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七十章 消停

內購會的主要機制就是兩部分,分別是現貨交易和期貨訂單。

所以,如戰馬、牛羊等牲畜活物自然是現場議價並收購,而其餘的武器裝備和軍需用品也將採用現貨和訂單方式來統一採購。

而到了李世民這邊,也不是說他拿個小本本把自己想要的都記上就能拿得到東西,他還需要打報告把需求的物資裝備上報給總裝,然後由總裝酌情來進行分配。

當然了,有女王的面子和監國王的看顧,李世民想要做點什麼事情難度還是不大,但很多事總要講些方式方法對吧!

便也說這內購會開了整整一天,最終戰爭部共計吃下了總價超過八千萬貫的現貨和下達了超過一億貫的期貨訂單,讓這場涉及了新都乃至膠州工業園近九成的商家和企業的大型內購會有了個圓滿的結果。

而在這一批接近兩億的裝備物資裡面,李世民的玄龍營所需只在裡面佔了微不足道的一點點,畢竟這次的物資採購可是爲即將展開的南征準備的。

最終在監國王的指導下,李世民上報的物資採購清單如下:戰馬二百匹、駑馬六百匹、青騾二百匹、騎兵制式鞍具套裝(含馬鞍、繮繩等)一千五百套;士兵冬季標準訓練套裝(作訓服、鞋襪)三套(人均)、訂製版全天候騎行服三套(人均)、皮製裲襠鎧式騎兵輕甲五百套;騎兵用中型橫刀三千把、騎兵弓套裝五百套另加箭矢二十萬支、騎兵用重兵器五百件(刀槍棒斧戟各一百件)、單兵醫療套裝和野外求生套裝各五千套等等。

而總裝這邊看着李世民的要求也不算過分,自然是給面子的迅速批了,然後就開始安排物資分配交付等工作,而李世民也帶着滿心的期待回他玄龍營的營部去組織訓練和接受事宜。

倒是監國王在接下來的十幾天裡,把辦公的場所都轉移到了總裝,每天各種的協調會、任務會不斷,爲即將展開的南征殫精竭慮統籌規劃。

沒辦法,誰叫咱們的女王如今有了身孕,南征她是鐵定去不了咯!

而也在監國王陛下忙着南征安排的同時,很多事情也陸續傳來的下文。

先來說李唐方面,由於新都與晉陽的官方聯絡週期是半個月,而密報週期爲七天,因此很多晉陽官方未曾發佈和傳出的消息,新都這邊自然是早了七天便知道了。

而如今眼下這雁門關外的最新消息,便是劉武周在擊敗了李建成後,便乘勝出擊很快拿下了馬邑、神武等地,而之前在劉武周被趕出馬邑後主動投靠李唐的榆林郡守郭子和也迅速改旗易幟又轉投了劉武周。

還有定襄郡和豐州、靈州以及五原郡在得知了消息後,也紛紛遣使來投劉武周,至此劉武周等於再次收復了馬邑、榆林和定襄等郡,並且逐漸盤踞了整個河套地區,地盤面具比原先劉武周起事時還要大了數倍。

且劉武周在奪下朔州後,更是派兵斷絕了雁門關北出的道路,直接把李唐軍扼制在了雁門關內,且還人前往樓煩試探偵查,意欲是接道樓煩南下,走西河郡給李唐來個背刺。

李淵得此消息,自然是被嚇了個一佛出竅二佛昇天,竟是不顧反對從雁門關調回了三萬人馬回撤,便是新軍也調回了十個營五千人駐守晉陽。

更有甚者,之前不是新朝這邊許諾只要把李世民的家眷(也就長孫母子)送去新都爲人質,天鳳軍便願借調一支空軍部隊協助李唐,後來自然是如約派了一個排(對外稱爲一個空軍中隊)前往李唐,哪知道部隊在七月底到達晉陽後,李淵便要求留駐晉陽協助守城。

而對此,李淵身邊的劉文靜、裴寂等人幾次勸說,認爲這支空軍部隊留在晉陽毫無用處,還不如派去雁門關協防,也好針對劉武周做些安排,甚至還可以設法去找找李建成的消息,結果李淵就是死活不願,誰勸也都沒用。

結果到了如今已是八月前後,李唐方面還是沒有李建成是死是活的消息,根據安插在李唐的探子傳來的密報,李唐內部如今已經開始有了暗流涌動,認爲李建成失聯至今,是死是活已不重要,重要的是他的太子之位不能長久空懸,如今爲了李唐政權的穩定恐怕得要開始研究要新立太子之事,而如今老二李世民在鳳朝爲人質,老幺李玄霸身體又不見好,唯一可選的便只有李元吉了。

因此,李唐朝中如今已是隱隱分成兩派,一派擁護將李元吉改立爲太子,另外一派則表示反對。

說完了李唐,就不得不說說李唐邊上的薛李兩家,如今姑臧城前的攻防鏖戰還在繼續,兩隻菜雞從五月份開始一直打到了如今八月底卻還是互相奈何不得。

不過薛舉的秦軍依舊保持着強勢的圍城之態,據說李軌已經幾次遣使希望與薛舉議和,卻都被薛舉言辭拒絕,表示出了不弄死他不罷休想法。

就目前來說,薛舉的秦軍基本已經掃清了姑臧周邊的大部分地區,得到了大量的糧食物資還有人力,肯定是要繼續圍城把李軌的狗腦子給打出來。

而李軌雖然被困姑臧城內動彈不得,但據說他城中存糧豐沛,城池守勢嚴謹也毫不懈怠,想來薛舉要打破城池也不容易,因此雙方的拉鋸膠着還將繼續。

說完了這西北方向兩兩捉對廝殺的劉李和薛李,順着邊境線繼續南下便是如今盤踞壽春的杜伏威了。

根據探子的信報得知,這幾個月下來杜伏威倒也還算老實,除了常態化的繼續招兵買馬之外,也就搞了一次選美,從民間選了幾千美女充入後宮,便就再無其他的動作。

之前還擔心他會接受李淵的冊封倒向李唐勢力,但後來得了確切的消息,他雖然對李唐的使者相當禮遇,但最終還算拒絕了李世民的冊封,如今再接個他的選美舉動,想來這傢伙是當真打算自己來坐這江山龍椅。

至於說從壽春繼續往南,便是李子通和沈法興這對冤家,不過這幾個月兩家倒也算是消停,根據探子的信報似乎兩家最近都在忙着農事商業,並沒有什麼準備在短期之內再次大動干戈的舉動。

見大夥該搞事的搞事,該消停的消停,對於新朝來說這自然是件好事兒,監國王也樂得不用分心,可以把精力投入到即將到來的十月開國大典和之後的全面南征。

第六百零二章 世道不靖第六百十三章 陷陣衝鋒第一百三三章 畫餅第五十一章 高光時刻第五百九七章 戰術欺騙第四十九章 去心魔第三百五一章 金牌配角第五十二章 開營第七百零八章 忽悠第六百十二章 雁門關前第二百十三章 安排第七百零九章 江南第七百七一章 新節第一百二十章 瑞雪兆豐年第九十章 散花天女第七百七三章 不拘第三十九章 渣男第二百三七章 夜襲第一百六八章 戰術第五百零七章 可問鼎呼第二百零七章 說範第二百一十章 入營第四百三二章 大局在握第五百六十章 兵臨關中第一百六五章 募兵第三十七章 陶瓷第五百三八章 戰術調整第七百零一章 錢政第一百二九章 三堂會審第五百八八章 通過考覈第六百五八章 新法試行第六百八七章 訂單第四百零二章 敗如沙潰第五百七九章 倭軍演陣第二百五九章 諸城第四百三四章 挖角背叛第三百四二章 再馳黎陽第七百十四章 虛委第二百六六章 震驚第七百二六章 平等第三百六七章 清河降了第三百七九章 聯軍組成第八十六章 瞎忙第一百九四章 吊射第六百十三章 小肚雞腸第三百四八章 知難而退第三百九三章 兩面夾擊第六百六二章 偏頗第四百四七章 一步到位第三百十五章 別有用心第六百十一章 防守反擊第三百八二章 田單故計第二百九六章 收容難民第三百五三章 日本來使第二十一章 絕境第四百二二章 合作共贏第三百五三章 日本來使第四百八十章 水軍臨邳第四十四章 地圖第四百八六章 弄拙成巧第五百五六章 兩院內閣第七十八章 滿載而歸第四百四一章 新朝政體第一百零一十章 軍議(三)第六百七七章 逼婚第四百七八章 智及來見第六十七章 反殺第七百三十章 有變第一百三八章 神器第六百零二章 世道不靖第六百四八章 蕭後召見第六百四十章 一場好戲第四百四六章 魯班後人第一百三六章 四面開花第二十章 混亂第三百六五章 準備攻城第二百八八章 再赴遼東第六百六五章 王子第七百六九章 置裝第三百七九章 聯軍組成第三百十六章 奇兵第二百七三章 開海第六百五一章 傳國玉璽第七百二一章 初八第四百五四章 驍果借道第二十六章 撤離第七百二八章 不可第六百九十章 幣制第六百六一章 政俠第二百九七章 壕溝戰術第六百九十章 幣制第三百七一章 徐徐圖之第一百二九章 三堂會審第九十二章 心結第五百五七章 鄉縣自治第六百八八章 發餉第三百二二章 秋季攻勢第一百二一章 刀耕火種第二百五一章 軍閥第一百零十七章 呂氏春秋
第六百零二章 世道不靖第六百十三章 陷陣衝鋒第一百三三章 畫餅第五十一章 高光時刻第五百九七章 戰術欺騙第四十九章 去心魔第三百五一章 金牌配角第五十二章 開營第七百零八章 忽悠第六百十二章 雁門關前第二百十三章 安排第七百零九章 江南第七百七一章 新節第一百二十章 瑞雪兆豐年第九十章 散花天女第七百七三章 不拘第三十九章 渣男第二百三七章 夜襲第一百六八章 戰術第五百零七章 可問鼎呼第二百零七章 說範第二百一十章 入營第四百三二章 大局在握第五百六十章 兵臨關中第一百六五章 募兵第三十七章 陶瓷第五百三八章 戰術調整第七百零一章 錢政第一百二九章 三堂會審第五百八八章 通過考覈第六百五八章 新法試行第六百八七章 訂單第四百零二章 敗如沙潰第五百七九章 倭軍演陣第二百五九章 諸城第四百三四章 挖角背叛第三百四二章 再馳黎陽第七百十四章 虛委第二百六六章 震驚第七百二六章 平等第三百六七章 清河降了第三百七九章 聯軍組成第八十六章 瞎忙第一百九四章 吊射第六百十三章 小肚雞腸第三百四八章 知難而退第三百九三章 兩面夾擊第六百六二章 偏頗第四百四七章 一步到位第三百十五章 別有用心第六百十一章 防守反擊第三百八二章 田單故計第二百九六章 收容難民第三百五三章 日本來使第二十一章 絕境第四百二二章 合作共贏第三百五三章 日本來使第四百八十章 水軍臨邳第四十四章 地圖第四百八六章 弄拙成巧第五百五六章 兩院內閣第七十八章 滿載而歸第四百四一章 新朝政體第一百零一十章 軍議(三)第六百七七章 逼婚第四百七八章 智及來見第六十七章 反殺第七百三十章 有變第一百三八章 神器第六百零二章 世道不靖第六百四八章 蕭後召見第六百四十章 一場好戲第四百四六章 魯班後人第一百三六章 四面開花第二十章 混亂第三百六五章 準備攻城第二百八八章 再赴遼東第六百六五章 王子第七百六九章 置裝第三百七九章 聯軍組成第三百十六章 奇兵第二百七三章 開海第六百五一章 傳國玉璽第七百二一章 初八第四百五四章 驍果借道第二十六章 撤離第七百二八章 不可第六百九十章 幣制第六百六一章 政俠第二百九七章 壕溝戰術第六百九十章 幣制第三百七一章 徐徐圖之第一百二九章 三堂會審第九十二章 心結第五百五七章 鄉縣自治第六百八八章 發餉第三百二二章 秋季攻勢第一百二一章 刀耕火種第二百五一章 軍閥第一百零十七章 呂氏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