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1章負隅頑抗

馬光輝調入浙東多年,時刻擔心趙銘從海上殺來,睡覺都不安穩。

這些年來,他不斷的加固城防,寧波城的防禦,遠超一般府城。

此時,趙銘遠遠眺去,只見城上人影幢幢,士兵來回奔走,正準備防守。

城前護城河上的吊橋也拉起,清軍已然嚴陣以待。

“國公,城上遍佈馬面,城前護城河,河前還有羊馬牆,攻城不易呀!”馮京第神色凝重地說道。

李忠明接過話頭,“不錯,而且護城河前,還挖了壕溝,佈置鹿角、拒馬樁,器械很難推進至城下!”

“哼,城池再堅固,遇見重炮也是白搭,轟他個幾日,不信不塌!”王朝先瞪眼道。

趙銘看了寧波城池一眼,居城而守,在戰爭中,基本上都是很正確的策略。

守城一方,只需要很少的兵力,就能牽制住數倍於己的敵軍。

這樣的例子有很多,如鉅鹿之戰時,新趙王趙歇丞相張耳,憑城堅守,便拖住了王離二十萬秦軍。近一些,也有江陰小縣城,抵禦十餘清軍近三個月的時間。

眼下的寧波府城,比江陰要堅固許多,要是沒有完備的攻城方案,冒然進攻,明軍可能會死傷慘重。

趙銘沉吟片刻,“大軍下營,射書信入城,勸降守軍,再將本帥大纛豎起,好叫城中清狗知曉,他們的對手是誰!”

“喏!”衆人聞語,當即抱拳應命。

當下大軍在距離城池五里外,紮下簡易的營盤,趙銘入營,親自寫下勸降書信一封,追憶了數年前,他親率大軍在浙東打得馬光輝大敗,遁入城中之事,然後好言勸說守軍投降。

同時,中軍騎兵扛着趙銘的大纛,奔馳着寧波城下,繞城奔馳,宣示着他們的身份,而趙銘則召集衆將,商議攻城策略。

寧波城頭,聽聞明軍自海上進犯寧波,城中清軍全數上城守衛。

城頭上,馬光輝扶垛眺望,眼見敵軍逆鄞水而來,不用猜測,便知道是趙雜毛的部隊,守軍心中不禁膽寒。

趙大帥之名,如今已經是天下聞名,很有威懾力。

“自金華之役後,趙雜毛北入淮江,襲擾山東、遼東,並未出兵掠過浙東,今日怎到本帥地界來了!”馬光輝捶在牆垛上,不知來的是趙雜毛的哪員部將。

這時,忽然數百騎兵,奔馳出了營盤,投城池而來,一杆大旗在奔馳中迎風飄舞,只是距離太遠,看不清上面的字號。

馬光輝見此一揮手,城上的火繩槍手,便涌到城牆邊,擡起鳥銃,瞄準着騎兵。

“看,是趙雜毛的大旗!”城牆上一名目力好的千總突然一聲驚呼。

此話一出,城上守軍紛紛向着大旗看去,只見那敢大旗上,繡着一頭猛虎,中間斗大一個“趙”字,由金線繡成,在陽光的照射下熠熠生輝。

旗幟旁邊還有一長串小字,寫着趙銘的官位和爵位,不過城上看不清楚,但是憑藉看到的一切,已經可以確定,是趙銘的大旗。

馬光輝看清旗號,心頭一震,“趙雜毛親至了!”

湖廣危急,趙雜毛不去打南京,不去威脅北京,居然來打浙東,讓馬光輝敢到意外,心裡不禁暗罵,“趙雜毛你打老子有什麼用,就是佔了浙東,朝廷也不會從湖廣撤兵啊!”

正疑惑趙銘居然親自來打寧波之時,城下的騎兵,忽然奔馳過來,勒馬大喝:“城中守軍聽着,奉我家趙大帥之令,請寧波守將馬總兵說話!”

趙大帥,自從有了趙雜毛,這天下就只有一個趙大帥,人說趙大帥,必指趙雜毛,而不會是其他姓趙的將領。

趙雜毛果然親自來了。

城頭上清軍議論紛紛,東海趙大帥之名天下聞名,守軍士卒常常能聽見,趙大帥擊敗清軍的消息,連滿清最能打的親王多鐸,都敗於趙大帥之手。

現在趙大帥來攻寧波,咱們估計完了。

城上守軍都注視着馬光輝,馬光輝遲疑片刻後,忽然對旁邊的馬得功道:“馬副將,你應他一聲!”

馬得功從城牆探出半個身子,大聲喊道:“馬總兵不在,我乃副將馬得功,你等有何話說?”

“我家大帥言,大軍臨城,不忍城中生靈塗炭。滿清奪我河山,屠我百姓,自入關以來,所作所爲,有目共睹。想必,城中將士亦有家人故舊,遭受滿清殘害。現今大軍攻城在即,大帥有言,若守軍將士放棄抵抗,開城投降,共襄義舉,則前過不咎。若是執意頑抗,則雞犬不留!”

城上守軍聽了不禁竊竊私語,馬得功皺眉道:“軍門怎麼答話!”

馬光輝眯着眼睛,冷笑一聲,“這寧波城,本帥經營三載有餘。趙雜毛想憑藉他的名聲,就嚇得我開城投降,真是癡心妄想,太不將馬某當回事了。你下令,亂箭給我射去。”

馬得功沒有多想,不明白馬光輝自己爲什麼不下令,不過他反正是不可能投降的,見馬光輝態度堅決,臉上不禁興奮的怒吼道:“告訴趙雜毛,休要癡心妄想,給我射!”

城頭火槍齊射,弓箭射出,城下明軍士卒見此,立刻拔動馬繮,連忙脫離城下,徑直奔回大營。

馬光輝看見城下幾具明軍屍體,當即下令守軍嚴陣以待,一旦明軍攻城,便給予迎頭痛擊。

騎兵奔回營寨,來到中軍大帳,向趙銘稟報城下之事。

趙銘聽後頓時大怒,“馬得功這個叛逆,居然也在城中,而且還如此囂張。本帥破城,必定活剮了他!”

趙銘破口大罵幾句,然後目光掃視衆人,“繼續說,怎麼攻城?”

帳中將領已經商議了一陣,衆人相互看了看,馮京第道:“大帥,寧波城高牆厚,護城河寬闊。按部就班的攻打,費時費力,卑職以爲不如用大炮猛轟,再用火船攻擊水門。無論是城牆被轟塌,還是水門鐵柵欄被燒化,大軍都能乘勢涌入城中,一舉破城!”

(感謝大家的支持,求月票,推薦,訂閱)

第1071章海上補給線第819章漢王攝政第332章荷蘭勾結滿清第604章浙系志願軍第701章政變上第836章官紳勾結第661章返回蘇州第249章抵達臺灣第789章金陵春之陣(五)第174章金塘島大海戰第七章建奴追至第925章金陵冬之陣上第909章展示實力第825章兩淮難民第896章最後的晚餐第一零八章趙銘被抓第558章突出重圍下第163章劫了船泥巴第1012章金蟬脫殼第907章滿人不想做奴才第969章佔據葉爾羌第934章給年輕的敵將上一課第1030章牽首制尾直擊七寸第320章荷蘭人壓價第533章登陸江北第665章隱瞞不報第209章開發臺灣前面一章已經修改第231章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第599章進退兩難第498章洪承疇的絕境第906章周國出兵第863章討建奴復神京檄第十章江陰死地第349章速定湖南第416章恭迎撫軍第341章負隅頑抗第111章聯順抗清第669章其非明主第146章何騰蛟堵胤錫第706章滿清內訌第936章雜毛要斷寡人歸路第390章旅順失陷第617章尋求議和第760章歸降吳三桂第1081章艱難的抉擇第954章老卒的憤怒第269章溫州會晤第659章王大拿的試探第620章盆滿鉢滿第792章金陵春之陣(八)第138章隆武帝的懇求第804章兵臨武昌第574章先下手爲強第839章收復河套第六十四章十萬八旗下江南第1046章倒幕運動第665章隱瞞不報第964章技術積累第128章再入江陰第954章老卒的憤怒第536章進攻兇猛第849章併購錢氏織業第278章隆武危機第1003章千里奔襲第518章多爾滾之死上第922章內應暴露第379章裡應外合第307章奉天子以令天下第764章聯西抗漢第646章江北大火第707章刺探消息第1075章鈔能力第546章替大帥不值第500章臨戰前夜第575章突襲土著第737章鄱陽湖事件第908章打一頓就老實了第138章隆武帝的懇求第1043章至明國攝政書第186章激戰四明山第一百零四章紅毛夷第871章分配利益第582章踊躍應募第464章不堪一擊第1053章周英同盟條約第199章開始攻擊第326章說服德川家上第二章南京雨夜第393章傅上瑞督師南直第808章換個皇帝第179章湖廣大敗第647章禁軍危機第575章突襲土著第728章都不是好人第1030章牽首制尾直擊七寸第1108章重塑理想第六章僥倖逃離第460章擊退趙雜毛第132章步軍大戰
第1071章海上補給線第819章漢王攝政第332章荷蘭勾結滿清第604章浙系志願軍第701章政變上第836章官紳勾結第661章返回蘇州第249章抵達臺灣第789章金陵春之陣(五)第174章金塘島大海戰第七章建奴追至第925章金陵冬之陣上第909章展示實力第825章兩淮難民第896章最後的晚餐第一零八章趙銘被抓第558章突出重圍下第163章劫了船泥巴第1012章金蟬脫殼第907章滿人不想做奴才第969章佔據葉爾羌第934章給年輕的敵將上一課第1030章牽首制尾直擊七寸第320章荷蘭人壓價第533章登陸江北第665章隱瞞不報第209章開發臺灣前面一章已經修改第231章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第599章進退兩難第498章洪承疇的絕境第906章周國出兵第863章討建奴復神京檄第十章江陰死地第349章速定湖南第416章恭迎撫軍第341章負隅頑抗第111章聯順抗清第669章其非明主第146章何騰蛟堵胤錫第706章滿清內訌第936章雜毛要斷寡人歸路第390章旅順失陷第617章尋求議和第760章歸降吳三桂第1081章艱難的抉擇第954章老卒的憤怒第269章溫州會晤第659章王大拿的試探第620章盆滿鉢滿第792章金陵春之陣(八)第138章隆武帝的懇求第804章兵臨武昌第574章先下手爲強第839章收復河套第六十四章十萬八旗下江南第1046章倒幕運動第665章隱瞞不報第964章技術積累第128章再入江陰第954章老卒的憤怒第536章進攻兇猛第849章併購錢氏織業第278章隆武危機第1003章千里奔襲第518章多爾滾之死上第922章內應暴露第379章裡應外合第307章奉天子以令天下第764章聯西抗漢第646章江北大火第707章刺探消息第1075章鈔能力第546章替大帥不值第500章臨戰前夜第575章突襲土著第737章鄱陽湖事件第908章打一頓就老實了第138章隆武帝的懇求第1043章至明國攝政書第186章激戰四明山第一百零四章紅毛夷第871章分配利益第582章踊躍應募第464章不堪一擊第1053章周英同盟條約第199章開始攻擊第326章說服德川家上第二章南京雨夜第393章傅上瑞督師南直第808章換個皇帝第179章湖廣大敗第647章禁軍危機第575章突襲土著第728章都不是好人第1030章牽首制尾直擊七寸第1108章重塑理想第六章僥倖逃離第460章擊退趙雜毛第132章步軍大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