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難民

說老太太哇啦哇啦吐出的語言是長篇大論,是因爲舅侄倆聽了足足有五分鐘的功夫,卻愣是一句也沒聽懂她到底說了什麼。

不過,從老太太頭上用樹根紮成的髮髻,身上右衽的粗布古裝,還有兩個孩子頭扎丸子小辮的“總角”造型和古裝衣物來看,毫無疑問這一老二少肯定不是現代人,這時妥妥的遇着古人了。

只是這老太太說話的語調太過怪異,不管是帝都大學出身的黃娜,還是曾經走南闖北的黃小剛都沒辦法聽出她究竟在說什麼,直到兩個小娃娃中看起來年歲稍小的娃娃指着火堆上還在燒着的竹筒喊着“驢驢驢”的時候,雙方這也纔有了共同語言。

兩個娃娃看起來分別有五六歲和七八歲的樣子,身上穿的也是粗布古裝,只是看起來有些面黃肌瘦,大下午的臉色居然還發青,也就猜到可能是餓了許久,想想黃小剛忙也示意三人坐下,然後把剩下的生魚片都放進竹筒鍋裡煮上,便扯着黃娜小聲道:“你瞧出來沒有,他們好像是在逃難?”

黃娜自然也觀察到了,三人之中兩個小娃娃自然打着空手,而白髮老太太也是身無長物,只在左肩上揹着一個小小的包袱,你要說這是老太太領着兩個小孫孫在密林散步肯定說不過去,因此猜測他們是在逃難倒也合理。

不管怎樣,看着兩個小娃娃的口水都快滴到地上的樣子,這水煮魚片還是得讓他們嚐嚐,也就在舅侄倆商量着接下來該怎麼與他們溝通的時候,就聽見林間再次傳來悉悉索索的聲音,跟着便瞧見十來個黑臉的人迅速走了出來,徑直圍到了火堆周圍癱坐在地,然後一臉茫然的看着竹筒鍋裡煮着的生魚片。

愕然間,舅侄倆個也纔看清楚,這些黑臉的人應該是在臉上塗了鍋底灰的樣子,仔細看過去也纔看出都是十幾歲到三四十歲不等的婦女,身上衣服的樣式也如老太太一般是右衽,不過比起空手的老太太來,這些人帶的東西就稍微多了些,有揹着巨大包袱的、也有肩扛手提各種東西抱着雞鴨的,甚至還有一個大約四十來歲的胖婦人,懷中居然抱着一口直徑怕是有六七十公分的陶缸。

這模樣叫人一看,妥妥的就是逃難啊!

還沒等黃小剛和黃娜對突然奔出的這批黑臉人的震驚結束,也就瞧見林中再次走出了一批人來,這次出來的人裡面倒是有老有少,多是一些老人牽着孩子,也就見着一個牽着頭黑山羊同樣塗黑臉的女子一走出來,兩個本在火堆旁瞧着水煮魚片流口水的小娃娃便叫着“阿姆”撲了上去。

待到這些人七七八八都來到火堆旁各自癱倒席地坐下之後,黃小剛也才點算出這批人總數差不多能有五十幾個,而且超過九CD是女性,剩下的一成男性也全是小娃娃。

毫無疑問,這應該就是逃難了,而且瞧這些人結伴而走的架勢,應該是同一個村子的人,再看她們的臉色和凌亂的頭髮衣物以及臉上混合了汗水的鍋底灰妝容,這應該就是連續逃了好幾天的模樣。

正納悶眼下的場面不知道該怎麼辦的時候,林中再次走出了幾個人來,這一次走出來的倒全是男人了,當先一人身形高大,看起來是個四十來歲的漢子,但見他胸口遮了半幅虎皮,手上拿着一把黑黝黝的鐵叉,雖然頭上的髮髻早已散亂不堪,但一雙精光四射的眼睛卻隱藏在頭髮後面,一走出林子便把目光直接投向了火堆旁還在發愣的黃小剛和黃娜兩人。

在這漢子出來之後,也就瞧着兩個十六七歲的壯實少年也從林中出來,兩人肩頭扛着一架滑竿,上面坐着一個鬚髮全白的老翁。

這四人出來之後,倒是沒有直接往火堆邊湊,遠遠停下腳步後,壯漢便讓兩個小子放下滑竿,然後低頭與白髮老翁言說了幾句,也就聽見老翁揚聲說了句什麼話,接着原本癱坐在周圍休息的婦孺們便動了起來,不少人分頭去撿拾起了柴火,幾個婦女好似變戲法一樣從身上的包袱裡掏出了各種樣式的銅壺、鐵罐,就連抱着陶缸的胖婦人也尋來石塊搭建土竈,然後把陶缸小心的放了上去。

瞧這模樣,這些人是準備就地休整開伙了。

也在這時,就瞧着壯漢扶着老翁慢慢來到火堆前,老翁顫顫巍巍的與黃小剛行了個拱手的禮節,然後開口說了句話,可惜舅侄倆人還是聽不懂。

正愣神的時候,老翁也瞧出了舅侄兩人臉上的神色,便試探着話音一轉,換了一種語調再次開口,這一次卻是聽得舅侄倆都是一愣,竟是聽明白了。

也就聽得老翁用略微變了調的河洛腔道:“後生,可聽得老漢所言?”

這河洛腔也算是北地方言中較爲通行的一種,黃娜在帝都上學的時候,同寢就有河洛地區來的同學,而黃小剛手下就有兩個合作了五六年的老木工也是河洛人,所以這略微變了調的河洛腔自然是一聽就懂了,黃小剛忙也學着老翁的樣子也拱手還了一禮,想想便尋着了措辭,試探着用河洛腔學着道:“老丈有禮!”

聽着黃小剛搭話也是河洛腔,老翁臉上的表情倒是慢慢舒展開來,也就聽他道:“後生卻是哪裡人士?我等都是羅梁山下牛家村人,因躲避兵災才至此處,不知此地可是蘆山地界?”

這什麼羅梁山、蘆山的聽得黃小剛和黃娜自然都是一臉懵逼,不過從老翁口中倒也是聽明白了“躲避兵災”一語,黃小剛忙也回答道:“我與侄女也是因爲躲避兵災才逃至此地,也不知此地是何地界。”

“侄女?”聽得黃小剛把黃娜的身份點出,老翁卻是眉頭一皺,叫他看來黃小剛二十出頭,黃娜十五六歲,說是夫妻也才合理。不過這黃娜與黃小剛到底是什麼關係到底與他無干,老翁想想伸手一捋鬍子,便也道:“也罷!後生可是要往蘆山去?”

黃小剛想了想,忙也道:“正是!”

老翁便也點頭道:“與我等同行便是!”

說完話,老翁自然叫那壯漢扶走,然而黃小剛正揣着一肚子的疑問想要跟黃娜商議的時候,卻四下一瞧,發現周圍升起了十來個火堆,這夥逃難的婦人已經是濃煙四起的做起了飯來。

第三十一章 去文登第二百八五章 壞消息第六百二七章 輕裝上路第四百八三章 曹豹送書第四百二六章 科舉時代第四百三四章 挖角背叛第四百九四章 火力溢出第七百六一章 警訊第五百二四章 弄舞娛情第二百三十章 落雪第二百九七章 壕溝戰術第四百六九章 狼狽爲奸第四百七八章 智及來見第四百五九章 回航沛縣第一百六一章 賺城第六百六七章 墨技第七百三一章 上路第四百二八章 創刊發行第一百零三章 整訓第七十二章 開打第一百零十七章 呂氏春秋第七百五四章 班長第十八章 盡人事第七百零八章 忽悠第四百六四章 衆矢之的第一百三五章 呂母起義第四百六六章 從善如流第四百六七章 大相徑庭第四百四一章 新朝政體第五百六三章 御駕親征第三百五四章 公正女帝第一百七四章 大勝第四百七七章 難下江南第一百零十五章 三憾事第四百六九章 狼狽爲奸第七百零九章 江南第四百七三章 得國極正第六百零七章 皆入彀中第五百七一章 非之善地第四百七七章 難下江南第二百六十章 破城第二百九二章 高麗軍神第八十二章 五禽戲第四百六三章 先禮後兵第六百九十章 幣制第二百二一章 商榷第六百十三章 小肚雞腸第四百零九章 毀天滅地第五百二四章 弄舞娛情第六十四章 掘洞爲牢第三百八八章 錦上添花第六百十三章 小肚雞腸第四百七四章 千金馬骨第三百三七章 守城妙物第三十三章 主角第三百八七章 面面相窺第二百八二章 自薦第一百二三章 所在蜂起第六百三五章 整合規劃第四百四一章 新朝政體第四百六二章 步步爲營第四百六十章 禮送歸西第一百七一章 定策第七百二四章 回府第二百四五章 房喬第六百九六章 年節第二百十七章 毒丸第二百二九章 示強第一百五十章 衛府第六十二章 大獲全勝第六百二五章 繼續勝飲第五十章 無須猶豫第二百四九章 謀士第三百三六章 土崩瓦解第二百八四章 旅順港第五百十二章 接風洗塵第六百六五章 王子第三百六七章 清河降了第三百十六章 奇兵第二百八一章 圖讖第一百五八章 待發第四百十八章 劃山而治第四百八八章 天賜良機第四百二八章 創刊發行第七百六七章 開會第五百八一章 例行簡報第四百五一章 無師自通第六百二五章 繼續勝飲第五百七十章 天闕何在第五百七一章 非之善地第一百二一章 刀耕火種第七百三八章 出路第五百三一章 刊印天下第四百八二章 分崩離析第五百五九章 側目譁然第三百五七章 採購稻米第七百零五章 南征第二百八八章 再赴遼東第七百七四章 無趣第五百八四章 十萬火急
第三十一章 去文登第二百八五章 壞消息第六百二七章 輕裝上路第四百八三章 曹豹送書第四百二六章 科舉時代第四百三四章 挖角背叛第四百九四章 火力溢出第七百六一章 警訊第五百二四章 弄舞娛情第二百三十章 落雪第二百九七章 壕溝戰術第四百六九章 狼狽爲奸第四百七八章 智及來見第四百五九章 回航沛縣第一百六一章 賺城第六百六七章 墨技第七百三一章 上路第四百二八章 創刊發行第一百零三章 整訓第七十二章 開打第一百零十七章 呂氏春秋第七百五四章 班長第十八章 盡人事第七百零八章 忽悠第四百六四章 衆矢之的第一百三五章 呂母起義第四百六六章 從善如流第四百六七章 大相徑庭第四百四一章 新朝政體第五百六三章 御駕親征第三百五四章 公正女帝第一百七四章 大勝第四百七七章 難下江南第一百零十五章 三憾事第四百六九章 狼狽爲奸第七百零九章 江南第四百七三章 得國極正第六百零七章 皆入彀中第五百七一章 非之善地第四百七七章 難下江南第二百六十章 破城第二百九二章 高麗軍神第八十二章 五禽戲第四百六三章 先禮後兵第六百九十章 幣制第二百二一章 商榷第六百十三章 小肚雞腸第四百零九章 毀天滅地第五百二四章 弄舞娛情第六十四章 掘洞爲牢第三百八八章 錦上添花第六百十三章 小肚雞腸第四百七四章 千金馬骨第三百三七章 守城妙物第三十三章 主角第三百八七章 面面相窺第二百八二章 自薦第一百二三章 所在蜂起第六百三五章 整合規劃第四百四一章 新朝政體第四百六二章 步步爲營第四百六十章 禮送歸西第一百七一章 定策第七百二四章 回府第二百四五章 房喬第六百九六章 年節第二百十七章 毒丸第二百二九章 示強第一百五十章 衛府第六十二章 大獲全勝第六百二五章 繼續勝飲第五十章 無須猶豫第二百四九章 謀士第三百三六章 土崩瓦解第二百八四章 旅順港第五百十二章 接風洗塵第六百六五章 王子第三百六七章 清河降了第三百十六章 奇兵第二百八一章 圖讖第一百五八章 待發第四百十八章 劃山而治第四百八八章 天賜良機第四百二八章 創刊發行第七百六七章 開會第五百八一章 例行簡報第四百五一章 無師自通第六百二五章 繼續勝飲第五百七十章 天闕何在第五百七一章 非之善地第一百二一章 刀耕火種第七百三八章 出路第五百三一章 刊印天下第四百八二章 分崩離析第五百五九章 側目譁然第三百五七章 採購稻米第七百零五章 南征第二百八八章 再赴遼東第七百七四章 無趣第五百八四章 十萬火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