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勒安帶來的蝴蝶效應實在是太過深遠了。在德國法國意大利分別各懷鬼胎試圖從瓜分英國的中東、非洲殖民地過程中撈取更多的好處時,世界上騰出手來的列強們對於這個絕好的機會也是不會袖手旁觀的。那些野心家們,時刻不在想着給雙方中的某一方背後捅刀子,或者趁着對方空虛暗中勒索。
最先坐不住的是北極毛熊斯大林,1941年德國人乾的勾當他可以不理,也沒時間去理會,主要是當時蘇聯正在滿洲和日本人拼盡全力廝殺,他斯大林從日本人手中奪取的土地也絲毫不比希特勒少,實在是無力西顧。隨着1941年底對日作戰的結束,滿洲、朝鮮盡入其手時,斯大林回首西顧纔不得不恐懼希特勒的爪子實在是撈得太遠了。這讓他非常憤怒,也着實有點緊張。爲了戒備德國人未來可能出現的進攻,他向希特勒提出了外交施壓。要求修改《蘇德互不侵犯條約》和後來的《蘇芬停戰調停條約》中關於波羅的海國家的秘密協定,要求希特勒不得阻撓蘇聯將波羅的海三國併入蘇聯的嘗試,也不得就蘇聯變更波蘭非軍事區的勢態進行抗辯。
希特勒正處在打通蘇伊士運河的節骨眼上,後來更是獲得了千里圈地的寶貴良機,自然不願意在這個當口得罪蘇聯人,而且想着只要不過半年就可以連本帶利撈回來,也就在裡賓特洛普和維勒安的勸諫下接受了斯大林的條件,沒有對斯大林繼續西進建立“緩衝藩籬”做出任何阻撓。
解決了德國人的態度後,隨後發生的事情也就順理成章了。蘇聯在1942年2月進軍波蘭中部原先劃定的非軍事區,並且把波蘭蘇佔區正式併入蘇聯;切斷了德軍與波羅的海國家質之間的陸地緩衝帶後,斯大林開始着手依靠一連串的整編、公投和軍事幹涉等手段,在三個月的時間裡把立陶宛、拉脫維亞、愛沙尼亞等波羅的海三國吞併,拓地數十萬平方公里,並且在新獲得領土上建立防線網絡和軍事基地,爲未來可能發生的蘇德衝突做準備——這個過程中武力手段的運用非常少,也遠比斯大林原來在波蘭和芬蘭幹下的勾當要乾淨得多,每每都是先依靠扶持所兼併國家內的親蘇黨派,隨後各種搞事各種攪屎棍,爲蘇聯製造出兵干涉的條件,最後以武力的威懾脅迫成事。
第二個跳出來的是日本人。或許有人會覺得奇怪——日本人之前在滿洲和蘇聯人的廝殺中,不是已經損失了百萬陸軍,無力再戰了麼?怎麼又會那麼快跳出來尋釁蹦躂呢?其實這是一個很好理解的問題,在滿洲全軍覆沒的只不過是關東軍而已,也就是陸軍精銳。之前因爲滿洲油田的發現,陸軍北進的方略在天皇面前得到了高度的重視,陸軍在爭奪國內資源方面也得到了一定的優勢。可是日本海軍從來都沒有放棄過既定的南下策略,從英國人和荷蘭人那裡割取膏腴之地,只是因爲資源被優先配合陸軍而暫時難以施展拳腳罷了。
更進一步刺激日本人、讓他們不顧大戰之後滿洲、朝鮮失卻,全國工業產能減半的嚴重不利因素非開戰不可的理由是——在他們和蘇聯人爲了滿洲朝鮮拼死拼活的時候,騰出手來的蔣校長居然也膽子肥到敢勾結德國人,藉着泰國等印支國家的幌子攻佔了英國重要殖民地緬甸!在日本人眼中,蔣校長何許人也?連蔣校長都敢在英國人背後捅刀子了,自己如果不快點下手剮一塊肉下來進補,說不定大日本帝國就真的要日薄西山了。
失去了滿洲的油田,就用東印度羣島的油田補回來!印尼的巨港油田和配套煉油廠一直都是日本人垂涎三尺的目標,也是另一個時空支撐日本人打完4年太平洋戰爭的主要石油來源。(玩過“小鬍子養成計劃”的人都知道,巨港可是全球三大佔領後可以獲得“本國燃油精煉產量提升50%”buff的省份之一)
英國海軍主力艦基本上被德國人全殲了,在這個時空英國人可派不出“z艦隊”來新加坡協防(雖然來了也是送經驗的),英國的殖民地陸軍也因爲德國進攻中東和蔣校長進攻緬甸被一抽再抽,剩下的都是才訓練了幾個月的土著新兵;在日本海軍基本無損的情況下,拿下英荷的馬來、印尼地區實在是易如反掌。
1942年2月,日本人在勉強休養生息了兩個月、重新湊出二十萬陸軍新兵後,把從來不曾離開本土的東京近衛師團都拉上,由聯合艦隊護衛着從擡腕出發,浩浩蕩蕩一路南行。
2月6日,日本以解防被壓迫的亞洲文明國家爲藉口草草對英荷宣戰。2月7日和2月9日,日軍分別在柬埔寨南部的金蘭灣沿岸和加裡曼丹島上的文萊港登陸,對英荷的東南亞殖民地展開了進攻。山下奉文、本間雅晴分別率領印支半島和加裡曼丹島上的地面進攻部隊。
因爲英軍在這一地區的海空力量被嚴重抽空,陸軍也缺乏訓練和武器,這一地區的日軍進展非常順利,開戰後一週,從柬埔寨上岸的日軍就揮師西進攻取了馬來半島上的要隘關丹、宋卡。山下奉文也如歷史上一樣施展出了成名絕技“電鑽戰”,十餘日內突破英軍在馬來半島上十數道臨時防線,最終打到柔佛海峽邊,把英軍殘部趕到了新加坡島上。
在東線,本間雅晴所部在2月20日攻取加裡曼丹島全境,隨後在聯合艦隊的轉運下分三路進擊蘇門答臘、爪哇、帝汶,已經事實上亡國的荷蘭人自然更是不堪,3月間整個印尼全境便落入了日本之手。
4月初,要塞新加坡被日軍以八萬人的傷亡代價強攻而下。由於攻城折損過重,爲了報復攻城時的慘重傷亡,日軍禽獸屠盡了新加坡全城泄憤,英國和荷蘭在東南亞的領地除了最東面的巴布亞新幾內亞島在澳大利亞軍隊的拼死防守下暫時得免,其餘全部落入日本手中。日屬東南亞領地東起帝汶,西至安達曼羣島幅員之遼闊,資源之充裕,足以緩解滿洲自然資源的失卻。
最後一個跳出來的是米國,雖然威爾基總統是個庸碌無能之輩,幹大事而惜身,見小利而忘命。但是奈何米國國內的財閥和資本家在大半年的時間裡早就把希特勒丟出來的法屬美洲殖民地這些肥肉消化得一乾二淨,無處宣泄的米國資本把那裡的市場充斥到飽和不堪,在全世界風起雲涌機會遍地的時候,米國人不會不想趁機擴大自身的勢力範圍。他們最先想要對付的自然是在拉美最不聽話的墨西哥和委內瑞拉了。
統籌美洲方面事務的尤里。奧洛夫第一時間把這個變故彙報給了維勒安。維勒安自然知道此刻還不是讓米國徹底和帝國翻臉的時候,爲了進一步拖延時間,唯一的辦法也就只能是“丟卒保車”了。維勒安授權尤里。奧洛夫可以有權調動德意志資本集團在美洲的一切勢力,在米國人前年拿下的哥倫比亞搞事。讓“哥倫比亞反征服武裝”死灰復燃,不計代價招募從米國逃亡出來的3k檔亡命徒在哥倫比亞給米國佔領軍找麻煩,並大量輸入德軍從歐洲戰場繳獲的英法制武器騷擾美軍以混淆試聽。
如此大的動作,聯邦調查局的老狐狸胡佛局長不可能沒有絲毫察覺。在1942年2季度,尤里屬下的一些行爲就被察覺到了,尤里只能切斷雙方的聯繫線,把米國人的注意力引向他的老巢牙買加,以保住墨西哥和委內瑞拉這兩個德國人在美洲插下的反美釘子戶。
最終,米國人查到了從牙買加中轉流出的各種反美武裝資助行動的線索,並挖出了牙買加地下勢力和多米尼加的迪亞斯將軍之間的聯繫。
在整個1942年,米國人重新花了一定的兵力把被德國勢力滲透了的加勒比海三島國重新肅清了一遍,隨後着力平定了哥倫比亞國內的一切武裝組織,以上數國在米國人的清掃過程中死者達數十萬人。
維勒安在米國境內經營多年的資產在米國人的清查中徹底暴露了,埃爾頓石油、克林斯曼煉化等石油界巨頭在米國的傀儡合作企業統統被聯邦調查局的人查沒,連通尤里。奧洛夫資助哥倫比亞反征服武裝的花費在內,整個1942年維勒安在美洲的財產損失達到了十幾億美元,除了委內瑞拉和墨西哥境內的資產外,其餘全部損失掉了。但是維勒安覺得這一切都是值得的,因爲尤里的搗亂行爲爲帝國多拖住了米國這個超級大國一年的時間,在此期間,米國只是保持有限度地支援、出售武器給歐洲的英國、蘇聯,卻沒能直接介入歐洲戰爭。當1943年形勢越來越嚴峻的時候,米國再想動手已經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