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七十三章 好大一個陰謀

三百七十三章 好大一個陰謀

李佑雖然不能確定是什麼原因導致李佐不甘寂寞,長驅二百里到瓜洲倉交兌漕糧,但這不重要。重要的是李佐據說因爲與倉官衝突,被送進了府衙牢獄。

監倉主事不過是個七品,李佑堂堂的六品正印官不會放低身段去拜訪他。拿起筆要寫封帖子給瓜洲倉,但李大人寫了幾個字又將筆放下,把紙揉成一團扔掉。

那瓜洲水次倉的監倉主事如果遇到不法之徒,扭送地方衙門也是在理。但以國朝規矩,官司程序都是從最低縣衙開始向上一級一級走的,一般不越級行事。

瓜洲鎮在江都縣地界上,瓜洲倉扭送人犯正常情況下也得送江都縣縣衙,可是最終卻送到了府衙去。

在李佑想來,這種不合常理只能說明瓜洲水次倉的主事是知道李佐與他的關係的,而且相信兄長在面臨被捕時,也不會傻到不報上自家兄弟的名字。在這樣情況下,瓜洲倉仍將李佐送到府衙,說明了什麼?

所以,給監倉主事寫帖子沒什麼用。對方的回覆肯定是打官腔:爲了替閣下避嫌,所以將尊兄送到府衙,請不要介意。

不知爲何,李佑從其中嗅到了濃濃的陰謀味道,彷彿羅知府很期待自己去救人似的。便將縣衙吏房晁司吏叫過來,給了他一百兩鉅款,命他打點府獄,讓自己兄長在獄中舒服點。這晁司吏是揚州城裡的多年老吏,各方面人情熟。

此外李大人就繼續按兵不動了。

李佑也發了狠,有本事你羅大人將本官兄弟關到天荒地老,難道你羅大人就沒些親朋好友在揚州城裡討生活麼?本官一樣可以照葫蘆畫瓢…

他正想時,忽然聽到鼓聲,衙役稟報有人在衙前擊鼓告狀。

“愛民如子”李青天便按下心思,收了狀紙,細細瞧去,只見上頭寫道:“狀告爲倉官加耗事。小民等居於城外馬家橋,世代良民,耕田爲業,糧稅從不拖欠,年年按時完納。月初赴瓜洲漕倉交兌漕糧,按朝廷法度,每石當加耗六鬥,怎奈倉官橫暴,今年執加耗一石,倍於本糧,小民等忍無可忍申訴無門,祈望青天爲民做主。叩告。”

看畢後李大人驚異的“咦”了一聲,從推官到一縣正堂,他作了這麼久理刑官,還真沒有接到民告官的狀子,眼前這起是第一次。

那瓜洲倉監倉主事是由戶部派遣的,不屬於他管轄,地方上只有兼管漕運的鳳陽巡撫可以糾察。但根據屬地原則,自己治下百姓狀告自己轄境內的倉官,也不是不可以,至少在百姓眼中是這樣的。

不過這會是巧合麼?他剛因爲哥哥被倉官送到府衙而琢磨瓜洲水次倉,就有這麼一起狀子送上門,難道因爲本月是開倉收納漕糧的月份?還是有陰謀?

無論如何,既然百姓拼着擊鼓將狀子遞了進來,衆目睽睽下自己總不能不理。那瓜洲倉收糧加一倍損耗確實也太過分了,先去問問情況罷。能勸住最好,賺點爲民做主的名聲,勸不住就只好將問題上交給巡撫,叫巡撫來做主。

李佑便寫了封諮詢勸告文帖,遣人快馬加鞭送往瓜洲。

但瓜洲倉監倉主事顧山河的回帖讓李佑險些氣歪了鼻子——“朝廷分曹設職,各有分工,閣下只是親民官,妄加干涉漕事所爲何來?雖然閣下有權有勢,或因尊兄生怨,但本官立得正行得端,決不懼鬼魅伎倆!”

靠!他只是問問加收一倍損耗怎麼回事,以便給告狀百姓一個交待。可在這監倉主事嘴裡就成了依仗權勢“妄加干涉漕事”和“或因尊兄生怨”。

這都是什麼話!他李佑向來都是給別人扣帽子,此外也就朝中幾位御史敢給他扣帽子。今天卻突如其來的被扣了幾頂大帽,一時間適應的不能。

氣過之後,李佑冷靜下來,看這情形有兩種可能性。

一種可能是這個倉官是傳說中的“強項令。”專業於觸逆權貴賣萌,不,賣名的。另一種可能就是,有大陰謀…

應該說,後一種可能性更大。但李大人左思右想,以他的聰明才智,死活想不出能有什麼陰謀。一個七品破倉官給自己扣幾頂帽子有什麼用?即便告到朝廷裡又怎樣?他李佑豈是幾頂帽子就能對付得了的?

十月二十日,在有心人的指使下,一條傳言在揚州城中的茶肆酒樓中悄悄流傳起來——鹽運司、府衙、瓜洲倉三大衙署分別上疏彈劾署理江都縣的李別駕跋扈不法、胡作非爲!

聽到這個消息,鹽商們喜極而泣的奔走相告,李大人是兔子的尾巴長不了,秋後的螞蚱蹦不了幾天了!

情形很明顯,鹽運司代表鹽政,府衙代表民政,瓜洲倉代表漕政,可以說是位於水運樞紐的揚州府三種最緊要政務。

如果其中一家彈劾李佑,也許沒什麼效果,很難分清對錯的朝廷八成會和稀泥,各地這種扯皮事太多了,若非出了大事故,朝廷哪有閒工夫一一辨明。

但如果三家聯手一起彈劾李佑,朝廷還會無動於衷嗎?板子要打誰一目瞭然,朝廷總不能爲了給李佑一個人撐腰而將鹽、漕、府三大衙署全部打板子罷。

掂量孰輕孰重,爲了大局肯定也得犧牲李大人。

常言道,雙拳難敵四手,好漢不敵人多。古人云,衆口鑠金,積毀銷骨,古人又云,三人成虎。總而言之,李大人做官不知道收斂,把人全都得罪光,在劫難逃了!

當流言傳入當事人李佑耳中時,他對此萬分愕然,愕然的恍惚以爲再次穿越到了愚人節。

羅知府和丁運使正式勾結起來,倒也在預料之中,但沒想到瓜洲倉顧主事居然也與他們同夥了。

李佑頓時將這幾日怪事的緣由想透了,原來都是爲了勾引他插手倉務漕政,從而落下口實啊。任何人看到他兄長因爲繳納漕糧起了衝突而被捕,而他又去信質問漕糧損耗,都會有這想法罷。

幸虧他沒有大張旗鼓的去府衙營救兄長,不然這口實就更重了。再想起來,那幾個擊鼓告狀的百姓,說不定就是別人故意安排的。

一切都是爲了製造他干涉漕務的假象。雖然這個假象很拙劣,但和鹽運司和府衙的彈章混在一起倒也像模像樣了。

對方要的就是三管齊下的聲勢,要的就是揚州各方都忍無可忍的態勢,要的就是李大人倒行逆施天怨人怒的情勢!朝廷遠在兩千裡外,哪裡分辨的了許多?再搭配點寄籍民衆上書呼號,齊活!

不過還是很奇怪,若真有奏疏封送朝廷,具體內容怎會輕易泄露出來?如果確實是泄露,那隻能說明是寫奏疏的人故意外泄的。

但若假設奏疏確有其事,那也太不可思議了。

應該承認,三方聯手彈劾的殺傷力很強,估計是趁他李佑不在揚州城的兩個月裡醞釀出來的,只等他一回到揚州就全力發動,打他一個措手不及。

放在平常,他李佑早要變成熱鍋螞蟻了。但現在不一樣啊,他剛剛立有不可磨滅的蓋世功勳,獎賞都還沒有下來,屬於出籠的饅頭正熱乎,遠遠沒有過氣。選在這個時候三位大人就聯名向朝廷彈劾自己,這是吃了什麼腦殘藥?

一句話,無論出於什麼考慮,朝廷是不會把幾天前才立下大功的先進典型查處的,而且是必須要維護住的。這可是剛剛救了祖陵龍脈國運的人,若隨即就獲罪,那是開祖宗的玩笑麼。

丁運使、羅知府、顧主事三個人中,有一個頭腦發昏還情有可原,但不可能全體變成弱智啊,而且還是弱智到故意將奏疏泄露出來傳的滿城風雨。

所以流言只能是流言?亦或是另有陰謀?到底是什麼陰謀?精明機變的李大人抓破了頭皮,依舊想不通猜不透。

正當此時,金百萬使人來下了請帖,道是收到幾幅董其昌真跡,請賢婿今晚過府一鑑。

對此李佑暗笑,金百萬大概是聽到流言後坐不住了,就這點定性是怎麼當上大鹽梟的?換成別人,李佑便任由他去,而且要藉機考驗其心性,不過這老丈人是現在的重點拉攏對象,還是很有必要安撫其心的。

當日散衙後,李大人排起久違兩月的風光儀仗,前呼後擁吆三喝四的去了城東金宅。

金百萬沒有很正式的在前堂會見,只以家人之禮,將女婿引到後院一處周圍遍植各色菊花的雅閣裡。

在淡淡的菊香中,李佑踏入閣中,卻見裡頭早有人來到。定睛一看,原來是鹽運司的高運同。

都不曾想到會遇見對方,李佑很詫異,高運同也很詫異。只有金百萬笑道:“都是親戚,哪有解不開的扣子。賢婿去淮南之前,與高兄多有誤會,今夜老夫作一箇中人,爲二位說和如何?”

高運同上次被李佑掃面子掃的至今還難堪,態度冷淡道:“沒什麼好說和的。”

此人不過是個砧板上的魚肉而已,等長公主殿下大勢席捲時,註定要掃入垃圾堆的。李佑冷哼一聲道:“你家四公子綁架官眷,至今逍遙法外、尚未歸案,須知法網恢恢、疏而不漏,但願他不要在揚州城裡露面。”

高運同不屑道:“你馬上就是喪家之犬了,還敢在此大話。”

這話有意思,李佑聞言立刻試探道:“你是說鹽漕府三家聯手彈劾本官麼?那隻不過是流言而已,你們怎麼可能在這個時候上彈章。”

高運同哈哈大笑道:“那不是流言,彈章已經發至京師,便不懼叫你知道!傳播出去,爲的就是讓百姓知曉,提早打掉你的威風!”

金百萬本想勸合,但聽到這裡,便閉住了嘴,他也想弄清楚怎麼回事。

確定了這樁事實,但李佑該糊塗的還是很糊塗,“區區幾封捕風捉影的彈章,就能在這個時候扳倒本官?真爲你們所不智也!”

“少年人,別自大幼稚了,你有後臺不假,但你在朝中也有勁敵!將本地各衙門都招惹的忍無可忍,誰能護住你,誰又好護着你?至少這揚州城,你是呆不下去了!其他地方,你愛去哪裡去哪裡。”

李佑張嘴欲言,高運同又得意的打斷了李佑道:“你是想說你有民望麼?民望在這時候毫無用處!民望是用來錦上添花的,但絕不是能夠雪中送炭的!倚仗後臺一味逞強好勝,那是爲官之道麼,這次給你一個教訓!”

見對方得意之下廢話許多,李佑漸漸確定了一件事,好像,彷彿,似乎高運同不知道自己剛剛立下了護陵和平叛兩件功勳?心情古怪的問道:“你不知道有一種東西叫做天意麼?”

“什麼天意?你還相信這個?”高運同嗤之以鼻。

李佑又扭頭望向老丈人,“你相信本官有天意麼?”

金百萬一臉迷茫,不知道該點頭還是該搖頭纔是,天意這個東西,誰敢說自己有?

靠,李佑以手加額,耗費無數腦細胞想了一整天也沒想出來他們搞什麼鬼,原來是這種情況!

這年頭消息傳遞除了公文外,都是以月爲單位的。原來淮泗地區二十天前的事情,尚未傳到揚州城!而從二十一世紀穿越來的他,一直沒想到這點,還以爲他的英勇事蹟大街小巷都知道了呢。

再細想也不奇怪,淮南洪災肆虐,商旅斷絕,行人不至,消息自然不通。他李佑只怕是最近爲數不多的在泗州盱眙和揚州之間往來的人。即使還有別人,也對那些敏感事情不是很瞭解,畢竟涉及到了龍脈和謀反這樣的事。

此外雖然各種奏報詔書不少,但僅限於京師和盱眙之間,沒有明發天下。而另兩個最大知情人楊撫臺和尚知縣如今仍在盱眙安撫流民,沒工夫到各地傳播小道消息。

至於李大人自己則出於穩妥考慮,擔心閒人很多的揚州城產生什麼不好把握的流言。比如萬一出現了封伯封侯的流言,而最後只有錦衣衛,那反而對聲望是個打擊。所以他只對劉娘子和幾個師爺略略透露了一些情況,並叮囑在封賞正式到達前先不要亂傳消息。

還有一個原因,揚州人熱衷於江南特別是蘇州風尚,對江北其他窮苦地區的消息不感興趣。更別說丁運使、羅知府這些脫離了人民羣衆的官老爺,聽到流言本身就比民衆慢一拍。

“好大一個陰謀啊…”李大人悠悠感慨道。

三百三十二章 一個時辰後是良辰喜時第87章 令人惱火的陪嫁婢女第122章 當仁不讓,舍汝其誰!四百三十九章 真是過火了第144章 米價的難題五百六十五章 勝利的聚會四百八十六章 一寬一嚴第83章 被禮賢下士了三百六十五章 在德不在險第135章 李佑的捆綁銷售三百七十九章 暗無天日的揚州城第116章 她可真能作踐自己第200章 無聊與有聊三百三十九章 風向徹底變了五百八十七章 驚天內幕第144章 米價的難題三百四十二章 我就敢休了你求給力四百八十七章 貪贓與私鹽第148章 不明真相的羣衆三百八十八章 人文的傳承三百六十九章 李大人的封賞爭議五百九十七章 前度劉郎今又來二百五十三章 餘波嫋嫋六百三十章 貶低與捧殺下五百四十三章 小人物大舞臺三百五十五章 潰堤了四百三十九章 真是過火了五百五十六章 李佑下野三百三十章 小場面的詩詞比試第152章 誰家有女初長成三百七十一章 紛至沓來的瑣事二百七十一章 無家可歸二百六十八章 對自己狠的人三百八十七章 修先賢祠的玄機四百九十八章 拜訪程家五百四十五章 淡定從容彭閣老第63章 香甜的誘餌五百八十二章 民意無用第11章 歡場得意渡春風第85章 一把扇子五個問題二百八十章 三步曲三百二十七章 你應該是失心瘋了第114章 一切都不是巧合五百五十一章 你的乾爹是誰三百七十三章 好大一個陰謀六百三十三章 茶棚閒談六百四十八章 吾將上下而求索第145章 掛冠而去三百四十一章 豪邁的金百萬四百一十七章 橫生枝節五百六十八章 昌平不只有挖沙第195章 李大人的純腦補第75章 迎接考察團五百八十五章 講理二百二十一章 善有善報二百三十五章 寒夜裡汗如雨下四百七十五章 自己接自己的盤第203章 終見突破口三百二十九章 話不投機半句多六百四十八章 吾將上下而求索四百一十五章 春遊驚變四百零一章 禍水東引第204章 不如歸去?第62章 三個女人一臺戲三百二十七章 你應該是失心瘋了三百五十六章 一切順利第66章 洞房花燭之夜二百八十六章 揚州城印象之二四百六十二章 邁不動的腳步第167章 水土不服二百八十五章 揚州城印象第36章 遭逢大旱要祈雨第83章 被禮賢下士了第104章 險些名不符實了第194章 血書疑案六百二十五章 霧裡看花二百六十八章 對自己狠的人四百零三章 棋局與抉擇第10章 李家宗祠冒青煙三百三十四章 最難消受美人恩三百九十三章 君子之過如日月之食二百四十章 聖壽節際遇四百四十九章 一反常態裡的含義二百六十七章 龐大的計劃六百三十六章 金百萬的運籌學六百一十一章 破解之道第2回 合三百零六章 你們算是合夥六百零二章 爭論二百一十三章 口舌之快的後果五百八十四章 不要髒了地磚六百零一章 飯碗和體面五百五十六章 李佑下野第161章 我兒是李佑!二百八十七章 沒有一個脾性相合的第63章 香甜的誘餌第4章 不抄枉作穿越人六百零八章 這裡面水很深第161章 我兒是李佑!
三百三十二章 一個時辰後是良辰喜時第87章 令人惱火的陪嫁婢女第122章 當仁不讓,舍汝其誰!四百三十九章 真是過火了第144章 米價的難題五百六十五章 勝利的聚會四百八十六章 一寬一嚴第83章 被禮賢下士了三百六十五章 在德不在險第135章 李佑的捆綁銷售三百七十九章 暗無天日的揚州城第116章 她可真能作踐自己第200章 無聊與有聊三百三十九章 風向徹底變了五百八十七章 驚天內幕第144章 米價的難題三百四十二章 我就敢休了你求給力四百八十七章 貪贓與私鹽第148章 不明真相的羣衆三百八十八章 人文的傳承三百六十九章 李大人的封賞爭議五百九十七章 前度劉郎今又來二百五十三章 餘波嫋嫋六百三十章 貶低與捧殺下五百四十三章 小人物大舞臺三百五十五章 潰堤了四百三十九章 真是過火了五百五十六章 李佑下野三百三十章 小場面的詩詞比試第152章 誰家有女初長成三百七十一章 紛至沓來的瑣事二百七十一章 無家可歸二百六十八章 對自己狠的人三百八十七章 修先賢祠的玄機四百九十八章 拜訪程家五百四十五章 淡定從容彭閣老第63章 香甜的誘餌五百八十二章 民意無用第11章 歡場得意渡春風第85章 一把扇子五個問題二百八十章 三步曲三百二十七章 你應該是失心瘋了第114章 一切都不是巧合五百五十一章 你的乾爹是誰三百七十三章 好大一個陰謀六百三十三章 茶棚閒談六百四十八章 吾將上下而求索第145章 掛冠而去三百四十一章 豪邁的金百萬四百一十七章 橫生枝節五百六十八章 昌平不只有挖沙第195章 李大人的純腦補第75章 迎接考察團五百八十五章 講理二百二十一章 善有善報二百三十五章 寒夜裡汗如雨下四百七十五章 自己接自己的盤第203章 終見突破口三百二十九章 話不投機半句多六百四十八章 吾將上下而求索四百一十五章 春遊驚變四百零一章 禍水東引第204章 不如歸去?第62章 三個女人一臺戲三百二十七章 你應該是失心瘋了三百五十六章 一切順利第66章 洞房花燭之夜二百八十六章 揚州城印象之二四百六十二章 邁不動的腳步第167章 水土不服二百八十五章 揚州城印象第36章 遭逢大旱要祈雨第83章 被禮賢下士了第104章 險些名不符實了第194章 血書疑案六百二十五章 霧裡看花二百六十八章 對自己狠的人四百零三章 棋局與抉擇第10章 李家宗祠冒青煙三百三十四章 最難消受美人恩三百九十三章 君子之過如日月之食二百四十章 聖壽節際遇四百四十九章 一反常態裡的含義二百六十七章 龐大的計劃六百三十六章 金百萬的運籌學六百一十一章 破解之道第2回 合三百零六章 你們算是合夥六百零二章 爭論二百一十三章 口舌之快的後果五百八十四章 不要髒了地磚六百零一章 飯碗和體面五百五十六章 李佑下野第161章 我兒是李佑!二百八十七章 沒有一個脾性相合的第63章 香甜的誘餌第4章 不抄枉作穿越人六百零八章 這裡面水很深第161章 我兒是李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