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軍火生意

寧德城中,城牆上的士卒,正在準備防禦,校場上明軍士卒熱火朝天的操練。

趙銘與張名振、吳兆勝、李元胤等人,看着東海鎮的明軍正在操演。

千餘火槍手齊射,造成校場上硝煙瀰漫,木靶碎屑飛濺。

張名振道:“博安,你這火槍,能不能賣給我一批。”

趙銘曾是張名振帳下火頭兵,所以對於老上司,他十分尊敬。

趙銘微笑道:“這種火槍東海鎮也不多,元伯說他要一批,本來是沒有了,不過大帥既然開口,我明歲六月之錢,爲大帥生產三百杆,只是所需材料需要大帥自己採購。”

大半個月前,明軍諸部大會於溫州,趙銘的東海鎮,在朱以海面前,露了把臉。

當然趙銘並非只是爲了露臉,而是有他自己的目的,在展現東海鎮精銳時,也向浙軍諸將,展示了東海鎮精良器械,準備賣給浙軍諸部,以換取原料和錢糧來擴大生產。

軍火和毒品是最賺錢的暴力行業,趙銘的發展受制於資源和規模,他希望能夠藉助浙西其他勢力的資源,來擴大生產,賺錢養兵,建立強大的兵器作坊的同時,也順便提升浙軍各部戰鬥力。

張名振大笑道:“這時自然,那本帥就等着博安交貨。”

說着他又看向,士卒正操作的銅炮,頗感興趣道:“博安,你這個西夷炮,賣不賣?”

趙銘當即點頭,“這個炮也可以賣,不過工坊剛掌握鑄造技術,廢料極多,所以造價昂貴。”

張名振皺眉道:“多少錢一門?”

趙銘爲難道:“這炮乃是用銅打造,本身就是錢堆出來,這個價錢~”

張名振停下腳步,看着趙銘的嘴臉,板着臉道:“好你個趙博安,你直說多少錢就行了,怕我買不起麼?”

趙銘忙道:“哪裡,這炮一門七百兩,我負責火炮後面一年的養護,並保證教會士卒用炮。”

“七百兩一門!”張名振倒吸一口涼氣,十門就是七千兩,相當與七百名士卒一年的軍餉了。

趙銘見此,忽然介紹道:“如果大帥覺得火炮太貴,我向大帥推薦這個東西。”

趙銘一伸手,身後丁維嶽,遞上來一個拳頭大小的黑色鐵球。

張名振接過來,仔細看了看,黑色的鐵球表面有很多深槽,上面有一根引線。

趙銘介紹道:“大帥,這叫做手雷,裡面裝的都是火藥,點燃引線後投出,爆炸時鐵殼,會撕裂鐵殼,沿着深槽炸成無數碎片,殺傷敵軍。”

張名振研究片刻,“這不就是個小號的震天雷嗎?”

趙銘微微笑道,“大帥英明,確實就是震天雷,不過我們稍微改進了火藥配方,把它縮小了。”

吳兆勝來了興趣,“趙都督,點一個試試!”

趙銘點了點頭,接過手雷,親自點燃,當引線快竄入鐵球內,猛然投出,衆人便見鐵球落地的瞬間,忽然“轟”的一聲爆炸,白光一閃,騰起一團硝煙。

衆人都是一驚,而趙銘解說道:“這手雷縮小後,雖然威力變小,很難炸死重甲兵,但給清軍造成一定傷勢,炸亂清軍陣形卻沒有問題。”

張名振問道:“這個多少錢?”

趙銘道:“一兩五錢銀子一枚?定得多,可以便宜一些!”

其實無論是火槍、還是火炮、手雷,趙銘的兵器作坊,產能都很低。

這主要是受制於材料供應和人工成本,以及技藝精湛的工匠,趙銘決定打破這些限制,光靠自己積累不行,速度太慢,只有獲得大筆銀錢和訂單的持續投入,工坊才能購買原料,招募工匠,迅速完成擴張。

一兩五錢銀子,張名振等人都很吃驚,不過各人覺得這個手投的震天雷,確實不錯,能夠阻止騎兵衝鋒,能炸爛嚴密的步軍陣形,算是一件利器,幾人表示都願意採購。

~~~~~~

多鐸進入福州城後,對於不合作之人,進行了清洗,閉城索餉,獲得了一筆錢糧,不過依然不足以出兵寧德。

此時,西面消息傳來,河洛會與鞏阿岱率領五萬大軍急追,在江西贛州與福建汀州交界處的瑞金,追上了隆武帝,將明軍困在了瑞金城中。

這個消息,讓多鐸十分高興,不再急於去寧德尋趙銘決戰,而是安心待在福州,準備整合福建降軍。

此前趙銘飄忽不定,極其善於遊走作戰,清軍老是抓不到他的蹤跡,可是現在多鐸卻可以肯定,用不了多久,趙銘必然會主動來尋他交戰。

爲了徹底殲滅趙銘,特別是爲了對付趙銘的水師,多鐸開始着手敦促鄭之龍儘快歸順,並交出兵權。

鄭芝龍在放清軍入關後,心裡其實也有些擔心滿清的態度,所以退回老巢安平,將鄭軍主力集結於此,每日操練兵馬,彰顯實力。

鄭芝龍決定降清後,鄭家內部和心腹幕僚,都有不少人出言阻攔。

其中鄭成功更是三次極力勸說,甚至言鄭芝龍投清必死,今後爲他復仇。

鄭芝龍自持先撤關兵,放清軍入關,無一矢相加,使得清軍輕易佔據八閩,對滿清有大功,但是聽勸說之人,說得太多後,鄭芝龍心裡也有些擔心,所以他雖投清,卻擁重兵於安平城。

多鐸進入福京後,便派人前去召鄭芝龍來福京會面,而這時負責招撫的御史黃熙胤,進了多鐸的節堂,卻跪地行禮道:“啓稟王爺,卑職面見鄭芝龍,言明王爺召見,鄭芝龍心存疑慮,未敢應命前來。”

多鐸聞語,眉頭皺起,“鄭芝龍怎麼說?”

黃熙胤道:“鄭芝龍言,他並非不欲忠於大清,而是恐以立王爲罪,擔心大清因爲他擁立僞唐,而治他的罪!”

多鐸板起臉來,“那他想怎麼樣?”

黃熙胤道:“王爺,鄭芝龍所想,自然是繼續傭兵自重,聽調不聽宣,做福建之王。”

多鐸聞語冷笑連連,“他想得到美!”

(感謝大家的支持,求月票,推薦,訂閱,今天更少更遲了,)

第895章滿清投降第八十三章攻杭事敗第1005章突襲河套第355章堅船利炮第345章謀取呂宋第九十章富陽阻擊第680章怒殺旗丁第977章會師破關第662章建藩立國第800章騰蛟末路第944章割地求和第四十章趙銘打游擊尼堪怒興師第378章重組東林第156章老巢被佔第1106章國社大會第八十八章迎頭痛擊第643章絕不能撤第121章火器工坊第246章臺北衝突(爲了掌門)第554章援軍出現第145章風氣湖廣第155章趙銘的規劃第543章生死激戰第1111章日本使者第一百零三章毛文龍的兵第323章倭國風情第594章殲滅臺灣艦隊第631章黃雀在後第886章再議攻城第695章淮江酒肆第360章擊敗清軍第302章百姓苦第186章激戰四明山第533章登陸江北第670章阻止何騰蛟第630章一觸即發第六十章突出重圍第587章決議出兵第760章歸降吳三桂第454章再下西洋第741章聲東擊西第476章天意如此第275章軍火生意第三十九章抗清兵羣英戰太湖第823章上京第854章有錢有糧第1017章萬馬衝鋒第215章遷民禁海第390章旅順失陷第733章挖漢王牆角第八十九章困敵金牛嶺第1095章樂極生悲第四十章趙銘打游擊尼堪怒興師第726章要封就封漢王第279章進退兩難第646章江北大火第1063章援助東籲第632章大將軍第292章還不跟本王跑第四十章趙銘打游擊尼堪怒興師第409章清軍突襲第709章兵臨錦州第901章突襲大勝關第394章束縛第406章謝遷危急第620章盆滿鉢滿第481章彈劾多爾袞第一百零三章毛文龍的兵第988章雙面間諜第471章利在速決第六十章突出重圍第184章三路合擊第1088章不事二主莫迪而比第902章兵臨南京第804章兵臨武昌第414章生死激戰第496章兵臨瀋陽第643章絕不能撤第1100章班師回朝第771章胡漢三又回來了第735章提前佈局第944章割地求和第917章太上皇吐血第506章空心方陣第431章有意撤軍第558章突出重圍下第547章必殺趙雜毛第254章存在差距第999章逃跑計劃第391章正藍旗首戰第190章三路突進第811章錢謙益的沙龍第876章又吹一遍江北之戰第817章桂王繼統第233章擊敗滿達海第935章突襲敵營第470碧蹄館伏擊第597章遼東風起第389章恢復工商第702章政變中
第895章滿清投降第八十三章攻杭事敗第1005章突襲河套第355章堅船利炮第345章謀取呂宋第九十章富陽阻擊第680章怒殺旗丁第977章會師破關第662章建藩立國第800章騰蛟末路第944章割地求和第四十章趙銘打游擊尼堪怒興師第378章重組東林第156章老巢被佔第1106章國社大會第八十八章迎頭痛擊第643章絕不能撤第121章火器工坊第246章臺北衝突(爲了掌門)第554章援軍出現第145章風氣湖廣第155章趙銘的規劃第543章生死激戰第1111章日本使者第一百零三章毛文龍的兵第323章倭國風情第594章殲滅臺灣艦隊第631章黃雀在後第886章再議攻城第695章淮江酒肆第360章擊敗清軍第302章百姓苦第186章激戰四明山第533章登陸江北第670章阻止何騰蛟第630章一觸即發第六十章突出重圍第587章決議出兵第760章歸降吳三桂第454章再下西洋第741章聲東擊西第476章天意如此第275章軍火生意第三十九章抗清兵羣英戰太湖第823章上京第854章有錢有糧第1017章萬馬衝鋒第215章遷民禁海第390章旅順失陷第733章挖漢王牆角第八十九章困敵金牛嶺第1095章樂極生悲第四十章趙銘打游擊尼堪怒興師第726章要封就封漢王第279章進退兩難第646章江北大火第1063章援助東籲第632章大將軍第292章還不跟本王跑第四十章趙銘打游擊尼堪怒興師第409章清軍突襲第709章兵臨錦州第901章突襲大勝關第394章束縛第406章謝遷危急第620章盆滿鉢滿第481章彈劾多爾袞第一百零三章毛文龍的兵第988章雙面間諜第471章利在速決第六十章突出重圍第184章三路合擊第1088章不事二主莫迪而比第902章兵臨南京第804章兵臨武昌第414章生死激戰第496章兵臨瀋陽第643章絕不能撤第1100章班師回朝第771章胡漢三又回來了第735章提前佈局第944章割地求和第917章太上皇吐血第506章空心方陣第431章有意撤軍第558章突出重圍下第547章必殺趙雜毛第254章存在差距第999章逃跑計劃第391章正藍旗首戰第190章三路突進第811章錢謙益的沙龍第876章又吹一遍江北之戰第817章桂王繼統第233章擊敗滿達海第935章突襲敵營第470碧蹄館伏擊第597章遼東風起第389章恢復工商第702章政變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