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三章 煮茶問對

根據後世研究,在楊廣接他老子的班之前,所謂的“開皇盛世”可是一個真的盛世。

據說當時天下的八大糧倉不但全部爆倉,就連皇家的庫房裡也因爲堆積的錢物太多,連穿錢用的麻索都不夠用了,以至於隋文帝非常苦惱這些錢財和糧食存積太多了,不知道如何花銷。

而隋煬帝即便是胡搞瞎搞了整整十五年,也沒把這筆他老子留給他的遺產糟蹋掉多少,據史書記載李唐得天下後,一直取用隋朝庫存的糧秣,直至貞觀年間依舊不曾耗盡。

以至於唐貞觀十一年時,當時的監察御史馬周對唐太宗李世民彙報:“隋家儲洛口,而李密因之;西京府庫,亦爲國家之用,至今未盡。”

其時隋朝已滅亡了二十年,而隋文帝已經崩了三十三年,可即便到了那時,如洛口、西京府庫的糧食布帛卻還未用完。

可即便當時的隋朝如此的富有,這天下卻還是叫楊廣給玩壞了,叫後人在徒呼奈何之餘,應該要好好反思一下其中的緣由纔是。

“不錯!苛政猛於虎!”

黃娜說着將冰鑑中的最後一塊冰添加進銀壺,又給炭爐添了火,又將最後一塊茶餅碾碎填入茶壺,做好煮茶問對的準備。

而後才停下手中的動作,看向張仲堅道:“我天鳳軍尋得的解決之道,便是均田免賦,重工興商!”

聽聞黃娜一再提到這句,張仲堅也不是愚笨之人,結合之前的一番話,他稍加思索便也問道:“元帥之意,莫非是從此不徵農稅,卻改徵工商稅?”

黃娜點點頭,繼續道:“目前我天鳳軍正在東華四郡施行公田法,此法規定凡四口之家既可申請立戶,許佃租國家公田百二十畝,只要種植主糧,便可予以免稅。此外,私人所有的田地,不論大小、多少,若也種植主糧,亦可免稅。”

張仲堅聽了便自皺眉,不解道:“免稅是好,可兵卒、官吏需用的糧秣何來?莫非是用錢財與農人購買麼?”

黃娜淡淡一笑,繼續道:“公田法將規定,百姓所佃的公田產出之主糧,若自用有餘,餘糧需優先出售於各地官府設立的國儲糧庫,當然也可自行售賣與民間糧商,不過百姓售糧免稅,糧商收糧需承受十稅一的資源稅。”

“國儲糧庫?資源稅?好計策!”張仲堅將幾個關鍵詞摘出來細細一想,頓時明白了不少。

想想這一家四口便可佃租一百二十畝的公田,若無天災人禍且風調雨順的話,一年的產出至少百石以上,要是年景好些兩百石也可能,可人不能光吃糧食不吃點別的對吧?

那麼,設立國儲糧庫收購百姓手裡的餘糧,不也就保證了朝廷的用糧需求,而且也還不怕民間糧商競爭,這十稅一的資源稅便是一道天塹了。

黃娜接着道:“此外,公田法也將規定,對私有產權的私田,雖然也可以予以免稅,但條件是必須種植主糧,若是種植非主糧作物或其他經濟作物,那麼將會根據作物的經濟價值予以徵收輕重不等的土地使用稅。此外,對於種糧大戶、產糧大戶,官府將會根據其產出給予一定的農業補助和獎勵,但對於那些惡意拋荒,勞作不勤致減產、歉收的也將予以重罰!”

說到這裡,黃娜還刻意停頓了一下,等着張仲堅稍作消化之後,也才笑道:“對了!虯髯兄可明白什麼叫做‘土地兼併’?”

張仲堅聞言點了點頭,他家裡可是揚州首富,豈能不明白什麼叫做“土地兼併”,然後就瞧着黃娜淡笑着道:“我天鳳軍非但不會限制土地兼併,還鼓勵土地兼併,對於擁有大量田地的土地大戶,不但承認他們的產權,還會給予一定的政策和資金支持!”

張仲堅聽了,一雙鳳眼頓時瞪得比牛眼還大,忙也問道:“大戶非但免稅,還要支持?”

黃娜點點頭道:“對!只要肯種糧食,就免稅!”

張仲堅頓時樂了,他倒是想得通這地主搞土地兼併的目的,是把土地佃租給佃戶種植,然後通過收租獲得收益。可沒有那家地主也是光吃糧食不穿衣、不用度的,肯定要把收租得來的糧食換成錢財,結果那套在糧商頭上的十稅一則早早就在前面等着了。

想到這裡,張仲堅卻是問道:“若是大戶將糧食拿去釀了酒、做了糕餅,又如何?”

黃娜答道:“酒坊、糕餅坊屬於商業作坊,開設此類工坊需要官府覈定資質,經營時需要交納工商稅,酒水和糕餅屬於商業食品,銷售時自然也需要交納增值稅。”

張仲堅眼珠子骨碌碌一轉,又問:“難道農婦在家織出的布,也還要徵稅?”

黃娜道:“自用免稅,布商收布則徵布商的交易稅,布莊將布製成衣物販售時則徵經營稅。”

“這……這這……”張仲堅頓時被這新穎大膽的構想給驚得說不出話來,因爲以他的智商,是能想明白其中隱藏的意思,可偏偏他無法用自己掌握的詞彙將其中的道理簡單扼要的概述出來。

對此,黃娜倒是不介意幫他總結一下:“此法簡單來說,也就是免徵農稅,改徵工商稅,以工商業滋養反哺農業。”

張仲堅聽這了半天,直待聽完黃娜的解說,也才一拍手掌,喝道:“這……此法甚好!”

只是這到底好在什麼地方,他一時半會卻是怎麼也說不上來。

此時,就聽銀壺之中有水沸之聲響起,黃娜提壺倒水,將這第三道茶浸出後,笑道:“兄之三問,予已盡答之,兄可有所得?”

哪知道張仲堅卻是皺着眉,一臉的苦相道:“這公田法,看來甚好,卻不知當真能否行開!”

黃娜自顧分茶道:“兄不妨試看之!”

張仲堅一想也對,聽黃娜說這公田法已經在東華四郡施行,成與不成,豈不是去了東華就可看到了。

想到這裡,正好見黃娜分茶結束,他便大咧咧取了一杯痛飲而盡,擱下杯子便也起身抱拳道:“方纔聽君一席話,勝某讀十年之書,仲堅今夜甚幸焉!元帥氣度,張某拜服!”

黃娜也自起身,笑道:“兄於江湖之中風評甚佳,予亦仰慕已久,今日得見,便知江湖傳言非虛。不過,正所謂俠之大者,爲國爲民,以兄一身本事,若就此埋沒於市井之間,豈非是暴殄天物,不若……”

卻說,也就在黃娜正開口招攬張仲堅的關鍵時刻,卻聽得帳門方向突然暴起幾聲狂喝,隨之而來便是兵器碰擊之聲和敵襲的呼喊。

跟着便見的張仲堅聞聲神色一變,急忙轉身作勢便攔在黃娜身前,伸手一拍腰間便抽出一把三尺長的軟劍,當即全神戒備的直盯着帳門處,口中道:“元帥莫慌,某定然可護得元帥周全!”

第二百六一章 表弟第七十九章 減刑第一百二一章 刀耕火種第六百二二章 十萬女軍第五百四六章 檢校空軍第四百十九章 退無可退第七百十六章 江山第三百十八章 李唐起兵第二百三八章 陷阱第三百四三章 試探攻擊第一百九四章 吊射第六百三一章 破關邀戰第四百四十章 駐兵整訓第五百章 司馬西歸第五百十九章 舞動青春第四百八五章 通船之好第三百六六 守敵必攻第四百零七章 臨敵變陣第六百零六章 精準課稅第七百三四章 講法第七百三五章 丈夫第十七章 第二課第三百三五章 乘勝追擊第七百五二章 秘法第九章 真尼瑪好第七百四五章 考題第六十七章 反殺第六百八十章 百家第六百十九章 困守待援第四十九章 去心魔第二百二四章 正心第六百八九章 新幣第六百四一章 二翟授首第四百三七章 唯向東行第五百零五章 蝴蝶效應第六百十六章 大好時機第六百八八章 發餉第三百四八章 知難而退第四百二十章 大勢所趨第二百零八章 參軍第二百八五章 壞消息第六百八四章 窺竊第三百六九章 五軍之戰第五百七六章 既定國策第五十八章 訓練進階第五百五三章 坐而論道第一百八七章 意外第七章 錘神附體第四百十六章 革新鼎故第七百零四章 遠景第四百零八章 機不可失第六百二八章 禍福難測第七百四九章 夏收第七百五一章 喜脈第六百八二章 漏洞第六百九十章 幣制第五百九五章 江山姓誰第六百六七章 墨技第六百八五章 矮人第六百二二章 十萬女軍第五百五九章 側目譁然第四百八九章 意欲何爲第五百三三章 登陸日本第七百十九章 共賞第一百零十七章 呂氏春秋第五百八九章 尚義任俠第六百三九章 反心已顯第四百六一章 合情合理第四百二三章 三期規劃第四百三九章 出使黎陽第五百四九章 果然如此第六十章 搞他一下第二百二五章 民意第二百八八章 再赴遼東第五百九一章 茅塞頓開第二百二九章 示強第五百五四章 政策解說第七百十四章 虛委第三百七四章 瓦崗入關第五百六七章 一波三折第四百十九章 退無可退第七百六七章 開會第三百五十章 兵臨孔家第五百五九章 側目譁然第四百十三章 硝煙未盡第五百零一章 去國之人第二百十六章 土改第三百十一章 兩難第五百七十章 天闕何在第一百六二章 安民第五百九九章 事不宜遲第四百九一章 具裝騎兵第五百零五章 蝴蝶效應第五百八三章 妥善安排第五百零二章 無跡可尋第五百五四章 政策解說第一百二六章 一步到位第五百十九章 舞動青春第四百零一章 金剛大蟲第一百八三章 水軍
第二百六一章 表弟第七十九章 減刑第一百二一章 刀耕火種第六百二二章 十萬女軍第五百四六章 檢校空軍第四百十九章 退無可退第七百十六章 江山第三百十八章 李唐起兵第二百三八章 陷阱第三百四三章 試探攻擊第一百九四章 吊射第六百三一章 破關邀戰第四百四十章 駐兵整訓第五百章 司馬西歸第五百十九章 舞動青春第四百八五章 通船之好第三百六六 守敵必攻第四百零七章 臨敵變陣第六百零六章 精準課稅第七百三四章 講法第七百三五章 丈夫第十七章 第二課第三百三五章 乘勝追擊第七百五二章 秘法第九章 真尼瑪好第七百四五章 考題第六十七章 反殺第六百八十章 百家第六百十九章 困守待援第四十九章 去心魔第二百二四章 正心第六百八九章 新幣第六百四一章 二翟授首第四百三七章 唯向東行第五百零五章 蝴蝶效應第六百十六章 大好時機第六百八八章 發餉第三百四八章 知難而退第四百二十章 大勢所趨第二百零八章 參軍第二百八五章 壞消息第六百八四章 窺竊第三百六九章 五軍之戰第五百七六章 既定國策第五十八章 訓練進階第五百五三章 坐而論道第一百八七章 意外第七章 錘神附體第四百十六章 革新鼎故第七百零四章 遠景第四百零八章 機不可失第六百二八章 禍福難測第七百四九章 夏收第七百五一章 喜脈第六百八二章 漏洞第六百九十章 幣制第五百九五章 江山姓誰第六百六七章 墨技第六百八五章 矮人第六百二二章 十萬女軍第五百五九章 側目譁然第四百八九章 意欲何爲第五百三三章 登陸日本第七百十九章 共賞第一百零十七章 呂氏春秋第五百八九章 尚義任俠第六百三九章 反心已顯第四百六一章 合情合理第四百二三章 三期規劃第四百三九章 出使黎陽第五百四九章 果然如此第六十章 搞他一下第二百二五章 民意第二百八八章 再赴遼東第五百九一章 茅塞頓開第二百二九章 示強第五百五四章 政策解說第七百十四章 虛委第三百七四章 瓦崗入關第五百六七章 一波三折第四百十九章 退無可退第七百六七章 開會第三百五十章 兵臨孔家第五百五九章 側目譁然第四百十三章 硝煙未盡第五百零一章 去國之人第二百十六章 土改第三百十一章 兩難第五百七十章 天闕何在第一百六二章 安民第五百九九章 事不宜遲第四百九一章 具裝騎兵第五百零五章 蝴蝶效應第五百八三章 妥善安排第五百零二章 無跡可尋第五百五四章 政策解說第一百二六章 一步到位第五百十九章 舞動青春第四百零一章 金剛大蟲第一百八三章 水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