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百三十一章 來之不易

此時李登高暗暗有點後悔,也感到自己衝動了,他本意沒想如此攻擊李佑,誰知情緒上頭、話到嘴邊控制不住就變成了這樣。說出去的話,覆水難收。

文華殿大學士袁閣老與李登高的關係不錯,也有過一起伴駕南巡的經歷,也有拉攏李登高這個翰林後輩的打算,所以對李登高還算熟悉。他已經看出,李編修是想學李佑那種言辭犀利、直言進諫的風格,但畫虎不成反類犬。

李佑往往要想方設法佔住理和道德高地,然後纔會肆意汪洋的火力全開,而不是搞純粹的、赤裸裸的人身攻擊,所以才能服人。歪理也是理,不服也得服。

而李登高這次火候和手段差的太遠,真的錯了!袁閣老判定道,不過心頭又冒出莫名其妙的快意。

他也早想那樣破口大罵李佑了,不過礙於體面敢想不敢爲,今天有人主動出面大罵,站在旁邊聽起來還是挺爽快的。死道友不死貧道啊,李登高若能衝上去扯着李佑廝打,糾纏到滿地翻滾,那才更好看。

想到這裡,袁閣老發現這是個推波助瀾的好機會。若這樣揭短式的罵李佑,固然有機會將李佑拖進渾水裡,但自己也會得不償失,所以要他親自去罵,那是不可能的。

不過此時有人一時想不開,突然殺出來代勞了,倒是可以火中取栗、借力用力、漁翁得利,反正又不是他不愛惜羽毛,而且順便還能拉一把李登高。

畢竟這李登高是最年輕的翰林,很有前途,栽幾次跟頭不算什麼,過上一段時間。他今天事情就會漸漸淡化了。故而李登高這個人還是值得投資的。此時更不亞於雪中送炭的效果。

心裡百轉千回,瞬間計議已定,袁閣老瞥了一眼李佑。發現平素反應機敏的李佑彷彿真被氣到了。仍舊矗立在那裡一動不動,神容僵硬,狠狠瞪着李登高。

趁着這個功夫。今天本打算一言不發的袁閣老出列,貌似公正的對天子奏道:“李登高所言李佑出身卑劣雖是直言不諱,但此時進奏仍是不妥。想必也是年輕氣盛一時憤激,故而有所失言,陛下兼聽即可,不必計較於心。”

殿中羣臣聞言皆知,袁閣老這是要出面打太平拳了。既說李登高直言不諱,又說他進奏不妥,看着矛盾。其實別有含意。

卻說李佑的神情從最初的憤怒中漸漸緩和下來,想明白後,這也沒什麼可氣的。只要自己立足朝廷。難免會有這等不開眼的跳樑小醜。沒有人如此說纔是奇怪。

他向前走了一步,雖然是小小的一步。卻也是萬衆矚目的一步,向天子奏道:“臣自蒙受天恩魚躍龍門,未敢有一日懈怠。今次遭此彈劾,按道理本該免冠自請察處。但仍有不明之處,懇請陛下准許臣向李編修和袁閣老當面詢問清楚。”

衆人皆以爲李佑肯定先要賣悲情,把自己的功勞苦勞歷數一遍博取同情,沒想到才說了一句魚躍龍門就轉開話頭。不知他想問李登高和袁閣老什麼?

“可!”景和天子點頭準了。本來這李登高潛力無限,也是朝廷意欲長期培養的對象,但他今日所爲讓天子也頗爲反感。

李佑得了聖諭,便轉身向李登高,面色冰冷的盯了片刻,卻先向袁閣老開口:“袁閣老方纔之意,可以視爲迴護李編修麼?”

“談不上回護,只是生有幾分惜才之心而已,不願其因爲直言而受陛下責難。”袁閣老很客氣的答道。只要李佑所有不滿,他很願意對李登高的不妥當失言進行討論,勸李登高去道歉也未嘗不可。

李佑又問李登高:“方纔李編修彈劾我曰:不可託付主持公論之重任。這是指的文宣院麼?”

李登高被李佑氣勢逼得不自在,等聽到李佑的問題,卻想不透李佑問這話是什麼意思?答案不是很顯然的麼,哪裡有不清不楚之處?出於謹慎,只答了一個字:“是。”

李佑輕輕冷笑幾聲,再次轉過身,對天子奏道:“此前,陛下並沒有下詔任命臣爲文宣院院使,朝中也沒有人推舉臣。那麼李編修憑何認爲臣將出任文宣院?憑何彈劾臣不可擔任文宣院院使?在臣看來,這就是以捏造論事!”

李登高徹底完蛋了!聽到這裡,幾個最聰明的人已經猜測到李佑如何反擊了。果然不愧是李大人,一下子就繞開不利,敏銳的抓住了對手破綻!這比自我辯白更巧妙!

雖然大家潛意識裡都認爲大局已定,李佑已經掃清了障礙,將出任五品文宣院院使,很可能天子準了李佑請建文宣院的奏疏後,直接提出讓李佑擔任院使。但問題是,天子還沒有正式開口。根據一個沒影的事,對別人進行惡劣的人身攻擊,這算什麼?

袁閣老以小人之心度小人之腹,想到了什麼,臉色頓時大變。十分駭然的立刻退回班位,不再出頭。而李登高這個當事人,尚還在糊塗中,沒有反應過來。

李佑語氣更加重了幾分,繼續奏道:“李編修身爲翰林,自當潛心學問,以備顧問。然而他卻無心於此,只顧捕風捉影,憑空捏造虛言妄語誹謗他人,實屬欲投機取巧、邀名倖進!”

“臣絕無此意!”李登高有些慌張,爲自己辯解道。

李佑側頭對李登高厲聲道:“朝政國事,陛下心中自有裁斷。你卻窺伺聖意,揣測君心,更可笑的是在朝堂上大模大樣將你的臆想當做實據!

難道你的私心有所猜度,陛下就必然照你所想行事麼?敢問你意欲何爲?就是要挾聖上,遂你一己之私罷!”

李佑的連環言辭反擊一浪高過一浪,一波比一波猛烈,一句比一句兇險,從捏造誹謗一步步的到了窺伺聖意,然後又成了要挾聖上,衝擊地李登高面無人色、站立不穩。

上一個被李佑攻擊爲要挾聖上的人,是白侍郎和段知恩那夥,李登高和白侍郎走的也很近,豈能不明白內情?

看在羣臣眼中只能暗暗嘆息,卻沒人出來幫腔,某種程度上他這是咎由自取,誰要去幫腔,只怕立刻就被拖下水成爲“妄自揣測君心並要挾聖上”的同黨。

再說這滿朝戰鬥力第一的某人實在不是浪得虛名,吃飽撐着爲了別人的事情與他對壘。

趁着李登高被震住沒有舉動時,李佑以一錘定音的語氣,再次向天子奏道:“此等心機的人物,豈可留於清翰之地、視爲儲相之選?臣奏請罷去李登高翰林編修之職,另擇他用,不然朝廷不平、廟堂不靖!”

天子性子弱,但不代表不聰明,他看得出來,這下李佑和李登高兩人中只能安撫一個了。真要袒護李登高,那麼被李登高大罵出身人品的李佑沒有別的選擇,只能掛冠而去。

在兩人之間來回掃了幾眼,還是李佑分量更重一點,李登高比起來實在不堪其用。天子便諭示道:“準李佑所奏。衆卿可有所議。”

天子這道諭示,是分兩段的,前半段是准奏,讓李登高離開翰林院。但調轉不是罷官,李登高總要有個去處,所以後半段諭示的意思是讓羣臣議論哪個衙門能收留李登高。

李登高感覺天要塌了。人人皆知非翰林不入內閣,翰林院是清流裡的清流,精英里的精英。以翰林出身,熬上十來年成爲三四品的比比皆是,在翰林院積攢資歷和被趕出翰林院,仕途上絕對是天壤之別。他做夢也想不到,他抨擊李佑沒出身,反而自己卻丟了最寶貴的翰林出身。

朝廷各衙門的堂官都在殿中,但沒有一個出來表示願意收留李登高的。明眼人都瞧得出來,李登高自視甚高、性子偏激,還敢亂噴人,又說不定已經心懷怨望,招來幹什麼?給自己找麻煩麼?

要是李佑的話,倒是可以考慮招攬。雖然李佑也有點桀驁,但是個能做成事的人,請過來撈政績也不錯,而讀書讀出一身傲氣的李登高就算了罷。

解決了李登高,李佑似笑非笑,眼角餘光看到袁閣老想往後面躲,便刻薄的嘲弄道:“袁閣老不是惜才之人麼,方纔還在盡力迴護李編修。既然是同黨,不如讓李編修去你手下做箇中書舍人,反正都是七品。”

翰林院編修是七品,普通中書舍人也是七品,但前者是清流華選,後者是跑腿打雜的,地位差距天上地下。

在淺淺的鬨笑聲中,機關算計卻淪爲李登高同黨的袁閣老充耳不聞,繼續眼觀鼻鼻觀心,不言不語。再一次發誓,以後絕對不與李佑在朝堂上面對面爭辯任何問題了。

天子打斷了李佑的秋後算賬,下詔道:“準李佑所奏建文宣院之疏,可以李佑出任文宣院院使,吏部以爲如何?”這纔算是正式開始程序,若李登高選擇這個時機跳出來,就不會像剛纔那樣被動了。

趙天官出列答道:“陛下用人大善。”

李佑便上前謝恩,領下了這來之不易的正五品官職。隨即又奏請道:“李登高若無去處,人才可惜,臣舉薦李登高爲文宣院院丞。”

在李佑的設計中,文宣院有五品院使、六品院判、七品院丞,讓李登高擔任院丞,品級上倒是正合適。

衆人不禁替李登高倒吸一口涼氣,新鮮出爐的李院使這是要把李登高往死裡修理啊。那李登高去了文宣院,成爲李佑的下屬,還能有活路?

第105章 小圈子不好進第143章 關於新官三把火的議論二百七十七章 被打斷的暢想曲第98章 迎接年度考計六百一十三章 白馬非馬第185章 有了個女兒第165章 醜聞迭爆三百七十一章 紛至沓來的瑣事四百九十三章 幕後的交易第81章 巾幗不讓鬚眉三百零一章 大家都猜錯了四百九十六章 認清大勢四百一十九章 砰砰砰砰砰砰五百九十章 忠孝節義六百零三章 意識形態問題二百三十二章 曲終人散餘味悠長第147章 你簡直走火入魔了…第115章 她到底是誰?四百零二章 東坡殘碑五百五十五章 敗引子三百四十二章 我就敢休了你求給力三百七十八章 各種無事生非四百八十七章 貪贓與私鹽六百三十二章 開張瑣事三百九十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五百八十八章 百聞不如一見第31章 嚇出一身冷汗三百四十九章 人生何處不相逢二百一十二章 令人震肅的宮廷八卦第111章 腳踩兩隻船五百一十一章 明朗與失控六百四十七章 陰謀變陽謀第100章 老爺雖然品行不端…五百章 古道熱腸李僉憲二百五十六章 李三官的傳說二百八十九章 天倫之樂六百四十二章 什麼叫官債二百五十七章 與天官大人親近親近四百六十五章 三套人馬第91章 李姑爺耍賴攪渾水二百四十三章 你給我滾第27章 這個世道真黑五百章 並無人指使四百一十一章 畏威而不懷德四百八十五章 明天將會很精彩五百七十五章 外行的新東家二百六十五章 該守成了第117章 初入府衙二百七十九章 新陳代謝的契機五百四十六章 煤市行第42章 劉巡檢細說端詳三百八十章 彭閣老的災星六百二十六章 改版後的面目三百二十九章 話不投機半句多四百零六章 整飭鹽法事第147章 你簡直走火入魔了…二百九十六章 人情豈能大於國法三百四十九章 人生何處不相逢五百五十九章 一定要見六百三十九章 怎能如此沒有節操五百三十一章 朝堂風聲六百三十九章 怎能如此沒有節操四百三十八章 靜夜思六百零八章 這裡面水很深六百一十八章 各有不同第1章 要認清這個世道四百七十九章 景和朝第一言官二百八十四章 離別京城之前三百三十一章 白龍魚服扮豬吃虎最爽五百四十九章 你瞞不了我第45章 這個世界誰瘋了?三百六十四章 就差死而後已了三百五十一章 請大人以蒼生爲念第99章 被老丈人告了二百六十三章 舉重若輕第189章 通州一夜三百一十四章 李大人的潘多拉魔盒第197章 挖坑埋自己三百一十一章 風雲人物的戰鬥力第54章 躺着也中箭的名聲五百六十七章 李佑跑部四百六十七章 退一步海闊天空二百六十九章 李大人的過年日記第180章 李佑的春天?六百零一章 飯碗和體面第25章 事事有蹊蹺二百五十七章 與天官大人親近親近二百三十八章 夾縫中的道路第74章 大魚吃小魚遊戲四百四十二章 清君側第143章 關於新官三把火的議論第201章 這裡不是蘇州府三百九十九章 府衙春天如此短暫第120章 無題第133章 得隴望蜀四百三十一章 李佑此人很有意思三百六十二章 李大人和他的上司求最後的四百八十八章 最權威司法解釋五百六十八章 昌平不只有挖沙
第105章 小圈子不好進第143章 關於新官三把火的議論二百七十七章 被打斷的暢想曲第98章 迎接年度考計六百一十三章 白馬非馬第185章 有了個女兒第165章 醜聞迭爆三百七十一章 紛至沓來的瑣事四百九十三章 幕後的交易第81章 巾幗不讓鬚眉三百零一章 大家都猜錯了四百九十六章 認清大勢四百一十九章 砰砰砰砰砰砰五百九十章 忠孝節義六百零三章 意識形態問題二百三十二章 曲終人散餘味悠長第147章 你簡直走火入魔了…第115章 她到底是誰?四百零二章 東坡殘碑五百五十五章 敗引子三百四十二章 我就敢休了你求給力三百七十八章 各種無事生非四百八十七章 貪贓與私鹽六百三十二章 開張瑣事三百九十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五百八十八章 百聞不如一見第31章 嚇出一身冷汗三百四十九章 人生何處不相逢二百一十二章 令人震肅的宮廷八卦第111章 腳踩兩隻船五百一十一章 明朗與失控六百四十七章 陰謀變陽謀第100章 老爺雖然品行不端…五百章 古道熱腸李僉憲二百五十六章 李三官的傳說二百八十九章 天倫之樂六百四十二章 什麼叫官債二百五十七章 與天官大人親近親近四百六十五章 三套人馬第91章 李姑爺耍賴攪渾水二百四十三章 你給我滾第27章 這個世道真黑五百章 並無人指使四百一十一章 畏威而不懷德四百八十五章 明天將會很精彩五百七十五章 外行的新東家二百六十五章 該守成了第117章 初入府衙二百七十九章 新陳代謝的契機五百四十六章 煤市行第42章 劉巡檢細說端詳三百八十章 彭閣老的災星六百二十六章 改版後的面目三百二十九章 話不投機半句多四百零六章 整飭鹽法事第147章 你簡直走火入魔了…二百九十六章 人情豈能大於國法三百四十九章 人生何處不相逢五百五十九章 一定要見六百三十九章 怎能如此沒有節操五百三十一章 朝堂風聲六百三十九章 怎能如此沒有節操四百三十八章 靜夜思六百零八章 這裡面水很深六百一十八章 各有不同第1章 要認清這個世道四百七十九章 景和朝第一言官二百八十四章 離別京城之前三百三十一章 白龍魚服扮豬吃虎最爽五百四十九章 你瞞不了我第45章 這個世界誰瘋了?三百六十四章 就差死而後已了三百五十一章 請大人以蒼生爲念第99章 被老丈人告了二百六十三章 舉重若輕第189章 通州一夜三百一十四章 李大人的潘多拉魔盒第197章 挖坑埋自己三百一十一章 風雲人物的戰鬥力第54章 躺着也中箭的名聲五百六十七章 李佑跑部四百六十七章 退一步海闊天空二百六十九章 李大人的過年日記第180章 李佑的春天?六百零一章 飯碗和體面第25章 事事有蹊蹺二百五十七章 與天官大人親近親近二百三十八章 夾縫中的道路第74章 大魚吃小魚遊戲四百四十二章 清君側第143章 關於新官三把火的議論第201章 這裡不是蘇州府三百九十九章 府衙春天如此短暫第120章 無題第133章 得隴望蜀四百三十一章 李佑此人很有意思三百六十二章 李大人和他的上司求最後的四百八十八章 最權威司法解釋五百六十八章 昌平不只有挖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