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六章 援軍才至

時間,不妨回到六天之前!

當楊義臣領着趙郡李、博陵崔、范陽盧和羅藝共五家,在清河城外與天鳳軍對峙之時,從山西晉陽(太原)出發的隴西李家和滎陽鄭家的援軍,實際上也來到了距離清河不遠的魏郡附近。

魏郡這個地方,大概就是後世的河南安陽市,李鄭兩家在此碰頭倒也不是機緣巧合,而是發兵之初便已經邀約確定。

李家方面,此次領軍出戰的自然不是別人,正是李淵長子李建成。他因爲年前剛剛纔領軍來攻黎陽倉,對於沿途道路也算熟悉,自然派他出兵馳援。

而滎陽鄭氏派出的領軍主將也是來頭不小,乃是當朝右光祿大夫鄭善果第三子鄭度遠,現爲滎陽守備,左武衛虎賁郎將。至於鄭家派兵馳援的理由也完全沒有一點牽強,乃是因爲這鄭善果的母親,便是清河崔氏之女,其父崔彥穆乃魏司空安陽侯林之九世孫,更是清河大房嫡出長孫,算起來正是如今清河崔氏族長崔叔重的親堂伯。

而後李建成領軍本是從晉陽出發,經平城、遼山、涉縣一路南下直抵魏郡,而鄭度遠則走滎澤渡過黃河,經新鄉、隋興,一路北上也趕到魏郡,雙方合兵一處,便有輕重騎兵六千有餘,其中還是李建成的兵力最強,計有一千重甲突厥騎兵和一千隋軍制式重甲鐵騎,其餘一千輕騎也皆是能徵善射的輕裝胡騎。

至於鄭氏派出的三千騎兵,則多的是家丁、護衛和府兵組成,平均戰鬥力雖然比胡騎要高,但裝備和武器卻遠遠比不得李建成的重甲鐵騎。

二人領軍到達魏郡之後,倒也不忙着馳援清河,反倒是謹慎的派出信使前往清河接觸,至於說如何與楊義臣勾結在一起,定下了夾擊天鳳軍的策略,此處倒也不必贅言。便也說兩軍確定了戰略之後,便也隱蔽行軍移之館陶,待得開打以後這才偷偷摸摸往清河殺來。

再說今日一早,兩軍得了楊義臣傳信,便揮軍北上急行,鄭度遠因爲年紀比李建成略大,在隋朝的官職也比原來的李建成高,便也當仁不讓當起了總指揮,與李建成簡單商議後便指派他行走右路。

再來說此時的李建成,也不過剛好二十九歲(其生於開皇九年-589年),自大業十三年跟隨他老爹李淵在晉陽騎兵之後,一路走來雖沒有順風順水,但總體上還是勉強過得去的。

首先,李淵在大業十三年五月初起兵之後,便假意傳檄天下要擁立長安的代王爲帝,把害人精楊廣給廢了,可長安的代王楊侑卻根本就不跟他玩兒,不但拒不承認李淵檄文中所願擁立他爲帝之請,還派遣虎牙郎將宋老生和左武侯大將軍屈突通率領長安精兵八萬人,分駐霍邑(今山西洪洞北)、河東(今山西永濟蒲州鎮)以拒李淵,屈突通更親自率領三萬驍果軍在龍門狙擊由李建成所領的一路南下突厥騎兵,鏖戰半日斬首六千有餘,甚至李建成不敵敗走,連坐騎都被屈突通繳獲。

而宋老生也不是菜雞,親自在霍邑與李淵所領的三萬晉陽軍對峙,逼得李淵不得不退回晉陽,只有李世民所領的一路偏軍走延安、上郡、直抵長安北面的三原,但卻被代王楊侑的家將楊春領着一萬五千長安守軍纏住,屈突通在龍門擊敗李建成後便要來抄李世民的後路,不得已下李世民只能向樑師都求援,此時樑師都已經攻克了佔雕陰、弘化等郡,得始畢可汗贈以狼頭大旗,與李家算是一殿之臣,便出兵一萬解了李世民的圍困,送他退回了晉陽。

至此,急攻長安不克之後,李家人便埋頭晉陽發展種田,並且李淵雖然攻打長安失敗,但卻依約給了始畢可汗數萬石的糧草和不少的錢財,還讓始畢可汗以皇帝的儀仗入了雁門關,進駐了楊廣的晉陽宮。

據說當時始畢可汗十分滿意,在晉陽宮住了半個月,並且嚯嚯不少宮女後,終於心滿意足的返回了他的東突厥王庭,雖然他離開的時候帶走了部分突厥騎兵,但還是給李淵留下了一萬人的突厥精銳騎兵。

而後李淵聽聞瓦崗軍的李密在攻下了興洛倉後,又準備去攻打黎陽倉,便也派了李建成出兵黎陽企圖搶在李密前面把黎陽倉打下來,可結果雙方卻趕了一個前後腳的功夫,都未能偷襲得手,加上天鳳軍這邊早早做了準備,連續派遣了兩支援軍暗中馳援黎陽倉城,結果李建成和李密輪流強攻的大半個月都能打下,不得已李建成只能退兵返回晉陽,而李密領着瓦崗軍繞道遠走長安,卻不想居然叫他偷雞得手,把長安給一舉拿下了!

至於眼下,因爲在三路齊攻長安不克,退回晉陽之後,李淵便在晉陽組建了大將軍府。

李淵所設的大將軍府,說白了就是一個古代兵部的雛形機構,李淵自號爲大將軍,以裴寂爲長史(幕僚參謀),劉文靜爲司馬(組織官員),唐儉及前長安尉溫大雅爲記室(低級參謀),武士獲爲鎧曹(裝備製造),又設戶曹(後勤統籌)、司功參軍(軍事法庭)、府掾(低級文員)、左右統軍(兵員訓練)等官職。

並以李建成爲隴西公(當時李建成二十八歲)、左領軍大都督,領左三統軍。

待到清河崔氏的求援發來,也不知道是不是李淵父子從中看到了什麼好機會,便命了李建成率領三千精銳,以劉文靜和溫大雅爲輔佐,便也兵發清河而來。

但也說此時此刻,李建成意氣風發正率軍往清河城急趕,待得距離城池不足五里之地時,卻聽得背後隨行的司馬劉文靜大聲呼喚,李建成忙也勒馬停步,便來問道:“肇仁先生何故喚某?”

劉文靜指着清河城頭迎風招展的旌旗急道:“大都督,此去恐怕有詐!”

李建成倒是從善如流,聞言急忙揮手命令後隊暫緩腳步,便也順着劉文靜所指方向細細觀看,但見得城上旌旗並無什麼特異之處,不由納悶問道:“何以見得?”

劉文靜忙也解釋道:“聽聞天鳳軍背城列陣,合軍上下不過兩萬餘人,清河既是起根基所在,豈能不設重防?大都督且看,如今城上旌旗之中,可有鳳字?”

卷一 稚鳳初鳴 第一章 雙魚玉佩第三百三六章 土崩瓦解第四百十九章 退無可退第六百六十章 手談問心第六百四六章 高瞻遠矚第九十七章 事預則立第八十五章 善後第三十六章 賣弄第四百四八章 突飛猛進第一百五七章 應變第二百二十章 市稅第六百九三章 朝賀第一百八十章 備戰第三百二三章 產業園區第六百八九章 新幣第二百四七章 論策第三百四六章 城上有怪第四百七四章 千金馬骨第三百八七章 面面相窺第一百九三章 揭破第九十六章 放豹歸山第二百五一章 軍閥第一百四九章 建軍第五百十四章 驅虎吞狼第三百三四章 乏善可陳第一百四三章 典吏第三百十二章 渾水摸魚第五百八六章 以退爲進第五百三四章 滿載而歸第二百八六章 新年禮物第二百二四章 正心第三十八章 要搞事第五百七六章 既定國策第七百四四章 鼓譟第六百五五章 德勘歿末第五百五四章 政策解說第六百二一章 平權法案第五百十四章 驅虎吞狼第五百八二章 欲將東歸第六百五四章 頂層設計第一百零五章 熟土第一百四七章 例會第三百八九章 武力展示第六百七四章 簡字第七百十三章 踏青第六百九一章 經濟第二百零六章 激將第三百二十章 緊急狀況第九十二章 心結第二百五四章 急戰第二百八一章 圖讖第四百七一章 去留兩難第六百十六章 大好時機第六百章 一網打盡第五百五三章 坐而論道第六百二三章 危機四伏第六百三十章 一對眼間第七百二二章 提議第二百九六章 收容難民第三百六二章 人小鬼大第四百零五章 迤邐而來第四百十三章 硝煙未盡第六百十三章 小肚雞腸第六百五十章 又生一計第六十三章 打掃戰場第六百五五章 德勘歿末第一百六五章 募兵第二百四八章 公允第六百五一章 傳國玉璽第三百七九章 聯軍組成第六百七五章 還朝第六十五章 思想工作第一百零二章 拜服第三百九七章 措手不及第五百十九章 舞動青春第三百十四章 一臂之力第五百七五章 去留自便第六十章 搞他一下第三百八六章 尉遲敬德第四十四章 地圖第五百三七章 備戰黎陽第五百六六章 弄巧成拙第三十七章 陶瓷第二百零八章 參軍第四百五四章 驍果借道第六百五七章 添花錦上第三百十二章 渾水摸魚第六百十三章 陷陣衝鋒第六百四七章 十拿九穩第四百八三章 曹豹送書第五百七十章 天闕何在第五百五九章 側目譁然第五百六九章 歷史巧合第一百四七章 例會第三百九一章 以拖待變第一百零十二章 好事雙來第七百五一章 喜脈第五百十二章 接風洗塵第七百零二章 貴賤第七十四章 突擊
卷一 稚鳳初鳴 第一章 雙魚玉佩第三百三六章 土崩瓦解第四百十九章 退無可退第六百六十章 手談問心第六百四六章 高瞻遠矚第九十七章 事預則立第八十五章 善後第三十六章 賣弄第四百四八章 突飛猛進第一百五七章 應變第二百二十章 市稅第六百九三章 朝賀第一百八十章 備戰第三百二三章 產業園區第六百八九章 新幣第二百四七章 論策第三百四六章 城上有怪第四百七四章 千金馬骨第三百八七章 面面相窺第一百九三章 揭破第九十六章 放豹歸山第二百五一章 軍閥第一百四九章 建軍第五百十四章 驅虎吞狼第三百三四章 乏善可陳第一百四三章 典吏第三百十二章 渾水摸魚第五百八六章 以退爲進第五百三四章 滿載而歸第二百八六章 新年禮物第二百二四章 正心第三十八章 要搞事第五百七六章 既定國策第七百四四章 鼓譟第六百五五章 德勘歿末第五百五四章 政策解說第六百二一章 平權法案第五百十四章 驅虎吞狼第五百八二章 欲將東歸第六百五四章 頂層設計第一百零五章 熟土第一百四七章 例會第三百八九章 武力展示第六百七四章 簡字第七百十三章 踏青第六百九一章 經濟第二百零六章 激將第三百二十章 緊急狀況第九十二章 心結第二百五四章 急戰第二百八一章 圖讖第四百七一章 去留兩難第六百十六章 大好時機第六百章 一網打盡第五百五三章 坐而論道第六百二三章 危機四伏第六百三十章 一對眼間第七百二二章 提議第二百九六章 收容難民第三百六二章 人小鬼大第四百零五章 迤邐而來第四百十三章 硝煙未盡第六百十三章 小肚雞腸第六百五十章 又生一計第六十三章 打掃戰場第六百五五章 德勘歿末第一百六五章 募兵第二百四八章 公允第六百五一章 傳國玉璽第三百七九章 聯軍組成第六百七五章 還朝第六十五章 思想工作第一百零二章 拜服第三百九七章 措手不及第五百十九章 舞動青春第三百十四章 一臂之力第五百七五章 去留自便第六十章 搞他一下第三百八六章 尉遲敬德第四十四章 地圖第五百三七章 備戰黎陽第五百六六章 弄巧成拙第三十七章 陶瓷第二百零八章 參軍第四百五四章 驍果借道第六百五七章 添花錦上第三百十二章 渾水摸魚第六百十三章 陷陣衝鋒第六百四七章 十拿九穩第四百八三章 曹豹送書第五百七十章 天闕何在第五百五九章 側目譁然第五百六九章 歷史巧合第一百四七章 例會第三百九一章 以拖待變第一百零十二章 好事雙來第七百五一章 喜脈第五百十二章 接風洗塵第七百零二章 貴賤第七十四章 突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