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不情之請

黃小剛雖然對於“大業年間”有一個大致的概念,知道這已經算是隋朝末年,但對大業十年具體都有些什麼事情發生卻是所知不多,並且這什麼左孝友起義也是根本就沒聽過。

畢竟隋末唐初天下紛亂,提到農民起義被演繹得最多的也就是瓦崗寨、杜伏威、竇建德、李密、還有楊玄感這些赫赫有名的歷史人物,對於小魚小蝦沒誰會去關心。

不過,通過與劉駟、呂固他們的擺談,黃小剛也大致瞭解了此時他與侄女黃娜所處之地該也是大致山東半島以東煙臺附近,並且還運氣非常好的沒有碰上左孝友起義掀起的戰火。

畢竟從幽幽谷一出來就遇見劉家村逃難的村民也算是不幸之中的萬幸,要是一出來就碰上義軍的大部隊,怕是黃小剛再怎麼錘神附體也難保得黃娜的安全,畢竟中國古代的農民起義究竟是個什麼造型,大家都也是心知肚明。

卻也說了,劉駟等人與黃小剛好一番擺談之後,也纔想起了眼下來尋舅侄倆的用意,但也見得呂固從懷中摸出了一枚菊花硬幣,交與黃小剛道:“先前未知黃小哥來尋青竹,竟是用來制此等利器,鄉下小子短了見識,且叫小哥破費了。幾桿青竹而已,本就值不得幾文銅錢,何況是此等貴重的西域銀幣。”

瞧着呂固還來的菊花硬幣,黃小剛也才知道黃娜一早是用什麼去換回了十杆毛竹,當初的刮目相看立馬轉變成了不屑鄙視,不過還是忙給她圓場道:“以物易物,本是如此,內侄以錢換物倒也不差。”

這菊花硬幣所用的金屬乃是鋼芯鍍鎳,而鎳這種金屬又有個別稱叫做德國銀,鍍在表面銀亮銀亮的,也就使得菊花硬幣拿出叫隋朝人一瞧,百分百認定是真銀,一枚菊花硬幣的重量怎麼說也得超過一錢(一錢爲三克,實際上一元的菊花硬幣重量爲六克),以一錢白銀的價值而言,去買十跟毛竹肯定不是賺了,而是大大的虧了。

此外,聽得呂固將此物稱作“西域銀幣”,黃小剛倒也很是意外,凡是讀過高中的人也都知道隋朝時中西交流已然通達,西域胡商來隋貿易已成常態,絲綢之路也是從此時開始走向繁榮,因此可見這呂固的見識當真不差。

但說呂固雖對黃小剛“以物易物”的說法很是認同,卻還是執意將菊花硬幣交還,笑道:“話雖不錯,但此等西域銀幣也太過貴重了一些,小哥萬不可循了死理。”

隨後又拿起竹弩道:“說來,老漢如今也有一個不情之請,不知黃小哥可願聽上一聽?”

黃小剛自然瞧出他對這竹弩有的想法,當即忙道:“無妨!老丈還請直言,若是黃某所能之事,定不推辭!”

呂固便也直言道:“我蘆山雖是在羣山之中固守自足,可如今聽聞賊軍勢大,斷不敢自以爲高枕無憂,因此這防禦之事還須從長計議,黃小哥既然有如此鬼斧神工之技,可否助我蘆山一臂之力,制此利器用以御賊?”

黃小剛忙也思索了一下措辭,這才一臉正色道:“我舅侄先得劉翁援手,又得呂老丈收留,正思無以爲報,既然用得我舅侄所制之物,當鼎力相助之。”

聽得黃小剛滿口答應,劉駟和呂固自是歡喜,卻也就聽得劉大虎把竹弓抓在手裡,卻道:“後生,俺瞧着你制弓所用的膠與繩與旁人不同,若是大量來制,物料可還趁手?”

黃小剛也沒想到這劉大虎倒也心細,忙也言道這制弓所用的膠、繩他都有辦法制出,倒也不用擔心,只需村中提供簡單的物料也就成了,此外要想大量製作的話,還需要一定人手和一個鐵匠,不然就算製出了弓弩和箭矢,卻沒有箭頭也是白瞎。

聽說還需鐵匠,三人都是面面相窺,倒是呂固撫須笑道:“要說鐵匠,我蘆山還真是尋不出一人,不過……黃小哥怕是不知,這家主人恰好是一個休役的銅匠,若是打製箭頭,他倒也成。”

說畢,呂固便也招呼一聲,就瞧着一早上都躲在屋裡不曾露面的屋主人的妻子忙也出來,二人用土話言說了幾句後,便也見她急匆匆就往外面去了。

隨後,黃小剛便與三人商討起弓弩打製的規格和數量,粗略的計算了之後,呂固提出要加強蘆山村的防禦至少須得竹弓二十、竹弩三十,且至少要在五天之內完成。

這之前蘆山村中倒也得到了其他村中的傳訊,知道有賊兵進山拉丁,於是村中青壯便也組隊進山狩獵,順便避禍。如今既然得了劉家村帶來的消息,也就知道光是一味躲避怕是無用,經過商議之後,兩個村子倒也決定就在蘆山村設寨據守,並且也都派人去尋之前避禍的各村青壯,至於說打造竹弓竹弩之事倒也是意外之舉,因此也不敢獅子大開口,一下子提出個難以達成的目標,而五十把弓弩也足夠兩村可戰青壯分配了。

黃小剛思量了一下之後,倒也勉強答應下來,要在五日之內製出五十把弓弩難度倒也不大,不過眼下除了竹子之外,另外兩樣重要的物料木工膠和麻繩他卻是真不多了,所以他也不敢胯下海口。

也就在幾人剛剛大致商議好製作事項,也就瞧着屋主夫妻二人急急趕了回來,呂固忙也幫着互相通了姓名,才知道這家男主人姓何名春,是隸屬黃縣河工司的在役銅匠,而其妻則是蘆山村的呂氏族人。

相互引薦之後,聽說黃小剛所制弓弩急需箭頭,何春當即轉身進屋就拿出了一包箭頭來,打開一看裡面至少上百枚的漢式三棱箭頭,還有狩獵用的柳葉型倒刺箭頭,甚至也有幾枚鏟型箭頭,這些箭頭幾乎全都是生鐵打製,也進行了粗糙的打磨,只是放的時間略久,已經有了輕微的鏽跡。

見得黃小剛對那幾枚鏟型箭頭特別好奇,何春忙也介紹道:“此等箭頭乃是軍中所得,皆高麗人所用,大業七年時何某隨軍去往河東得來,用以射殺戰馬很是犀利。”

第二十四章 避難第六百六九章 入彀第三十八章 要搞事第六十二章 大獲全勝第一百九八章 追擊第一百六四章 免稅第七百三八章 出路第四百九三章 近衛無敵第七百二一章 初八第二百七三章 開海第五百十九章 舞動青春第六百零五章 一步到位第一百五七章 應變第一百六三章 約法第二百九八章 夜半歌聲第一百六九章 宇文第一百五九章 夢想第六百七二章 奴兒第一百六二章 安民第七百六九章 置裝第六百三二章 突入戰場第四百五一章 無師自通第三百十一章 兩難第七百章 算賬第三百六七章 清河降了第六百一十章 吃麪翻碗第五百零三章 壽春太守第二百七四章 招募第八章 蘆山第三十七章 陶瓷第二十六章 撤離第四百八七章 司馬炸了第三百三三章 首善之地第二十章 混亂第五百五七章 鄉縣自治第七百五五章 消息第五百六九章 歷史巧合第六百零八章 應勢而爲第八十二章 五禽戲第四百十四章 失之交臂第六百八九章 新幣第五百三二章 船隊回航第十七章 第二課第五十六章 糧票第七百六二章 熱戰第五百六十四章 入主洛陽第二百十六章 土改第六十七章 反殺第一百零十二章 好事雙來第一百九四章 吊射第一百三五章 呂母起義第一百九一章 出戰第三百七七章 還施彼身第七十一章 換俘第六百十六章 大好時機第四百十二章 地裂天崩第三百二十章 緊急狀況第七百六六章 戰敗第三百零一章 鬥將第八十七章 冤家宜解第四百二七章 科舉細則第六百十三章 陷陣衝鋒第二百七七章 船廠第三百三三章 首善之地第一百四二章 民怨第三百十八章 李唐起兵第六百三三章 大獲全勝第二十二章 驟雨第五百四一章 明日決戰第六百七九章 少年第三十二章 製陶第六十一章 撒郎嘿喲!第十四章 備戰第一百八九章 綢布第五百八七章 世勣飛天第六百一十章 吃麪翻碗第五百八十章 初步掌控第六十六章 賊窩第五百九九章 事不宜遲第十八章 盡人事第四百九八章 大勢已去第一百八六章 招募第四百七八章 智及來見第七百十九章 共賞第七百四一章 邀請第五百五七章 鄉縣自治第七十三章 邀鬥第六百四五章 淑女好逑第六百八十章 百家第三百三七章 守城妙物第四百七五章 別有隱情第一百二十章 瑞雪兆豐年第四百五二章 水師出擊第七百三六章 電影第二百六六章 震驚第六百十七章 追之不及第五百二六章 齊頭並進第五百零七章 可問鼎呼第一百二二章 攀科技樹第五百三三章 登陸日本
第二十四章 避難第六百六九章 入彀第三十八章 要搞事第六十二章 大獲全勝第一百九八章 追擊第一百六四章 免稅第七百三八章 出路第四百九三章 近衛無敵第七百二一章 初八第二百七三章 開海第五百十九章 舞動青春第六百零五章 一步到位第一百五七章 應變第一百六三章 約法第二百九八章 夜半歌聲第一百六九章 宇文第一百五九章 夢想第六百七二章 奴兒第一百六二章 安民第七百六九章 置裝第六百三二章 突入戰場第四百五一章 無師自通第三百十一章 兩難第七百章 算賬第三百六七章 清河降了第六百一十章 吃麪翻碗第五百零三章 壽春太守第二百七四章 招募第八章 蘆山第三十七章 陶瓷第二十六章 撤離第四百八七章 司馬炸了第三百三三章 首善之地第二十章 混亂第五百五七章 鄉縣自治第七百五五章 消息第五百六九章 歷史巧合第六百零八章 應勢而爲第八十二章 五禽戲第四百十四章 失之交臂第六百八九章 新幣第五百三二章 船隊回航第十七章 第二課第五十六章 糧票第七百六二章 熱戰第五百六十四章 入主洛陽第二百十六章 土改第六十七章 反殺第一百零十二章 好事雙來第一百九四章 吊射第一百三五章 呂母起義第一百九一章 出戰第三百七七章 還施彼身第七十一章 換俘第六百十六章 大好時機第四百十二章 地裂天崩第三百二十章 緊急狀況第七百六六章 戰敗第三百零一章 鬥將第八十七章 冤家宜解第四百二七章 科舉細則第六百十三章 陷陣衝鋒第二百七七章 船廠第三百三三章 首善之地第一百四二章 民怨第三百十八章 李唐起兵第六百三三章 大獲全勝第二十二章 驟雨第五百四一章 明日決戰第六百七九章 少年第三十二章 製陶第六十一章 撒郎嘿喲!第十四章 備戰第一百八九章 綢布第五百八七章 世勣飛天第六百一十章 吃麪翻碗第五百八十章 初步掌控第六十六章 賊窩第五百九九章 事不宜遲第十八章 盡人事第四百九八章 大勢已去第一百八六章 招募第四百七八章 智及來見第七百十九章 共賞第七百四一章 邀請第五百五七章 鄉縣自治第七十三章 邀鬥第六百四五章 淑女好逑第六百八十章 百家第三百三七章 守城妙物第四百七五章 別有隱情第一百二十章 瑞雪兆豐年第四百五二章 水師出擊第七百三六章 電影第二百六六章 震驚第六百十七章 追之不及第五百二六章 齊頭並進第五百零七章 可問鼎呼第一百二二章 攀科技樹第五百三三章 登陸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