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兩河與貝耳福

蔣校長掃平西北三省雖然擁有大義名分,且軍力強盛,後勤充足。所破諸叛軍拼力死戰的着實不多,在只問首惡不及其餘的宣傳下,張楊及馬鴻逵馬鴻賓所部的人馬在大義壓力之下,許多外圍非死硬力量往往折損一兩成就選擇了輸誠投降。

但是,畢竟三省之地廣大,尤其二馬經營甘寧多年,即使是初步掌控地方大勢,這一戰前前後後也遷延了四五個月之久。如果算上後續剿平被打散流竄的流賊,那更是沒有一兩年別想徹底解決。

因此,日本人是不可能不抓住這個機會宰一刀的。1937年9月,日本外相近衛文麿即指派梅津美治郎赴遠東國挑起華北五省地下反日組織問題,以圖淡化蔣校長在華北五省的控制,蔣重兵牽制於西線,不得抽身防日。雖指示何映欽拖延時間,爭取不放棄任何利益,但日軍爲配合外交談判,一面於10月陳兵熱河、遼東,一面又適時就協定形式做出讓步:雙方協定僅需以密約備忘錄形式商定即可,且無需國府就後續人事調動說明實際原因。

也就是說,日本人的要求是蔣校長秘密撤換某些五省不利日本滲透的官員,查禁反日輿論,蔣的名聲面子仍然可以保全,不會擔上“賣鍋求榮”的名聲。

在威逼和妥協雙重重壓之下,蔣考慮到日本人的要求並沒有實際的土地要求,雖然在五省要害職位裁撤更換了一些日本人指示的人上去,但是隻要自己騰出手來,未必不能翻盤迴來。於是權衡再三,《何梅脅定》仍然在比歷史上晚了兩年後被簽訂。

……

“《何梅》之事,終究不是了局,日本人咄咄逼人,此次妥協,最多也就多得到一兩年的喘息之機,只怕再過兩年到時候就是退無可退之局啊。”蔣校長在何梅協商之時,親臨青島督辦,聽聞最終簽約的消息,不由百感交集。他站在花石樓頂,遙望黃海,似要望穿千里黃海,望穿日本人的最終野心。

“校長此次,也是權宜之計,不得不爲,全是張楊作亂,使我自亂陣腳。”戴雨農在一旁聽聞校長憂心之語,自然是要厚顏爲之排解,此時此刻,自然是挑順耳的話說,也顧不得實情了。

不過這話也不能算全錯,對於急需躲避戰端的遠東國來說,它究竟有沒有實力與日本一戰其實並不重要,至少在眼下並不重要,關鍵的是它表現出來的樣子是否可堪一戰。就算它頂得住日本人的進攻,但是如果表面表現得太過虛弱的話,還是會招惹到日本人鋌而走險,而戰端一起,縱然取勝也是一片爛攤的慘勝。

“唉,日本人五十年來,於遠東國身上屢獲巨利,且屢勝無敗。只怕除非終有一戰讓他們膽寒,否則,終究是不能遏制住他們的野心的。可是總不能爲了樹威立望就把十幾年建設付之一炬吧。難啊,要是可以避開和日本全面宣戰,把局勢控制在華北五省,調動軍力也在百師之內,與日本人打一場有限戰爭,拼着死傷損失讓日人知難而退就好了……”

不過校長顯然知道,這是癡心妄想,當後來五省火藥桶一點即爆的時候,他一度絕望地以爲自己十餘年經營即將重新被打爛成一片廢墟。可是,他沒想到最後維勒安部長又化腐朽爲神奇救了他一次。

……

花開兩頭各表一枝。蔣校長交辦張靜江部長去籌謀的葛洲壩水電站事宜終究是沒有能夠在37年得以施行,事實上,直到1938年底遠東國和日本之前的局部代理人戰爭結束的時候,德國人見遠東局勢和緩才鬆口答應投資援建江、漢等地的水利發電工程,不過因爲時間倉促投資不足,這些項目都只持續了兩三年的時間。

到了1941年後,德國人就抽出了全部後援力量。葛洲壩的建設規模也不得不限制在前兩期的範圍內,最終壩高沒有超過40米,庫容僅12億立方,總裝機容量150萬千瓦,年發電不足百億千瓦時,僅佔1941年時遠東全國發電量的兩成左右。不過這也算是因禍得福,因爲壩高不足,最終採用了大徑流、低水頭的方式,至少在遭受攻擊的時候不易產生對下游的重大影響。而且興修水利對以農業爲主的遠東國的意義主要在於調節水旱強化農業,發電什麼的本來就是次要。不過即使如此,當1942年葛洲壩最終投入使用的時候,仍然是擁有了躋身世界前5大水電站的規模。

其他一些小型的工程,遠東國則依靠德國的前期援助和既定設計,依靠自力陸續完成,不過限於財力,一些工程也沒能趕上在戰爭結束前完工發揮作用。

而此時此刻,德國人從委內瑞拉的古裡水電站完工後抽調出來的建設力量,正在被源源不斷的運過大西洋。在土耳其,有一個同樣重要的工程在等待着他們。

兩河流域,古文明的發源地,古代的兩河文明最輝煌的成就,都誕生在今天伊拉克的土地內,伊拉克北部的摩蘇爾地區,早在5000多年前就已經有了城邦國家的存在,4000多年前,就擁有了人類文明的第一部成文法典《烏爾納姆法典》(>_<說《漢謨拉比法典》是世界第一部成文法典的,那是20世紀80年代的歷史教科書的水平。經過30年的考古,現在這個記錄已經被同爲巴比倫城邦的《烏爾納姆法典》往前刷新了400年,大家不要把周杰倫的“愛在西元前”當做歷史來看)

可是,養育文明的兩河源頭,卻是在土耳其境內,對於凱末爾總統來說,經營兩河水利擁有莫大的好處,首先如果兩河水利能夠初步建成的話,土耳其的電力工業起碼可以得到50%以上的大幅度增長,其次土耳其目前得到充分灌溉的農田只有不足9萬平方公里,而土耳其全國的可用耕地總量卻足足有37萬平方公里。即使經營兩河只能讓灌溉土地擴大一倍到20萬平方公里,也就可以讓全國農業增產三成以上,屆時,雖然不能把土耳其變成肥沃的烏克蘭那樣的大糧倉,可是也可使國家免於饑饉還能對相對缺乏糧食的歐洲地區進行出口。

“凱末爾總統,您看一下德國人的方案,自從蘇摩爾段鐵路完工後,莫比亞斯集團的工程師就對兩河水利項目進行了一番實地考察,他們的意見是這樣的:因爲幼發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上游支流較多,地勢複雜,如果集中建設一兩處大庫容、高水頭、高裝機容量的水庫電站,效費比反而不高。他們建議依託兩河及其上游支流諸如穆拉特河、卡拉蘇河乃至凡湖等處水體,修建一二十處較小的蓄容水庫,只調節流量、增強灌溉而不用於發電,然後再在馬拉蒂亞、迪亞巴克爾、烏爾法等處修建3處大型電站。

這樣的規劃的話,雖然從發電角度來看規模不大,3處電站加起來年總髮電量也不足百億千瓦時,但是好在工程簡單,對農業灌溉和災害預防效果良好。而且施工工地分散在一二十處也有利於大量施工團隊同時並行施工,加快進入,如果德國人願意加大投入的話,其中一半的小水庫只要一年多的時間就可以建成。那些大一點的工程也可以在1940年竣工。”

“聽起來不錯,既然如此,就按照這個執行吧。傑拉勒,水利的事情不可操之過急,一切要以穩妥爲要。資金方面是如何解決的?”

“德國人願意提供4億美元的資金和實物投資,需要我們在此後5年內按照每年增加出口200萬噸鉻鐵礦石抵債。”傑拉勒部長趕緊回答道。

“每年200萬噸?只是礦石麼?這個價錢倒是很公道啊,不過我們的產能跟得上麼?”

“如果全力加大礦業開採投入,還是可以做到的。”

“那就這麼辦吧。”

……

德國科隆,科隆銀行總部。自從科隆銀行經辦了巴格達鐵路的融資事宜後,這裡的業務變得更加繁忙了,隨着德土經貿合作的加深,有時候這裡一天就會有數億馬克的資金進出。此時此刻,銀行總裁馮。施羅德先生正在接見一個他剛剛特地從英國請回來的客人。

“內森。羅斯柴爾德先生,很抱歉又把您請到這個傷心地來了。”科隆銀行總裁馮。施羅德給內森倒了一杯咖啡,對方正用毫無表情的目光注視着他,看不出憤怒和氣惱,但是施羅德仍然可以感受到內森那股發自內心的陰鷙。

“你知道,我完全可以不來的。但是我想我已經沒有什麼值得你惦記的了,1932年的時候,你已經刮盡了我在德意志銀行的最後一個銅板。你這條瘋狂的狼狗。”

“嘖嘖嘖,300億馬克的資金,換取200萬人的成功移民,這個交易不算虧了——何況35年開始,原來屬於奧地利、捷克、北意大利土地上的近百萬猶大人我們也都放任他們自由移民了。如此算來,一個猶大人帝國只收取了一萬多馬克的手續費,這和你們從辛勤勞作的人民頭上吸走的鮮血相比不算什麼吧。”馮。施羅德對着內森回敬道。

“我們羅斯柴爾德家族是守信的,這次你們究竟要玩什麼花樣,就爽快一點。反正你知道你已經要挾不到我了。如果你想對我個人動手,那麼你就一定會發現你什麼都得不到的。”

“不不不,我們是文明人,怎麼可能做出這樣的事情。我只是有一筆買賣想和你談。”

“你和我談?就你這種靠給希特勒和維勒安舔腳爬上來的傢伙,居然想和我做生意?”

“你知道的,我們銀行最近在土耳其又承接了一些大項目,恩,總共需要5億美元,現在暫時還有兩三億的缺口,內森先生難道不想‘情不自禁’地傾囊相助一下麼?”

內森彷彿看到了一個白癡一樣地看着施羅德。無法想象對方怎麼會說出如此腦殘的要求來,自己和德國人已經是深仇大恨不死不休的了,居然開口問自己要錢?

“怎麼?不願意?要知道,土耳其如果修成了兩河水利。那麼英法掌握的敘利亞、伊拉克兩國就會被德土同盟玩弄於鼓掌之間,英國人之前的中東部局還翻得起什麼浪來?到時候,如果敘、伊向德土妥協,僅靠一個首鼠兩端心懷不滿的埃及,英國人在中東的局勢就危險了——這樣的話,究竟是執行《貝爾福宣言》,在中東插下一個勢必與德國人勢不兩立的猶大人國家。還是繼續顧忌那些靠不住的埃及阿拉伯人的抵制,相信張伯倫首相會做出選擇的吧。”施羅德把維勒安交給他的殺手鐗臺詞說了出來,並且補充道,“另外說一句,德國人和土耳其在兩河水利和巴格達鐵路問題上的強硬程度,可能和貴組織的資金支持力度有很大關係,如果你們願意深度合作的話,我們是不介意得罪英國人的。”

第九十九章 教父的劫數第四十二章 戰爭陰雲第二十六章 武裝黨衛軍出擊第二十三章 洛克菲勒的黑手第一百零五章 加勒比狼狗第六章 艦隊決戰-上第十六章 工人黨選舉第四十一章 衆生苦第一百零六章 藍飄帶之殤-上第三十二章 羣魔亂舞第十章 重返歐洲第十一章 陷落第二十八章 潘多拉行動第七十四章 對墨西哥的軍事援助第十三章 活學活用第四十一章 米國的新困境第二十六章 螳臂當船第十三章 活學活用第十四章 有行走斯圖卡就有飛天火箭炮第八十四章 武裝黨衛軍第五十一章 潛伏爪牙第四十三章 涅槃之章第一百零四章 割史達林的肉喂土耳其第六章 地雷陣和戈蘭壕第十五章 兵臨城下第五十七章 丟車保帥第五十二章 長空決戰第五十一章 隱忍第二十二章 互相算計第八十九章 吞併奧地利第一百十二章 克里特陷落第八章 組合鐵拳-下第七十二章 火星行動-下第三十二章 山寨的力量-下第七十二章 火星行動-下第一百零六章 藍飄帶之殤-上第七十四章 對墨西哥的軍事援助第九十章 開罐器強襲第六十二章 戰前最後的種田第八十八章 防禦碎甲彈第四十七章 打掃國會第四章 從芝加哥到邁阿密第三十五章 因勢利導第九十五章 Z計劃第八章 反噬的魔獸第四十章 守株待兔-下第三十四章 傘兵!傘兵!第三十八章 埃裡克森第八十二章 小鬍子的野望-上第二十章 報復前奏-下第五十四章 松山死節洪督師-下第七十八章 還是要做懦夫?第四十四章 南北並進第十九章 報復前奏-上第三十五章 準備收屍第二十八章 潘多拉行動第十二章 掙扎第十八章 對付洛克菲勒的組合拳第六十五章 風雲驟起第三十三章 我反正信了第一百十四章 目標塞浦路斯第九十六章 誘敵還是出擊?第四十九章 你來我往第二十二章 蘇聯艦隊覆滅第二章 利用大島浩第五十七章 法國人的顧忌第三十一章 屠幼的掙扎第三十八章 與狼謀皮第四十五章 千里圈地第十二章 工人黨集會第六十章 試探進攻第一章 靜靜地頓河第七章 恍惚之間第十二章 工人黨集會第十九章 馬拉加陰雲第二十六章 螳臂當船第十二章 影帝對決第四十七章 渡河第四十一章 米國的新困境第二十四章 黑豹出陣第五十七章 牆倒衆人推-上第二十六章 螳臂當船第二十六章 麥克馬洪蛆蟲第二十九章 雲波詭譎第三十九章 秘密通往巴庫之路第四十八章 杜邦的後遺症第三十五章 應急之策-中第十章 沒證據就是沒幹第一百零六章 特魯希略家族的末日第四十四章 先手第三十九章 委內瑞拉工業化整體解決方案第九十九章 教父的劫數第三十八章 以色列建國第四十八章 魔改的逆襲第四十四章 分化瓦解第十六章 泥濘而前途第六十三章 鐵鉗包夾第四十四章 浴血淞滬第十二章 明斯克城下的博弈第四十四章 被俘
第九十九章 教父的劫數第四十二章 戰爭陰雲第二十六章 武裝黨衛軍出擊第二十三章 洛克菲勒的黑手第一百零五章 加勒比狼狗第六章 艦隊決戰-上第十六章 工人黨選舉第四十一章 衆生苦第一百零六章 藍飄帶之殤-上第三十二章 羣魔亂舞第十章 重返歐洲第十一章 陷落第二十八章 潘多拉行動第七十四章 對墨西哥的軍事援助第十三章 活學活用第四十一章 米國的新困境第二十六章 螳臂當船第十三章 活學活用第十四章 有行走斯圖卡就有飛天火箭炮第八十四章 武裝黨衛軍第五十一章 潛伏爪牙第四十三章 涅槃之章第一百零四章 割史達林的肉喂土耳其第六章 地雷陣和戈蘭壕第十五章 兵臨城下第五十七章 丟車保帥第五十二章 長空決戰第五十一章 隱忍第二十二章 互相算計第八十九章 吞併奧地利第一百十二章 克里特陷落第八章 組合鐵拳-下第七十二章 火星行動-下第三十二章 山寨的力量-下第七十二章 火星行動-下第一百零六章 藍飄帶之殤-上第七十四章 對墨西哥的軍事援助第九十章 開罐器強襲第六十二章 戰前最後的種田第八十八章 防禦碎甲彈第四十七章 打掃國會第四章 從芝加哥到邁阿密第三十五章 因勢利導第九十五章 Z計劃第八章 反噬的魔獸第四十章 守株待兔-下第三十四章 傘兵!傘兵!第三十八章 埃裡克森第八十二章 小鬍子的野望-上第二十章 報復前奏-下第五十四章 松山死節洪督師-下第七十八章 還是要做懦夫?第四十四章 南北並進第十九章 報復前奏-上第三十五章 準備收屍第二十八章 潘多拉行動第十二章 掙扎第十八章 對付洛克菲勒的組合拳第六十五章 風雲驟起第三十三章 我反正信了第一百十四章 目標塞浦路斯第九十六章 誘敵還是出擊?第四十九章 你來我往第二十二章 蘇聯艦隊覆滅第二章 利用大島浩第五十七章 法國人的顧忌第三十一章 屠幼的掙扎第三十八章 與狼謀皮第四十五章 千里圈地第十二章 工人黨集會第六十章 試探進攻第一章 靜靜地頓河第七章 恍惚之間第十二章 工人黨集會第十九章 馬拉加陰雲第二十六章 螳臂當船第十二章 影帝對決第四十七章 渡河第四十一章 米國的新困境第二十四章 黑豹出陣第五十七章 牆倒衆人推-上第二十六章 螳臂當船第二十六章 麥克馬洪蛆蟲第二十九章 雲波詭譎第三十九章 秘密通往巴庫之路第四十八章 杜邦的後遺症第三十五章 應急之策-中第十章 沒證據就是沒幹第一百零六章 特魯希略家族的末日第四十四章 先手第三十九章 委內瑞拉工業化整體解決方案第九十九章 教父的劫數第三十八章 以色列建國第四十八章 魔改的逆襲第四十四章 分化瓦解第十六章 泥濘而前途第六十三章 鐵鉗包夾第四十四章 浴血淞滬第十二章 明斯克城下的博弈第四十四章 被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