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十七章 進退兩難

“鳳械師”這個概念,倒不是黃娜或者房玄齡自己拍腦袋想出來的,而是來自當時人還在高密主持膠州新城建設的黃小剛。

他在三月份送走返回日本的使節團後,給黃娜的來信裡提出的這個概念,並且也提前通知黃娜,爲天鳳軍打造的第二期基礎型的火器裝備已經進入了收尾交付期,最多在三個月後,就得開始制定第三期的火器裝備的製造生產計劃了。

這所謂第二期,實際上是指天鳳軍入主高密並把當初在呂家村的山洞軍工廠遷出來以後制定的生產計劃,大致的數量是:神機箭發射箱一萬具(配箭矢五百萬發)、班用梨花槍套裝十萬套、手榴彈五十萬枚、集束炸彈十萬枚、飛火流星箭一萬具等等。

按照原定的製造計劃,這批裝備的製造週期爲兩年二十四個月,結束期爲天鳳二年的九月,因此在九月以後就得展開第三期的裝備製造和生產,這也就意味着在九月之前要制定出相應的生產計劃。

然後的問題是,就眼下天鳳軍所經歷的戰爭而言,雖然在使用的時候一點也沒節省,甚至在很大程度上還存在着巨量的火力溢出,但囤積的兵器實在是太多了,而且這些火藥武器的更新換代又很快,用不完的話總不可能再返回工廠冒着危險進行分拆和回收,所以黃小剛在黃娜進駐黎陽以後,便提議黃娜儘可能的就地擴軍新編標營,再設法尋找一些願意投靠,或者雖然不願意投靠但佔據着一些重要的戰略要地的小股義軍,幫助他們打造“鳳械師”,以便將這批軍火迅速的外銷和消耗掉。

反正對於全國這盤大棋,黃娜和黃小剛這對舅甥一早就有過明確的預判,雖然最好的結果是天鳳軍異軍突起快速的統一全國穩定局勢,進而達到少死人、不大規模降低國力的目的,但現實是以天鳳軍一家之力,很難在極短的時間內把全國幾十路的反隋義軍迅速收服或殲滅,因此在一定程度肯定會出現戰略僵持,那麼在這個時候就必須做出一定的策略調整,然後使用一些合縱連橫的手段和策略來控制局勢。

因此,最好的合縱連橫說白了就是驅虎吞狼,等虎把狼殺光了之後天鳳軍再來打虎不就省事多了?

那麼,就眼下來看,把李家稍微扶持一下,然後讓他們父子去跟突厥還有西北的幾路義軍死磕,顯然是一筆好買賣。

那麼,說明白了“鳳械師”的概念和來由,接下來就得說說李家兄妹和女婿的想法了。

鑑於李秀寧已經是正式受聘天鳳軍的武術教習,自然也就不會繼續控制她的人身自由,讓她作陪看完了這場以銷售爲目的的軍事演練以後,便也讓她領着李世民和柴紹返回了使者營地,讓他們一家子可以坐下來好好研究。

對於天鳳軍這邊莫名其妙送出的大禮包,就李秀寧和柴紹這對夫妻而言,除了感到震驚之外,唯一能夠做出的合理解釋便只能是從李世民身上找緣由了,而對於年僅二十出頭的李世民而言,他除了心中有超過百萬頭草泥馬在來回跑動之外,你叫他還能有什麼想法呢?

然後三人面面相窺,便自然把黃娜爲什麼要送上大禮包的這個話題略去不提,然後便進入了下列問題的討論:天鳳軍的火器厲害不厲害?想不想要?要了拿去打誰?以後離不開了怎麼辦?

要說天鳳軍的火器厲害不厲害,答案當然是很厲害!

這個很厲害可不是建立在今日天鳳軍搞的軍演,而是李唐軍早在清河城下就已經吃過了大虧,當初李建成帶去增援五姓聯軍的三千鐵騎可是遭遇了可恥的全軍覆沒,單憑這一戰便可給天鳳軍的火器定一個“超級厲害”的評價!

然後,想不想要呢?當然想啦!

而且李世民這次大着膽子過來,本來就有心想要窺視一下天鳳軍的火器之密,原本他還準備“不惜一切代價”(似乎不包括美男計),可如今只要花錢就能買,這等好事哪裡去找啊?

可隨之而來的問題卻是:要了拿去打誰?

這房玄齡提供的協議寫的明白,買了天鳳軍武器裝備,就不能跟天鳳軍開戰,這也就意味着李唐軍就算有了如此犀利的武器,也不可以(至少在短期之內)與天鳳軍爭奪太行山以東的河東(指華北、華中)地區,只能拿着去打西面、北面還有南面的幾家勢力,可北面的突厥來去如風不說,出了雁門關就是茫茫大草原,除了草和牛羊就什麼都沒有了。

而西面的關隴以及陝甘地區左一個劉武周、右一個樑師都,大家都是突厥始畢可汗冊封的可汗,基本上沒借口相互開戰,再說這些地區除了餓得嗷嗷叫的泥腿子有些多之外,也是要什麼沒什麼。

至於向南……這就有點複雜了:東南是洛陽,如今雖是孤城一座,可城裡不但有數十萬的民衆,還有十數萬的軍隊,並且城內城外數個巨大的糧倉還存有不可計數的糧食,足夠洛陽的軍民吃上幾十年的,能把攻城的部隊活活熬死;西南是大興(長安),也特麼的是堅城一座,城池裡的各項條件與洛陽差別不大,但更重要的一個問題是如今城中做主的是瓦崗軍的李密,而李密與李淵的關係可並不意味大家都姓李就是一家親。

甚至,因爲當初楊玄感起兵造楊廣的反這事,兩人就不在一個頻道里,所以就不可能存在李淵可以跟李密好好用嘴巴講道理的情況……當然真要講道理,也就只能帶兵去講講道理了!

那麼,想清楚了以上這幾個問題以後,剩下一個最重要的問題也就呼之欲出了:以後離不開了怎麼辦?

短期來說,得了這批火器的李唐軍,肯定會在戰鬥力上有一個很大的提升,雖不至於說什麼遇佛殺佛、遇神殺神,但至少應該和西邊的兩個可汗以及南邊的李密還有楊桐掰掰手腕子。

可是,要說從長遠的角度考慮,真要是靠着這些火器把他們這幫人都特麼弄死以後,又該怎麼辦呢?豈不是直接就得跟天鳳軍衝突了?

別說這些火器原本就是天鳳軍賣出來的,就說人家天鳳軍也沒把火器全賣給你,光是他們知道的就還有什麼大小震天雷、雷王、雷神(這仨的確是一個系列)、飛火流星箭等等,更別說天鳳軍私底下肯定還藏有他們不知道的黑科技武器。

那麼一個叫人進退兩難的問題就出現了:這要是買了火器以後……還要不要跟天鳳軍、跟黃天鳳爭奪天下了呢?

第五百五一章 童試將至第一百零十二章 好事雙來第六百二一章 平權法案第七十六章 妖術第一百四九章 建軍第十二章 不情之請第五十章 無須猶豫第二百十六章 土改第二百六六章 震驚第六百二四章 接踵而至第四百二一章 楊廣被弒第一百九六章 壕軍第三百五七章 採購稻米第二百三八章 陷阱第二百五二章 春播第五百二九章 總動員令第三百三五章 乘勝追擊第二百三九章 亂戰第一百六四章 免稅第一百零十二章 好事雙來第一百九六章 壕軍第三百六八章 妄拒天軍第七百零二章 貴賤第三百三五章 乘勝追擊第四百六四章 衆矢之的第七百六十章 敢想第二百二七章 軍務第二百六四章 破功第一百二七章 浮客編民第二百八八章 再赴遼東第五百十二章 接風洗塵第六百四九章 一計不成第三百三七章 守城妙物第一百零三章 整訓第四百七二章 黃泉再見第四百十四章 失之交臂第二百三七章 夜襲第五百三七章 備戰黎陽第一百六八章 戰術第六百七五章 還朝第三百六三章 堅守待援第五百五一章 童試將至第四百六五章 各懷鬼胎第一百四六章 齊備第一百五一章 口號第二百零五章 秦瓊第二十四章 避難第三百八八章 錦上添花第四百十七章 守土有責第三十二章 製陶第五百九七章 戰術欺騙第七百二五章 新政第一百二一章 刀耕火種第一百六十章 民變第一百二七章 浮客編民第八十一章 神醫第一百三八章 神器第五百七三章 不似凡人第二十四章 避難第四百十二章 地裂天崩第六百九八章 蟄伏第七百零四章 遠景第六百四十章 一場好戲第七百三十章 有變第六百零四章 釋法明規第六百七六章 新都第五百章 司馬西歸第七百五九章 探視第六章 搏命第一百八六章 招募第六百十六章 大好時機第二百三七章 夜襲第七百六十章 敢想第二百五十章 回暖第四百五六章 彭城告急第一百五四章 裴晉第七百六九章 置裝第三百十一章 兩難第二百四二章 蟄伏第二百二九章 示強第三百八七章 面面相窺第五百四四章 不隨人願第一百四三章 典吏第六百四五章 淑女好逑第六百六十章 手談問心第六百三七章 微縮成人第七百三一章 上路第七百二八章 不可第二百七十章 助人第八十三章 賞罰分明第四十六章 制定操典第三百七一章 徐徐圖之第四百四二章 三院一閣第六百四六章 高瞻遠矚第二百八二章 自薦第二百十四章 新政第五百八一章 例行簡報第三百八三章 整軍再戰第四十二章 新章程第二章 幽幽谷
第五百五一章 童試將至第一百零十二章 好事雙來第六百二一章 平權法案第七十六章 妖術第一百四九章 建軍第十二章 不情之請第五十章 無須猶豫第二百十六章 土改第二百六六章 震驚第六百二四章 接踵而至第四百二一章 楊廣被弒第一百九六章 壕軍第三百五七章 採購稻米第二百三八章 陷阱第二百五二章 春播第五百二九章 總動員令第三百三五章 乘勝追擊第二百三九章 亂戰第一百六四章 免稅第一百零十二章 好事雙來第一百九六章 壕軍第三百六八章 妄拒天軍第七百零二章 貴賤第三百三五章 乘勝追擊第四百六四章 衆矢之的第七百六十章 敢想第二百二七章 軍務第二百六四章 破功第一百二七章 浮客編民第二百八八章 再赴遼東第五百十二章 接風洗塵第六百四九章 一計不成第三百三七章 守城妙物第一百零三章 整訓第四百七二章 黃泉再見第四百十四章 失之交臂第二百三七章 夜襲第五百三七章 備戰黎陽第一百六八章 戰術第六百七五章 還朝第三百六三章 堅守待援第五百五一章 童試將至第四百六五章 各懷鬼胎第一百四六章 齊備第一百五一章 口號第二百零五章 秦瓊第二十四章 避難第三百八八章 錦上添花第四百十七章 守土有責第三十二章 製陶第五百九七章 戰術欺騙第七百二五章 新政第一百二一章 刀耕火種第一百六十章 民變第一百二七章 浮客編民第八十一章 神醫第一百三八章 神器第五百七三章 不似凡人第二十四章 避難第四百十二章 地裂天崩第六百九八章 蟄伏第七百零四章 遠景第六百四十章 一場好戲第七百三十章 有變第六百零四章 釋法明規第六百七六章 新都第五百章 司馬西歸第七百五九章 探視第六章 搏命第一百八六章 招募第六百十六章 大好時機第二百三七章 夜襲第七百六十章 敢想第二百五十章 回暖第四百五六章 彭城告急第一百五四章 裴晉第七百六九章 置裝第三百十一章 兩難第二百四二章 蟄伏第二百二九章 示強第三百八七章 面面相窺第五百四四章 不隨人願第一百四三章 典吏第六百四五章 淑女好逑第六百六十章 手談問心第六百三七章 微縮成人第七百三一章 上路第七百二八章 不可第二百七十章 助人第八十三章 賞罰分明第四十六章 制定操典第三百七一章 徐徐圖之第四百四二章 三院一閣第六百四六章 高瞻遠矚第二百八二章 自薦第二百十四章 新政第五百八一章 例行簡報第三百八三章 整軍再戰第四十二章 新章程第二章 幽幽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