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七章 改制

偏廂車這玩意兒,按照歷史來說,最早是出現在明朝中葉。

據黃小剛看過的歷史科教片介紹,明代宗朱祁鈺(1428-1457年)在位的時候,由當時的名將郭登(武定侯郭英之孫)在大同始造用於防守的偏廂車。

該車轅長1.3丈,寬0.9丈,高0.75丈,廂用薄板,上置銃,編配10人使用,“出則左右相配,前後相接鉤環牽互,車載衣、糧、器械並鹿角”。

之後到了成化、嘉靖、隆慶年間均造過偏廂車,以至於隆慶三年(1569年),戚繼光在薊州曾造過偏廂車。

不過據說戚繼光仿製的偏廂車,與郭登時代的車型有了很大不同,因其車仿古之制,所以有一些缺點尚未克服,諸如車式太重、需要人馬太多、不宜涉險、不適用於進攻戰鬥等。

不久明軍守遼東廣寧(今遼寧省北鎮)時,魏學曾又作改進——每二輛中設拒馬槍一架,填塞間隙,車架上下用棉絮布帳圍之,可以防避矢石,車上載佛朗機兩挺,下置雷飛炮,快槍各六杆;每架拒馬槍上樹長槍12柄,下置雷飛炮,快槍各六杆,每車用卒二十五名。

到了明末孫承宗創立的車營,所用偏廂車大致與之相仿。

而到了黃小剛這裡,他雖然依舊用了一個偏廂車的名稱,但實際上他造的車跟這些古代戰車完全是不同的概念。

這原始的偏廂車,車只是載體的作用,古人腦洞大開的又是弄什麼拒馬,搞什麼佛朗機和快槍長槍,實際上就是把車體作爲一個野戰的城牆來使用,讓兵卒在城牆上禦敵。

當然了,這個設計和概念不能說它不可取,尤其是在野外對抗騎兵襲擊的戰鬥中,優勢肯定還是有的,如孫承宗的車營就好幾次在野戰中把滿清騎兵打得嗷嗷叫喚。

但有一個問題,就是歷史資料和史書上偏偏忘了提,這明代的偏廂車自始至終只有兩個輪子!

沒錯!就兩個輪子,多一個都沒有!

實際上,雖然根據歷史記載早在秦漢時代中國就發明了四輪車,但直到滿清末年我們才從進口的西方四輪馬車上獲得了轉向輪(也稱差速器)的技術,在此之前的兩千多年時間裡,中國車輛要麼就是兩輪,要麼就是不可轉向的固定四輪。

此外,還有一點要強調的是,剎車這個設備也是沒有的,哪怕到了清末民初車伕要剎車,他可以做的動作就是大喊“吁吁籲”,現場就跟郭德綱的相聲被人喝倒彩一毛一樣。

而明朝的偏廂車不管它有多少的功能和技術創新,但就憑只有兩個輪子這一點,也就註定了它“前途有量”,而歷史的結果也的確告訴了後人,單有局部的科技創新是沒什麼用的,擁有偏廂車的明朝最終還是被一幫泥腿子架秧子起鬨搞起來的大順朝給拉下了馬,又被“衝冠一怒爲紅顏”的吳三桂給一刀捅在後腰子上,最終讓野豬皮的子孫撿了便宜。

那麼,問題來了!

對於本身就是搞汽修鈑金出身,又是高級木匠和中級電工,外加皮包裝修公司老闆,還特麼喜歡看各種科教片,手機裡存着整整兩季相當於外掛的“古兵器大揭秘”的黃小剛而言,轉向輪或者是差速器,以及軸承並連同器和剎車這幾種基礎科技,他拿出是不是分分鐘的事情?

所以,這個點上他根本就沒什麼廢話,直接就畫出了設計圖,然後把“東華工業”的老闆何銅匠叫來一股腦塞給他,讓他在膠州工業園裡又設了一個特種車輛製造廠,把訂單吃下來完事。

那麼,這新朝的偏廂車與明朝的偏廂車在功能上到底有什麼區別呢?

首先,新朝的偏廂車雖然也具備搭建營寨和組建車城的功能,但重要的事情說三遍,那就是它不是城牆!不是城牆!不是城牆!

根據黃娜制定的皇家陸軍操典,作戰時陸軍官兵必須背靠車城作戰,除非萬不得已,才能躲在車城裡面禦敵!

而陸軍戰車的主要功能就是運兵和補給,並不需要具備什麼作戰功能,這天鳳軍都已經是一支純火器武裝起來的軍隊了,就應該是一支進攻型的軍隊,再要靠戰車來進行防守反擊就有點欺負人了。

如“滾裝貨車”,就是用來運送補給和火器,“運兵車”則就是用來裝載士兵供士兵更好休息的,至於“醫療車”、“水箱車”和“炊事車”,這些自然也就負責後勤保障。

按照黃娜的改制計劃,皇家陸軍將會由騎兵五千人、標營陸戰兵一萬兩千人和後勤輜重和特種營共三千人組成。

五千騎兵主要是兩千輕騎、一千重騎和兩千近衛女騎,陸戰兵也就是二十四個標營,至於什麼神機炮營、特戰營和輜重兵,則全部囊括到了後營的三千人規模裡。

所以,在這麼一個規模下,兩萬人規模的陸軍配兩千輛偏廂車,你說是高配還是低配?

那麼,帝國皇家陸軍在未來將如何作戰呢?

很簡單,先由皇家空軍的青雀營負責偵查、索敵和偵測敵蹤,如果發現有敵軍出城意欲野戰,就會派遣火鳳營的攻擊機直接飛臨敵軍頭頂投下各種炸彈、燃燒彈,炸他個一佛出世,二佛昇天,逼得敵軍不得退回城池或關隘固守待援。

然後,陸軍的大爺們就坐着戰車、唱着歌、吃着火鍋,直接開赴城池邊上,先把戰車盤成營地,然後架起神機炮、神機箭先轟它個幾貫錢的,如果這都不投降的話,就派人去城牆腳底挖個洞,埋上幾枚雷王直接幫它裝修城牆。

至於說敵人非要野戰怎麼辦?

雖然可能性真心不大,但真要出現這種情況的話,肯定是先把一批空軍的軍官送上軍事法庭,然後再把陸軍的大爺們幹出車城,然後端着梨花槍、扛着神機箭發射箱和飛火流星箭發射筒,懷裡和屁股後面揣滿和掛滿手榴彈,在神機炮彈幕的掩護下,對敵軍發起衝鋒,用箭雨一遍遍的去洗地,種上鐵桿的莊稼。

對了,你要問海軍又將如何作戰?

當然是負責用船拉着陸軍和空軍的大爺們上戰場嘍!

馬上南下打江南,就是由海軍的船隊負責把空軍連飛機和陸軍連戰車給海運過去,回頭要打高句麗的時候,也得要海軍給拉過去來個搶灘登陸。

至於說以後海軍遊弋大洋時,當然也得捎上空軍戰機,航空母艦這種神器雖然短時間搞不出來,但用幾條海船拼接在一起然後按上木製甲板跑道,再靠人力或畜力拖拽着放飛三角翼,你想想這能有什麼難度?

第四百七一章 去留兩難第五百七五章 去留自便第二十二章 驟雨第二百零九章 開業第五百零七章 可問鼎呼第六百九八章 蟄伏第六百八二章 漏洞第二百八七章 嘉年華第六百二六章 兩軍對峙第四百六五章 各懷鬼胎第三百六二章 人小鬼大第六百章 一網打盡第七百零六章 質詢第五百五十章 汝願助否第六百九四章 官制第一百九七章 鋼板第六百七三章 問飲第五百八三章 妥善安排第一百三五章 呂母起義第五十八章 訓練進階第三百五四章 公正女帝第七百七十章 消停第三百九九章 王者近衛第七十七章 慘勝第三百一十章 天變第六百三二章 突入戰場第一百二五章 地獄模式第五百六二章 大禍臨頭第五百三九章 賤人咬金第五百七四章 罪大惡極第七百四八章 安排第七百三一章 上路第四百四三章 君主立憲第五百六七章 一波三折第六百九九章 會議第七百三五章 丈夫第三百十三章 臣妾做不到第五百二二章 勁歌熱舞第六百二五章 繼續勝飲第一百六七章 規劃第六百零六章 精準課稅第三百七七章 還施彼身第七百二八章 不可第七百五三章 青黴第五百八六章 以退爲進第五百十二章 接風洗塵第七百二八章 不可第四百六十章 禮送歸西第七百十五章 問對第二百二七章 軍務第六百八三章 窮鬼第五百五九章 側目譁然第三百零二章 一合之將第一百九十章 房傘第五百十五章 真特麼貴第一百四七章 例會第十八章 盡人事第五百十一章 畫山而治第五百九三章 煮茶問對第三百九三章 兩面夾擊第四百二四章 流放遼東第三百四二章 再馳黎陽第七百二十章 齊至第七百七一章 新節第三百三二章 蹬鼻上臉第三十二章 製陶第三百零四章 內應第三百九五章 陣前約誓第六百十二章 雁門關前第四百三六章 李淵點兵第四百六四章 衆矢之的第三章 荒野求生第一百八十章 備戰第七百六三章 突襲第三百七一章 徐徐圖之第一百零一十章 軍議(三)第一百三七章 東華第二百五九章 諸城第三百五六章 點石成金第一百五五章 官威第一百零十八章 名門之後第四十九章 去心魔第三百四五章 碰碰石頭第三百二八章 持節傳檄第七百二四章 回府第一百八七章 意外第五百三十章 何以鑑德第二百六八章 司兵第五百三五章 耽羅來附第一百二十章 瑞雪兆豐年第三百十一章 兩難第七百十三章 踏青第七百零八章 忽悠第四百四一章 新朝政體第二百三五章 蹊蹺第三百零七章 第一陣第四百零八章 機不可失第十四章 備戰第八十章 曹衝之後第七百零六章 質詢
第四百七一章 去留兩難第五百七五章 去留自便第二十二章 驟雨第二百零九章 開業第五百零七章 可問鼎呼第六百九八章 蟄伏第六百八二章 漏洞第二百八七章 嘉年華第六百二六章 兩軍對峙第四百六五章 各懷鬼胎第三百六二章 人小鬼大第六百章 一網打盡第七百零六章 質詢第五百五十章 汝願助否第六百九四章 官制第一百九七章 鋼板第六百七三章 問飲第五百八三章 妥善安排第一百三五章 呂母起義第五十八章 訓練進階第三百五四章 公正女帝第七百七十章 消停第三百九九章 王者近衛第七十七章 慘勝第三百一十章 天變第六百三二章 突入戰場第一百二五章 地獄模式第五百六二章 大禍臨頭第五百三九章 賤人咬金第五百七四章 罪大惡極第七百四八章 安排第七百三一章 上路第四百四三章 君主立憲第五百六七章 一波三折第六百九九章 會議第七百三五章 丈夫第三百十三章 臣妾做不到第五百二二章 勁歌熱舞第六百二五章 繼續勝飲第一百六七章 規劃第六百零六章 精準課稅第三百七七章 還施彼身第七百二八章 不可第七百五三章 青黴第五百八六章 以退爲進第五百十二章 接風洗塵第七百二八章 不可第四百六十章 禮送歸西第七百十五章 問對第二百二七章 軍務第六百八三章 窮鬼第五百五九章 側目譁然第三百零二章 一合之將第一百九十章 房傘第五百十五章 真特麼貴第一百四七章 例會第十八章 盡人事第五百十一章 畫山而治第五百九三章 煮茶問對第三百九三章 兩面夾擊第四百二四章 流放遼東第三百四二章 再馳黎陽第七百二十章 齊至第七百七一章 新節第三百三二章 蹬鼻上臉第三十二章 製陶第三百零四章 內應第三百九五章 陣前約誓第六百十二章 雁門關前第四百三六章 李淵點兵第四百六四章 衆矢之的第三章 荒野求生第一百八十章 備戰第七百六三章 突襲第三百七一章 徐徐圖之第一百零一十章 軍議(三)第一百三七章 東華第二百五九章 諸城第三百五六章 點石成金第一百五五章 官威第一百零十八章 名門之後第四十九章 去心魔第三百四五章 碰碰石頭第三百二八章 持節傳檄第七百二四章 回府第一百八七章 意外第五百三十章 何以鑑德第二百六八章 司兵第五百三五章 耽羅來附第一百二十章 瑞雪兆豐年第三百十一章 兩難第七百十三章 踏青第七百零八章 忽悠第四百四一章 新朝政體第二百三五章 蹊蹺第三百零七章 第一陣第四百零八章 機不可失第十四章 備戰第八十章 曹衝之後第七百零六章 質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