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一章 經濟

而目前新朝的貨幣體系,主要是由糧票和新幣構成,是一個在這個時代獨一無二的經濟系統。

先說糧票,這是在幽幽谷時期就根據需要搞出來的代幣,等於憑空造出的一種內部使用消費憑證。

在當時,糧票主要用來給部隊的士兵發軍餉,允許直接拿來進行內部消費和在以華夏商社爲基礎的內部商業平臺間流通,並不與外界進行價值交換。

而到了中後期,也就是眼下,糧票的髮型即將進入第五期(天鳳四年期),通過強制性的新老糧票換期(每年一換),目前內部統計的結果是往期(天鳳二年及之前冗餘)未結餘糧票尚有十餘萬石(估計少部分是憑證滅失了),而當期(天鳳三年)糧票的結餘也就在五十餘萬石。

如此,黃小剛計劃將明年的第五期糧票作爲最後一期來發型,到了天鳳五年以後將會對所有的糧票進行強制兌換,全部兌換成新幣,而這些新幣將會成爲帝國經濟發展和起飛的基礎。

因爲這些新幣所構成的價值基礎,是以天鳳新朝的國家信用來作爲質押物,不需要實物或金銀這等重金屬來作爲貨幣儲備,等於是憑空造錢。

有了這麼一個條件支持,新朝就可以把這些年通過各種途徑獲得的金銀等重金屬直接拿去進行外部置換,用來換取各種生產資料和基礎原料,並將之引入實際的規模生產,然後再把衍生品和商品用來支持新幣體系下的經濟內循環。

當然了,在這麼一個條件下,國朝只會設法尋找渠道將手中的金銀銅對外花銷,而不會拿出新幣去兌換金銀銅,目的就是爲了斷絕地主老財們拿出地窖存貨來擾亂新朝的金融系統穩定。

而對於新幣的幣值,把單位設定得如此的“大”,當然也是有目的性的。

想當初舅侄倆穿越不久,黃娜跑去文登採購物資時,探得的糧價是粗麥(新糧)要開皇錢三十五文一斛(原糧),舊麥(陳糧)二十五文一斛、雜糧(黍粟豆)二十文一斛。

食鹽的價格也算不高,官鹽要老錢八十文一石,品相稍好一些的私鹽要價差不多百文。

不過這裡多說一句,一個是此時的“斛”爲十鬥,每斛約一百二十隋大斤(每斤計六百餘克)。

另外就是這三十五文一斛的糧價,是專指用的開皇錢,所謂開皇錢也即是隋朝在隋文帝開皇年間鑄造發行的五銖銅錢,這種開皇錢含銅量高,錢幣的品相極好,但進入大業年間以後,楊廣這傢伙因爲發現通過造幣可以大量的聚斂民間的錢財,於是搞出了含鉛量極高的新錢,甚至後期直接用鐵來鑄錢,因此新錢的幣值比起開皇錢十不當一,商家販賣商品往往設定兩種價格。

而經過了最近幾年的這一場動亂之後,如今單是天鳳軍治下各地的平均糧價,波動範圍就在很大程度上顯得參差不齊。

先說這平度新城及周邊地區,如今上下一體使用的全是糧票(有華夏商行掌盤)也就不提,而如核心區周邊的高密、歷城、臨淄、即墨的糧價,差不多也就是開皇錢五、六十文、鐵錢五、六百文可換一斛新糧。

而更遠一些的非直控區,如北海、聊城、清河、魯縣、下邳這些地方,糧價基本上就在百多文開皇錢和千多文鐵錢之間了。

所以,在這個時候,新朝用鐵錢爲錨定物,搞一個允許大業鐵錢和新朝鐵錢置換,讓百姓可以拿手中的大業錢換新錢,目的自然是爲了減少百姓的損失,起到扶貧、助貧的效果。

而也不怕地主老財們鑽了空子,因爲大多數地主老財喜歡囤積的是價值更高的金銀乃至銅錢,怕只有瘋子纔會囤積鐵錢。

而且鐵錢雖然材料來源豐富,鑄造工藝也是不難,但絕對不會有地主老財通過私鑄鐵錢來換新幣,因爲這麼幹很不划算,就算材料不要錢,人工費用也是極高。

此外,雖然國家銀行的建立已經早就提上日程,但目前新朝仍舊在利用“華夏商行”的營銷體系在替代銀行職能。

並由此確立了“糧票+新幣”的髮型方式,只能是軍隊內部代幣和商行間實物兌換,也就從源頭處控制了貨幣總量。

而金銀還有銅錢雖然目前也在流通環節之中,但經過刻意控制結果是大額的金銀銅並不能直接在華夏商行的店面裡直接消費(僅允許百姓小額交易),大額交易需要通過外部(民間)中間商先將金銀銅兌換成商品貨物,然後跟商行兌換成糧票,拿糧票完成交易後想換回金銀也需要找中間商,這就讓華夏商行這個代理金融系統規避了風險。

總之一句話,就是針對新朝的貨幣政策,黃小剛和黃娜搞了那麼多的騷操作,都是有目的性的,就目前說別管地主老財們看得懂得有多少,怕是商行內部的掌櫃和經理們能看明白的也不多,這裡面門門道道極少有人看得明白就是了。

總而言之,新朝這套明着不坑人,暗着坑人的貨幣政策,此時已經是準備妥當了,就等看會不會有不怕死不知死的地主老財自己撞上門來。

那麼言歸正傳,對於這次發餉採用糧票和新幣並行的方式,天鳳軍的官兵們基本沒有出現什麼牴觸的情緒,基本上都按照建議選取了對自己有利的折兌方式。

得到假期的官兵們基本上都選擇了糧票,畢竟糧票不但用得熟悉,可以直接拿去華夏商行所屬的商鋪購買物資帶回家中,就算回了鄉也可以直接拿着去各地鄉鎮已經網點密佈的“國儲糧站”直接足額兌換糧食。

至於說沒有假期的官兵還有中高級軍官,也多選擇了領取新幣,因爲比起面值也就是幾石、十幾石的糧票而言,折算成新幣後動輒就是幾千上萬文的新幣錢票拿在手裡可就有面兒多了。

當然了,多多少少也還是有一部分人,覺得這新朝的幣值多少有那麼一點不得勁兒,但他們隱隱間只是覺得新幣將一石糧食的價值錨定爲一貫錢感覺確實有些低了,不如前朝的開皇錢花銷起來爽利,但具體不爽利在什麼地方,可就真是說不出個所以然來了。

第三百六三章 堅守待援第四十章 主線展開第三百三十章 高歌猛進第十八章 盡人事第六百六七章 墨技第四十二章 新章程第四十章 主線展開第三百四二章 再馳黎陽第三十九章 渣男第六百六四章 墨者第六百四十章 一場好戲第三百三二章 蹬鼻上臉第一百六七章 規劃卷一 稚鳳初鳴 第一章 雙魚玉佩第七百四八章 安排第一百零十二章 好事雙來第六百八四章 窺竊第四百十六章 革新鼎故第二百八四章 旅順港第二百七二章 家底第四百四二章 三院一閣第六百三五章 整合規劃第四百二四章 流放遼東第七百四九章 夏收第六百二二章 十萬女軍第三百四七章 城防體系第四百八五章 通船之好第一百五六章 意外第三百零一章 鬥將第五百章 司馬西歸第五百二六章 齊頭並進第六百九四章 官制第五百七十章 天闕何在第二百一十章 入營第八十五章 善後第六百八十章 百家第四百四四章 吾皇萬歲第四十章 主線展開第四百六八章 瞠目結舌第三百十五章 別有用心第一百六六章 軍產第二百九三章 基建之王第二百十五章 彎路第七百四一章 邀請第二十九章 想太多第一百零五章 熟土第五百七七章 國家紅利卷二 鳳出東華 第一百四一章 徙城第六百十六章 大好時機第五百七五章 去留自便第一百零九章 軍議(二)第七十五章 火樹銀花第四百二六章 科舉時代第四百七三章 得國極正第二百八一章 圖讖第三十章 腳踏實地第一百零十三章 操演第四百三十章 千里追擊第三百九六章 傳統戰法第三百七二章 虛與委蛇第三百十九章 開關入寇第五百六五章 準備入城第七百三二章 普天第六百十一章 防守反擊第五百五二章 經典由頭第一百九三章 揭破第七百二五章 新政第四百七四章 千金馬骨第九十四章 誓約第七百四五章 考題第一百零九章 軍議(二)第六百四六章 高瞻遠矚第十七章 第二課第三百九七章 措手不及第二百七二章 家底第六百七二章 奴兒第二百四一章 善後第十三章 制膠與繩第一百九二章 對陣第四百九三章 近衛無敵第二百二二章 誤會第五十九章 致命巧合第二百九二章 高麗軍神第五百七九章 倭軍演陣第十三章 制膠與繩第七百六九章 置裝第三百二二章 秋季攻勢第四十五章 裝備設計第二百七一章 燎原第二百四三章 專家第七百二六章 平等第四百七四章 千金馬骨第三百零一章 鬥將第六百九八章 蟄伏第七百二六章 平等第三百八十章 萬軍之陣第二十二章 驟雨第四百零八章 機不可失第二十二章 驟雨第四百七二章 黃泉再見
第三百六三章 堅守待援第四十章 主線展開第三百三十章 高歌猛進第十八章 盡人事第六百六七章 墨技第四十二章 新章程第四十章 主線展開第三百四二章 再馳黎陽第三十九章 渣男第六百六四章 墨者第六百四十章 一場好戲第三百三二章 蹬鼻上臉第一百六七章 規劃卷一 稚鳳初鳴 第一章 雙魚玉佩第七百四八章 安排第一百零十二章 好事雙來第六百八四章 窺竊第四百十六章 革新鼎故第二百八四章 旅順港第二百七二章 家底第四百四二章 三院一閣第六百三五章 整合規劃第四百二四章 流放遼東第七百四九章 夏收第六百二二章 十萬女軍第三百四七章 城防體系第四百八五章 通船之好第一百五六章 意外第三百零一章 鬥將第五百章 司馬西歸第五百二六章 齊頭並進第六百九四章 官制第五百七十章 天闕何在第二百一十章 入營第八十五章 善後第六百八十章 百家第四百四四章 吾皇萬歲第四十章 主線展開第四百六八章 瞠目結舌第三百十五章 別有用心第一百六六章 軍產第二百九三章 基建之王第二百十五章 彎路第七百四一章 邀請第二十九章 想太多第一百零五章 熟土第五百七七章 國家紅利卷二 鳳出東華 第一百四一章 徙城第六百十六章 大好時機第五百七五章 去留自便第一百零九章 軍議(二)第七十五章 火樹銀花第四百二六章 科舉時代第四百七三章 得國極正第二百八一章 圖讖第三十章 腳踏實地第一百零十三章 操演第四百三十章 千里追擊第三百九六章 傳統戰法第三百七二章 虛與委蛇第三百十九章 開關入寇第五百六五章 準備入城第七百三二章 普天第六百十一章 防守反擊第五百五二章 經典由頭第一百九三章 揭破第七百二五章 新政第四百七四章 千金馬骨第九十四章 誓約第七百四五章 考題第一百零九章 軍議(二)第六百四六章 高瞻遠矚第十七章 第二課第三百九七章 措手不及第二百七二章 家底第六百七二章 奴兒第二百四一章 善後第十三章 制膠與繩第一百九二章 對陣第四百九三章 近衛無敵第二百二二章 誤會第五十九章 致命巧合第二百九二章 高麗軍神第五百七九章 倭軍演陣第十三章 制膠與繩第七百六九章 置裝第三百二二章 秋季攻勢第四十五章 裝備設計第二百七一章 燎原第二百四三章 專家第七百二六章 平等第四百七四章 千金馬骨第三百零一章 鬥將第六百九八章 蟄伏第七百二六章 平等第三百八十章 萬軍之陣第二十二章 驟雨第四百零八章 機不可失第二十二章 驟雨第四百七二章 黃泉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