肅雍著範,聿隆恩禮之施,淑慎興悲,式備哀榮之典。爾妃覺禪氏,久侍後宮,協宣內職,奄乎殂謝,痛惜良深,爰舉舊章,再申奠醊,惟靈不昧,尚克歆承。
四月一過,似乎就又再次臨近良妃的忌辰了。
妃子的忌辰,在往昔並不算是什麼太過隆重的事情。一般也都是由着內務府操辦,然後該嬪妃的子女進行祭奠。
這一年,良妃薨逝一年,康熙爺下旨,要親自在宮中祭奠良妃,並且爲良妃寫下了這麼一篇祭典上所要用的祭文。
對於良妃的死,康熙爺大概還是記得的。
這個冰雪聰慧又兼以容貌出衆的女人,在不知不覺之間,也已經離開了自己整整一年了。
頗多的感觸,也促使了這一次康熙爺決定祭奠良妃。
祭祀典禮,參加的人並不多。除卻宮中的諸位嬪妃以外,還有就是底下的一些阿哥和阿哥福晉們。
佟佳習梨在場列席,看着康熙爺一直皺着眉頭,大約也能夠感受到幾分康熙爺心中的傷悲。
胤禩與郭絡羅氏以及鈕祜祿氏,也都各自表現出了自己的傷懷。
“皇阿瑪,切莫太過傷懷了。額娘在天有靈知道您的心意,也會抒懷幾分的。”胤禩在祭奠完了良妃以後,就到了康熙爺的身邊,想要攙扶康熙爺。
此番,康熙爺說出要祭奠良妃的時候,衆人還是有些意外的。
良妃生前並不算十分受寵,雖然她當初乃是單獨封妃,但多數也是因爲胤禩才能出衆的緣故。雖然現在看來…康熙爺或許是喜歡良妃的。
衆人經過此事以後,不免又在心中暗暗揣測起來,在康熙爺的心目當中,胤禩到底是一個什麼位置了。
鈕祜祿氏的賜婚,難道真的是因爲康熙爺看重胤禩嗎?
“朕明白。”康熙爺點點頭,卻並沒有接受胤禩的攙扶。而是轉過身,對着衆人都說道:“你們都先離開吧。”
胤禩心中覺得詫異。但不管怎麼說,這份屬於他額孃的殊榮,其實也已經是一件好事了。
“兒臣告退。”
衆人紛紛說着,這便就離開了。
佟佳習梨臨走之時,忍不住朝着康熙爺所在的方向看了看。不知怎的,佟佳習梨總覺得康熙爺的神色看起來有些異樣。
有什麼地方,似乎是不對勁的。
康熙爺讓他們離開,果真是爲了能夠單獨表示自己對良妃的哀思嗎?
“別看了,走吧。”胤禛拍了拍佟佳習梨,佟佳習梨這纔回過神來,隨着胤禛一塊兒離開了。
良妃的靈位之前,康熙爺站着看了許久許久,才默然嘆了一口氣。
“當初將胤禩交給惠妃教養,朕現如今後悔了。”康熙爺似乎是喃喃自語,又似乎是在對着良妃的靈位說話。
“惠妃的心眼兒,朕早就應該知曉的。只是覺得她到底身份尊貴,不至於不用心照顧一個那麼小的孩子。可是現在看來…”
康熙爺又嘆了一口氣。
對於早年間將胤禩交給惠妃的事情,他是後悔的。後來惠妃的死,康熙爺大抵覺得,就算和胤禩沒有關係,但有一件事也是真的。
胤禩和惠妃之間的關係,一定不好。
空穴來風必定有因。惠妃那樣的一個人,想來只盼着自己的兒子能夠成才,而別人的兒子,只需要做墊腳石也就夠了。
“胤禩現在的性子,到底是隨了你多一些,還是隨了惠妃多一些呢?縱使是他不喜歡惠妃,或許也會從惠妃的身上潛移默化地學到一些東西吧?”
康熙爺想起惠妃當初攛掇大阿哥的事情來。就覺得,這樣的一個額娘,在不知不覺之間,竟是就這樣害了他的兩個兒子。
“希望,朕將鈕祜祿氏指婚給他,他能夠明白吧。”康熙爺繼續道:“廉這個字,是希望他公正廉明,盡到一個作爲臣子的本分啊。”
一席話說完以後,康熙爺陷入了沉默。直到他看着眼前的一炷香徹底燃燒成爲了灰燼,才緩緩地往外走。
李德全早已候在外頭,見到康熙爺出來,就急忙上前攙扶。
“皇上也別太難過了。良妃娘娘走得安詳,知曉您掛念她,心中必然也是有所安慰的。”
李德全勸慰着。正如所有人一樣,李德全也以爲,此番康熙爺想要祭奠良妃,是因爲心中記掛着良妃。
然而,康熙爺卻是搖了搖頭,然後淡淡地笑了笑。
他心中的事情太多了。關於胤禩的,他其實有着很多疑問。希望通過這次,將一些事情說出來告訴良妃,能讓心中舒緩一些吧。
“李德全。你覺得,胤禩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忽而之間,康熙爺就問了身邊的李德全這麼一個問題。
李德全心中狂跳,不知道康熙爺到底是什麼意思。不知道他到底是看中胤禩,還是單純地想要知道衆人對胤禩的看法。
“廉郡王爲人賢德,大家都是有口皆碑的。”李德全想了半晌,最終纔給出這麼一個似是而非的答案。
爲人賢德,似乎確實是這樣。他待人接物極爲有禮貌,這件事也是所有人都認可的。
但…
這樣的答案,自然不是康熙爺想要聽到的答案。
“爲人賢德,有口皆碑?”康熙爺重複了一句,側過身看了一眼李德全,露出一個似笑非笑的表情來。
看來,胤禩還真是得到了很多人的認可啊。這,真的是因爲他爲人賢德的原因嗎?還是說在他還不知道的時候,他就已經暗地裡在籠絡人心了。
籠絡人心,爲的又是什麼呢?
李德全被康熙爺這樣一個似笑非笑的眼神看了一眼以後,頓時就覺得自己的背脊發涼了。看來他覺得較爲妥善的回答,康熙爺是並不滿意的。
不過好在,最後康熙爺也沒有再繼續追問或是責怪李德全什麼。只是懷揣着他自己的心事,一路回到了乾清宮。
PS:已經很明顯了,胤禩在惠妃的事情以後,已經讓康熙爺猜忌了。同時,胤禩努力保持和得到的那些良好口碑,也引起了康熙爺的懷疑。
八賢王八賢王。當自己的兒子威望甚至要高過自己的時候,作爲皇帝的老爹,怎麼可能輕易容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