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二章 普天

外族夫子的一堂西域通識課,足足上了大半個時辰,直讓僧人們聽得完全懵了逼。

而在這懵了逼的僧人裡面,便不能不提那度牒上法號叫做玄奘的僧人,這人俗家的名字叫做陳禕,本是洛州緱氏(今河南洛陽偃師市)人,其曾祖父陳欽,曾任後魏上黨太守;祖父陳康,以學優出仕北齊,任國子博士;至於父親陳惠,身高體壯、美眉朗目,平時潛心學問,博覽經書,爲時人之所景仰,曾做江陵的縣官,後來隋朝衰亡,便隱居鄉間、託病不出,當時的有識之士都稱讚他的志節。

這陳惠前後共生四子,陳禕是他的第四個兒子,於隋朝仁壽二年(602年)出生,到了如今剛好年滿十八歲。

這陳禕幼年時跟父親學《孝經》等儒家典籍,“備通經典”,“愛古尚賢”,養成了良好的品德。其父去世後,先是其二兄陳素在洛陽淨土寺出家,即長捷法師,後來陳禕便隨長捷入寺受學《法華經》、《維摩經》等。

隋大業八年(612年),陳禕時年十歲,受大理寺卿鄭善果激賞,破格於東都洛陽淨土寺出家,獲得法號玄奘。出家後,他首先在洛陽淨土寺跟景法師學《涅槃經》,從嚴法師學《攝大乘論》(下簡稱《攝論》),又隨二兄長捷掛單大興善寺研習佛法。

然後,命運的拐點也在此時出現了。

按照正式的歷史來說,隋末天下大亂以後,玄奘與兄長先是離開洛陽奔赴四川遊歷,在蜀地居住了四年,期間跟隨高僧大德學習,學業大進,後來又跑去相州(今河南省安陽市中西部)研習“攝論學”,直到武德九年李家天下江山初定以後,也纔回到長安,並在長安大覺寺發願西行求法。

而這一回,他的命運拐點當然出現在了大興善寺,當時黃娜領着天鳳軍進駐洛陽的時候,他就正好呆在大興善寺。

而這時的洛陽大興善寺,差不多也就等同於是洛陽佛教界的領頭羊,住持慧能更是慧遠的隔代師弟,輩分在當地佛教界大佬裡也是槓槓的扛把子般存在。

這最開始,大興善寺的住持慧能還老神在在的等着天鳳軍的人上門,按照他們的邏輯,所謂“不看僧面看佛面”,這不管怎麼樣漫天神佛的面子總是要給的,可結果是左等也不來,右等也不來。

迷迷糊糊間,突然天鳳軍就東歸了,而且在一傢伙至少遷徙了洛陽城裡至少五分之一的人口東去的同時,愣是對洛陽佛教界沒有任何表示,這一下就讓慧能等人麻了爪子。

再然後,就是慧能安奈不住,於是悄悄派人來新都打探消息,也才知道這新都城內既不設道觀也沒建佛寺,並且還聽聞天鳳軍似乎比較親近道教,於是幾番思謀之後,這才做下了一個重大決定。

正所謂:山不來靠我,我便去靠山。你不來拜佛,我就把佛給你送過去!

於是,慧能也就在寺中點齊了人馬,浩浩蕩蕩就往新都殺來了,而玄奘同學也就是在這麼一個情況下跟着大部隊莽了過來。

慧能一行是在天鳳四年元旦以後才正式從大興善寺啓程,一路車馬勞頓於二月中旬抵達新都,之後便住在西四環外的客棧裡謀劃,直至策劃和實施了這次的佛誕阻路事件。

而在這期間,玄奘在整件事裡並沒有起什麼作用,畢竟這個時候他才十八歲,要說腦筋肯定是有一點,但還真沒資格參與到事件裡來。

不過,隨着他糊里糊塗的來到同文館,又糊里糊塗的聽了一堂西域通識課以後,突然間腦中卻是閃過了無數的靈光來。

雖然具體的情況他無法描述,但隱隱約約間卻是覺得今日監國王發難,罰慧能等人去天竺傳教之事很不簡單。

隨後幾天,一衆僧人倒也老老實實的呆在同文館裡上課,也才發現這課程裡不但有西域通識,還有西域地理和民俗,乃至各國的通譯語言。

此外,還有教授辨識動植物、收集稀有物種和種子,勘探礦產和地脈(指地下水)、野外求生、野外營造、野外防禦,以及什麼與語言不通的當地人溝通交流的辦法等等,全是一些叫人看起來感到稀奇古怪的課程。

而且僧人們也漸漸從其他學員口中探聽得知,這些人大部分都是什麼華夏商行的僱員夥計,十分難得纔得到來這同文館學習的機會,而剩餘小部分人竟都是天鳳軍的卸甲兵卒,來此學習爲的是將來好出關西去探查西域列國的虛實。

不過最讓玄奘震驚的是,隔了沒幾天又有大批正式僧人被送來同文館學習的同時,在監國王府分開後就再沒見過的達摩西多居然也來了,而且一來就做了夫子,專門教授天竺梵文和中天竺官話。

玄奘自幼敏捷好學,所以在大興善寺留過學的他梵文也是會得不少,於是便尋了機會用梵文與達摩西多交流,先把這幾天他在同文館的所見所聞大致說了,也才問道:“達摩上師,當日究竟是何事故?”

達摩西多聞言也是苦笑不語,不由直言道:“乃是某與爾師想差矣!這鳳國賢王,非但雄才大略,且野心甚大,他不但想要統一中土,便是連天竺佛國和西域列國也想染指……”

達摩西多想想也很是覺得醉了,他不過就是想跑來傳個教混點好生活罷了,本來聽了慧能的慫恿,認爲搞一個送法上門,然後能在鳳都紮下腳跟蓋起一座寺院來,那麼下半生基本就夠吃夠喝了,卻不想自己等人卻成了主動送上砧板的魚肉,平白成了別人的棋子。

“染指天竺佛國和西域列國?”玄奘聽來顯然有些吃驚,但達摩西多卻是一臉玩味的答道:“鳳國賢王與某說過,說中土有一句名言,叫做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可確有此句?”

玄奘雖然自幼學佛,但他家學還是有的,當即點頭道:“確有此句!”

而後就聽達摩西多苦笑道:“所以賢王說,中土與天竺皆在普天之下!”

玄奘聽了吶吶不言,應該是三觀受到了降維打擊,不過達摩西多卻是自言自語道:“若當真鳳國能將普天之下統一,也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玄奘聽了不解,下意識問道:“這怎會是一件好事?”

達摩西多便也手打佛揖淡然笑道:“我等佛子皆願往生西方極樂淨土,以求無諸般痛苦,可人間五濁惡世距娑婆世界有十萬億佛土之遙,我等在人世間宏法爲的是引人心向善,造人間樂土,若當真鳳國能將普天之下統一,對於我等來說怎能不是一件好事?”

第六百三八章 大勢已成第七百二六章 平等第三百零一章 鬥將第一百八七章 意外第一百三二章 步步爲營第四百零七章 臨敵變陣第五百七一章 非之善地第十五章 賊陣凜然第二十章 混亂第五百八六章 以退爲進第六十六章 賊窩第四百八六章 弄拙成巧第一百六五章 募兵第二十五章 家底第四百十八章 劃山而治第二百九三章 基建之王第三百九十章 鳴金收兵第二百七八章 建省第一百零二章 拜服第七百四二章 安置第二十六章 撤離第四百四七章 一步到位第五百八一章 例行簡報第一百零十九章 孫武兵法第一百三四章 問鼎第四百零三章 大義凜然第二百六六章 震驚第二百五三章 招安第三十六章 賣弄第一百零六章 天作之合第四百五三章 紅鯉綠鯉第七百四四章 鼓譟第四百三一章 天子門生第一百二四章 天下震動第四百十一章 一念之間第二百二三章 放行第五百零九章 一雙渣男第一百七十章 詐供第一百四七章 例會第五百三三章 登陸日本第五百二三章 恰恰胡旋第二百八八章 再赴遼東第一百五十章 衛府第五百三十章 何以鑑德第三百九一章 以拖待變第四百六二章 步步爲營第四百五八章 飛天紙鳶第七百一十章 奇攻第十九章 接戰第二百四一章 善後第三百十六章 奇兵第四百五三章 紅鯉綠鯉第一百六九章 宇文第七百七六章 意外第四百六六章 從善如流第三百五一章 金牌配角第四百三四章 挖角背叛第三百十四章 一臂之力第六百零七章 皆入彀中第四百七五章 別有隱情第四百九六章 不值一提第五百章 司馬西歸第三百八十章 萬軍之陣第三百八十章 萬軍之陣第四百三九章 出使黎陽第五百十四章 驅虎吞狼第四百八四章 各個擊破第五十六章 糧票第三百八一章 防守反擊第三百三六章 土崩瓦解第三百二三章 產業園區第五百八七章 世勣飛天第七百十四章 虛委第七百七一章 新節第三百二七章 誓師出征第六百九九章 會議第九章 真尼瑪好第三百二七章 誓師出征第六百零九章 糧信本位第四百六八章 瞠目結舌第五百六九章 歷史巧合第三百六三章 堅守待援第六百五八章 新法試行第三百四二章 再馳黎陽第五百六八章 魏公先行第六百八二章 漏洞第五百七二章 鳳臨東都第二百四八章 公允第六百二十章 向來如此第三百五六章 點石成金第七百五七章 豬蹄第四百十七章 守土有責第七百五九章 探視第一百二三章 所在蜂起第三十七章 陶瓷第七十五章 火樹銀花第三百七三章 賺奪長安第六百九十章 幣制第二百六三章 妖法第一百九四章 吊射
第六百三八章 大勢已成第七百二六章 平等第三百零一章 鬥將第一百八七章 意外第一百三二章 步步爲營第四百零七章 臨敵變陣第五百七一章 非之善地第十五章 賊陣凜然第二十章 混亂第五百八六章 以退爲進第六十六章 賊窩第四百八六章 弄拙成巧第一百六五章 募兵第二十五章 家底第四百十八章 劃山而治第二百九三章 基建之王第三百九十章 鳴金收兵第二百七八章 建省第一百零二章 拜服第七百四二章 安置第二十六章 撤離第四百四七章 一步到位第五百八一章 例行簡報第一百零十九章 孫武兵法第一百三四章 問鼎第四百零三章 大義凜然第二百六六章 震驚第二百五三章 招安第三十六章 賣弄第一百零六章 天作之合第四百五三章 紅鯉綠鯉第七百四四章 鼓譟第四百三一章 天子門生第一百二四章 天下震動第四百十一章 一念之間第二百二三章 放行第五百零九章 一雙渣男第一百七十章 詐供第一百四七章 例會第五百三三章 登陸日本第五百二三章 恰恰胡旋第二百八八章 再赴遼東第一百五十章 衛府第五百三十章 何以鑑德第三百九一章 以拖待變第四百六二章 步步爲營第四百五八章 飛天紙鳶第七百一十章 奇攻第十九章 接戰第二百四一章 善後第三百十六章 奇兵第四百五三章 紅鯉綠鯉第一百六九章 宇文第七百七六章 意外第四百六六章 從善如流第三百五一章 金牌配角第四百三四章 挖角背叛第三百十四章 一臂之力第六百零七章 皆入彀中第四百七五章 別有隱情第四百九六章 不值一提第五百章 司馬西歸第三百八十章 萬軍之陣第三百八十章 萬軍之陣第四百三九章 出使黎陽第五百十四章 驅虎吞狼第四百八四章 各個擊破第五十六章 糧票第三百八一章 防守反擊第三百三六章 土崩瓦解第三百二三章 產業園區第五百八七章 世勣飛天第七百十四章 虛委第七百七一章 新節第三百二七章 誓師出征第六百九九章 會議第九章 真尼瑪好第三百二七章 誓師出征第六百零九章 糧信本位第四百六八章 瞠目結舌第五百六九章 歷史巧合第三百六三章 堅守待援第六百五八章 新法試行第三百四二章 再馳黎陽第五百六八章 魏公先行第六百八二章 漏洞第五百七二章 鳳臨東都第二百四八章 公允第六百二十章 向來如此第三百五六章 點石成金第七百五七章 豬蹄第四百十七章 守土有責第七百五九章 探視第一百二三章 所在蜂起第三十七章 陶瓷第七十五章 火樹銀花第三百七三章 賺奪長安第六百九十章 幣制第二百六三章 妖法第一百九四章 吊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