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5章提前佈局

這次北方阿濟格和福臨相互攻殺,南方唐王相爭,戰亂造成大量難民。

這些難民,被漢國安置後,關外遼寧,南洋呂宋島、南半球的新明洲,都能獲得一批人口。

漢國的這幾塊版圖,將會得到鞏固,趙銘不需要在這些已經花了大力氣,投入大量錢財和物力的殖民,讓給國內的豪強大族封建,要封建,必須要開拓新的殖民地出來。

近兩年來,荷蘭人在南洋很老實,沒有在生事端。

這一是因爲被趙銘打疼了,二是因爲其與英國人的鬥爭失敗。

如今昔日的海上霸主,已經逐漸衰落,勢力開始收縮。

此時在南洋,荷蘭人勢力收縮,其它西方勢力,又還沒有進來,漢國便成爲這一地區的霸主。

在接下來的時間內,只要趙銘解決了明朝內部紛爭,在南洋地區的擴張,將勢不可擋,並不需要將這一區域,分給國內的勢力,造成割據。

而美洲、南亞、非洲,這些地區,對趙銘而言,則鞭長莫及,短時間內沒有精力顧及,便可以依靠國內的豪強勢力去開發,去佔據。

反正趙銘只需一紙詔書,將這些地區冊封給豪強大族,然後讓他們自己去打,去建設,漢國政府不需出多大力氣,還能轉移國內矛盾。

這件事情成了,趙銘多一個附庸國,能多收賦稅,不成,對於趙銘而言,並沒有多大損失,反而藉機削弱了國內豪強和大族的勢力,有利於帝國的穩定。

張益達是如何也想不到,就這麼短短一瞬間,漢王腦子裡,居然有了這麼多算計。

定然感慨,能做大王的,果然都不簡單,有種智商遭受碾壓之感。

趙銘微微頷首:“不錯,就是東洲!你在南洋,應該從西夷那裡聽說過!”

聽趙銘的敘述,張益達明白,趙銘說的東洲,應該是西班牙人說的美洲。

據說那邊十分廣大,且盛產白銀,以前西班牙人,每年都會拉幾船銀子過來,是個相當富裕的地方。

不過那裡不比新明洲,已經被西夷佔據。

這不禁讓張益達皺起眉頭,因爲新明洲上的荷蘭人,已經被漢軍趕走,陸地上只剩下土著,他要在新明洲建城,並不會受到威脅,只要把人運過去,然後種地、放牧、採礦,進行開發就行。

由於沒有外部威脅,投入就有回報,幾乎是穩賺不賠,風險極小。

東洲就不同了,西班牙人、葡萄牙人,在那裡經營了一百多年,他去那裡建城,等於就是去搶西夷的地盤,那不是虎口拔牙嗎?

其實,如今美洲不只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還有英國人、法國人、荷蘭人,情況相對複雜。

張益達可以想相得到,一旦他登上東洲,等待的不只是土著的弓箭,還有西夷的火槍和大炮。

這就是風險,若是他剛建立據點,西夷就攻過來,而他一旦戰敗,所有的投入都將打水漂,他自己也可能,中道崩殂。

去東洲,不僅要開發拓殖,還要時刻準備作戰,環境遠比新明洲惡劣。

趙銘決定讓張益達去東洲,有自己的考慮。

美洲已經被西夷開發百年,若是在不動手,今後便難以在此立足,所以趙銘想在西夷還沒有完全佔據美洲之前,在美洲取得一塊立足之地。

美洲地裡位置太過優越,東西兩大洋,必須將這裡分割,避免今後形成一個強國。

當然,趙銘讓張益達去,其實並沒有報多大的希望,只是一招閒棋,投石問路而已。

畢竟那裡羣夷環伺,以張益達的實力,被打死的可能性,遠高於成功立足的可能性。

趙銘見張益達的神情,臉垮了下來,“怎麼,你後悔呢?”

張益達額頭冒汗,剛纔大話已經說了出來,哪裡敢說半個“不”字,不是拿漢王消遣麼?

“臣不敢!”張益達忙行禮,遂即卻又問道:“大王,那東州,西班牙和葡萄牙盤踞百年,臣勢力單薄,大王是否派遣漢軍前往?”

要是派遣漢軍,還封什麼建?

如果趙銘能夠自己派兵,那自然是由政府直接佔據,爲何封給別人。

就是因爲,現在漢國政府,沒有精力,才鼓勵豪強去。

畢竟如今,漢國經濟繁榮,國內豪紳大戶,賺錢取了大量銀錢,與其讓他們奢靡,製造社會矛盾,不如鼓勵他們把錢花在殖民開拓上。

趙銘微笑道:“如今中原大亂,漢軍要平定天下!不過你不用擔心,孤雖然暫時不會派遣漢軍,但你可以購買工坊生產的武器啊!”

方纔還興奮的張益達,心頓時跌到了谷底,總覺自己好向上當了。

趙銘站起身來,走到書房內懸掛的一副萬國圖前,指着東洲西海岸一處,完全不顧及張益達的心情,頗爲振奮的道:“張益達,孤王冊封你爲金山守,這裡方圓百里,都是你的領地。”

一紙詔書,許下一塊,根本還不是漢國版圖的土地,就讓人自己掏錢,去爲漢國開疆擴土,真是狡猾。

張益達強顏歡笑,行禮道:“臣金山守,張益達謝大王封賞,萬死報大王知遇之恩。”

趙銘滿意的頷首,走回桌案後坐下,然後揮手道:“好了,你且回去吧。孤會讓禮曹與你聯繫後面的事宜。”

張益達離開王宮,便直接被釋放,回到碼頭,與自己的屬下匯合。

不久,禮曹便有官員前來,送來一方銅印,兩套官服,十分草率的策封其爲金山守。

第826章淮南礦脈第1078章一灘爛泥第845章棉業危機第424章車營第214章整編髮餉第251章俘虜西夷的壯士第129章趙李會師第466章接管朝鮮第972章收復四川第686章惡人先告狀第493章俘虜施琅第124章趙博安一入長江第1090章趙鐵棒第795章金陵春之陣十一第191章激戰金華第797章金陵春之陣(完)第812章敵在靈谷寺第307章奉天子以令天下第二十一章雜毛劉攻城第1087章趙雜毛來了第375章錢謙益求見第264章夏完淳來島第323章倭國風情第369章蘇鬆常三府第269章溫州會晤第796章金陵春之陣十二第1023章逃出嘉峪關第367章秦王風波第186章激戰四明山第656章接應禁軍第318章臺灣新政第742章突襲仙霞關第577章收割肥羊第632章大將軍第754章福臨末路下第672章襲取漢中第238章攻佔大沽口第580章國社黨存在的意義第三十章生擒屯齊第728章都不是好人第944章割地求和第十六章趙銘把妹第883章欲擒故縱第二十八章趙銘覺醒第905章緊急求援第198章缺少人才第218章臺灣格局第376章東南士紳第783章緊急求援第896章最後的晚餐第748章矛盾激化第356章長江水戰第711章河北大戰第705章兼併朝鮮第1093章陷入泥濘第358章激戰長江第656章接應禁軍第326章說服德川家上第164章金塘島危機第190章三路突進第1008章五路伐周第778章銀彈攻勢第696章阿濟格反叛第316章雞籠明西條約第183章依山避戰第三十四章槍挑屯齊第824章還可以搶救一下第二十八章趙銘覺醒第九章唐王朱聿鍵第790章金陵春之陣(六)第120章趙銘的家底第725章宜從衆議第736章軍資交易第589章荷蘭必敗第1028章進入印度第940章滎陽合戰上第339章出兵響應第470碧蹄館伏擊第1022章追擊吳三桂第二十四章突圍求援第1019章絕望衝鋒第251章俘虜西夷的壯士第1023章逃出嘉峪關第385章擴軍備戰第七十八章殲滅清軍小隊第752章福臨末路上第1068章仰光海戰(二)第1003章千里奔襲第917章太上皇吐血第558章突出重圍下第584章宣傳造勢第195章金華陷落第317章巡視東番第611章呂宋海戰上第十四章打了件裝備第900章閻應元入城第803章鐵棒包圍網第552章二龍交鋒第451章東海總督第1050章收回兵權
第826章淮南礦脈第1078章一灘爛泥第845章棉業危機第424章車營第214章整編髮餉第251章俘虜西夷的壯士第129章趙李會師第466章接管朝鮮第972章收復四川第686章惡人先告狀第493章俘虜施琅第124章趙博安一入長江第1090章趙鐵棒第795章金陵春之陣十一第191章激戰金華第797章金陵春之陣(完)第812章敵在靈谷寺第307章奉天子以令天下第二十一章雜毛劉攻城第1087章趙雜毛來了第375章錢謙益求見第264章夏完淳來島第323章倭國風情第369章蘇鬆常三府第269章溫州會晤第796章金陵春之陣十二第1023章逃出嘉峪關第367章秦王風波第186章激戰四明山第656章接應禁軍第318章臺灣新政第742章突襲仙霞關第577章收割肥羊第632章大將軍第754章福臨末路下第672章襲取漢中第238章攻佔大沽口第580章國社黨存在的意義第三十章生擒屯齊第728章都不是好人第944章割地求和第十六章趙銘把妹第883章欲擒故縱第二十八章趙銘覺醒第905章緊急求援第198章缺少人才第218章臺灣格局第376章東南士紳第783章緊急求援第896章最後的晚餐第748章矛盾激化第356章長江水戰第711章河北大戰第705章兼併朝鮮第1093章陷入泥濘第358章激戰長江第656章接應禁軍第326章說服德川家上第164章金塘島危機第190章三路突進第1008章五路伐周第778章銀彈攻勢第696章阿濟格反叛第316章雞籠明西條約第183章依山避戰第三十四章槍挑屯齊第824章還可以搶救一下第二十八章趙銘覺醒第九章唐王朱聿鍵第790章金陵春之陣(六)第120章趙銘的家底第725章宜從衆議第736章軍資交易第589章荷蘭必敗第1028章進入印度第940章滎陽合戰上第339章出兵響應第470碧蹄館伏擊第1022章追擊吳三桂第二十四章突圍求援第1019章絕望衝鋒第251章俘虜西夷的壯士第1023章逃出嘉峪關第385章擴軍備戰第七十八章殲滅清軍小隊第752章福臨末路上第1068章仰光海戰(二)第1003章千里奔襲第917章太上皇吐血第558章突出重圍下第584章宣傳造勢第195章金華陷落第317章巡視東番第611章呂宋海戰上第十四章打了件裝備第900章閻應元入城第803章鐵棒包圍網第552章二龍交鋒第451章東海總督第1050章收回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