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二章 高麗軍神

對於乙支文德這人,恐怕後世除了棒子國的人以外,沒多少人知道他有什麼光輝事蹟,不過要是提到棒子國每年都要搞一搞的“乙支自由衛士”軍事演習,裡面的“乙支”就是指乙支文德。

對於乙支文德這個人的生平,恰好平時無聊愛看新聞的黃小剛通過對“乙支自由衛士”的介紹而記憶深刻,自然留了個心眼。這傢伙實際上也就是指揮了“薩水之戰”,用計謀重創隋朝討伐軍,的確在隋朝第二次東征高句麗的戰爭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當時正值楊廣第二次征討高麗,聚舉國之兵有約一百一十三萬,分做水陸兩路直指平壤,進攻高句麗。

而高句麗聽到消息後,即命乙支文德爲高麗西路元帥抵禦隋軍,他根據敵我雙方力量的對比,制訂了誘敵深入、堅壁清野的戰略戰術,將高麗全國的三十萬部隊分成幾條防守戰線。

第一條戰線在遼河,高句麗軍隊在這裡首先同架浮橋渡河的隋軍先頭部隊展開了激烈的阻擊戰,在給敵人以打擊後,便退守第二條戰線。第二條戰線的中心是遼東城,這裡是平壤的門戶,因此遼東城的攻守戰鬥異常激烈,隋朝的百萬大軍將這座不大的城池團團包圍、晝夜攻擊,高句麗守軍則堅決抵抗、寧死不屈,雙方在城下相持達五個月之久。

眼見不能迅速攻下遼東城,楊廣只得調派三十萬軍隊直撲平壤。

平壤是高句麗防禦戰的第三條戰線,也是最後一條戰線。當時楊廣一面從遼東派出三十萬陸軍,一面從山東半島調集三百艘戰艦,四萬水兵組成一支大艦隊,渡海而來,準備水陸並進、夾攻平壤。

如果楊廣的這個水陸夾攻作戰計劃能夠順利實施,那麼平壤是很難守住的。

所以乙支文德也就建議將平壤城的百姓疏散,讓高麗王移駕開城後,讓高建武出面向隋軍請降,通過採取了反覆請降的拖延戰術與隋軍周旋了數月。

然後在隋軍回師的必經之地薩水(清川江),乙支文德命人築壩蓄水,當隋軍過河之時,乙支文德下令開閘放水,大批隋軍因此被水淹死,隨後乙支文德帶領早已埋伏好的高句麗軍隊對斷糧多日的隋軍隊發動猛攻。

當然,從純粹的軍事方面來說,勝者爲王敗則爲寇,乙支文德通過詐降的戰術與隋軍周旋的確屬於軍事戰術方面的勝利,這點並無什麼不妥之處,但後世的棒子們將他稱之爲高麗軍神,卻是純粹給別人家的老祖宗臉上貼金(高句麗人可不是鮮族人的祖宗),把牛逼吹大了。

實際上這次高麗人的反應,已經算是極爲神速了,雖說天鳳軍這邊是去年冬天登陸的旅順(都裡鎮),但因爲奢卑城的位置守着半島南部與北部連接的道路,而且還大雪封山,待到今年開春得知消息之後這纔派出的信使,而高麗王庭幾乎都沒耗費什麼時間便下令烏骨城派出了一萬人馬,可見是極重視天鳳軍這股從中原渡海來襲的敵人,或許是認爲根本就是隋朝的先鋒軍。

烏骨城的所在,約爲後世今遼寧鳳城,所以相距奢卑城的直線距離差不多有五六百里,加上一路行軍還要翻山越嶺,全程沒有個七八百里可下不來,所以血鷹軍這邊的斥候給出的預測是這支一萬人的部隊至少要在路上走一個多月才能趕到奢卑城下。

而範炯和鄭熊二人在得了消息之後,他們的反應都是出奇的一致,認爲應該主動迎擊,並且也完全可以擇地半道擊之。

不過對此黃小剛卻是表示,主動迎擊當然可行,但要說真是在半路上將之擊潰,那麼下一步是不是要趁勢去取烏骨城?而萬一要說把烏骨城打了下來,豈不是要震驚高麗王庭,然後惹得高麗調集大軍來討?

然而這次組建血鷹軍過來的目的,是爲了取得遼東半島上的資源,可不是來跟高麗人死懟的,所以在拿下奢卑城後沒有必要進一步的挑釁,不如以逸待勞等着高麗人主動送上門來。

再說了,高麗人再垃圾也有一萬人,天鳳軍和血鷹軍這邊頂天也就三千人,黃小剛還沒有盲目自大到可以無視客觀條件的地步。

跟範炯和鄭熊達成共識之後,黃小剛就把奢卑城託付給二人,領着八百天鳳軍又沿着海岸線回到了旅順港,既然算着乙支文德他們還得一個來月才能打過來,自然沒必要全耗在大黑山,旅順港這邊的事情還多着呢。

因爲採用的是爆破攻城,血鷹攻進奢卑城後也沒搞什麼三光政策,所以奢卑城整體的情況也還不錯,城池的防禦設施除了一座北門變成瓦礫之外,城上的各種守城武器倒是沒有什麼消耗,所以血鷹軍在入城之後,也就在範鄭二人的組織下展開修繕的攻城,反正閒着也是閒着,加上奢卑城中又存有大量的建材,於是在重建山城北門的同時,範炯乾脆把城牆也按照隋朝的標準升高到了三丈,並且在城牆腳下修築的大量的鹿砦,要不是大黑山上沒有水源,只怕連護城河都給弄出來了。

在範鄭狂修城池的同時,派出的斥候也不斷髮來消息,這什麼淵太祚和乙支文德領軍出烏骨城後,也是相當謹慎的每日行軍三十里,然後沿着遼東半的南部海岸緩行,並且還派出三五百人一隊的狩獵隊伍,開始進入山區行獵和洗劫山中的高麗百姓。

遼東半島北部的山區,在這個時代算是荒無人煙之地,高麗人在此既無城池也沒有實際控制的村落,其中倒是隱藏着不少扶余人後裔和遼東靺鞨、奚人的荒野部族,而且這些人還多爲鬆散的部族聚落,連村落都沒形成,而高麗人統治的手段,一如後世的遼人般,直接把這些人當成野人,用派出軍隊打草谷的形勢來進行控制。

然後高麗人的一萬大軍在進入了遼東半島北部之後,這些部族頓時就得面臨滅頂之災,打肯定是打不過了,逃也不能向北部逃,在得知了高麗大軍之所以南下的原因是奢卑城被隋人(隋朝)佔領之後,各部族都是靈機一動紛紛舉族南遷,往奢卑城投奔過來。

再來說回到了旅順港的黃小剛,他當然也不是託大把這一萬高麗人不放在眼裡,在經過權衡之後,他讓船隊在送回一部分從奢卑城起獲的戰利品的同時,也給高密的黃娜送信,看看能不能調它個三、五十個排過來,就眼下看來最好的戰術安排應該是引高麗人強攻奢卑城,然後黃小剛在領着天鳳軍走到背後給來一下狠的,但他手上區區八百人自然很難完成這樣的戰術安排。

此外,旅順港的建設也自然要繼續,遼東的春夏極短,冬季太長,一分一秒都不能浪費啊!

第七百六二章 熱戰第四百九十章 美中不足第二十二章 驟雨第七百五六章 長孫第七百章 算賬第六百四三章 遷徙預演第二百二六章 時運第一百零六章 天作之合第三百五六章 點石成金第二十章 混亂第六百八九章 新幣第五十七章 梨花槍與弩第六百三一章 破關邀戰第二百十七章 毒丸第六百四八章 蕭後召見第十三章 制膠與繩第五百九四章 元帥之敵第三百三五章 乘勝追擊第四百零一章 金剛大蟲第七百五二章 秘法第四百三一章 天子門生第四百二二章 合作共贏第一百九一章 出戰第一百八七章 意外第五百二三章 恰恰胡旋第四百四八章 突飛猛進第一百零七章 納妾第一百二四章 天下震動第三百三六章 土崩瓦解第三百四六章 城上有怪第五百四三章 彼長此消第一百二一章 刀耕火種第六百一十章 吃麪翻碗第一百零十一章 曹豹認主第七百五三章 青黴第五百五十章 汝願助否第七百三四章 講法第四百零二章 敗如沙潰第四百三八章 世民獻策第五百十四章 驅虎吞狼第四百七九章 與虎謀皮第三百七四章 瓦崗入關第十一章 時空定位第六百三二章 突入戰場第二百一十章 入營第一百三四章 問鼎第六百三二章 突入戰場第十七章 第二課第四百八八章 天賜良機第四百六四章 衆矢之的第二百三二章 辯論第六百十三章 陷陣衝鋒第一百三一章 化工之母第一百五七章 應變第七章 錘神附體第四百零八章 機不可失第一百三三章 畫餅第八十一章 神醫第三百十六章 奇兵第五百十七章 進退兩難第四百五一章 無師自通第六百二一章 平權法案第七百四四章 鼓譟第三百九八章 騎虎難下第一百七八章 癢處第四百二二章 合作共贏第四百六七章 大相徑庭第二百七六章 升級第七百三十章 有變第二百六十章 破城第九十一章 改造升級第七百五九章 探視第二百十六章 土改第七百七五章 朝會第一百三五章 呂母起義第一百四六章 齊備第九十章 散花天女第四百九一章 具裝騎兵第二百六二章 神速第六百三一章 破關邀戰第二百五三章 招安第四百零三章 大義凜然第四百十二章 地裂天崩第一百六六章 軍產第七百十三章 踏青第五百九十章 傲客虯髯第五百五四章 政策解說第七十六章 妖術第六百十三章 陷陣衝鋒第二百八三章 登陸第一百零十七章 呂氏春秋第六百零五章 一步到位第五百八一章 例行簡報第五百五十章 汝願助否第三百六七章 清河降了第六百零四章 釋法明規第七百四八章 安排第五百九四章 元帥之敵第三百六二章 人小鬼大第一百五二章 中華
第七百六二章 熱戰第四百九十章 美中不足第二十二章 驟雨第七百五六章 長孫第七百章 算賬第六百四三章 遷徙預演第二百二六章 時運第一百零六章 天作之合第三百五六章 點石成金第二十章 混亂第六百八九章 新幣第五十七章 梨花槍與弩第六百三一章 破關邀戰第二百十七章 毒丸第六百四八章 蕭後召見第十三章 制膠與繩第五百九四章 元帥之敵第三百三五章 乘勝追擊第四百零一章 金剛大蟲第七百五二章 秘法第四百三一章 天子門生第四百二二章 合作共贏第一百九一章 出戰第一百八七章 意外第五百二三章 恰恰胡旋第四百四八章 突飛猛進第一百零七章 納妾第一百二四章 天下震動第三百三六章 土崩瓦解第三百四六章 城上有怪第五百四三章 彼長此消第一百二一章 刀耕火種第六百一十章 吃麪翻碗第一百零十一章 曹豹認主第七百五三章 青黴第五百五十章 汝願助否第七百三四章 講法第四百零二章 敗如沙潰第四百三八章 世民獻策第五百十四章 驅虎吞狼第四百七九章 與虎謀皮第三百七四章 瓦崗入關第十一章 時空定位第六百三二章 突入戰場第二百一十章 入營第一百三四章 問鼎第六百三二章 突入戰場第十七章 第二課第四百八八章 天賜良機第四百六四章 衆矢之的第二百三二章 辯論第六百十三章 陷陣衝鋒第一百三一章 化工之母第一百五七章 應變第七章 錘神附體第四百零八章 機不可失第一百三三章 畫餅第八十一章 神醫第三百十六章 奇兵第五百十七章 進退兩難第四百五一章 無師自通第六百二一章 平權法案第七百四四章 鼓譟第三百九八章 騎虎難下第一百七八章 癢處第四百二二章 合作共贏第四百六七章 大相徑庭第二百七六章 升級第七百三十章 有變第二百六十章 破城第九十一章 改造升級第七百五九章 探視第二百十六章 土改第七百七五章 朝會第一百三五章 呂母起義第一百四六章 齊備第九十章 散花天女第四百九一章 具裝騎兵第二百六二章 神速第六百三一章 破關邀戰第二百五三章 招安第四百零三章 大義凜然第四百十二章 地裂天崩第一百六六章 軍產第七百十三章 踏青第五百九十章 傲客虯髯第五百五四章 政策解說第七十六章 妖術第六百十三章 陷陣衝鋒第二百八三章 登陸第一百零十七章 呂氏春秋第六百零五章 一步到位第五百八一章 例行簡報第五百五十章 汝願助否第三百六七章 清河降了第六百零四章 釋法明規第七百四八章 安排第五百九四章 元帥之敵第三百六二章 人小鬼大第一百五二章 中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