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十八章 李唐起兵

最終,有關阿舅軍是如何在狄縣城前土崩瓦解的消息,緊趕慢趕的還是趕上了六月初十的班船,於六月二十抵達了旅順港。

看着黃娜發來的軍報,尤其是看着裡面輕描淡寫的字句,黃小剛除了哭笑不得之外,倒也沒有太多的想法,畢竟黃娜可是有着主角光環的位面之子,打出這樣看似跟扯淡沒什麼區別的大勝仗來倒也是理所當然啊!

哦嚯嚯!六千五破十五萬!這可是傳奇級別的勝利啊!

雖說整個戰役當中,像樣的戰鬥也就打了一場,但最終結果對己方有利便行了,至於其中到底發生了什麼,估計得留給後世的史學家慢慢去研究了。

回過頭來,黃小剛也算明白了一個事情,那就是爲什麼在隋末的歷史當中,把山東羣雄肛的死去活來的張須陀,最後卻在李密的手上死得不明不白……真相往往很愁人啊!

此外,對於竇建德和孫宣雅投靠的事情,黃小剛雖然存着一個擔心,不過看起來黃娜的處理思路應該問題不大,她的計劃是把竇建德和孫宣雅帶來的人馬精簡之後各自收編爲一個營,然後編入天鳳軍的預備役序列進行訓練,如果聽話好用就帶着一起玩,要是不老實就乾脆將其改爲派遣軍,送到遼東來開荒就是了。

至於竇建德和孫宣雅這兩人,原則上是不準備讓他們繼續領兵了,但也不能馬上就奪了他們的兵權,所以讓他們兼了“營長”的實職之外,也給了他們每人一個“參軍”的虛職,按照黃娜的想法,以後等時機成熟的時候,再把“總參謀部”弄出來,作爲他們養老的地方也就成了。

也不用操心黃娜在臨淄那邊如何收尾,黃小剛卻是要趕進度加快旅順港這邊的建設,做好安置大量移民的準備工作。

想想看,阿舅軍這上上下下的十幾萬人,就算黃娜最後勉強能收攏一半,挑三揀四下來也得有個萬把人的青壯對吧?全弄來遼東開荒不特麼嘎嘎的好啊!

不過,想要全面開發遼東,就得先把整個遼東半島給佔下來,而要佔下整個遼東半島,就得把實際控制線從眼下的奢卑城往北推進,能推到遼東城(今遼陽)當然最好,最近也得推進到烏骨城(今丹東市)下,所以這淵太祚和乙支文德在安平(今遼寧莊河)築城的動作就有點噁心了,無異於在遼東半島的中心位置紮下了一枚釘子。

而此時,就算是再笨的人也明白過來,這兩人一上來就築城的動作還真不是臭棋一步,反倒當真可謂是神來之筆。

但是,即便叫高麗人埋了釘子也無所謂,因爲單是一個旅順港的港區在三五年內就已經足夠黃小剛折騰的,就這麼大一塊地方讓他安置個一、二十萬人都綽綽有餘,要知道後世的整個大連人口近千萬,單是旅順口區的常住人口便超過三十萬。

所以,要是有十萬人給他安排過來,黃小剛有信心三五年間就能把旅順港發展成一個集輕工業、遠洋航運、造船、製造、倉儲物流等等爲一體的大型熱港,成爲天鳳軍的重要戰略根據地。

也不管奢卑城的範炯和鄭熊兩人怎麼跟淵太祚和乙支文德過招,黃小剛很是耐心的埋頭在旅順港搞他的基建,尤其是五月份黃娜從高密給他調配了一批工匠過來增援後,建設速度倒也增快了少許。

到了五月底,整個港口區域的一期下水工程終於如期竣工,並且木材廠中處理好,做好乾燥和脫水的第一批原木也全部出廠,不過鑑於旅順港的造船工匠們還沒研究好如何根據船模來製造黃小剛想搞風帆船,所以乾脆黃小剛就把這批木材拿來建造港區的商業民居,先把商業區給弄起來再說。

此外,隨着從奢卑城礦區運來的銅鐵礦石逐漸堆積,但已經探出的煤礦卻還沒有人力組織開採,不得已之下黃小剛只能先調集人手把港區的鑄錠場先搞起來,然後採用最爲費工費料的木炭還原法先把銅礦石給處理了,鑄成銅錠運回東華,至於鐵礦石就只能先放着,等着以後挖出了煤礦再說。

忙忙碌碌,轉眼就到了七月中旬,也就在黃小剛剛畫了兩個多月的時間觀察好了潮汐,然後正領着人在港口北面的後嶺(今旅順口區後沙包村)海邊,將灘塗改造成階梯式曬鹽場時,班船卻送來一個叫人震驚的消息:四月二十八,李淵開雁門關引突厥始畢可汗入關,並向突厥稱臣,又自稱唐公(還是李唐),擁立代王楊侑(楊廣孫,父昭乃楊廣長子)爲帝,雜用絳白,改易旗幟,以示突厥,逐據太原、雁門、樓煩三郡,傳檄諸郡起兵反隋!

瞧見如此消息,黃小剛也是嚇了一跳,忙也翻找之前的軍報,倒是見了之前四月得到的消息,二月的時候這什麼突厥始畢可汗領軍十萬進逼雁門關,太原留守李淵還領軍三萬前往雁門關馳援,怎麼轉眼他就跟突厥人搞在了一起,還把突厥人放進了關內。

莫名其妙之下,倒是看到了黃娜的來信,提到她上學的時候曾經聽歷史老師講“渭水之盟”,明確的提到過李淵起兵反隋時曾經與突厥有過約定,所以李世民纔會在渭水便橋之上痛斥頡利、突利二可汗背約,後來又殺白馬與突厥可汗之結訂立新約。

不過,在歷史書上倒也不把這個事情當做是叛國投敵或賣國求榮,畢竟後來李二同志可是把突厥給滅了,然後自己給自己美化了一筆,給出官方的說法是:渭水之盟避免了唐朝在不利條件下的作戰,爲自己穩定局勢、發展經濟、積蓄力量贏得了時間,是唐朝與突厥強弱變化的一個重要轉折點。

那麼,歷史的真相是什麼呢?

大業十三年六月,李淵接受劉文靜結好突厥、資其士馬以益兵勢的建議,親爲書啓,卑詞厚禮,致書始畢可汗(向突厥稱臣),以求得其幫助,書雲;“欲大舉義兵,遠迎主上,復與突厥和親,如開皇之時。若能與我俱南,願勿侵暴百姓。若但和親,坐受寶貨,亦唯可汗所擇。”

始畢可汗回書,表示若李淵稱帝,願以兵馬助之。李淵以爲時機未到,裴寂等乃請先尊煬帝爲太上皇,暫立代王楊侑(煬帝孫,父昭乃煬帝長子)爲帝,傳檄諸郡,改易旗幟,雜用絳白,以示突厥。

七月,李淵發兵晉陽(今山西太原),攻入關中。

第五百七七章 國家紅利第一百五九章 夢想第一百六三章 約法第三百八八章 錦上添花第三百七四章 瓦崗入關第四百零六章 援軍才至第五十八章 訓練進階第五百三一章 刊印天下第三百九八章 騎虎難下第五百六二章 大禍臨頭第五百章 司馬西歸第五百七八章 道州矮民第七百三二章 普天第八十六章 瞎忙第三百六十章 改土歸流第四百十一章 一念之間第二百六十章 破城第三百八四章 戰爭之王第三百零八章 破陣第四百零九章 毀天滅地第六百六三章 所圖第六百九七章 換質第六百章 一網打盡第二百七九章 妙算第四百三八章 世民獻策第五百九六章 起錨待發第四百一十章 雷霆地獄第二百零六章 激將第七百二八章 不可第四百六一章 合情合理第十三章 制膠與繩第四百二八章 創刊發行第七百三十章 有變第三十章 腳踏實地第二百四六章 丟臉第六百七七章 逼婚第九十九章 冒充紅娘子第六百四十章 一場好戲第十九章 接戰第五百零九章 一雙渣男第二百七八章 建省第四百二七章 科舉細則第二百五八章 戰備第六百零七章 皆入彀中第三百九三章 兩面夾擊第六百五五章 德勘歿末第五百九四章 元帥之敵第二百五七章 兒戲第三百八七章 面面相窺第一百零十八章 名門之後第三百零四章 內應第六百零九章 糧信本位第六百九十章 幣制第三十二章 製陶第五百三七章 備戰黎陽第三百零五章 推演第二百八六章 新年禮物第四百二七章 科舉細則第四百三二章 大局在握第四百六三章 先禮後兵第一百零十五章 三憾事第一百六二章 安民第一百零一章 神機箭第三百二四章 士信娶親第三百五二章 咄咄逼人第六百章 一網打盡第二百八二章 自薦第三百九四章 與國無疆第一百四三章 典吏第七百六八章 大坑第七百四十章 機關第三百四二章 再馳黎陽第六百二二章 十萬女軍第六百三十章 一對眼間第二百二五章 民意第八十六章 瞎忙第二百八六章 新年禮物第三百五九章 計劃不足第六百零三章 稅賦何用第六百零七章 皆入彀中第九十七章 事預則立第七百十六章 江山第六百八七章 訂單第二百九六章 收容難民第一百七七章 廢奴第一百六二章 安民第六百零七章 皆入彀中第七十章 狹鄉第五百七九章 倭軍演陣第七十七章 慘勝第四百五六章 彭城告急第三百五十章 兵臨孔家卷二 鳳出東華 第一百四一章 徙城第一百六七章 規劃第五百四十章 三思而行第八十五章 善後第四百四五章 基建膠州第六百二一章 平權法案第二百零七章 說範第八十九章 分則無益
第五百七七章 國家紅利第一百五九章 夢想第一百六三章 約法第三百八八章 錦上添花第三百七四章 瓦崗入關第四百零六章 援軍才至第五十八章 訓練進階第五百三一章 刊印天下第三百九八章 騎虎難下第五百六二章 大禍臨頭第五百章 司馬西歸第五百七八章 道州矮民第七百三二章 普天第八十六章 瞎忙第三百六十章 改土歸流第四百十一章 一念之間第二百六十章 破城第三百八四章 戰爭之王第三百零八章 破陣第四百零九章 毀天滅地第六百六三章 所圖第六百九七章 換質第六百章 一網打盡第二百七九章 妙算第四百三八章 世民獻策第五百九六章 起錨待發第四百一十章 雷霆地獄第二百零六章 激將第七百二八章 不可第四百六一章 合情合理第十三章 制膠與繩第四百二八章 創刊發行第七百三十章 有變第三十章 腳踏實地第二百四六章 丟臉第六百七七章 逼婚第九十九章 冒充紅娘子第六百四十章 一場好戲第十九章 接戰第五百零九章 一雙渣男第二百七八章 建省第四百二七章 科舉細則第二百五八章 戰備第六百零七章 皆入彀中第三百九三章 兩面夾擊第六百五五章 德勘歿末第五百九四章 元帥之敵第二百五七章 兒戲第三百八七章 面面相窺第一百零十八章 名門之後第三百零四章 內應第六百零九章 糧信本位第六百九十章 幣制第三十二章 製陶第五百三七章 備戰黎陽第三百零五章 推演第二百八六章 新年禮物第四百二七章 科舉細則第四百三二章 大局在握第四百六三章 先禮後兵第一百零十五章 三憾事第一百六二章 安民第一百零一章 神機箭第三百二四章 士信娶親第三百五二章 咄咄逼人第六百章 一網打盡第二百八二章 自薦第三百九四章 與國無疆第一百四三章 典吏第七百六八章 大坑第七百四十章 機關第三百四二章 再馳黎陽第六百二二章 十萬女軍第六百三十章 一對眼間第二百二五章 民意第八十六章 瞎忙第二百八六章 新年禮物第三百五九章 計劃不足第六百零三章 稅賦何用第六百零七章 皆入彀中第九十七章 事預則立第七百十六章 江山第六百八七章 訂單第二百九六章 收容難民第一百七七章 廢奴第一百六二章 安民第六百零七章 皆入彀中第七十章 狹鄉第五百七九章 倭軍演陣第七十七章 慘勝第四百五六章 彭城告急第三百五十章 兵臨孔家卷二 鳳出東華 第一百四一章 徙城第一百六七章 規劃第五百四十章 三思而行第八十五章 善後第四百四五章 基建膠州第六百二一章 平權法案第二百零七章 說範第八十九章 分則無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