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一章 二翟授首

對於裴仁基的毛遂自薦,翟讓倒也沒想太多,略微沉吟了一下之後便也允了。

不過,爲了保險起見,翟讓也沒讓裴仁基一個人去洛陽,而是點了一個叫做王觀的瓦崗老人作陪,畢竟在他來看裴仁基始終算是個半路出家的瓦崗外姓,不怕他搞事,就怕他在李密面前說不上話。

前文有述,這裴仁基之前本是前隋將領,因奉命鎮壓佔領洛口倉的瓦崗軍,而受到監察御史蕭懷靜牽制,被迫投降李密。

當時裴仁基的軍中有一個監軍御史名叫蕭懷靜,此人乃是楊廣名義上的小舅子,所以平時很拽,總是想着辦法搞事情撈功勞,所以這傢伙屢次蒐羅裴仁基的過失上奏彈劾他。

後來李密率瓦崗軍佔領洛口倉城後,一時間也不轉進,反倒是大力修建起倉城,蕭懷靜幾次催促裴仁基出戰攻城,可當時裴仁基手上兵力不過幾千人,讓他去攻打有十幾萬人的倉城豈非是肉包子打狗,後來李密知道裴仁基進退兩難的狼狽處境,就派人勸說他投降,並以厚利來誘惑他。

說起來也是好笑,李密勸說裴仁基不成,使者卻是被蕭懷靜抓住,然後蕭懷靜自以爲是楊廣的小舅子就牛逼大了,居然押着瓦崗軍的使者去找裴仁基對質,結果裴仁基見自己是黃泥巴掉褲襠,乾脆一不做二不休直接命人將蕭懷靜砍成了肉泥,然後領着手下願意追隨的士兵直接投了瓦崗軍。

這之後裴仁基隨着瓦崗軍轉戰各處,並且還幫着騙過了大興的守將屈突詮,爲瓦崗軍奪下大興城立下了汗馬功勞,所以翟讓便將其此人提拔在自己身邊,久而久之便將他當成了自己人。

但有一點或許他是不曾想過:當初裴仁基之所以投瓦崗軍,說是被李密所害,可實際上未必裴仁基不是礙於李密的聲望和號召力,搞的一次投機?

便也說裴仁基得了翟讓允許,便領着王觀帶着一隊護衛出了大興,直往洛陽方向行去,不過兩日便來到了函谷關前,恰好碰見了領着大隊人馬將要過關西行的祖君彥。

這祖君彥字宏時,本是范陽郡遒縣(今河北省淶水縣)人,乃是北齊尚書左僕射祖珽之子。年輕時言辭訥澀,富有才學,大業末年得授東平郡參軍、檢校宿城縣令,世稱“祖宿城”。

大業十一年(此時李密未入瓦崗)翟讓攻破東平後,投進入瓦崗軍中,李密入瓦崗後見他是個人才,便將其提拔爲記室參軍。

此外,祖君彥與裴仁基非但之前同爲隋臣,入瓦崗後因爲同爲降將,私下也有幾分交情,於是二人見面之後自然要寒暄幾句。

待裴仁基得知,祖君彥此次是奉了李密的命令,領了三個鳳軍教導營準備前往大興,準備藉着要將大興守軍整編訓練的名義,試探一下翟讓的態度之後,便將大興的情況還有翟讓兄弟的態度合盤與祖君彥說了。

待得祖君彥聽說,那日翟讓的大哥說了一句“天子止可自作,安得與人?汝若不能作,我當爲之!”,頓時眼眉便眯成了一條線,冷笑道:“呵呵!自取其死,奈何呼?”

然後祖君彥便拉着裴仁基的手,將李密想要除掉翟讓兄弟的真實意思,細細與裴仁基說了,二人略一思謀便設下了定計。

翌日一早,裴仁基將王觀留給祖君彥,便轉身返回大興,不過此行他身邊多了一名祖君彥派的信使,信使名蔡建德,本是李密招攬的武士,武藝十分的高強,平時只在李密身邊護衛,此次因爲擔心祖君彥的安全,特地派與他做侍衛。

又兩日,裴仁基領着信使返回了大興,因提前做過報備,所以翟讓早早便命人升起了守備府的大堂,待得裴仁基領着蔡建德入內,便由蔡建德送上密信一封,言道:“我家參軍心憂司徒不知洛陽之事,特手書一封,命某親自交與司徒!”

翟讓接過來一瞧,卻發現祖君彥信中全是公事公辦口吻,說什麼如今天鳳軍設西部戰區,職權全在元帥李密手中,而他奉了李密的命令,正領軍前來大興途中,將要依令對大興的守軍進行整編集訓云云。

翟讓細瞧信中字句,自然是看得滿頭的霧水,一旁的翟弘、翟摩侯見翟讓眉頭直皺,忙也來問何事,翟讓便將信中所說之事簡單與二人說了,而後便也來問蔡建德道:“除信中事,你家參軍可還有什麼交代?”

蔡建德道:“我家參軍交代,若是司徒看過手書尚有疑問的話,另有密信一封,可交與司徒。”

翟讓一聽還有密信,忙也叫蔡建德趕緊呈上,哪知道蔡建德卻是左右瞧了瞧,道:“還請司徒借一步說話。”

翟讓想來這祖君彥的密信之中肯定還藏有什麼大秘密,一時間竟也沒做防備,便叫蔡建德隨自己入內室,不過此時翟弘、翟摩侯卻是要跟着入內,翟讓不好阻攔之下,乾脆讓裴仁基也跟着進來。

於是,五人進到內室之中,蔡建德便從胸懷的內袋之中取出了密信交與翟讓,待翟讓啓信一瞧,果然叫信中內容給震驚了,但見得信中字句說的是李密對翟讓屢不奉召之事大發雷霆,已經決定要嚴懲翟讓、翟弘,不日之內便要派人來取二人的性命,勸翟讓早作打算云云。

看到此處,翟讓頓時大恨,喝道:“好你個李法主(法主爲李密下字),安敢如此待我?”

然而也就在此時,就瞧見蔡建德與裴仁基對了一個眼神,跟着二人便迅捷摸出身藏的短刃下了殺手。

也就瞧見裴仁基動作迅捷的伸手捂着翟弘口鼻,隨手一劃便用短刃抹了他的脖子,而蔡建德則是錯身一撞,先是用短刃直捅翟摩侯的後心,待得白刃近紅刃出時,又迅捷抽刃轉身捅在了翟讓胸腹,翟讓頓時躺倒在地,滿地打滾,慘叫之聲如牛吼一般。

這內室之中突然傳出翟讓的慘叫,堂中衆人頓時色變,不少人立即拔出兵刃欲行救援,見狀裴仁基當即拔出隨身寶劍,一劍將翟讓首級斬下,而後親自提着翟讓頭顱大喝道:“裴某奉李元帥將令斬殺翟讓、翟弘,二翟今已授首,何人膽敢阻攔?”

見裴仁基提着翟讓頭顱,一身是血的走出內室,衆人都被驚得連連後退,待得裴仁基行至堂前,便也喝道:“所謂國有國法,軍有軍規,翟氏兄弟執掌軍權,卻屢屢違抗軍令、獨斷專行、貪婪暴虐、凌辱同僚、對上無禮,今又欲兵變反叛,裴某奉李元帥之令將其斬殺,如今首惡已除,諸位若願意聽從元帥之令,往日之事皆不追究。”

衆人見大勢已去,只得紛紛放下兵器拜服在地,表示願意歸順。

第五百二七章 老牛嫩草第一百零一十章 軍議(三)第三百七六章 捨近求遠第七百五九章 探視第一百六九章 宇文第六百四九章 一計不成第二百七七章 船廠第一百三五章 呂母起義第十三章 制膠與繩第七百五七章 豬蹄第六百四二章 活學活用第六百四八章 蕭後召見第九十一章 改造升級第五百三六章 規劃濟州第四百四二章 三院一閣第一百三四章 問鼎第三百十一章 兩難第三十九章 渣男第六百三一章 破關邀戰第一百九九章 奈何第四百二三章 三期規劃第九十六章 放豹歸山第四百零五章 迤邐而來第七百二五章 新政第二百四七章 論策第五十四章 平生僅見第四百九十章 美中不足第四百六五章 各懷鬼胎第五百二八章 錯綜複雜第三百九五章 陣前約誓第六百二一章 平權法案第五百七四章 罪大惡極第七百十二章 不公第一百二七章 浮客編民第二百九六章 收容難民第七百二七章 早晚卷二 鳳出東華 第一百四一章 徙城第七百三九章 公案第四百四五章 基建膠州第三百三二章 蹬鼻上臉第三百七一章 徐徐圖之第三十五章 宴客第五百七一章 非之善地第一百二九章 三堂會審第四百十二章 地裂天崩第三百三六章 土崩瓦解第六百三十章 一對眼間第四十三章 規劃第二十二章 驟雨第四百三九章 出使黎陽卷二 鳳出東華 第一百四一章 徙城第六十一章 撒郎嘿喲!第二百十二章 軍議第七十六章 妖術第三百四九章 翌日再戰第一百七四章 大勝第十二章 不情之請第一百九六章 壕軍第三十四章 真本事第五百四五章 邀約觀禮第三百五一章 金牌配角第二百九七章 壕溝戰術第七百五二章 秘法第十四章 備戰第一百零十七章 呂氏春秋第三十五章 宴客第二百十八章 天罰第七百四一章 邀請第五百六五章 準備入城第四百七一章 去留兩難第三百七四章 瓦崗入關第六百七十章 安排第四百八六章 弄拙成巧第七百零四章 遠景第七百三五章 丈夫第七百零五章 南征第六百五一章 傳國玉璽第一百零三章 整訓第四百三一章 天子門生第四百零三章 大義凜然第六百九八章 蟄伏第八十八章 合則兩利第五百四五章 邀約觀禮第一百零一章 神機箭第三百四八章 知難而退第一百二八章 呂漢歸來第三百六一章 大唐之風第三百七八章 萬事俱備第四百九七章 楊浩出奔第四百零四章 卻月車陣第一百八五章 坐商第一百零十五章 三憾事第六十九章 開拔第六百五二章 敢不從命第五百四六章 檢校空軍第三百四八章 知難而退第五百八四章 十萬火急第二百二五章 民意第七百四四章 鼓譟第三百三六章 土崩瓦解
第五百二七章 老牛嫩草第一百零一十章 軍議(三)第三百七六章 捨近求遠第七百五九章 探視第一百六九章 宇文第六百四九章 一計不成第二百七七章 船廠第一百三五章 呂母起義第十三章 制膠與繩第七百五七章 豬蹄第六百四二章 活學活用第六百四八章 蕭後召見第九十一章 改造升級第五百三六章 規劃濟州第四百四二章 三院一閣第一百三四章 問鼎第三百十一章 兩難第三十九章 渣男第六百三一章 破關邀戰第一百九九章 奈何第四百二三章 三期規劃第九十六章 放豹歸山第四百零五章 迤邐而來第七百二五章 新政第二百四七章 論策第五十四章 平生僅見第四百九十章 美中不足第四百六五章 各懷鬼胎第五百二八章 錯綜複雜第三百九五章 陣前約誓第六百二一章 平權法案第五百七四章 罪大惡極第七百十二章 不公第一百二七章 浮客編民第二百九六章 收容難民第七百二七章 早晚卷二 鳳出東華 第一百四一章 徙城第七百三九章 公案第四百四五章 基建膠州第三百三二章 蹬鼻上臉第三百七一章 徐徐圖之第三十五章 宴客第五百七一章 非之善地第一百二九章 三堂會審第四百十二章 地裂天崩第三百三六章 土崩瓦解第六百三十章 一對眼間第四十三章 規劃第二十二章 驟雨第四百三九章 出使黎陽卷二 鳳出東華 第一百四一章 徙城第六十一章 撒郎嘿喲!第二百十二章 軍議第七十六章 妖術第三百四九章 翌日再戰第一百七四章 大勝第十二章 不情之請第一百九六章 壕軍第三十四章 真本事第五百四五章 邀約觀禮第三百五一章 金牌配角第二百九七章 壕溝戰術第七百五二章 秘法第十四章 備戰第一百零十七章 呂氏春秋第三十五章 宴客第二百十八章 天罰第七百四一章 邀請第五百六五章 準備入城第四百七一章 去留兩難第三百七四章 瓦崗入關第六百七十章 安排第四百八六章 弄拙成巧第七百零四章 遠景第七百三五章 丈夫第七百零五章 南征第六百五一章 傳國玉璽第一百零三章 整訓第四百三一章 天子門生第四百零三章 大義凜然第六百九八章 蟄伏第八十八章 合則兩利第五百四五章 邀約觀禮第一百零一章 神機箭第三百四八章 知難而退第一百二八章 呂漢歸來第三百六一章 大唐之風第三百七八章 萬事俱備第四百九七章 楊浩出奔第四百零四章 卻月車陣第一百八五章 坐商第一百零十五章 三憾事第六十九章 開拔第六百五二章 敢不從命第五百四六章 檢校空軍第三百四八章 知難而退第五百八四章 十萬火急第二百二五章 民意第七百四四章 鼓譟第三百三六章 土崩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