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回 驚險重重

王寒湘、勝一清呆呆的站在一側觀戰,看看前後兩代天龍幫主的較技鬥力,心中是感既萬千,不知是否該出手相助。

川中四醜追隨了李滄瀾數十年,從未見過老主人如此惡鬥,鬚髮怒張,直似要生吞陶玉,顯然他內心正燃燒着憤怒的火焰。

又鬥十餘合,陶玉突然長嘯一聲,由重重拐影中沖天而起,懸空而轉,旋劍下擊,劍化萬道銀蛇,有如千百條金環劍一齊擊下。

李滄瀾大喝一聲,揚起右手,運起乾元指力,一指點出。

指風、劍芒一觸之下,立時分開,陶玉回身一掠,退到一丈開外,喝道:“咱們繞道而過。”轉身急奔。王寒湘、勝一清和於氏兄弟,隨護身後,風馳電掣而去。

川中四醜正待追趕,忽見李滄瀾身子搖了兩搖,一跤坐在地上,黯然說道:“老邁了,老邁了。”

四醜大吃一驚,顧不得追趕敵人,急急扶起了李滄瀾。

只見他左肩、後背緩緩流出血來,心頭大震,齊聲問道:“老主人傷的很重麼?”

李滄瀾道:“不要緊,但那陶玉也未佔得便宜,招呼玉蕭姑娘,撤出埋伏。咱們也該走了。”

但見葦叢中人影一閃,玉蕭仙子足着水鞋,一躍而出,道:“老前輩傷勢如何?”

李滄瀾道:“三處輕微的劍傷,老朽還可支撐的住,只可惜陶玉已兔脫而去……”

玉蕭仙子道:“縱然依計而行,也未必能困住陶玉,咱們阻延他行動,目的已達,老前輩休息一下,咱們也該往百丈峰去,會會朱姑娘了。”

李滄瀾點點頭,道:“看將起來,除了朱姑娘之外,當今之世,只怕無人能夠制服陶玉了,”言下不勝悽然,扶拐轉身行去。

這日,中午時分,到了一座山谷旁邊,李滄瀾眺望着谷中景色,低聲對玉蕭仙子說道:

“入山半日,既未見朱姑娘指示,亦未見武林同道來援之人……”活未說完,瞥見一個身披黃色袈裟的老僧,手執玉如意,在四個執禪杖的和尚護衛之下,緩步而來。

玉蕭仙於低聲問道:“老前輩認識那些和尚麼?”

李滄瀾仔細瞧了一陣,道:“似乎是少林掌門人天宏大師。”

那些和尚似是亦瞧到了李滄瀾等,突然加快了腳步,直行過來。

只聽一個高昂的佛號,傳了過來,道:“李老英雄別來無恙。”

李滄瀾欠身抱拳道:“託大師的福佑。”

說話之間,幾個和尚已然行到李滄瀾等身前。

來人正是少林掌門人天宏大師,只見他目光轉動,掃掠了玉蕭仙子一眼,道:“這位女施主,可是玉蕭姑娘?”

玉蕭仙子道:“大師還能記得賤妾這等無名人物……”

天宏大師道:“姑娘言重了……”目光轉到李滄瀾的身子上,道:“老衲聽得楊大俠蒙難消息,盡出寺中百名高手,分成十路去追他的消息……”

玉蕭仙子道:“可曾找到麼?”

天宏大師道:“老衲一路追到此地,既未遇上陶玉,亦未再聽到楊大俠的消息。”

李滄瀾道:“老朽也是一路追來,倒是曾和陶玉交手數次。”

天宏大師道:“楊大俠不知是否已經到了此地?”

李滄瀾道:“照事情經過而言,小婿早已被運來此山中了。”

天宏大師道:“只要那楊大俠確已來此,不愁找他不到,老衲派出的十批人手,至少尚有五批,可望於兩日內趕到。”

李滄瀾道:“那是最好不過,老朽正覺着實力不夠。”

天宏大師道:“據老衲所知,趕往這百丈峰來的不止我少林一派。”

李滄瀾道:“朱姑娘也趕來此地了……”

天宏大師捧起如意,說道:“可是那五年前力救九大門派的朱姑娘麼?”

李滄瀾道:“不錯,除她朱若蘭之外,別人趕來此地亦是無用。”

天宏大師道:“那很好,有朱姑娘在此調度,當可統一各大門派之力。”

李滄瀾道:“老朽在來此途中曾和貴寺中兩批高手相遇,得他們助力很大。”

天宏大師道:“那是應爲之事,老英雄不用放在心上。”

李滄瀾道:“大師可曾遇上過……”

只聽玉蕭仙於叫道:“有五位道長到了,定然是武當派的高人。”

擡頭看去,只見谷口處,又走出五個身佩長劍,長髯飄飄的道人,大步行了過來。

天宏大師望了道人一眼,道:“不錯,是武當派靜玄道兄。”

李滄瀾道:“爲了小婿的事,有勞大師和靜玄道長親自下山……”

天宏大師接道:“老衲常和寺中長老談起令婿,感認今後三十年江湖大局,繫於楊大俠一身,老衲此次親率寺中高手馳援,實是爲武林大局着想。”

說話之間,靜玄道長等已然走近。

李滄瀾一抱拳道:“道兄別來無恙。”

靜玄稽首一笑,道:“李老英雄安好。”

天宏大師道:“道兄可曾發現什麼線索?”靜玄搖搖頭,道:“貧道聞得警訊,立率高手兼程而來,沿途一直未遇上陶玉的人手,貧道昨夜一抵此,連夜搜尋了兩道山谷,亦未發現陶玉伏兵,大師可有發現麼?”

天宏大師搖頭嘆道:“老衲亦和道兄一般。”

玉蕭仙子默查靜玄道長等五人,眉字隱隱泛現出睏倦之色,心中暗道:這幾位道長都是高強之士,除非極度辛勞,決不會有此睏倦之容,當下接道:“敵暗我明,咱們雖無法見他,但恐怕早已落在他的監視之中,此時此地,隨時有和陶玉相遇的可能,諸位最好能夠利用此刻時光,好好坐息一下,遇上強敵,才能應付。”

靜玄道長道:“玉蕭姑娘說的不錯,貧道等兼程而來,連夜搜山,已有數日夜未曾坐息了。”

玉蕭仙子道:“左側有一片草地,甚是清靜,道長等可藉此機會休息一陣,我等爲道長護法。”

靜玄道:“有勞諸位了。”帶着隨行四位道人而去。

李滄瀾嘆道:“爲小婿一人生死,驚動天下英雄,實叫老朽難安。”

忽聽一個花娥叫道:“陶玉來了。”

羣衆吃了一驚,齊齊轉頭望去,果見陶玉背插金環劍,手舉着一面令字旗,直對羣衆行了過來。

玉蕭仙子道:“這人不是陶玉。”

李滄瀾道:“形貌雖似,但缺少了陶玉那一股陰狠之氣。”

天宏大師道:“此人裝着、形貌,都和陶玉一般,不是陶玉是誰呢?”

李滄瀾道:“不論是誰,咱們也不能讓他好好退走。”

只見來人行到羣衆身前二丈左右處,停了下來,道:“我奉家師之命而來……”

天宏大師迫:“令師何人?”

那人應道;“家師陶玉。”

天宏大師微微一怔,道:“你們師徒倒是像得很,不知施主如何稱呼?”

那人道:“在下蒼龍。”

玉蕭仙了接道:“是啦!閥下就是陶玉那四靈之首了。”

蒼龍道:“不錯……”

李滄瀾冷冷說道:“你那師父何在?”

蒼龍搖動了手中令字旗,冷冷說道:“家師正忙於佈置天羅地網,無暇和諸位相見。”

玉蕭仙子一一側身,擋住了那蒼龍的去路,冷冷說道:“陶玉既是不肯現身,閣下就留這裡作爲人質如何?”

蒼龍右手摸了摸背上的金環劍把,搖動着左手的令旗,道:“諸位如是想見楊夢寰和趙小蝶,最好是能聽在下的吩咐。”

天宏大師道:“那楊大俠現在何處?”

蒼龍道:“諸位如想見他,最好能聽在下之命。”

李滄瀾道:“聽你之命麼?”

蒼龍道:“不錯,諸位請跟隨在下之後,前往一處秘密所在,也許還可見到楊夢寰。”

天宏大師望了靜玄道長和李滄瀾一眼,冷冷說道:“那陶玉爲人狡詐萬端,你既是那陶玉弟子,叫我如何能信得過呢?”

蒼龍冷冷說道:“諸位如果不肯相信,那也是沒有法子了。”右腕一擡,唰的一聲,抽出了金環劍,接道:“諸位可是想以衆凌寡麼?”

天宏大師搖手擋住了亮動兵刃的羣豪,說道:“好,老衲跟你去見那楊大俠,你如是胡說八道,那時,有你苦頭好吃。”

蒼龍道:“去見那楊大俠,必得先要經過一番險關,諸位如是沒有過那險道之勇,那就不用隨我去了。”

天宏大師道:“老衲等只要確能見到楊大俠,渡一道險關,又算什麼。”

蒼龍道:“在下帶路,諸位請隨我身後走吧!”轉身向前行去。

蒼龍道:“在下帶路,諸位請隨我身後走吧!”轉身向前行去。

玉蕭仙子心中暗暗忖道:想不到楊夢寰在短短數年之中,成了武林中英雄人物,以少林掌門之尊,對他如此推重,其他之人,定然是更爲仰慕了……。

但聞靜玄道長說道:“大師,如若此人把咱們帶入一片絕地,豈不是中了那陶玉的詭計了。”

天宏大師回顧李滄瀾一眼,道:“天下險地,只怕無出昔年李幫主那索橋懸山之右了。”

李滄瀾微微一笑,未曾接口。

談話之間,人已轉入一道狹長的山谷中。

擡頭看兩側峭壁,高有百仞,岩石光滑,寸草不生,縱有世間第一的輕功,也是無法攀登。

愈向前行,狹谷愈窄,深入三十丈後,狹谷只可容一人通過了。

李滄瀾急行兩步,追在那高舉令旗,帶路而行的蒼龍之後,舉起龍頭拐,頂在他的背心之上,冷冷說道:“閣下如若想妄生什麼惡念,老天就一拐先震斷你的心脈。”

蒼龍回過臉來,淡淡一笑,道“如是閣下不願再見那楊夢寰,儘管下手就是。”

李滄瀾道:“只要你不妄圖施展鬼計,老夫自然不會傷你。”

蒼龍也不反抗,任那李滄瀾的龍頭拐抵在背心之上,高舉令旗,搖動而行。

天宏大師,靜玄道長和玉蕭仙子等,都是久在江湖走動,閱歷是何等豐富,看他一直不停的搖動着令旗,已知道狹谷之中,定然有着埋伏,立時小少留意,暗中觀察。

那知以幾人的目力,竟然是無法看出一點可疑之處。

走完了狹谷,景物一變,只見一片廣大的盆地中,青草如茵,擺滿了桌椅。

蒼龍回過頭來,神色鎮靜的掃掠了羣豪一眼,道:“諸位請坐吧!只要諸位不生妄念,此地十分安全。”

玉蕭仙子道:“楊夢寰現在何處?”

蒼龍淡淡一笑,道“家師言出如山,諸位安心的坐在這裡,少則半個時辰,多則一個時辰,自然可以瞧到他了。” шωш✿тt kán✿¢O

玉蕭仙子目光一轉,除了那道狹谷之外,四面都是聳立山峰,別處再無出路,心中暗自忖道:“只要擋住這道狹谷出口,諒你也無法逃出此地。”

天宏大師和李滄瀾卻是別有所思,打量盆地景物,想着陶玉一旦施展火攻時,要如何躲避,撲滅。

只見蒼龍行到一處,突然仰起臉來,長嘯一聲。

嘯聲未落,絕峰上突然垂下來一根長索,蒼龍伸手抓住長索,垂下的長索立時疾快的向上收去,片刻已升起數十丈。

他並未直登峰頂,升到峰腰間一處突出的岩石處,忽然一鬆手中長索,隱入那大岩石後不見。

李滄瀾默查過山勢形態之後,低聲對天宏大師和靜玄道長,說道:“兩位道兄,這地方似是陶玉佈置的重點。”

天宏大師道:“不錯,如若能誘他下谷,咱們倒可在此和他決戰一場。”

李滄瀾道:“此時此刻,陶玉決不會和咱們正面爲敵,”

靜玄道長道:“貧道顧慮的是那陶玉以楊大俠的生死,迫咱們就範,那就麻煩了。”

天宏大師道:“不錯,老衲顧慮的亦是此事。”

李滄瀾長眉聳動,拂髯一笑,道“兩位道兄,對小婿的愛護。我李滄瀾是感同身受,但如情勢所迫,勢非得已時,那也顧不了許多,以搏殺陶玉,除害江湖爲主……”

天宏大師接道:“陶玉固是要殺,楊大俠亦得要救,咱們此來,最爲重要的還是救人。”

李滄瀾口不再言,心中卻是暗暗歡喜,暗自忖道:啊!他們如若是把救人擺在第一,不論那陶玉提出的是什麼條件,他們都會答允了。

原來李滄瀾口中雖然說的大方,還是以搏殺陶玉爲主,但他最擔心的事,卻仍是楊夢寰的安危。

靜玄道長一掠李滄瀾和天宏大師,說道:“如若那陶玉把咱們騙到此地,只守着那狹谷入口,和四面山峰,也不和咱們動手,那又該當如何?”

天宏大師道:“除非是咱們能設法把消息傳遞出去,召請救兵趕來,如若不成,即使武功和李老施主一般,只怕也不易闖的出去。”

李滄瀾道:“老朽這身旁門技藝,如何能和大師的佛門神功相比……”

靜玄道長接道;“兩位不用客氣了,眼下要緊的是咱們如何才能脫出這片險地……”

談話之間,瞥見狹谷人口處,又一個形如陶玉的少年,手中高舉令旗,大步行了過來。

在他身後,緊隨着崑崙三子之首的一陽子,和一個手執青竹杖的老者,直向幾人停身之處走來。

李滄瀾站起身子,一抱拳,道:“道兄纔到麼?”

一陽子欠身說道:“路上有點耽誤,遲來了一步。”

李滄瀾目光轉到那手執竹杖的俗裝老人,說道:“聞兄別來無恙。”

那人哈哈一笑,道:“言重,言重,兄弟這裡統候諸位了。”抱拳一個環揖。

天宏大師、靜玄道長一齊起身還禮,道:“聞兄請坐。”

原來這手持青竹杖的老人,乃華山派掌門入,彈指神丸聞公泰。

聞公泰輕輕咳了一聲,道:“兄弟在華山聽到了陶玉重出江湖,網羅無數高手,重振天龍幫的聲威,楊大俠孤身和他周旋,本擬早日趕來,只因兩種武功未成,不能半途而廢,想不到稍一耽誤,楊大俠竟然被陶玉鬼計誘擒,兄弟兼程追蹤,趕來此地,在谷口遇上一陽子道兄,被那小子引來此地……”

轉眼望去,那手執令旗,形如陶玉的少年,早已走得不知去向了。

聞公泰冷哼一聲,道:“這小子好快的一雙腿。”

天宏大師道:“咱們要設法阻止武林同道,再入這片絕地。”

一陽子道:“只要一進那谷口,再想回頭,就非易事,除非有一人能夠衝過狹谷,守在那入口之處才才。”

聞公泰道:“兄弟願冒此險。”

玉蕭仙於道:“這個不妥。”

聞公泰道:“那裡不妥了?”

玉蕭仙子道:“陶玉選擇這片狹谷,用心就是引咱們進入絕地,想那狹谷之中定有着很厲害的埋伏,聞兄武功雖然高強,亦不可冒此奇險。”

聞公泰道:“如若不設法衝出狹谷,來此救楊大俠的英雄,豈不是盡都要被人誘入絕地麼?”

玉蕭仙子道;“賤妾已然查看過這片盆地的土質,都未經翻動,證明陶玉並未在這片盆地中設有埋伏,所有埋伏,都設在四面山峰之上,和那片狹谷之中,如其衝出狹谷,倒不如等待一陣,瞭然敵情之後,設法衝上山峰。”

天宏大師道:“玉蕭姑娘說的不錯,聞兄實也不用冒此險了。”

聞公泰道:“好吧!待了然敵情之後,咱們再決對策就是。”

談話之間,突聞一陣鐘聲傳來。

靜玄道長一皺眉頭,道:“陶玉耍的什麼花招,怎的會有鐘聲傳來。”

玉蕭仙於道:“大概他有事要對咱們說……”

語聲未落,果聞西面山峰之上,傳過來一個宏亮的聲音,道:“楊夢寰即將出現,爾等只能看到,卻無法和他交談……”

天宏大師道:“爲何不能和他交談,他可是受了重傷?”

那人應道:“他只是被點了穴道,雖然有耳能聞,但卻不能開口說話……”語聲微微一頓,接道:“有一件事,在下必須得事先說明,他全身都不能操動,爾等只能看看而已,如是妄想動手相救,那可是要他的命了。”

說剛說完,西側山峰之上,突然伸出一根鐵竿來。

竿上用繩索繫着一塊木板,楊夢寰盤膝坐在木板上,木板四面沒有阻攔之物,由削壁間伸了出來,看上去驚險萬狀。

天宏大師望着盤膝坐在木板上的楊夢寰,氣納丹田,說道:

“楊大俠,天下英雄大都趕來此地,助你脫險,任那陶玉鬼計多端,武功高強,也難拒抗天下英雄,但請安心忍耐,一兩日必可救你脫險。”

那楊夢寰靜坐在木板之上,也不知是否聽到天宏大師之語意,始終未發一言。

但聽那宏亮的聲音,重又傳來,道:“爾等有什麼話,快些說完,他出來的時間不能過久。”

聞公泰擡頭看去,只見楊夢寰距地不下四十餘丈,如是摔了下來,不論武功何等高強,也是無法承受,當下高聲說:“我等和楊大俠,有事相商,你們可否能把他所坐之木板,放低一些,也好和他親近一下……”

那宏亮的聲音縱聲而笑,道:“諸位不用打如意算盤,楊夢寰此刻現身讓爾等相見,目的在昭大信,使爾等身入絕地,口無怨言。”

說罷,斑探出鐵竿上的繩索,緩緩收動,升起不見。

羣豪雖都是武林中第一流的身手,但見到楊夢寰緩緩向上升去,亦是無可奈何。

聞公泰輕嘆一聲,道:“他如能放低二十丈,咱們就可以救他下來了。”

靜玄道長道:“不錯,咱們飛刀斷索,然後合力接住楊大俠,不讓他落着實地,這機會應該是十宋九穩。”

天宏大師望着西面那高聳的山峰,沉聲說道:“諸位如若都有冒險之心,解救楊大俠,老衲願爲先軀,設法衝上峰去。”舉步直向山峰下面行去。

羣豪知道他已有妙策,立時隨在他身後行去。

天宏大師行列峰下,突然縱身而起,一躍兩大多高,背脊貼在削壁之上,施展壁虎功,向上游去。

但聞峰上傳下來一陣長笑,一塊滾石,順壁而下。

那浚石足足有千斤之重,滾落之勢兇猛異常,響起了一片隆隆之聲。

玉蕭仙子扛聲叫道:“大師不可涉險,快清落實地,妾身有事奉告。”

這片絕壁,平滑有如刀削,除了施展壁虎功外,不論如何佳絕的輕功,也是無法攀登而上。

天宏大師隱下身子,擡頭向上一望,眼看那滾石,直對自己砸下,立時橫向一側遊開五尺。

滾石挾一片隆隆怪響,由大宏大師身側落下。

這時,四個護駕少林潛侶,嚇的出了一身冷汗.直向峰下奔去。

玉蕭訕子低聲對李滄瀾道:“老前輩快請設法阻止那天宏大師,不能讓他涉險。”

李滄瀾嘆道:“這機會大小了,沒有一個人能夠在施展壁虎功時,還有拒敵之力……”

玉蕭仙子急急說道:“老前輩既然心中明白,爲何還不阻止,這面絕峰之上,陶玉都已準備了大批滾木擂石,就算咱們都有視死如歸的豪氣,也不能以血肉之軀,和那滾木擂石對抗。”

李滄瀾氣納丹田,高聲說道:“大師快請下來。”

靜玄道長道:“從長計議,必有良策,道兄又何苦冒這九死一生之險。”

聞公泰道:“一分生機也沒有,大師還是先請下來,咱們研商個救人良策。”

天宏大師在羣豪催促之下,只好遊落實地,長長嘆息一聲,道:“咱們必得救他出來,縱冒萬死之險,老衲亦是甘心。”

這少林掌門人,一向穩健,不知何故,對拯救楊夢寰竟是如此迫不及待。

靜玄道長道:“咱們既然到了此地,無論如何都得設法救出楊大俠,但事已至此,道兄也不用太急了。”

聞公泰微微一笑,道:“目下已經成了誓不兩立之局,咱們縱然不救那楊大俠,陶玉也不會放咱們平安出去。”

天宏大師長嘆一聲,道:“諸位有所不知,那陶玉爲人,手段十分毒辣,如是咱們迫的他無路可走時,他必然要先殺掉楊大俠,是以咱們必須在大局還未明朗,勝敗還難預料時,先行救出楊大俠。”

李滄瀾道:“不錯,如是情勢迫陶玉成爲必敗之局,他必將先處置了小婿。”

忽聽玉蕭仙子叫道:“那是什麼人?”

羣豪轉臉望去,只見陶玉手中抓着一條長索,由懸崖上直墜而下。

距地尚有兩丈多高,繩索已到盡處,陶玉借勢一緩,鬆開雙手,一躍而下,輕飄落着實地。

天宏大師冷冷的望了陶玉一眼,道;“你是真的陶玉還是假的陶玉?”

陶玉冷冷說道:“當今之世,只有一個陶玉,那來的真假。”

靜玄道長道:“有人和你一般裝束,一般長像。也同樣破着一條腿,但他卻自己不肯承認他叫陶玉。”

陶玉冷冷說道:“你這牛鼻老道,出言無狀,今日我非得打斷你一條左腿不可。”

原來陶玉自負英俊風流,最恨別人罵他跛子。

聞公泰哈哈一笑,道“這麼說來,你是貨真價實的陶玉了。”

陶玉冷冷說道:“不錯。”

聞公泰笑道:“你單人匹馬,敢跑下山峰,膽氣倒是不小。”

陶玉眉頭聳動,似要發作,但卻又強自忍了下去。

玉簫仙子道:“陶玉你到此有何見教?”

陶玉目光轉動,冷冷的掃掠羣豪一眼,道:“我來奉勸諸位幾句話。”

聞公泰道:“什麼話?”

陶玉道:“請位此刻已經身處絕地,在下不說,諸位也明白了。”

聞公個流目四顧一眼,道:“在老夫看來,這地方不能算錯啊。”

陶玉道:“就憑諸位之力,想救那楊夢寰,只怕不是易事。”

聞公泰道:“這個老夫也看不出困難何在。”

陶玉一皺眉頭道:“這麼說來,諸位是有些不信了?”

聞公泰道:“不錯,不只是區區看不出來,就是所有在場之人,只怕都看不出有何困難。”

陶玉冷笑一聲,道,“諸位如何才能相信呢?”

靜玄道長、天宏大師、李滄瀾、聞公泰等似早已有了默契,同時迅快移動身軀,把陶玉重重的圍在中間。

陶玉目光轉動,掃掠了羣豪一眼,道:“諸位意欲何爲?”

聞公泰道:“你如是真的是陶玉,那就請答應咱們一件事情。”

陶玉道:“什麼事?”

聞公泰道:“立刻下令放了楊夢寰。”

陶玉突然仰天大笑一陣,道:“聞公泰你們華山派有幾人在此?”

聞公泰道:“老夫一人在此,什麼事?”

陶玉道:“可惜的很,如是你門華山派人多一些,在下倒願意試試你們華山派聯手合搏之術。”

聞公泰臉色一變,本待發作,但卻突然又忍了下去。

天宏大師高宣一聲佛號,道“陶施主,放下屠刀,立地成沸,老衲只要求陶施主一件事……”

陶玉冷冷接道:“可是要我放了那楊夢寰麼?”

天宏大師道:“正是此意。”

陶玉道:“放那楊夢寰不難,不過在下亦有一個條件。”

天宏大師道:“什麼條件?”

陶玉道:“由你們少林派主持,聯合天下九大門派,擁我陶玉爲天下盟主,然後在下就放了那楊夢寰。”

天宏大師道:“此等之事,必須衆望所歸,自然形成,豈是幾句話,能夠使天下英雄歸心。”

陶玉道:“我陶玉不要衆望所歸,只要你們立誓擁我爲天下盟主就行了。”

聞公泰哈哈一笑,道:“陶玉,你也不怕風大閃了舌頭麼?”

陶玉道:“諸位如不願答應,在下自有逼你們就範之策。”

天宏大師冷冷說道:“最好陶施主先看看眼下的形勢,再作主意不遲。”

陶玉道:“什麼事?”

靜玄道:“我等本不願聯手攻你一人,但如爲了救那楊大俠,那也好從權了。”

陶玉道:“我陶玉單人一劍,直下谷地,如是害怕你們圍攻,我也不敢下來了。”

李滄瀾冷哼一聲,道:“你口氣愈來愈大了。”

陶玉道;“我已饒你兩次不死,咱們情義早絕,今日動手,我陶玉再不會手下留情了。”

李滄瀾冷笑一聲,道:“老夫也不用再對你有一分改過自新的幻想了。”

陶玉目光環掃了羣豪一眼,道:“諸位不是一派宗主,都是江湖名重一時的人物,自然是不見棺材不掉淚了,我陶玉如若不能使你們心服口服,自然是無法使你們歸服於我了。”

語聲微微一頓,又道:“諸位應該知道,長江後浪推前浪,一代新人勝舊人,江湖上千百年來一直不變,諸位雄居江湖數十年,如今已經老朽,也該讓讓席位了。”

шшш● тt kдn● c ○

天宏大師道:“閣下話雖說的不錯,可惜閣下並非是應該主盟武林的人。”

陶玉冷冷說道:“不是我陶玉,該是那一個呢?”

天宏大師道:“楊夢寰楊大俠。”

陶玉格格一笑,道:“楊夢寰麼?諸位這等迫逼於我,看將起來,在下只有先行把他處死,諸位才能夠死去了推他爲盟主之心。”

聞公泰道:“你陶玉最大的失策,就是不該單人一劍的來此處。”

陶玉淡然一‘笑,道:“諸位可是自信能夠把我陶玉留在此地麼?”

聞公泰道:“事已如此,老夫倒是思不出還有什麼別的辦法。”

陶玉目光一轉,發覺自己早已身隱重圍,當下冷笑一聲,道:“諸位已然分別站了方位,看起來,想是一齊出手了。”

聞公泰道;“情非得已,只有從權,如是閣下有些害怕,咱們就一對一的動手也好,老夫先來須教,”一撥手中青竹杖、突然點了過去。

陶玉右手一一翻,快速無比的拔出了金環劍,揮劍一封,擋開了聞公泰的青竹杖,冷笑一聲,道:“諸位一個個的動手,不覺得太過麻煩嗎?”

聞公求眼看陶玉拔劍一封之勢,快速絕倫,不禁心中一動,暗道,看將起來,此人的武功,果是大有進境。

陶玉金環劍一擡,一劍刺向天宏大師,口中卻冷冷喝道:“在下之意,諸位還是一齊動手的好。”反手一掌,拍向了靜玄道長。

聞公泰高聲說道:“這人如此猖狂,咱們也不用和他客氣了。”疾揮青竹杖攻了上來。

天宏大師、靜玄道長等,究竟是一派掌門之尊,不好輕易出手,分別站定了方位,堵住陶玉,不讓他破圍而出。

那知道陶玉劍掌齊施,竟然是分攻羣豪,迫的天宏大師、靜玄道長、玉蕭仙子、李滄瀾不得不揮動兵刃,接他的劍招,掌勢。

天宏大師一面動手,一面察覺出情形不對,這陶玉確有過人的武功,今日之局,如想將他制服,非得設法改變打法不可。

心念一轉,還未出,了招呼羣豪,突見陶玉手中劍勢一緊,金環劍風馳電掣一般,陡的加快了攻勢。

李滄瀾輕輕嘆息一聲,說道:“那歸元秘笈的武功,大都是記載着武功中的絕技,如是咱們這般打法,不但無能制服陶玉,反將被他所敗。”

聞公隸手中青竹杖一緊,疾攻了兩招,問道:“如何才能夠制服於他呢?”

李滄瀾道:“目下咱們合力羣攻,表面之上,咱們佔了很大便宜,事實上卻是吃了大虧………

聞公泰接道:“這話怎樣說呢?”

李滄瀾道:“陶玉不是一般泛泛之輩,拳掌劍招,無一不是精華之學,咱們只有各出全力,以生平最得意的武功,和他硬拼,或可拼個兩敗俱傷。”

聞公泰又動手疾攻了几杖,道:“嗯!李老英雄說的是大有道理。”

只聽靜玄道長說道:“諸位如若肯讓貧道一陣,貧道就用本派中五行劍陣一試。”

羣豪你言我語,各自尋思對付陶玉的方法,只聽得陶玉心中怒火大起,右手劍勢忽然一變,閃起朵朵劍花,全力攻向那靜玄道長。

靜玄雖然硬接陶玉幾劍,聞公泰亦幫他接了兩招,但陶玉劍招詭奇,仍然把那靜玄道長迫退兩步。

李滄瀾龍頭拐突然一緊,連攻三招,高聲說道:“這等打法,終非了局,諸位道兄,快請退下,讓李滄瀾獨力鬥他,我如不支倒下,諸位也不用爲我擔心……”

只聽陶玉格格一笑,笑聲中響起了一聲嬌呼,玉蕭仙子應聲倒了下去。

原來陶玉暗用天罡指力,遙遙擊出,點中了玉蕭仙子的穴道。

李滄瀾心中大急,暗道:這等羣攻,人人擔心傷了同伴個敢施出生平的絕技攻那陶玉,反將是對他有利……。

忖思之間,只聽兩聲連續悶哼傳來,兩個手執禪杖的和尚,先後中劍倒了下去。

陶玉劍勢一緊,有如長虹經天,銳不可當,衝破了重圍,奔到一丈開外的一座大石之上,冷冷說道:“諸位已經見識過了,如是再打下去,我陶玉可要施下毒手,這是你們最後的機會了,或戰或降,但憑一言而決……”

這時,天宏大師、靜玄道長、聞公泰等,都已心中有數,如若單獨打鬥,誰也很難勝那陶玉,如是合圍羣攻,又有使羣豪都有無法發揮力量之感。

單獨斗的勝機雖小,但卻有同歸於盡的機會。

羣蒙口中雖都不言,但心中卻有着同樣的打算。

天宏大師高宣了一聲佛號,回顧兩個未受傷的弟子一眼,道:“如若我有了不測,你們傳我遺命,要寺中長老,按咱們少林門規,召集全寺大會,推舉一個接掌門戶的人。”

這幾句話,說的十分明顯,言中之意,無異是說要和那陶玉一決死戰。

只聽靜玄道長望了隨來的四個弟子一眼,道:“那楊大俠,對武當一門,有過恩德,拯救楊大俠的事,咱們自是不能後人……”

四個中年道人齊聲應道:“但憑掌門人吩咐,我等戰死無憾。”

睜玄道長道:“好!咱們以五行劍陣,鬥鬥那歸元秘笈上的神奇武功。”

聞公泰哈哈一笑,道:“兩位道兄,且慢出手,這第一陣,讓給我聞某如何?”

天宏大師道:“這第一陣,該由老衲出手。”

靜玄道長道:“貧道等五人在此。甘願以五行劍陣,先打頭陣。”

聞公泰道:“不成,昔年我和楊大俠有過甚多誤會,今日這頭一戰,應該由在下出手。”

李滄瀾道:“事關小婿的安危,這第一陣,應該老朽出手,如是我李某人戰死之後,諸位再接手不遲。”

他和陶玉已經動手惡鬥過一次,心中實無勝他的把握。

聞公泰突然一揚右腕,一片金丸,破空向陶玉打去,口中高聲喝道:“陶玉,老夫要以我華山派八十一招伏魔杖法,先領教閣下歸元秘笈的絕學。”

陶玉冷笑一聲,右手腕一擡,金環劍迅快出鞘,揮手一擋,一陣叮叮咚咚之聲,那飛向陶玉的金丸盡爲金環劍擊落。

聞公事長嘯一聲,疾躍而起,直向陶玉衝了過去。

陶玉冷笑一聲,道:“你要找死,那也是沒法子的事。”

舉劍一揮,幻起一片劍光,護住了全身。

這時,聞公爾手中的青竹杖,化成一片青光,直向陶玉當頭罩落,竹杖和金環劍相接,響起了一片卜卜之聲。

聞公泰飄落實地,這一記硬攻,並未沾得半點便宜。

陶玉金環劍迴腕反擊,連攻八劍。

聞公泰被迫得手忙腳亂,青竹杖左封右擋,連退了四五步.纔算把一陣急攻讓開。

靜玄道長長劍一振,道:“聞兄,讓貧道試試他的劍法。”

長劍揮動,閃起兩朵劍花,分取陶玉前胸兩大要穴。

陶玉金環劍斜裡推出,鐺的一聲,硬把靜玄道長的長劍封開,回手反擊過去。

他出手劍招,詭奇絕淪,靜玄道長被迫的連連後退,毫無反手之力。

天宏大師沉聲喧了一聲佛號,道:“歸元秘笈上的武功。果然非凡,老衲亦當領教幾招。”伸手從隨行僧侶手中取過一柄禪杖,揮杖攻去。

掙玄道長一收長劍,退了下去。

天宏大師內功深厚,手中禪杖又十分沉重,揮杖猛攻,帶起了一片嘯風之聲。

陶玉不敢以金環劍硬架天宏大師那沉重的禪杖,一時間被迫的只有招架之功,而無還手之力。

天宏大師一口氣攻出了一十二杖,都被陶玉奇奧的劍勢,化解開去,陶玉雖然沒有還手,但亦未敗退。

只待天宏大師一口氣將一十二杖施完,陶玉才展開反擊。

一連三劍,迫的天宏大師連退三步,只覺他劍招奇幻,若點若劈,不知如何封架纔好。

李滄瀾大喝一聲,揮動龍頭拐,當頭劈下,口中大聲喝道:“大師請讓老朽試試那歸元秘笈上的武功,”其實他還未開口,龍頭拐已然當頭擊落。

陶玉舉劍一點龍頭拐,道:“你如戰敗之後,在下倒還想不出還有誰來接你。”

李滄瀾冷冷說道:“這倒不用一擔心……”拐勢一轉,一招“橫掃千軍”攔腰掃去。

陶玉冷笑一聲,金環劍突出奇招,連攻十餘劍,把個李滄瀾迫的連退數步。

他劍勢一收,冷笑道:“怎麼樣?還要不要再……”

話還未完,突聞長空鶴唳,一隻巨鶴,由高空直落深谷。

鶴背上站着一位容色絕世的女子,正是那天機石府的朱若蘭。

場中羣豪大都認識朱若蘭,齊齊欠身作禮。

朱若蘭舉手輕揮,道:“諸位久違了。”目光轉註到陶玉身上,道:“陶玉,你還認識我麼?”

陶玉冷冷笑道:“朱若蘭,你就是化成灰,我也一樣認得。”

朱若蘭臉色一片冰冷,望了陶玉一眼,道:“你可是自信能夠勝得了我麼?”

陶王道:“在下自信不致落敗。”

朱若蘭道:“那歸元秘笈上所載武功,並非是武學極致……”

陶玉哈哈一笑,道;“就算是能有一個人,創出比那歸元秘笈上記載的武功更上一層,但那人決不會是你朱若蘭。”

朱符蘭長長呼了一口氣,伸手撿起了王蕭仙子留在地上的玉蕭,目注陶玉冷冷說道:

“大約你自負已是當今世中第一高手了,才這般猖狂不馴,我就用這玉蕭,試試你這幾年的武功進境如何?”

陶玉看她神態從容,似有成竹在胸一般,心中暗自忖道:這些年來,朱若蘭一直息隱於大機石府,聽說在埋首精研武功,不知她學有什麼絕技,倒要小心一些纔是。

他有生之年,被朱若蘭連傷了數次,心中對她最恨,但也最怕。

朱若蘭手舉玉蕭,緩緩向前行了兩步,環顧羣豪一眼,道:“諸位請退開一些。”

李滄瀾、聞公泰、天宏大師等,都對朱若蘭敬重異常,聞聲而退。

陶玉口中雖是強硬,但心中對那朱若蘭卻有着一種莫名的畏懼,手中金環劍,暗中運氣,卻是凝立不肯出手。

第二十四回 擒賊擒王第三回 喪智迷魂第二十七回 練武論情第三十回 將計就計第八回 鄧家堡第二十六回 以命換命第十七回 生離死別第三十六回 驚魂大陣第二十四回 擒賊擒王第四十一回 死裡逃生第八回 鄧家堡第二十六回 以命換命第二十一回 深入虎穴第二十三回 孤身涉險第一回 麗人行第二十八回 水月山莊第十五回 雙雄決鬥第三十六回 驚魂大陣第十五回 雙雄決鬥第十七回 生離死別第五回 連施毒手第三十六回 驚魂大陣第五回 連施毒手第五回 連施毒手第四回 波屑雲詭第二十四回 擒賊擒王第三十回 將計就計第十七回 生離死別第六回 勾心鬥角第十五回 雙雄決鬥第三十六回 驚魂大陣第三十四回 兩敗俱傷第二十回 風雨如晦第十回 待機一決第三十六回 驚魂大陣第八回 鄧家堡第三回 喪智迷魂第二十六回 以命換命第四回 波屑雲詭第二十二回 驚險重重第三十二回 天竺怪僧第三十一回 移魂大法第四十一回 死裡逃生第四十一回 死裡逃生第五回 連施毒手第三十三回 國師僞死第六回 勾心鬥角第二回 心狠手辣第三十四回 兩敗俱傷第八回 鄧家堡第二十五回 梟雄受挫序 幕第三十九回 陰毒武功第三十七回 大智若愚第三十五回 事急聯手第十二回 苦心傳薪第十九回 靜待時機第三十五回 事急聯手第二十六回 以命換命第二十一回 深入虎穴第四十回 羣雄畢集第十一回 錯綜情仇第六回 勾心鬥角第三十五回 事急聯手第一回 麗人行第二十一回 深入虎穴第三十五回 事急聯手第三十回 將計就計第十三回 奇峰迭起第四十回 羣雄畢集第三十八回 生死之搏第十一回 錯綜情仇第二十九回 鑼鼓迷魂第二回 心狠手辣第三十一回 移魂大法第四回 波屑雲詭第七回 大騙局第三十五回 事急聯手第十回 待機一決第四十回 羣雄畢集第四回 波屑雲詭第三十四回 兩敗俱傷第二十七回 練武論情第二十三回 孤身涉險第十一回 錯綜情仇第十七回 生離死別第二十八回 水月山莊第三十二回 天竺怪僧第三十回 將計就計第十九回 靜待時機第二十八回 水月山莊第九回 浴血夜戰第十回 待機一決第二十八回 水月山莊第十二回 苦心傳薪第二十七回 練武論情第三十三回 國師僞死第三十九回 陰毒武功
第二十四回 擒賊擒王第三回 喪智迷魂第二十七回 練武論情第三十回 將計就計第八回 鄧家堡第二十六回 以命換命第十七回 生離死別第三十六回 驚魂大陣第二十四回 擒賊擒王第四十一回 死裡逃生第八回 鄧家堡第二十六回 以命換命第二十一回 深入虎穴第二十三回 孤身涉險第一回 麗人行第二十八回 水月山莊第十五回 雙雄決鬥第三十六回 驚魂大陣第十五回 雙雄決鬥第十七回 生離死別第五回 連施毒手第三十六回 驚魂大陣第五回 連施毒手第五回 連施毒手第四回 波屑雲詭第二十四回 擒賊擒王第三十回 將計就計第十七回 生離死別第六回 勾心鬥角第十五回 雙雄決鬥第三十六回 驚魂大陣第三十四回 兩敗俱傷第二十回 風雨如晦第十回 待機一決第三十六回 驚魂大陣第八回 鄧家堡第三回 喪智迷魂第二十六回 以命換命第四回 波屑雲詭第二十二回 驚險重重第三十二回 天竺怪僧第三十一回 移魂大法第四十一回 死裡逃生第四十一回 死裡逃生第五回 連施毒手第三十三回 國師僞死第六回 勾心鬥角第二回 心狠手辣第三十四回 兩敗俱傷第八回 鄧家堡第二十五回 梟雄受挫序 幕第三十九回 陰毒武功第三十七回 大智若愚第三十五回 事急聯手第十二回 苦心傳薪第十九回 靜待時機第三十五回 事急聯手第二十六回 以命換命第二十一回 深入虎穴第四十回 羣雄畢集第十一回 錯綜情仇第六回 勾心鬥角第三十五回 事急聯手第一回 麗人行第二十一回 深入虎穴第三十五回 事急聯手第三十回 將計就計第十三回 奇峰迭起第四十回 羣雄畢集第三十八回 生死之搏第十一回 錯綜情仇第二十九回 鑼鼓迷魂第二回 心狠手辣第三十一回 移魂大法第四回 波屑雲詭第七回 大騙局第三十五回 事急聯手第十回 待機一決第四十回 羣雄畢集第四回 波屑雲詭第三十四回 兩敗俱傷第二十七回 練武論情第二十三回 孤身涉險第十一回 錯綜情仇第十七回 生離死別第二十八回 水月山莊第三十二回 天竺怪僧第三十回 將計就計第十九回 靜待時機第二十八回 水月山莊第九回 浴血夜戰第十回 待機一決第二十八回 水月山莊第十二回 苦心傳薪第二十七回 練武論情第三十三回 國師僞死第三十九回 陰毒武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