意的。

揚州府裡最核心的江都縣以及府守備司歸李佑管轄,其他三州六縣繼續歸羅大人管轄。兩者並稱府尊,各管各事,互不干擾,這便是朝廷賜給李大人“同署府事”官職的含義罷。

從前羅、李二人既是上下級,又是府縣同城,交叉事情極多,各種紛爭連綿不絕。而現在,朝廷犧牲了羅大人對揚州城的管轄權,將二人的地盤徹底割開,避免交叉,想必以後不會再鬧得不可開交了。

朝廷的用意,除了維護李佑體面之外,也是爲了讓羅、李二位消停下來。

羅參政心裡五味雜陳,從實惠角度分析,不能管江都縣的從三品,還不如原來的四品知府。江都縣內所轄的揚州城乃是整個揚州府精華所在,人口密集、財富匯聚之地,現在徹底放了手交給李佑,有些不甘心。

但朝廷誥命,誰敢抗旨?羅大人只能自我安慰道,禍兮福之所倚。江都縣事實上已經被李佑經營的插不進手,他說是管轄也只剩了名義,如今正式將燙手山芋拋了出去,避開與陰險狡詐的李佑糾纏,也算是一大幸事。且熬上幾年,想辦法謀個別任轉往它處。

朱放鶴又打開了第二道詔書,傳喚鹽運司丁運使上前領旨。

“爾心術有異,無事生非,謀陷功臣,念在平日忠勤,罰俸一年,責令閉門自省三月,今後嚴禁干涉地方政事。”

聽得丁運使手腳冰涼,這是朝廷對他彈劾李佑的處罰!他不明白,爲何才短短二十天,朝廷風向怎麼又變了?

此刻丁大人所不知道的是,朝廷風向始終沒有變過,變得只是他的錯覺和誤判而已。

滿堂數十人鴉雀無聲,各種目光聚攏向偉岸高峻的李大人。羅府尊被迫交出揚州城管轄權,鹽運使被勒令閉門自省,那自今日始,揚州城裡誰還能壓得住以府尊攝縣事兼管兵馬的李佑?靠很沒風憲官氣質的按察分司耿巡道麼?

四百一十章 一字之差五百三十七章 五種理由第38章 曲曲折折的糾結第82章 你窘我窘全都窘第22章 宴席間的褒與貶五百三十七章 五種理由四百四十一章 試金石三百九十八章 東施效顰第176章 老實人發飆了!第62章 三個女人一臺戲三百五十八章 想回來也不能回來了第110章 李巡檢的“遺產”第111章 腳踩兩隻船第193章 被誤會的真相第193章 被誤會的真相三百三十四章 最難消受美人恩第18章 流言蜚語的殺傷力第97章 陳知縣終於露底了第6章 人生弱智如初見三百四十六章 還放心嗎五百四十四章 語驚四立第203章 終見突破口二百五十七章 與天官大人親近親近第48章 滿船花醉三千客(下)五百七十五章 外行的新東家六百三十四章 在哪裡都是個人物三百八十六章 怪異的一府兩署五百四十一章 找回點場子二百七十章 京察的影響三百四十五章 來得好第154章 府衙自此多事矣五百二十章 陸大使進吏部五百零二章 登聞鼓響了四百九十九章 奇貨可居二百二十七章 天地易兮日月翻五百三十四章 紈絝偶像三百一十二章 收取軍心第54章 躺着也中箭的名聲三百四十六章 還放心嗎五百二十二章 準備就緒第26章 這是良家婦女?四百八十二章 奇詭的武英殿二百二十八章 分票中書初體驗第94章 喬遷之喜前後三百五十六章 一切順利第83章 被禮賢下士了五百二十六章 兵馬司鬧劇第51章 天上掉下一個官位六百一十五章 幸福都是攀比出來的四百四十五章 揚州歡迎你三百九十八章 東施效顰三百三十四章 最難消受美人恩三百六十三章 正聲望負聲望第108章 小人物的交易二百一十四章 勢在必得三百八十二章 搶風頭五百二十五章 比你層次高明多了第74章 大魚吃小魚遊戲一百三十六章 年終歲尾的瑣事三百八十二章 搶風頭五百二十四章 年輕人說話要負責第172章 院試內幕大揭秘四百四十四章 仕宦當做執金吾二百六十六章 樹不靜而風不止六百二十四章 上中下的選擇二百四十二章 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四百七十一章 李僉憲的差事三百六十六章 遇到真戲真做的了四百四十三章 歡喜不歡喜二百二十九章 恩情如紙薄五百九十章 忠孝節義第75章 迎接考察團二百二十五章 你還好嗎五百一十一章 明朗與失控四百四十七章 可笑的威脅二百七十七章 被打斷的暢想曲第29章 女人不可貌相六百零五章 短暫的平靜二百二十二章 七重門五百四十二章 兒女瑣事五百九十八章 萬里閒難宰相才第74章 大魚吃小魚遊戲第150章 缺少了點安全感二百一十七章 長公主的條件二百七十七章 被打斷的暢想曲六百一十三章 白馬非馬第113章 真相就要大白?四百六十八章 辭官辭職三百一十一章 風雲人物的戰鬥力五百十一章 坑爹的小柳兒第84章 談了感情談生意二百二十章 千歲殿下的弱點五百五十二章 狗官騙子小人奸賊五百九十四章 除夕遊戲五百六十五章 勝利的聚會五百一十一章 明朗與失控五百三十三章 很不習慣這樣被動四百九十六章 認清大勢三百七十五章 欽差到三百一十六章 去他孃的上下尊卑
四百一十章 一字之差五百三十七章 五種理由第38章 曲曲折折的糾結第82章 你窘我窘全都窘第22章 宴席間的褒與貶五百三十七章 五種理由四百四十一章 試金石三百九十八章 東施效顰第176章 老實人發飆了!第62章 三個女人一臺戲三百五十八章 想回來也不能回來了第110章 李巡檢的“遺產”第111章 腳踩兩隻船第193章 被誤會的真相第193章 被誤會的真相三百三十四章 最難消受美人恩第18章 流言蜚語的殺傷力第97章 陳知縣終於露底了第6章 人生弱智如初見三百四十六章 還放心嗎五百四十四章 語驚四立第203章 終見突破口二百五十七章 與天官大人親近親近第48章 滿船花醉三千客(下)五百七十五章 外行的新東家六百三十四章 在哪裡都是個人物三百八十六章 怪異的一府兩署五百四十一章 找回點場子二百七十章 京察的影響三百四十五章 來得好第154章 府衙自此多事矣五百二十章 陸大使進吏部五百零二章 登聞鼓響了四百九十九章 奇貨可居二百二十七章 天地易兮日月翻五百三十四章 紈絝偶像三百一十二章 收取軍心第54章 躺着也中箭的名聲三百四十六章 還放心嗎五百二十二章 準備就緒第26章 這是良家婦女?四百八十二章 奇詭的武英殿二百二十八章 分票中書初體驗第94章 喬遷之喜前後三百五十六章 一切順利第83章 被禮賢下士了五百二十六章 兵馬司鬧劇第51章 天上掉下一個官位六百一十五章 幸福都是攀比出來的四百四十五章 揚州歡迎你三百九十八章 東施效顰三百三十四章 最難消受美人恩三百六十三章 正聲望負聲望第108章 小人物的交易二百一十四章 勢在必得三百八十二章 搶風頭五百二十五章 比你層次高明多了第74章 大魚吃小魚遊戲一百三十六章 年終歲尾的瑣事三百八十二章 搶風頭五百二十四章 年輕人說話要負責第172章 院試內幕大揭秘四百四十四章 仕宦當做執金吾二百六十六章 樹不靜而風不止六百二十四章 上中下的選擇二百四十二章 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四百七十一章 李僉憲的差事三百六十六章 遇到真戲真做的了四百四十三章 歡喜不歡喜二百二十九章 恩情如紙薄五百九十章 忠孝節義第75章 迎接考察團二百二十五章 你還好嗎五百一十一章 明朗與失控四百四十七章 可笑的威脅二百七十七章 被打斷的暢想曲第29章 女人不可貌相六百零五章 短暫的平靜二百二十二章 七重門五百四十二章 兒女瑣事五百九十八章 萬里閒難宰相才第74章 大魚吃小魚遊戲第150章 缺少了點安全感二百一十七章 長公主的條件二百七十七章 被打斷的暢想曲六百一十三章 白馬非馬第113章 真相就要大白?四百六十八章 辭官辭職三百一十一章 風雲人物的戰鬥力五百十一章 坑爹的小柳兒第84章 談了感情談生意二百二十章 千歲殿下的弱點五百五十二章 狗官騙子小人奸賊五百九十四章 除夕遊戲五百六十五章 勝利的聚會五百一十一章 明朗與失控五百三十三章 很不習慣這樣被動四百九十六章 認清大勢三百七十五章 欽差到三百一十六章 去他孃的上下尊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