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十七章 呂氏春秋

對於這意料之外出現的密庫,舅侄倆的看法不盡相同,雖然錢財和武器裝備看似一筆價值不菲的助力,但實際上對於未來的發展,能起到的作用並不大。

而庫存的三千餘斛糧食和竹簡,相比起錢財來價值要更大一些,甚至黃小剛認爲這裡面最有價值的就是竹簡,只可惜這些竹簡都是用小篆寫成的,舅侄倆連蒙帶猜僅能確定它有部分是《呂氏春秋》,其餘的到底是什麼就很難說了,似乎以密文的形式記載了什麼隱秘。

當然,《呂氏春秋》本身就是一部很牛叉的書了,乃是在秦國丞相呂不韋主持下,集合三千門客編撰的一部黃老道家名著。

該書據說成書於秦始皇統一中國前夕,此書以儒家學說爲主幹,以道家理論爲基礎,以名、法、墨、農、兵、陰陽家思想學說爲素材,熔諸子百家學說爲一爐,閃爍着博大精深的智慧之光。

呂不韋當時編撰此書,目的是想以此作爲大一統後的意識形態的基準,但後來執政的秦始皇卻選擇了法家思想,使包括道家在內的諸子百家全部受挫。

據說《呂氏春秋》集先秦道家之大成,是秦道家的代表作,全書共分二十六卷,一百六十篇,二十餘萬字,但實際上流傳到後世的可以肯定絕非善本,有大量的遺失和僞作混雜其中。

這《呂氏春秋》成書之前,乃是戰國時代末期,當時天下各國間皆有傑出之輩,如魏國有信陵君魏無忌,楚國有春申君黃歇,趙國有平原君趙勝,齊國有孟嘗君田文,他們都禮賢下士,結交賓客,並在這方面要爭個高低上下。

而當時的呂不韋剛剛因爲“奇貨可居”成功的上位爲秦國丞相,認爲秦國既然如此強大,自然應該由他代表秦國與四公子一爭高下,於是他也招來了天下文人學士,給他們優厚的待遇,最多時呂氏門下食客多達三千人。

與四公子不同的是,呂不韋招攬門客(門客與食客身份不同,食客略高於門客),並不甚看重勇夫猛士,卻十分注重文才。

原來,呂不韋有他自己的見解,他素來善於謀略,瞧不起那些頭腦簡單的勇夫。再說秦國猛將如雲,軍力強大,沒有必要再蓄養徵殺之士,還有一個原因,其時許多善辯之士紛紛著書立說,廣爲流傳,不但天下聞名,還可傳之後世,永垂青史,這一點尤其令呂不韋眼熱。

呂不韋本是商人出身,沒有條件去著書立說,但他可以藉助這些擅長舞文弄墨的門人,來實現自己的抱負和願望,那時各諸侯國有許多才辯之士,像荀卿那班人,著書立說,流行天下。

待到一切準備就緒,呂不韋就令門下凡能撰文者,每人把自己所聞所見和感想都寫出來。

等到文章交上來後,五花八門,寫什麼的都有,古往今來、上下四方、天地萬物、興廢治亂、士農工商、三教九流,全都有所論及,許多文章還有重複。呂不韋又挑選幾位文章高手對這些文章進行篩選、歸類、刪定,綜合在一起成書,取名叫《呂氏春秋》。

呂不韋對此書十分看重,他自己認爲這部號稱《呂氏春秋》的書是傑作,誇口說該書是包攬了“天地、萬物、古今”的奇書。

例如在相當全書總序的《序意篇》中就這樣寫道:“凡十二紀者,所以紀治亂存亡也,所以知壽夭吉凶也,上揆之天、下驗之地、中審之人。若此,則是非可不可無所遁矣。”

爲了精益求精,也是爲擴大影響,呂不韋還想出一個絕妙的宣傳該書的辦法,他請人把全書謄抄整齊,懸掛在咸陽的城門,聲稱如果有誰能改動一字,即賞給千金。

消息傳開後,人們蜂擁前去,包括諸侯各國的遊士賓客在內,卻沒有一個人能對書上文字加以改動。

當然,這不一定就證明《呂氏春秋》字字珠璣,達到了盡善盡美的程度,而很可能是因爲人們都敬畏呂不韋的威勢,沒有人願意出頭罷了。

回頭來說黃小剛和黃娜,雖然做舅舅的只有高中學歷,但外甥女可是貨真價實的雙料學士,自然知道這《呂氏春秋》的來歷,雖然之前聽得呂家村人自稱是呂氏漢裔,也沒往深處去想,如今瞧見了這些洞藏的《呂氏春秋》竹簡,還猜不出他們的來歷可就搞笑了。

“沒想到啊!這東萊郡裡還真是臥虎藏龍,一個豹山曹氏是曹操之後,一個蘆山呂氏是呂不韋之後……”黃小剛小心的翻動着書庫之中的竹簡,瞧着上面刀刻劍鑿的篆字,很是心有感嘆。

但見得黃娜卻是捧着一卷竹簡眯眼瞧看,聞言卻是接口道:“老舅你說漏了,還有個劉氏是琅琊王劉澤的後裔,也算是劉邦的之後吧!”

黃小剛點點頭,小心的翻開一捆竹簡,努力分辨了一下上面的字跡,但可惜水平確實有限,只得掩卷嘆息道:“所以啊!你外公從小就跟我強調讀書的重要性,結果我就不是讀書的料,如今算是身入寶山空手還了吧?以後就指望你了哈!”

黃娜斜眼看了看黃小剛,給了個充滿鄙視的衛生眼後,道:“激動什麼?以後找個厲害的人翻譯出來不就行了,還指望我呢?我也不認識啊!”

聽得這個說法,黃小剛覺得還行,又轉了轉後便準備出去乾點別的什麼事情,正要走出洞室的時候,就聽得黃娜“咦”了一聲,轉來看她拿着一冊竹簡對着火把瞧看,道:“老舅快來看,這有用隸書寫的東西!”

黃小剛聽得好奇,忙也回頭瞧看,果然從一堆角落裡找出了不少用隸書篆刻的竹簡,按照竹簡上的編號理出頭緒後,發現裡面竟然有《鬼谷子》、《淮南子》、《孫子兵法》等等書籍。

這小篆對於舅侄倆來說自然是太高端了,可隸書卻是不難,於是舅侄倆頓時來了興趣,各自忙也翻檢起來,並且在找到了各自感興趣的書籍後,竟也入迷的看了起來。

黃娜翻翻找找,找出了大半套的《孫子兵法》,便叫人點來油燈仔細瞧看,而黃小剛卻是東翻西翻的找一些自己感興趣的來看,居然叫他找出了一套《拾遺記》,便也將書搬到門口,如癡如醉的看了起來。

第六百四五章 淑女好逑第七百四十章 機關第七百四一章 邀請第二百三七章 夜襲第六章 搏命第二百八十章 神算第二百六十章 破城第五百三十章 何以鑑德第八十八章 合則兩利第二百十一章 祭祀第二百六二章 神速第三百四四章 交叉戰術第三百六十章 改土歸流第二百十七章 毒丸第四百九三章 近衛無敵第三百七三章 賺奪長安第一百零五章 熟土第七百六二章 熱戰第六百七七章 逼婚第二十九章 想太多第六百五九章 天意如此第六百四六章 高瞻遠矚第五百三三章 登陸日本第二百四十章 糊塗第六百六七章 墨技第五百五十章 汝願助否第四十四章 地圖第六百四一章 二翟授首第四百六九章 狼狽爲奸第三百九十章 鳴金收兵第二百七五章 回門第二百九五章 劉霸道南下第六百零一章 匯聚一堂第九十二章 心結第一百零十二章 好事雙來第四百五三章 紅鯉綠鯉第二百十六章 土改第二百五四章 急戰第二十九章 想太多第五百七六章 既定國策第五章 賊兵來了第二百零五章 秦瓊第六百七五章 還朝第三百十五章 別有用心第一百二八章 呂漢歸來第三百六三章 堅守待援第三百四八章 知難而退第七百三三章 人間第六百四一章 二翟授首第五百五四章 政策解說第六百四四章 人之常情第三百零四章 內應第一百六六章 軍產第一百六八章 戰術第五百六五章 準備入城第三百四三章 試探攻擊第二百零九章 開業第三百六九章 五軍之戰第五百二九章 總動員令第六百四七章 十拿九穩第二百八四章 旅順港第二百七八章 建省第一百章 蘆山呂瓷第二百七一章 燎原第七百十一章 軍改第十九章 接戰第七百三三章 人間第七百零八章 忽悠第七百三五章 丈夫第一百零十四章 孫思邈第十一章 時空定位第五百七九章 倭軍演陣第四百四七章 一步到位第一百零十一章 曹豹認主第三百九五章 陣前約誓第四百四四章 吾皇萬歲第一百六四章 免稅第七十章 狹鄉第四百十六章 革新鼎故第一百七三章 巧了第四百三五章 吉人天相第四百九五章 破營收尾第五百九二章 何以治國第三百五十章 兵臨孔家第三百十八章 李唐起兵第三百十八章 李唐起兵第三百零八章 破陣第七百章 算賬第五百五一章 童試將至第五百二三章 恰恰胡旋第七百五一章 喜脈第六百八二章 漏洞第二百十四章 新政第三百七六章 捨近求遠第二百九三章 基建之王第五百五三章 坐而論道第五百二三章 恰恰胡旋第六百四三章 遷徙預演第七百六二章 熱戰第七百四六章 雜活
第六百四五章 淑女好逑第七百四十章 機關第七百四一章 邀請第二百三七章 夜襲第六章 搏命第二百八十章 神算第二百六十章 破城第五百三十章 何以鑑德第八十八章 合則兩利第二百十一章 祭祀第二百六二章 神速第三百四四章 交叉戰術第三百六十章 改土歸流第二百十七章 毒丸第四百九三章 近衛無敵第三百七三章 賺奪長安第一百零五章 熟土第七百六二章 熱戰第六百七七章 逼婚第二十九章 想太多第六百五九章 天意如此第六百四六章 高瞻遠矚第五百三三章 登陸日本第二百四十章 糊塗第六百六七章 墨技第五百五十章 汝願助否第四十四章 地圖第六百四一章 二翟授首第四百六九章 狼狽爲奸第三百九十章 鳴金收兵第二百七五章 回門第二百九五章 劉霸道南下第六百零一章 匯聚一堂第九十二章 心結第一百零十二章 好事雙來第四百五三章 紅鯉綠鯉第二百十六章 土改第二百五四章 急戰第二十九章 想太多第五百七六章 既定國策第五章 賊兵來了第二百零五章 秦瓊第六百七五章 還朝第三百十五章 別有用心第一百二八章 呂漢歸來第三百六三章 堅守待援第三百四八章 知難而退第七百三三章 人間第六百四一章 二翟授首第五百五四章 政策解說第六百四四章 人之常情第三百零四章 內應第一百六六章 軍產第一百六八章 戰術第五百六五章 準備入城第三百四三章 試探攻擊第二百零九章 開業第三百六九章 五軍之戰第五百二九章 總動員令第六百四七章 十拿九穩第二百八四章 旅順港第二百七八章 建省第一百章 蘆山呂瓷第二百七一章 燎原第七百十一章 軍改第十九章 接戰第七百三三章 人間第七百零八章 忽悠第七百三五章 丈夫第一百零十四章 孫思邈第十一章 時空定位第五百七九章 倭軍演陣第四百四七章 一步到位第一百零十一章 曹豹認主第三百九五章 陣前約誓第四百四四章 吾皇萬歲第一百六四章 免稅第七十章 狹鄉第四百十六章 革新鼎故第一百七三章 巧了第四百三五章 吉人天相第四百九五章 破營收尾第五百九二章 何以治國第三百五十章 兵臨孔家第三百十八章 李唐起兵第三百十八章 李唐起兵第三百零八章 破陣第七百章 算賬第五百五一章 童試將至第五百二三章 恰恰胡旋第七百五一章 喜脈第六百八二章 漏洞第二百十四章 新政第三百七六章 捨近求遠第二百九三章 基建之王第五百五三章 坐而論道第五百二三章 恰恰胡旋第六百四三章 遷徙預演第七百六二章 熱戰第七百四六章 雜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