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酒肆論書

遇仙正店位於麴院街南側,前有樓閣後有臺,按照現在的話說,那就是典型的花園酒店,最是達官貴人云集之地,裡面的東西自然也是貴的驚人。高俅知道,自己若不是跟在大名鼎鼎的蘇學士後面,恐怕是想跨進此地門檻都不容易。饒是如此,瞥見牆上一溜木牌標價的時候,他還是暗地裡咂舌不已,一角銀瓶酒七十二文,一角羊羔酒八十一文,這吃一頓飯恐怕非得費上幾貫錢不可。

他在路上就開始盤算待會該說什麼,路遇貴人就得拿出點本事,否則怎麼能夠大加利用。家徒四壁的日子他可過不慣,要早日改善生活條件,少不得要在蘇軾身上下功夫。畢竟,那個傳說中的小王駙馬似乎就是蘇軾舊友,趙佶的下落得從那方面找。

一如他的記憶,年過五旬的蘇軾此時正是得用的時候,身上還有檢校禮部尚書的頭銜,況且人人皆知其文名,區區一個酒肆老闆自然是刻意奉承,輕輕巧巧地安排了樓上靠窗雅座,又用了屏風將衆人與其他賓客隔開。盞茶功夫,店堂夥計便流水般地上了滿桌菜,蘇軾又命從人取了幾角酒放在旁邊溫着,這才和高俅攀談起來。

要說詩詞歌賦,高俅和這位文壇大豪自然是沒有什麼共同語言,想附庸風雅也不可能。然而,一談起書法,他的話就滔滔不絕了。於是乎,兩人從兩晉、隋唐一直說到本朝書法大家,有高手在側,高俅也不敢隨意奉承,只是間或隔靴搔癢似的捧上一句,倒讓對方大爲開懷。酒酣之際,他又趁着濃濃的酒意攛掇蘇軾揮毫潑墨一番,恰逢這位蘇大學士也同樣興致高昂,欣然答應了下來。

高俅忙不迭地喚來夥計收拾了桌上菜餚,先是鋪開宣紙,又捋起袖子磨墨,眼睛卻不停地瞟着這位師傅推崇不已的書法大家,畢竟,醉態可掬的蘇學士現代可沒見過。待到墨汁已成,他用鎮紙壓了三頭,自己卻親自站在左首壓了紙,此時,蘇軾左手執杯搖搖晃晃地走了過來,在宣紙面前少立片刻,突然取筆蘸了濃墨,大力揮筆疾書了起來。

見蘇軾口中唸唸有詞意興大發,高俅提着的一顆心也放了下來,初次見面就鼓動人家寫字,他自然知道自己太過孟浪,只不過機不可失時不再來,蘇軾不寫字,哪有自己顯擺的機會。然而,待到字成,他才真正見識到了什麼叫做酣暢淋漓酒氣拂拂,一闋《念奴嬌·赤壁懷古》,盡顯豪氣風采,後世的石刻絕不及此書萬一。

“高小兄,如何?”醉醺醺的蘇軾望着自己的新作,心中異常滿意,但仍不忘開口詢問意見。

高俅一時找不到恰當的評語,冥思苦想時突然想起了當初從書上看到明代董其昌對蘇軾書法的讚歎,連忙急中生智地剽竊了過來。“此書全用正鋒,力透紙背,乃學士之蘭亭也,每波畫盡處,隱隱有聚墨痕,如黍米珠,實乃上品之作!”

“好,好一個如黍米珠!”蘇軾心懷大暢,徑直拿起一角酒灌進了口中,這才憑欄大嘆道:“老夫平生最佩服的就是東晉王公羲之的《蘭亭集序》,只可惜無緣一睹真本。論及草書,從古至今無人能出王公其右,其每書狂草,何嘗寄懷於酒?前有唐時草聖張旭,後有我大宋諸大家,全都是每寫草書必醉,相形之下不免落了下乘。”

高俅聽得大有收穫,不過,他也不禁想到,如果換作師傅身在此地,大概會更加激動。正在胡思亂想時,一旁的蘇大學士卻突然發話了:“老夫今日與高小兄相交於書法,緣分可謂不淺,不知你可否手書一幅讓老夫品鑑一下?”

果然來了!高俅苦苦等待的就是這個時候,是騾子是馬拉出來遛遛,他自然不會指望僅僅憑几句空口白話就讓蘇軾刮目相看,因此早已打好了盤算。謙遜幾句之後,他不客氣地展開宣紙,略一思索便奮筆疾書,有了那一通狂草珠玉在前,他又記得蘇軾對正楷很是推崇,因此不敢班門弄斧,當即選用了正體楷書,筆下卻是一闋蘇軾的《江城子》。儘管沒有喪妻之痛,但他的文字周正,行文間一股寂寥之意卻從字裡行間流露了出來,自然是他自感此時處境而發。

蘇軾起先還只是微微點頭,看到後來不覺大訝,這首江城子乃是他當年爲了懷念亡妻所做,熟悉非常自不必說,可是,他萬萬沒有料到一個不到二十的青年竟能用書法表達出如此悲慼之詞。雖然筆法猶嫌不足,但意境卻已經到了七八分,足以讓他覺得驚歎了。

“高小兄年紀輕輕卻有如此造詣,實在難能可貴!”鮮少贊人的蘇軾終於露出了激賞的笑容,“觀你形貌似是讀書人,可試過科舉麼?”

這種隨便調查一下就能瞭解的事,高俅可不敢胡言亂語意圖欺騙,一臉沉痛地自省自責道:“有勞學士下問,說起來着實慚愧。我自幼頑劣不服管束,如今年過二十卻一事無成,只是幾筆字能拿得出手而已。至於科舉之道,我雖然想過,但無奈根基不實更乏人指導,只能暫時絕了那個念頭。”

蘇軾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他出身世家,這種幼時不努力老來徒傷悲的事情也看得多了,此時反而覺得高俅言語平實處事頗爲坦然。雖然僅憑一手書法看不出其人學問怎樣,但是他着實動了惜才之心,思量片刻便有了主意。

“業荒於嬉而精於勤,少年人耽誤時光也是常有的事,不過老夫觀你資質,只要琢磨一番,未必就不能出人頭地。唔,若是你真的有心,不妨到老夫宅邸走動走動,那裡常有文人墨客聚集,老夫也可稍作點撥。”

高俅登時大喜,雖然蘇軾的仕途始終多災多難,但是,從現在看來,攀附上這麼一個人物對自己無疑是意外之喜,沒看宋史記載,很多人都以出身蘇門爲幸麼?再說了,在這學士府上廝混一段日子,總比自己在市井之中打聽朝廷消息和趙佶的下落更爲妥當。想到這裡,他恭恭敬敬行禮拜謝道:“他日若俅有所成就,絕不會忘記學士栽培之恩!”

蘇軾也是爽朗性子,在店中用了酒飯之後,當即帶着高俅回了宅邸。蘇家累世爲官,蘇洵早在仁宗年間就在汴京外城西岡購買了一座富商花園充作府邸,歷經數次改建之後,這座寬敞的宅院便成了京城文人雅士常常出沒之地。

巧在當晚恰有會文,蘇軾當衆把高俅介紹給了幾個年輕俊傑之後,衆人便開始吟詩作對,席間自然少不了絕妙歌舞助興。而高俅怎麼都沒想到自己會被人趕鴨子上架,搜腸刮肚才憋出一首“名人詩詞”,最後不得不借尿遁落荒而逃。好在蘇軾知他底細,最後只命他謄錄各人作品,少不得又有人讚了一番他的字。

如此一番折騰下來,高俅趕回家時已經月上中天了。好在宋朝並無宵禁,他在路上也沒遇到有人盤查,因此一路無事。然而,就在他走近自家的院子時,卻冷不防聽到裡邊傳來一陣男女說話聲,連忙悄悄地掩了上去。)

第20章 爲權柄各有異心第16章 蘇元老願附驥尾第4章 文武事人盡其才第36章 毀祠堂義憤填膺第2章 臨危機陳王受命第15章 昔日雛鳥已輕鳴第21章 因龍裔波瀾暗涌第18章 天寧節舉國同樂第10章 爲贓物羣賊反目第14章 未雨綢繆嚴防範第29章 揚帆出海第33章 元宵佳節團圓忙第25章 花中澄心第25章 議出使天子阻行第5章 蔡元長笑看佳婿第37章 巧處置恩威並濟第36章 談將帥痛陳時弊第32章 聞婿言如夢初醒第14章 守株待兔擒正着第8章 回春也須留一手第10章 爲贓物羣賊反目第9章 風波再起第37章 議儲君君臣交心第37章 夏主低頭結和議第30章 劫國寶上下震怒第2章 奇兵天降自成功第15章 閹宦手段第35章 莽天子誤打誤撞第27章 天子急召爲哪般第31章 清朝堂雷霆霹靂第25章 聞急訊火燒火燎第8章 略施小計懲衙內第40章 辭去歸來無定期第1章 生財有道第13章 觀相撲官家有感第17章 探病情言語摧心第31章 聞金使郡王氣恕第27章 回京更有重任待第23章 賀生辰貴妃認親第9章 詢力士驚聞隱情第12章 東風漸起人心拂第24章 俏高嘉直闖李府第2章 計議將來第20章 迎親前夕各奔忙第23章 洞房花燭喜慶夜第17章 出人意料第36章 一語驚人第9章 揣心思狀元得意第28章 軟硬兼施收人心第40章 自古沙場埋忠骨第14章 炙手可熱燙山芋第27章 殺伐決斷第31章 兄弟重逢告誡忙第7章 高伯章面授機宜第1章 一朝天子數朝臣第24章 浮出水面第27章 殺伐決斷第20章 步步緊逼欲爲營第3章 千里迢迢伊人來第19章 東邊寥落西邊喜第20章 再見童貫第31章 萬事俱備第19章 引蛇出洞謀雙鵰第35章 沆瀣一氣共進退第21章 審時勢白玲用謀第38章 已是大限將到時第23章 痛定思痛慮軍事第37章 議儲君君臣交心第4章 緊鑼密鼓第38章 審案亂事緣何起第18章 天寧節舉國同樂第19章 爲拜師才女設限第39章 慰長嫂用心良苦第31章 慧文妃暗謀諫君第18章 名將油盡燈枯時第26章 爲前途卑躬屈膝第9章 將計就計上辭呈第26章 衆環伺虎視眈眈第34章 玲瓏心肝人人有第3章 聞風聲二妃籌劃第35章 佛道亦有可得處第35章 見遺稿睹物思人第26章 遼宋宰相相對坐第10章 和氣生財結四方第13章 鷸蚌爭漁翁誰屬第10章 校場炫技威武揚第15章 秉燭夜談論茶法第9章 爲前計兄弟換將第23章 兩後臨朝天下震第18章 御前交鋒第22章 防微杜漸第36章 調虎離山急動手第17章 因別情婚事生波第29章 面聖駕王厚安心第7章 兩纏綿驚得喜訊第1章 已是窮途末路時第13章 觀相撲官家有感第8章 巧手羹湯暖人心
第20章 爲權柄各有異心第16章 蘇元老願附驥尾第4章 文武事人盡其才第36章 毀祠堂義憤填膺第2章 臨危機陳王受命第15章 昔日雛鳥已輕鳴第21章 因龍裔波瀾暗涌第18章 天寧節舉國同樂第10章 爲贓物羣賊反目第14章 未雨綢繆嚴防範第29章 揚帆出海第33章 元宵佳節團圓忙第25章 花中澄心第25章 議出使天子阻行第5章 蔡元長笑看佳婿第37章 巧處置恩威並濟第36章 談將帥痛陳時弊第32章 聞婿言如夢初醒第14章 守株待兔擒正着第8章 回春也須留一手第10章 爲贓物羣賊反目第9章 風波再起第37章 議儲君君臣交心第37章 夏主低頭結和議第30章 劫國寶上下震怒第2章 奇兵天降自成功第15章 閹宦手段第35章 莽天子誤打誤撞第27章 天子急召爲哪般第31章 清朝堂雷霆霹靂第25章 聞急訊火燒火燎第8章 略施小計懲衙內第40章 辭去歸來無定期第1章 生財有道第13章 觀相撲官家有感第17章 探病情言語摧心第31章 聞金使郡王氣恕第27章 回京更有重任待第23章 賀生辰貴妃認親第9章 詢力士驚聞隱情第12章 東風漸起人心拂第24章 俏高嘉直闖李府第2章 計議將來第20章 迎親前夕各奔忙第23章 洞房花燭喜慶夜第17章 出人意料第36章 一語驚人第9章 揣心思狀元得意第28章 軟硬兼施收人心第40章 自古沙場埋忠骨第14章 炙手可熱燙山芋第27章 殺伐決斷第31章 兄弟重逢告誡忙第7章 高伯章面授機宜第1章 一朝天子數朝臣第24章 浮出水面第27章 殺伐決斷第20章 步步緊逼欲爲營第3章 千里迢迢伊人來第19章 東邊寥落西邊喜第20章 再見童貫第31章 萬事俱備第19章 引蛇出洞謀雙鵰第35章 沆瀣一氣共進退第21章 審時勢白玲用謀第38章 已是大限將到時第23章 痛定思痛慮軍事第37章 議儲君君臣交心第4章 緊鑼密鼓第38章 審案亂事緣何起第18章 天寧節舉國同樂第19章 爲拜師才女設限第39章 慰長嫂用心良苦第31章 慧文妃暗謀諫君第18章 名將油盡燈枯時第26章 爲前途卑躬屈膝第9章 將計就計上辭呈第26章 衆環伺虎視眈眈第34章 玲瓏心肝人人有第3章 聞風聲二妃籌劃第35章 佛道亦有可得處第35章 見遺稿睹物思人第26章 遼宋宰相相對坐第10章 和氣生財結四方第13章 鷸蚌爭漁翁誰屬第10章 校場炫技威武揚第15章 秉燭夜談論茶法第9章 爲前計兄弟換將第23章 兩後臨朝天下震第18章 御前交鋒第22章 防微杜漸第36章 調虎離山急動手第17章 因別情婚事生波第29章 面聖駕王厚安心第7章 兩纏綿驚得喜訊第1章 已是窮途末路時第13章 觀相撲官家有感第8章 巧手羹湯暖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