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鼴鼠

蘇聯人——或者說所有色會注意陣營國家——的情報工作展開都有一個共同特點,因爲他們在諜報科學技術方面和歐美世界是有很大差距的,而且財力也不如他們的敵人那麼充分。所以,在技術手段利用和收買方面,他們的力度往往遠遠小於他們的對手。

但是,他們不甘示弱,唯一的補救辦法,就是利用他們成功出色的和平掩變和策反晰腦能力,把他們的目標,從身居低位的時候就開始慢慢經營,慢慢侵蝕,讓對方認同自己的觀點,然後再把這個看上去身世清白的小人物,一步步扶到高位上去。

這也是爲什麼,在冷戰時期克格勃的成就和名聲比小鬍子時代要更成功,更有名的原因,因爲半個世紀的和平對抗,可以讓一代代被蘇聯人晰腦過的人慢慢地爬上去。

英美德善於利用已經身居高位的人,或重利嚴刑威逼利誘,或偵測截獲技術破譯。這樣見效快,但是投入大。蘇聯人習慣於先清洗完大腦做好一切準備工作後再讓自己的人開始爬。佐爾格就是從30年國社檔還沒有奪取到德國的zq之前就開始爬的,而後世西德總理施羅德的秘書紀堯姆,也是蘇聯人從事發前二十年就開始佈置的——這些人,如果你從他參加工作後開始查閱其履歷,那麼你往往什麼破綻都看不出來,因爲他從第一步踏進他的工作生涯的那一天起,就已經是克格勃的人了。

這種人,在冷戰時期有個很有名的稱呼,叫做鼴鼠,半個世紀的對抗中,蘇聯人派出了十幾萬人規模的鼴鼠,只要有千分之一爬上高位,他們就可以爲克格勃做出巨大貢獻。

但是,長線投資後培養成功的每一名鼴鼠都是彌足珍貴的,因爲鼴鼠的培養週期實在是太長了,如果在戰爭時期的話,可能一名地位足夠高的鼴鼠——比如佐爾格或者奧莉加——被損失掉的話,那麼也許到戰爭結束的那一天,蘇聯人都培養不出一個可以替代的角色來。這不是蘇聯人的情報人員無能,或者說不夠多,也不是貝利亞的工作能力不行。而是蘇聯式的情報工作模式決定了,每一個慢慢爬到高層的鼴鼠,都是不可以隨便動用於一些價值不高的危險行動的。

戈林和維勒安,目前的價值都還不夠高。

……

隨着時間進入1937年下半年,維勒安一邊忙着對德國各類軍備的整備工作做出必要的指導,一邊忙着肅清德國境內的其他危險勢力,還要分出精力去盯着西班牙戰場上國際綜隊的調動動向,免得給他們找到可趁之機把久經戰火考驗的有生力量撤出西班牙。

與此同時,在大陸的另一端,也有一些傢伙試圖興風作浪。

從德械師的整編工作展開那天起,到現在已經進整整四年了,哪怕從維勒安的代表團大規模介入那天算起,也有兩年半的時間了。蔣校長的那60個原本就是中央軍的師已經全部完成了整編——雖然其中換裝了原裝德械的目前還是隻有20個師,另外40個師只能算是整理編制,換裝自產的仿德制裝備。而桂系的40個師、東北軍30個師、川滇軍共計20個師也大半被重新編制,這三系人馬之中,只有桂系已經在廢除捐稅、統一財權的過程中見機得早,大力支持了校長和張部長的舉動,所以多半得以保留原來的指揮人事體系。而東北軍中的20個師和川滇軍整編後餘部已經全部被蔣校長打散了原來的軍官指揮體系,重新編成。一年一年的黃埔生就好像毛細血管中的血液,源源不斷流入了整編後的國民gm軍中。

割據均閥方面,龍雲盧漢、劉湘等輩皆已作古,湘西贛南的衆多嘯狙山林的斐類也在兩三年間逐次剿平(這個是真斐類,不是英射,)南方半壁江山已經被蔣校長收拾得鐵桶相似,超過120個師的國民gm軍只聽命於蔣校長一人調遣。

德國人的投資、借款和對日貿易中的的單向入超,3年來已經爲遠東國注入了超過5億銀元的白銀了,通貨穩定的背後,自然是各方割據者的土崩瓦解。

“校長,莫比亞斯集團在馬安山的投資的鐵廠和徽、贛兩省的諸多火電廠今年已經完全投產了,今年我國生鐵、鋼材兩項總產能可保證600萬噸,爭取突破700萬噸,而且目前隨着川滇鐵路和川漢公路建成,川中之地工業建設也非常之快,德國人一直在那裡大規模投資設廠,目前的條件基本上都是按照30年內產出對半分的方式收回德方原始投資。

而兩湖之地,李長官汪長官也在大力經營,引入德日資本投資興建工業。估計1939年底我國鋼、鐵總產量有望突破1000萬噸,其他電力、煤炭、化工、銅鋁、機械、鐵路這些之前我國幾乎不能自產的產業也能初步自給。如果期間沒有遇到外力的干擾的話,39年底,我國的重工業綜合規模大概可以達到英國的50%,日本的30%。

屆時,憑我國地大物博,人多勢衆,外有強援,內聚一心。日本人如果還想輕啓戰端,只怕就要掂量掂量了。”

張靜江拿着截止到1937年上半年爲止的濺射部報告,向着蔣校長彙報着半年來的情形。

“39年底,只怕日本人狼子野心,不會給我們機會等到那一天啊。”校長慨然長嘆,站起來不安地踱着步子,“對了,聽說莫比亞斯集團今年在委內瑞拉的大工程古裡水電站已經完全完工了吧,你和維勒安先生比較熟,看看能不能讓德國人也來幫我們在長江上建一些水電站,不過也不用水頭太高,地方也選得內陸一點,以我看嘛,李長官的地盤就不錯,地勢險要縱深也大,免得日後一旦與日開戰,徽贛兩省的電力工業距離前線太近,被日本人的轟炸破壞後我們可就後繼乏力了。”

“校長說的是上次德國工程師提到的葛洲壩的事情吧。這事我自是省得,工業建設的事情,自然要從交通便利之處一步步沿江而上纔是。不過就目前來看,只怕德國人也抽不出太多人手——土耳其的凱末爾總統近日已經比我們搶先一步力邀莫比亞斯集團的人去土耳其投資建設兩河上游整治項目,兩河之地,發源於土耳其境內,然流經下游敘利亞、伊拉克、阿拉伯諸國。如今中東之地,兩河下游諸國均爲英法所佔據,唯有土耳其一國與德國親善,如果德國人助土耳其建成兩河工程,則等於扼住下游英法所控四國之咽喉。德國人對那裡的興趣只怕更大啊。”

莫比亞斯的工程師當初在遠東國考察各省投資項目的時候,不是沒有建議過利用長江的水力資源,不過維勒安親自否決了這些項目——遠東國目前還不具備對抗日本的實力,如果在長江上高築堤壩截流發電,一旦日後戰端一起,被日本人擊毀的話,下游之地盡爲魚鱉。

而土耳其這地方就完全不一樣了,幼發拉底河、底格里斯河均發源於土耳其境內,且在土耳其境內已經擁有了很大的流量了,且山高坡陡,發電潛能巨大,反而是到了下游,流經的地段多是伊拉克、敘利亞境內的沙漠,徑流越來越小。

本來只是因爲土耳其東部基礎設施太差,無法展開進一步建設,但是隨着1937年德國人投資的巴格達鐵路至蘇摩爾段徹底建成通車,凱末爾總統就力邀德國人加大投資,幫助土耳其人營建兩河水利。在21世紀的時候,土耳其人的這項工程會耗資超過600億美元,一期耗資就超過150億美元。但是在1937年的通脹和物價來看,如果僅僅完成一期,也就只需要兩三年的時間,3、4億美元的投資即可,這點投資,維勒安靠着目前美洲那邊的穩定收入完全是擠得出來的。

而且經營兩河還有一個好處,那就是你的敵人根本不敢搞破壞,兩河下游的敘、伊兩國都是英法的地盤,一旦潰壩決堤,死傷損失的都是英法的財產人力。德土兩國可以說是完全處於不敗之地。

“既然如此,此事還是從長計議吧,你多多留意便是。”

張j江聞言而退,徑自去辦事不提,只留下蔣校長一個人在那裡沉思如何在日本人野心爆發之前穩定北方大局。

他思量片刻,把戴雨農傳喚到了自己書房之中,開始密談諮詢一些事情。

第一百零五章 加勒比狼狗第二十五章 摧枯拉朽第二十八章 潘多拉行動第三十四章 傘兵!傘兵!第八章 馬拉開波油田第四十章 蛟龍入海第五十二章 鐵幕落下第二章 利用大島浩第六章 組合鐵拳-上第四十五章 不輸於人第三十章 標準化的高平兩用炮第三十二章 戰死的騎士第三十二章 胡佛局長的掙扎第一章 卡宴還是哈利法克斯?第二十四章 開門揖盜第三十七章 坦克瘦身論第二十四章 處決別爾津第五十三章 當頭一棒第十一章 陷落第二十五章 禿鷹軍團和U型潛艇第四十四章 分化瓦解第四十六章 換一個教皇第一百零三章 遠東三國志-下第二章 攻陷波茲南第四十一章 拯救小鬍子第五章 斬斷魔爪第三章 帶路不要錢第四十五章 千里圈地第四十七章 戰略轟炸機試飛第一百零二章 推倒諾娃第三章 這不是演習第五十七章 牆倒衆人推-上第五十五章 斬草除根第十二章 掙扎第五章 海峽衝刺-下第五十八章 牆倒衆人推-中第六十七章 血腥之路-上第一百十一章 機場爭奪戰第十九章 馬拉加陰雲第六十二章 趕熊上架第三十四章 應急之策-上第一百零五章 收復失地第十四章 超級風金屬的產物第八十三章 貝當秘使第二十八章 死城敖德薩第五十一章 大幕即將開啓第十五章 另一場坦克戰第十章 推功推過第十八章 結盟第七十章 法國空軍末日-下第五十五章 斬草除根第一百十二章 克里特陷落第九章 追殺航母第七十四章 對墨西哥的軍事援助第一百零四章 割史達林的肉喂土耳其第三十四章 重重疑雲第二十三章 黑網已鋪開第六十二章 戰前最後的種田第十七章 扭曲的獸人-下第九章 衝壓製造的機槍第四十八章 泄密第五十七章 熊計劃第七十三章 包圍網成型第四十四章 南北並進第三章 線不如點 點不如面第三十五章 因勢利導第二十五章 禿鷹軍團和U型潛艇第二章 歷史的漩渦第十二章 影帝對決第一百二十章 以色列人的戰備第五十三章 齊柏林的新飛艇第十九章 馬拉加陰雲第八十八章 防禦碎甲彈第五十二章 德國的復甦(下)第四十七章 撩撥是丘胖的墓誌銘...第七章 艦隊決戰-中第四十八章 維勒安的秘密武器-上第四十一章 豬玀之死第四十四章 南北並進第四十九章 葉廖緬科的後遺症第十四章 牽一髮而動全身第四十九章 卡廷陰雲第二十六章 大島浩的抉擇-上第三十六章 坦克進化論第三十三章 血火錦州第一百零九章 養肥再殺第十八章 再生革和再生膠第一章 靜靜地頓河第二十章 英法聯軍第三十四章 重重疑雲第七十七章 你是想做男人第六十一章 莫爾茲比港第八十章 美墨止戈第六章 絞刑之影第五十五章 昏迷的代價第四十八章 “現代”績效考覈-上第五十九章 留你一命第三十二章 江陰之虎薛伯陵第三章 線不如點 點不如面
第一百零五章 加勒比狼狗第二十五章 摧枯拉朽第二十八章 潘多拉行動第三十四章 傘兵!傘兵!第八章 馬拉開波油田第四十章 蛟龍入海第五十二章 鐵幕落下第二章 利用大島浩第六章 組合鐵拳-上第四十五章 不輸於人第三十章 標準化的高平兩用炮第三十二章 戰死的騎士第三十二章 胡佛局長的掙扎第一章 卡宴還是哈利法克斯?第二十四章 開門揖盜第三十七章 坦克瘦身論第二十四章 處決別爾津第五十三章 當頭一棒第十一章 陷落第二十五章 禿鷹軍團和U型潛艇第四十四章 分化瓦解第四十六章 換一個教皇第一百零三章 遠東三國志-下第二章 攻陷波茲南第四十一章 拯救小鬍子第五章 斬斷魔爪第三章 帶路不要錢第四十五章 千里圈地第四十七章 戰略轟炸機試飛第一百零二章 推倒諾娃第三章 這不是演習第五十七章 牆倒衆人推-上第五十五章 斬草除根第十二章 掙扎第五章 海峽衝刺-下第五十八章 牆倒衆人推-中第六十七章 血腥之路-上第一百十一章 機場爭奪戰第十九章 馬拉加陰雲第六十二章 趕熊上架第三十四章 應急之策-上第一百零五章 收復失地第十四章 超級風金屬的產物第八十三章 貝當秘使第二十八章 死城敖德薩第五十一章 大幕即將開啓第十五章 另一場坦克戰第十章 推功推過第十八章 結盟第七十章 法國空軍末日-下第五十五章 斬草除根第一百十二章 克里特陷落第九章 追殺航母第七十四章 對墨西哥的軍事援助第一百零四章 割史達林的肉喂土耳其第三十四章 重重疑雲第二十三章 黑網已鋪開第六十二章 戰前最後的種田第十七章 扭曲的獸人-下第九章 衝壓製造的機槍第四十八章 泄密第五十七章 熊計劃第七十三章 包圍網成型第四十四章 南北並進第三章 線不如點 點不如面第三十五章 因勢利導第二十五章 禿鷹軍團和U型潛艇第二章 歷史的漩渦第十二章 影帝對決第一百二十章 以色列人的戰備第五十三章 齊柏林的新飛艇第十九章 馬拉加陰雲第八十八章 防禦碎甲彈第五十二章 德國的復甦(下)第四十七章 撩撥是丘胖的墓誌銘...第七章 艦隊決戰-中第四十八章 維勒安的秘密武器-上第四十一章 豬玀之死第四十四章 南北並進第四十九章 葉廖緬科的後遺症第十四章 牽一髮而動全身第四十九章 卡廷陰雲第二十六章 大島浩的抉擇-上第三十六章 坦克進化論第三十三章 血火錦州第一百零九章 養肥再殺第十八章 再生革和再生膠第一章 靜靜地頓河第二十章 英法聯軍第三十四章 重重疑雲第七十七章 你是想做男人第六十一章 莫爾茲比港第八十章 美墨止戈第六章 絞刑之影第五十五章 昏迷的代價第四十八章 “現代”績效考覈-上第五十九章 留你一命第三十二章 江陰之虎薛伯陵第三章 線不如點 點不如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