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松山死節洪督師-上

“童子何知?豈能稱兵叛逆?誤墮賊中耳!歸順當不失官。”

“吾常聞亨九先生本朝人傑,松山之役,血濺章渠;先帝震悼褒恤,感動華夷。吾常慕其忠烈,年雖少,然殺身報國,豈可以讓之!”

左右急杖之:“休得胡言!上座者,即亨九先生也!”

“賊子!亨九先生死王事已久,天下莫不聞之,曾經御祭七罈,天子親臨,羣臣嗚咽。汝何等逆徒,敢僞託其名,以污忠魄!”

……

維勒安。蒙斯克部長自從與蔣公合作以來,數年間也算心向漢學以爲消遣,只是不似腐儒之輩尋章摘句附庸風雅,不過每每見古籍典章之間頗有可觀玩之處耳。

“看什麼呢,怎麼笑得如此詭異,還嘰裡呱啦地念了一大堆聽不懂的東西。”阿爾託莉雅端着剛剛沏好的紅茶走進維勒安的辦公室,然後把茶水茶具放在桌上,踱到維勒安背後揉捏起來。很是享受這份閒暇的維勒安擡頭瞑目,靜靜接受阿爾託莉雅的服侍。

“也沒什麼了,剛纔那篇文章記載的事情,是在遠東國度三百多年前一個叫做明朝的朝代發生的。只是今天親見我們的人勸降盧金中將時,覺得有些搞笑,心有感慨就拿出來翻翻罷了。”

……

時間回退到十幾天之前。

庫裡克元帥被臨陣槍斃還上盧金中將以一個集團軍司令的身份臨時暫代方面軍司令之職後,蘇軍很快展開了斯大林欽定的反擊——盧金之所以可以一躍成爲方面軍司令,主要也是在庫裡克元帥麾下嫡系諸將中,也鮮有其他軍銜軍職更高的將領願意領受這個任務了,盧金既然是斯大林和貝利亞過濾掉無數資歷更高的將領後,從西方面軍5個集團軍司令中選出來的,自然也就有的是手段確保他上任後一定可以完整、毫無保留地執行總參謀部的死命令了。

執行的結果一開始非常之出人意料——因爲盧金中將以殘敗拼湊的裝甲兵力,居然在第二天的反攻中就在古德里安和赫爾曼霍特所部的結合部上鑿出一個口子,逼近了葉利尼亞,威脅了轉向南方的赫爾曼霍特的後路,讓蘇聯大本營着實激動了一把——被德國人包了半年的餃子,第一隻蘇制的餃子就要成熟了麼?

14日,盧金所部集結了西方面軍兩個主力集團軍的兵力攻陷了深處敵後的葉利尼亞,爲了達到這個目的,盧金在40多公里的突擊縱深沿途丟下了超過1000輛被摧毀的蘇軍su-85驅逐戰車和su-122/su-7突擊炮/自走炮,蘇軍戰死受傷超過了6萬人之多,損失不可謂不嚴重。而德國人在有序退卻消耗中僅僅損失了不超過5000人的傷亡。

同一天,德國人對莫斯科的戰略轟炸也出現了減弱,而莫扎伊斯克方向受到的空中打擊也因爲“德軍葉利尼亞空軍基地遭受了地面佔領,缺乏出擊基地而不得不放棄對莫扎伊斯克防線的阻滯性打擊”。消息傳來,斯大林陷入瞭如夢似幻的腦補意淫之中,德國人果然被秋雨泥濘阻撓成了強弩之末了麼?

盧金中將爲此在第一時間得到了火線提拔,由中將升爲上將,由西方面軍代司令員轉正爲正式司令。可惜,好運似乎就在那時候用完了。

10日開始,隨着古德里安的發力,德軍的4路大軍中的最後一路人馬——原本一直沒有表現機會,遠遠拖在德米揚斯克的莫德爾第4裝甲集團軍終於在5天的狂飆突進中連續進擊了將近200公里,強渡了蘇軍疏於防守的奧斯塔什科夫沼澤地,逼近了勒熱夫這座位於維亞濟馬防禦圈北端的支撐點城市。

月初的時候,自北方集團軍羣馳援而來的莫德爾第4裝甲集團軍出擊陣地德米揚斯克與勒熱夫之間有200公里的距離,不過這一地區的防禦卻並不嚴密——主要是蘇聯人對於德國人尋路穿過兩地之間的奧斯塔什科夫沼澤區的可能性防備不足,不認爲德國人有從這裡強渡裝甲部隊進攻的可能——就如同當年法國人在構築馬奇諾防線的時候,認爲薩爾氾濫區不需要設置永備要塞羣一樣,更何況德米揚斯克前沿的蘇軍防禦還是隨着戰線的節節敗退臨時構築起來的,不似馬奇諾那樣籌措良久,自然更加容易百密一疏。

總而言之,在蘇聯人維亞濟馬防禦圈上的主力部隊和大部分預備隊力量都被德國人的古德里安和赫爾曼霍特這兩個主攻方向上的小箭頭吸引後,更遙遠的兩翼上,莫德爾和曼施坦因得到了更多的機會,一個逼近了勒熱夫,一個圍困了圖拉。隨後,盧金中將對中路示弱德軍的反擊打響了維亞濟馬防禦圈包圍戰的高潮音符。

蘇聯人預料中的由古德里安-赫爾曼霍特執行的兩翼包抄維亞濟馬後方、殲滅西方面軍4個集團軍主力的戰鬥,在一週多的演變之後,居然變成了古德里安和莫德爾一前一後,包圍維亞濟馬-勒熱夫一線扇環形防禦地帶內的蘇軍西方面軍主力;而在更南面的方向,赫爾曼霍特也和古德里安一樣筆鋒一轉,避開了盧金重病集團防禦的要害,從卡盧加轉向正東,配合曼施坦因合圍卡盧加-圖拉一線的蘇軍。古德里安和赫爾曼霍特刀刃變刀背,刀背變刀刃,一個大鐵鉗也就順勢變爲兩個稍小的鐵鉗。

10月16日,卡盧加-圖拉包圍圈形成,赫爾曼霍特、曼施坦因麾下的裝甲集團軍與作爲後續填充戰線援軍的魏克斯第3集團軍包圍了蘇軍整個圖拉方面軍3個集團軍19個師的兵力。僅僅一天半之後,在17日夜,維亞濟馬據點在德軍的猛烈攻勢下陷落,維亞濟馬-勒熱夫包圍圈成型,古德里安、莫德爾的裝甲集團軍和作爲援軍的克盧格第4、第9集團軍飛速跟上,通過維亞濟馬的鐵路公路涌向蘇軍環形防禦區後方,徹底加厚了餃子皮。

遭遇了失敗的盧金中將沒有立刻投降,他知道對於莫斯科來說,組織預備隊和拖延時間需要更多的時間——尤其是在10月下旬和11月上旬秋雨造成的泥濘被封凍所終結,而冬季的暴風雪還沒有到來之間的半個多月時間差裡。能否在這段從天氣上來說對德軍快速進攻有利的時間內儘可能拖住德軍部隊,延緩己方被圍部隊遭到全殲的時間,對於在蘇軍這個冬天守住莫斯科至關重要。基於以上考慮,10月18日時,盧金上將對維亞濟馬-勒熱夫包圍圈內的蘇軍西方面軍各部發出了“戰鬥至最後一人”的命令,這是這場戰爭中盧金上將在方面軍層面上發出的最後一條指令,此後,方面軍級別的指揮系統出現了崩潰,被切割成數段的蘇軍各部陷入了各自爲戰的殊死抵抗。

……

10月22日,德國人撲滅了維亞濟馬-勒熱夫包圍圈和圖拉-卡盧加包圍圈內的蘇軍部隊,西方面軍下屬4個集團軍、35個師和圖拉方面軍下屬3個集團軍、19個師的兵力遭到了全殲,蘇軍總計陣亡25。5萬人,受傷被俘總計78萬人,總兵力損失103萬,坦克、突擊炮、自走炮損失3300輛/門,作戰飛機1900架,火炮6400門。與之相對應的是,德國人爲了得到這份戰果,也付出了傷亡被俘總計12萬人的慘重代價,其中戰死人數達到了3萬人,作戰飛機損失260架,坦克190餘輛,火炮450門。

蘇聯人的付出也不是沒有價值的,這7個集團軍54個師的覆滅,爲莫斯科爭取到了整整20天的時間,熬過了秋末的關鍵時刻。考慮到蘇軍大部分兵力的臨時拼湊性、對武器操作訓練的熟練度不足,他們能夠做到這樣已經是非常難得了,他們的失敗,也只能說是非戰之罪——如果沒有斯大林臨陣斬將處決西方面軍司令庫裡克元帥並換上忠實奴才盧金的話,或許蘇聯人最終還是會被全殲,但是蘇聯人可以拖延的時間就不止是20天了,而是一個月甚至更久。雖然他們屆時消滅的德軍人數和技術兵器數量,倒是有可能不如盧金現在這樣死磕硬拼來的多。

還是那句話,戰爭與歷史從來不存在如果,盧金的堅決反攻牽一髮而動全身,葬送了西方面軍和圖拉方面軍,也依靠自己的殊死戰鬥殺傷了十餘萬德軍、同時爲斯大林製造了一個暫時安定莫斯科人心,以便遷移蘇聯最高機構、重要殘餘工業設備,然後讓貝利亞全城封鎖界嚴。從這個角度來說,這種犧牲也是必要的犧牲,雖然輸掉了軍事,卻贏回了士氣和背水一戰的局面,否則如果德國人兵臨城下時再祭出空地一體狂攻猛炸的招數,玩一把圍三缺一的心理戰的話,莫斯科是否會全城崩潰尚在兩數之間。

最後,讓我們來看一下可憐的盧金上將個人被俘的紀錄。盧金在蘇軍組織反攻葉利尼亞的戰鬥中,親自率領了第16集團軍中唯一的一個坦克軍衝在了部隊的前沿,在德國人的包圍圈合攏過程中,他不是沒有嘗試過維持自己的後路,並且和赫爾曼霍特比一下誰的氣更長——結果自然是赫爾曼霍特堅持到了圖拉合圍都沒有出現補給短缺,而盧金自己卻提前沒氣了,最終在葉利尼亞東郊的戈裡馬基亞小鎮被德軍俘虜。

10月23日,也就是維亞濟馬-勒熱夫和卡盧加-圖拉戰役結束、蘇軍兩個方面軍再次被全殲後的次日,斯大林在莫斯科發表了對蘇聯全體人民的講話,號召全體蘇聯人奮勇殺敵,死戰到底,絕不在後退一步。爲了鼓舞士氣,激盪人心,斯大林以蘇聯最高國防委員會的名義選出了對德作戰以來的四大英勇將領——分別是斯摩棱斯克-葉利尼亞戰役中死戰至最後一刻的索科洛夫斯基中將、在基輔會戰中爲了掩護友軍突圍奮死拼殺力戰殉節的安德烈。弗拉索夫中將、基輔會戰中身先士卒突圍,最終被德軍抓獲後拒不投降的西南方面軍正委赫魯肖夫、還有剛剛結束的維亞濟馬-勒熱夫戰役中‘成功’反擊並固守不退的盧金中將。這四人被斯大林親自追授了“蘇聯英雄”的榮譽稱號,其中索科洛夫斯基中將和安德烈。弗拉索夫中將還在死後被追授了上將軍銜,在總結演講中,斯大林號召全蘇聯人民一定要以四大英雄的事蹟爲榜樣,誓死以保衛蘇聯爲己任,最終擊退兇惡的德寇。

第四章 迷霧中的虎王第十六章 工人黨選舉第十二章 新的軟肋第三十九章 委內瑞拉工業化整體解決方案第十八章 十室十空第四十八章 維勒安的秘密武器-上第十三章 劉湘的末日第五十八章 蘇聯之行(下)第四章 迷霧中的虎王第五十三章 耳光響亮-上第三十九章 天羅地網第一百十五章 塞浦路斯釘子戶第三十八章 誰要馬耳他?第二十四章 豺狼之牙第四十六章 實則虛之第二章 利用大島浩第五十七章 蘇聯之行(中)第七十章 火星行動-上第三十三章 曼施坦因的決斷第五十一章 核電第五十七章 法國人的顧忌第四十七章 虛則實之第十四章 牽一髮而動全身第一百零二章 遠東三國志-上第二十章 高加索壓頂第十九章 北極熊末日-下第三十七章 鐵閘第七章 釋出的傀儡第八十五章 圖謀合併第二十八章 潘多拉行動第五十九章 血戰餘波第四十七章 叛逃第四十五章 曲線救國第八十九章 吞併奧地利第十章 重返歐洲第十六章 春季攻勢-下第五十五章 昏迷的代價第一章 一場意外地時空折躍第二十九章 貌似真相第七十四章 比利時投降第四章 羅瘸子威武第六十二章 一張一弛第五十四章 柏林打火雞第五十二章 長空決戰第三十四章 曲終人散大蕭條第九章 安第斯山暴君第二十七章 歹徒得手第二十九章 雲波詭譎第十五章 挪威與芬蘭第二十六章 麥克馬洪蛆蟲第一百零九章 養肥再殺第三章 悲愴出擊第九十二章 無線電精靈第三十五章 應急之策-中第四十七章 孰敵孰友第四十一章 豬玀之死第四十六章 換一個教皇第二十八章 血戰密支那第六十二章 登陸澳洲第九十章 開罐器強襲第三十八章 以色列建國第六十五章 風雲驟起第十五章 兵臨城下第十五章 兵臨城下第三十九章 委內瑞拉工業化整體解決方案第六十四章 兩翼齊飛-中第十六章 飛行訓練第十九章 北極熊末日-下第二十章 神風第一章 白色方案第八十七章 鷹降阿爾卑斯第二章 王師北定中原日第二十六章 捧殺第六十二章 戰前最後的種田第五十九章 第聶伯河餐具第五十一章 潛伏爪牙第七十一章 和小鬍子攤牌第六十五章 兩翼齊飛-下第二章 歷史的漩渦第二十二章 互相算計第五十四章 柏林打火雞第十二章 工人黨集會第二章 攻陷波茲南第三十章 古德里安出手第三十八章 與狼謀皮第八十八章 防禦碎甲彈第四十六章 天下大勢第三十四章 曲終人散大蕭條第三十四章 傘兵!傘兵!第二十九章 鬆動的防線第三十八章 與狼謀皮第十六章 春季攻勢-下第六十章 大包大攬的貝利亞第二十九章 血染的庫拉河谷第三十七章 兩河與貝耳福第四十七章 虛則實之第十三章 活學活用第三十五章 鼴鼠第二章 絞肉機端倪
第四章 迷霧中的虎王第十六章 工人黨選舉第十二章 新的軟肋第三十九章 委內瑞拉工業化整體解決方案第十八章 十室十空第四十八章 維勒安的秘密武器-上第十三章 劉湘的末日第五十八章 蘇聯之行(下)第四章 迷霧中的虎王第五十三章 耳光響亮-上第三十九章 天羅地網第一百十五章 塞浦路斯釘子戶第三十八章 誰要馬耳他?第二十四章 豺狼之牙第四十六章 實則虛之第二章 利用大島浩第五十七章 蘇聯之行(中)第七十章 火星行動-上第三十三章 曼施坦因的決斷第五十一章 核電第五十七章 法國人的顧忌第四十七章 虛則實之第十四章 牽一髮而動全身第一百零二章 遠東三國志-上第二十章 高加索壓頂第十九章 北極熊末日-下第三十七章 鐵閘第七章 釋出的傀儡第八十五章 圖謀合併第二十八章 潘多拉行動第五十九章 血戰餘波第四十七章 叛逃第四十五章 曲線救國第八十九章 吞併奧地利第十章 重返歐洲第十六章 春季攻勢-下第五十五章 昏迷的代價第一章 一場意外地時空折躍第二十九章 貌似真相第七十四章 比利時投降第四章 羅瘸子威武第六十二章 一張一弛第五十四章 柏林打火雞第五十二章 長空決戰第三十四章 曲終人散大蕭條第九章 安第斯山暴君第二十七章 歹徒得手第二十九章 雲波詭譎第十五章 挪威與芬蘭第二十六章 麥克馬洪蛆蟲第一百零九章 養肥再殺第三章 悲愴出擊第九十二章 無線電精靈第三十五章 應急之策-中第四十七章 孰敵孰友第四十一章 豬玀之死第四十六章 換一個教皇第二十八章 血戰密支那第六十二章 登陸澳洲第九十章 開罐器強襲第三十八章 以色列建國第六十五章 風雲驟起第十五章 兵臨城下第十五章 兵臨城下第三十九章 委內瑞拉工業化整體解決方案第六十四章 兩翼齊飛-中第十六章 飛行訓練第十九章 北極熊末日-下第二十章 神風第一章 白色方案第八十七章 鷹降阿爾卑斯第二章 王師北定中原日第二十六章 捧殺第六十二章 戰前最後的種田第五十九章 第聶伯河餐具第五十一章 潛伏爪牙第七十一章 和小鬍子攤牌第六十五章 兩翼齊飛-下第二章 歷史的漩渦第二十二章 互相算計第五十四章 柏林打火雞第十二章 工人黨集會第二章 攻陷波茲南第三十章 古德里安出手第三十八章 與狼謀皮第八十八章 防禦碎甲彈第四十六章 天下大勢第三十四章 曲終人散大蕭條第三十四章 傘兵!傘兵!第二十九章 鬆動的防線第三十八章 與狼謀皮第十六章 春季攻勢-下第六十章 大包大攬的貝利亞第二十九章 血染的庫拉河谷第三十七章 兩河與貝耳福第四十七章 虛則實之第十三章 活學活用第三十五章 鼴鼠第二章 絞肉機端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