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0章兵鋒之盛

趙銘拔馬回營,謝遷立時調集人馬,準備攻打錦州城。

三萬大軍,留下五千人守營,東西兩城外,各五千人進攻,北城一萬人主攻,最後派遣五千兵馬,迂迴到錦州與寧遠之間埋伏。

謝遷在遼東久經戰陣,什麼圍三缺一,圍點打援,半路埋伏,都玩的賊溜。

大軍佈置妥當,主攻的北城外,已經開始炮戰。

紅夷大炮,轟擊着城牆,砸得城頭磚石飛濺,煙塵瀰漫,清軍士卒根本不敢冒頭。

在大炮的掩護下,攻城臼炮被退到城前的炮坑中,前方堆上石塊和木板,構成掩體。

後方萬餘士卒,則扛着長梯,列陣等待。

“都督,各營已經準備就緒!”部將打馬過來,向謝遷稟報,

謝遷收了千里鏡,用肉眼看了城頭一眼,囑咐道:“記住了,臼炮一開炮,大軍立刻開始衝鋒,趁着城頭爆炸,一鼓作氣殺上去。”

“喏!”部將抱拳領命。

謝遷往地上啐了口唾沫,又補上一句,“城內的韃子,氣勢早泄了,攻猛一點,只要衝上城頭,他們必然潰圍南逃。”

城池外,紅衣大炮不停的轟鳴,在隆隆的炮聲中,城前的臼炮陣,已經裝填完畢,後方的吳越軍士卒,則雙手握住火槍,目光緊盯着城頭。

就在這時,衝鋒的號角沖天而起,吳越軍士卒頓時虎嘯着,漫野衝鋒。

城頭的守軍,看着雪白的大地上,涌來的吳越軍身影,心頭狂震,紛紛拿起兵器,準備迎擊。

“轟轟轟”城下臼炮發出震耳欲聾的聲響,黑色的開花彈,被拋上天空,劃出道道弧線,砸向城頭。

“臥倒!”見識過開花彈的旗兵,不禁驚恐的大呼。

“轟轟轟”城頭巨響連連,濃煙滾滾,站着的清軍全被氣浪掀飛,場面恐怖至極。

守軍將領臉色煞白,渾身顫抖,周圍全是臥倒,還有倒地哀嚎的身影,以及散落的殘肢斷臂。

這時,爆炸產生的煙塵還沒散去,被掀飛的士卒,還沒爬起來,倒在地上的士卒,便驚恐的發現,薄薄的煙霧之中,一個身影從城頭跳上來。

順系老將張光翠落在城頭,戰刀一揮,頓時就將一名清軍砍翻,而在他身後,一名接着一名的吳越軍,緊隨着跳上城頭。

城頭守軍不禁滿臉驚恐,炮彈剛爆炸,清軍還沒回過神來,吳越軍就已經衝上城。

他們難到不怕被自己人誤炸嗎?清軍被吳越軍的悍勇震驚了,從沒見過這種打法。

城頭上的清軍,如夢方醒,匆忙拔出刀來,竭嘶底裡地怒吼,“快,將蠻子趕下去。”

清軍想奮起反抗,不過卻來不及了,跳上城頭的吳越軍、江北軍,將城頭清砍翻,清軍心頭恐懼,稍作抵抗,便紛紛逃竄。

在吳越軍的猛烈進攻之下,石廷柱的人馬無心抵抗,當張光翠登上城頭時,清軍被吳越軍的速度和勇氣震撼,被炸懵的清軍,被吳越軍一衝,便開始潰散。

戰鬥沒到中午,不到半天時間,錦州城就被吳越軍攻佔。

這一仗,可以說是吳越軍與清軍交戰以來,打得最輕鬆的一仗之一。

吳越軍從三面城牆登城,石廷柱見吳越軍佔據城牆,只能率領屬下,從南城突圍。

南城外,石廷柱勒馬回望,看着倉惶而出的屬下,心神不禁一時恍惚,他有些想不明白,大清軍是從何時變成現在這般模樣,這還是八旗嗎?分明倉惶如狗!

“固山,快走吧!”身邊將領,急聲提醒。

石廷柱看見追擊的吳越軍,已經出現在城頭,歡呼聲想撤城內,嘆了口氣,拔動馬繮,揮鞭南奔。

數千清軍倉惶奔出錦州,向寧遠方向逃離,潰兵一口氣跑了五十里,抵達松山堡附近。

石廷柱勒住馬繮,環視四周,“這裡是松山?”

沈永忠舔着乾裂的嘴脣,“固山,確係松山地界。”

石廷柱心頭一凜,當年松山一戰,十餘萬明軍就是在這裡,被趕入大海,全軍盡沒。

那時大清兵鋒何其之盛,而如今,唉,不提也罷了。

這時石廷柱四下張望,潰兵沿着海邊的道路前進,東面是大海,西面是山坡,這要是被人從高往下一衝,定然全軍覆滅。

“傳令下去,加快速度,趕到寧遠堡在休息!”石廷柱當即喝令。

語畢一揮馬鞭,夾馬衝出,而就在這時,前方忽然爆炸連連,道路上的清軍,立時被炸得人仰馬翻。

“殺啊!”江北軍大將李元胤大喝一聲,拔馬揮刀而出。

五千大軍呼嘯着殺出,從山漫山遍野的衝下。

“砰砰砰”火槍射擊。

“轟轟轟”手雷投出。

道路上泥土四濺,濃煙滾滾,爆炸之中,清軍士卒瞬間大亂。

石廷柱勒馬大喝,“不要慌亂,給我衝過去!”

周圍士卒卻只顧倉惶四散,紛紛逃命,猶如無頭蒼蠅一般亂竄。

石廷柱連連喝止,卻無濟於事,而正當他揮刀,準備砍殺潰兵之時,一騎風馳而來。

李元胤騎着一匹雄健的戰馬,戰馬的衝擊力,加上斜坡的慣性,彷彿一道疾風,擋在身前的清兵,被一一撞飛,所向披靡。

“老賊,受死!”李元胤揚刀一聲大喝,刀光一閃,石廷柱猛然回頭,滿目驚恐,要動卻已經來不及。

一時間,只見寒光一閃,勁風颳過,石廷柱人頭飛起,在空中旋轉着墜地。

戰馬上,失去頭顱的屍體,噴射着鮮血,半響也從馬上墜落,栽倒在地上。

李元胤一刀斬了石廷柱,勒馬大喝,戰馬前蹄懸空,威風凌厲,“給我殺!”

“殺啊!”將士們齊齊怒吼,如虎入羊羣一般,殺入清軍之中,清軍士卒丟盔棄甲,連滾帶爬的逃離。

一時間,漢軍正白旗的清軍,不是被從後砍殺,就是被驅趕着,驚惶的向東跑去。

清軍士卒慌不擇路,數千兵馬跑到海邊,後方是江北軍的騎兵,前方是波濤洶涌的大海,清軍倉惶奔入海中,被海浪席捲,數千兵馬,盡數被斬於松山。

第567章開花彈第807章後院起火第525章絕望的孔有德第136章剮田雄第1044章扶持新將軍第210章廢除家丁制度第243章太湖義軍覆滅第982章女真寨子第958章都是被趙雜毛坑過的人第245章拓殖者張益達第288章閩江口大海戰下第1058章邊境衝突第115章離別第850章股價爆炸第668章擇主而事第536章進攻兇猛第897章煤山第117章浙東危機第380章激戰武進第724章殿下仁義第888章緩兵之計第522章政變下第586章緊急求援第145章風氣湖廣第816章信仰崩塌第950章送走朱由榔第1035章兩條道路第783章緊急求援第二十八章趙銘覺醒第498章洪承疇的絕境第三章好爲人師第814章靈谷寺之變第486章渡海援遼第543章生死激戰第318章臺灣新政第531章圍殲阿濟格兵團第551章山窮水盡疑無路第768章以進爲退第357章二十四磅重炮第1105章準備反擊第823章上京第九十一章殲滅李率泰第451章東海總督第344章攻下城池第十八章閻應元守城第943章廣武之圍第1031章牆式衝鋒第509章瀋陽大捷第1080章失去信心第772章驚惶失措第112章殺掉魯王使者第1032章緊急求和第1007章緊急馳援第977章會師破關第500章臨戰前夜第208章小六部第395章默契不在第645章滿清細作第808章換個皇帝第448章隆武很失望第376章東南士紳第782章建武末路第267章偷師西夷第996章開始表演第991章薩爾滸伏擊上第464章不堪一擊第478章沸沸揚揚第976章川東義軍第189章斬殺清使第679章傳遞消息第584章宣傳造勢第191章激戰金華第927章金陵冬之陣下第733章挖漢王牆角第八十七章生死之役第241章旅順第602章進擊的英國第八章常山趙子龍第635章吳越王第618章臼炮轟擊第三十三章不守信用第286章閩江口大海戰上第769章定國撤軍第995章天造地設的戲臺子第599章進退兩難第824章還可以搶救一下第301章救援隆武第254章存在差距第662章建藩立國第506章空心方陣第537章援軍馬上就來第229章孤軍深入第1025章糧荒第五十二章尼堪被擒第948章人心散了第468章復仇者聯盟第573章尋找航路第288章閩江口大海戰下第506章空心方陣第956章援兵趕來
第567章開花彈第807章後院起火第525章絕望的孔有德第136章剮田雄第1044章扶持新將軍第210章廢除家丁制度第243章太湖義軍覆滅第982章女真寨子第958章都是被趙雜毛坑過的人第245章拓殖者張益達第288章閩江口大海戰下第1058章邊境衝突第115章離別第850章股價爆炸第668章擇主而事第536章進攻兇猛第897章煤山第117章浙東危機第380章激戰武進第724章殿下仁義第888章緩兵之計第522章政變下第586章緊急求援第145章風氣湖廣第816章信仰崩塌第950章送走朱由榔第1035章兩條道路第783章緊急求援第二十八章趙銘覺醒第498章洪承疇的絕境第三章好爲人師第814章靈谷寺之變第486章渡海援遼第543章生死激戰第318章臺灣新政第531章圍殲阿濟格兵團第551章山窮水盡疑無路第768章以進爲退第357章二十四磅重炮第1105章準備反擊第823章上京第九十一章殲滅李率泰第451章東海總督第344章攻下城池第十八章閻應元守城第943章廣武之圍第1031章牆式衝鋒第509章瀋陽大捷第1080章失去信心第772章驚惶失措第112章殺掉魯王使者第1032章緊急求和第1007章緊急馳援第977章會師破關第500章臨戰前夜第208章小六部第395章默契不在第645章滿清細作第808章換個皇帝第448章隆武很失望第376章東南士紳第782章建武末路第267章偷師西夷第996章開始表演第991章薩爾滸伏擊上第464章不堪一擊第478章沸沸揚揚第976章川東義軍第189章斬殺清使第679章傳遞消息第584章宣傳造勢第191章激戰金華第927章金陵冬之陣下第733章挖漢王牆角第八十七章生死之役第241章旅順第602章進擊的英國第八章常山趙子龍第635章吳越王第618章臼炮轟擊第三十三章不守信用第286章閩江口大海戰上第769章定國撤軍第995章天造地設的戲臺子第599章進退兩難第824章還可以搶救一下第301章救援隆武第254章存在差距第662章建藩立國第506章空心方陣第537章援軍馬上就來第229章孤軍深入第1025章糧荒第五十二章尼堪被擒第948章人心散了第468章復仇者聯盟第573章尋找航路第288章閩江口大海戰下第506章空心方陣第956章援兵趕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