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揣心思狀元得意

緊趕慢趕地自南新鎮回到杭州,蔡薿方纔得知趙鼎早已歸來,心下不由大惱←乃是開封人,因此對於朝局變動向來比外地諸生更加了然,因此儘管當初蔡京的興學之舉並未取代科舉,但他還是憑着三寸不爛之舌以及花團錦簇的文章被拔擢於太學,繼而又以文章受知於蔡京,一舉得中狀元頭名。可是,偏偏在這個時候蔡京罷相,如何不令他大爲惶恐?

他乃是明眼人,當然知道蔡京罷相有種種原因,將來也仍有復起之機,可問題在於,他在瓊林賜宴的時候發覺,天子官家雖然嘉許他的文章,但對他似乎並不如想象中那麼親厚,這頓時讓他大失所望。不止如此,當看到趙佶和身邊的上一科狀元霍端友談笑風生頗爲相得的時候,他便敏銳地感覺到,年過四十的他和霍端友相比不具備任何優勢,當下左思右想後,他便咬咬牙請求隨高俅南下,誰知奏疏一上便得允准,這更是應了他的擔憂。

好在他終究還是佔了一個蔡姓的光,深居簡出的蔡京不見外人,卻偏偏見了他這個名不副實的族侄,臨行前還託人又送來了一封信,這立刻使得他對於此行信心滿滿。可是,夾雜在一幫二十出頭的進士中,他卻怎麼都顯得格格不入,而那個自恃和高俅有舊的蘇元老更是可惡,居然絲毫不把他放在眼中,至於趙鼎等年輕的就更不必說了。

“這高相公究竟是打的什麼算盤!”他心煩意亂地用涼水擦了一把臉,見銅鏡中的自己已經是兩鬢微白,不由更加惱恨。二十歲登科,三十歲娶妻,四十歲出將入相,這正是人說的最圓滿仕途。然而如今自己年過四十,仕途卻剛剛起步,平素行事還每每爲人詬病,他如何能夠甘心?一想到那些同年譏嘲的目光←就覺得心頭火起,最後竟一把將巾子狠狠扔在了水裡,絲毫未覺濺起的水花沾溼了衣襟。

許久,他才從怔忡中回過了神,長長嘆了一口氣,轉而喚來了兩個隨從的家人替自己收拾←雖然早有家室,這一次卻是半個女眷都沒有帶,連家人也是選了兩個伺候多年忠心耿耿的老僕。便是有心開拓一番場面。好容易收拾好了裝束,他便換上了一身青色官袍,徑直出了知州衙門。但見平日人員匯聚之地今日卻是冷冷清清,他突然冷笑了一聲,上了馬車揚長而去。興許再過不久,這杭州兩個字也得改了!

“蔡薿?”若有所思地看着手中名帖,高俅不禁又想起了陳瓘的告誡。不過,朝堂不比他處,是君子未必能夠就有才幹,是小人卻未必不能安撫一方。即便是有才無德。若是有手腕照樣能夠使用,只是不能如蔡京一般急功近利。否則,辛辛苦苦提拔上來地人轉眼全都成了對頭。那滋味可不怎麼好受!沉思片刻,他便開口吩咐道:“請他進來,我在書房見他!”

聽得高俅肯見,蔡薿方纔大大鬆了一口氣,趕忙跟在高升後頭進了門。此地乃是富商讓出來的,前頭是治事之所,後面便是家眷住處,規制自然是比知州衙門大上一倍不止,一路走來,他便看見一應人等秩序井然。更有不少官府中人手拿公文進進出出,面色不由微微一變。要知道,他臨走的時候高俅尚未理事,如今看樣子已經完全挑起了政務軍務,動作可謂是神速←正胡思亂想着,耳邊突然飄來了一句話。

“蔡大人,已經到了!相爺正在裡面等候!”

他神情一凜,答應一聲整了整衣冠便推門而入。見書房中只有高俅一人,他頓時大感振奮。慌忙上前行禮拜見。

“文饒不必多禮,請坐吧!”高俅適意地擺了擺手,目光卻不住在蔡薿身上打量。後世雖有笑話說某些狀元生得五大三粗醜陋不堪,但是,照自己目前看過的兩位狀元來看,霍端友是人品俊傑自不必說,蔡薿也可算是頗有風度,可見宋朝士大夫像王安石那樣不拘小節的還是少數。”文饒回來得倒是飛快,只比趙元鎮慢兩天而已。”

“雖說是訪民情,但高相公並沒有說要訪官聲,所以我並沒有擺出官派作風,既然沒人認出我來,諸般事情自然是做得順手一些!”蔡薿欠了欠身,恭聲說道,“我忖度高相公的意思,是想知道本地百姓如何,並非是想問官吏廉貪,因此一路都宿在民宅之中。就這一路來看,江南富庶也只在那些殷實之家,若說尋常百姓求一溫飽尚且難得,更不用說什麼小康了。”

聽到這裡,高俅不由對蔡薿另眼看待。趙鼎出身貧寒,入宿百姓家自然是毫無問題,可這蔡薿乃是開封大家子弟,能夠做到這個份上就相當不容易了′然明知這是對方投自己所好,他還是微微點了點頭,臉上也帶出了一絲笑意。

“能夠看到這些,足見文饒你的用心。趙元鎮回來的時候也這麼說,江南乃是天下糧倉,每年產出地糧食不僅要運往京城,往往還要賙濟福建等地,本地的百姓自然是負擔沉重。我倒是想問你,就你這來,百姓中種桑養蠶從事絲織的可多麼?”

這個突如其來的問題讓蔡薿一愣,但是,他立刻便反應了過來,心中更是大喜,要知道,他此番便有一夜是住在桑戶的家中,對這些情形也有所瞭解。”高相公,照我來看,百姓對於種桑養蠶並不熱心。衆所周知,江南絲織乃是天下第一,每年上貢便不是什麼小數目,而砂更是讓百姓叫苦不迭。就那些養蠶人來說,每年辛苦所得不過維持一個溫飽,若是遇到天災**或許連溫飽都不可得。”他一邊說一邊裝模作樣地嘆了一口氣,頭也順勢低了下去。

雖然看不到蔡薿的表情,但高俅卻也知道對方並不是真的在憐惜民衆。蔡薿和蔡京的關係是他事後才知道的,但是,這並不妨礙他在蔡薿往日的文章中辨認出此人地性情。趨炎附勢而又一心往上爬,對於有助力地人無所不用其極,對於無助力而又有妨礙的人則落井下石無所不爲,處處標榜是新黨,其目的卻只是爲了攀上蔡京,爲此甚至還認了叔父。這樣一個典型士大夫階層出身地人會想到民衆如何,那就是天大的笑話了。但是,當下只要他肯去做就好,別的倒可以後再說。

“看來文饒果然是看得仔細。”高俅突然起身走到蔡薿跟前,笑吟吟地道,“能看出我用心的人還不多,文饒便可算是一個。此番我讓一羣朝堂新貴們到各鎮去訪民情,我估摸有不少人會錯了意,不問民情卻去問官情,所以不到十天半個月不會回來。還未當過一任地方官,他們又豈會知道,這當官並不似想象中那麼輕易!好了,文饒一路辛苦,便先回去休息吧。謎早間再過來,我還有話要囑咐你!”

蔡薿慌忙起身拱手告辭,一出書房立刻便是滿臉笑容′然沒有得到什麼別的承諾,但是,能夠讓高俅另眼看待就很不容易了,更何況還得了幾句嘉許?他這一路樂悠悠地離去,卻沒注意到後面有人正看着他。

“原來那就是本科狀元蔡薿。”一直看到蔡薿出了院子,李綱方纔冷冷一笑,“我雖然在江南,卻也聽說過此人之名。聖上讓此人南下,恐怕是用錯了人。”

“伯紀兄慎言!”見李綱說話比自己還大膽,趙鼎心中不由打了個突,但隨即笑道,“聖心默運之處,哪裡是你我能夠輕易揣摩的?不過,蔡薿年過四十,確實和此行的其他進士有所不合,我也不喜歡他,在船上的時候沒少給他臉色看。只不過,高相公用人得存着公心,總不能因爲區區虛名而不用其人。”

由於這幾日李綱趙鼎一直住在一處,彼此之間熟絡之後,稱呼也就不再那麼客氣。當下李綱便點了點頭:“元鎮所言極是。好了,莫要讓高相公等急了,我們進去吧!”

見到趙鼎李綱聯袂而入,高俅便收起了程式化的笑容,一臉的輕鬆愜意。”好了,元鎮伯紀不用拘於俗禮,隨便坐吧!我聽下人說,你們這幾天促膝長談,似乎很是投緣?”

話音剛落,趙鼎便搶在前頭道:“伯紀兄地才學令我很是景仰,所以這些天一直在討教。不過,本科進士中竟然沒有伯紀兄,實在是一大憾事!”

“怎麼,元鎮年輕而作了前輩,感到有些侷促麼?”高俅聞言啞然失笑,見李綱似乎要謙遜幾句,他便輕輕擡手將其止住,“好了好了,你們兩個年紀相仿而又志同道合,無話不談原本就是好事。今日找你們來固然是爲了公事,我卻還有一件私事想要問問,如果我沒有記錯的話,你們似乎都尚未娶妻吧?”

第39章 春花秋月第30章 慧眼識破瞞天計第26章 聞諫言夜審心腹第27章 街頭遇盜第23章 痛定思痛慮軍事第28章 諸臺諫心繫同僚第8章 初識童貫第38章 審案亂事緣何起第5章 顏面存亡孰輕重第30章 巡河北希晏遇故第21章 出師未捷身先死第27章 街頭遇盜第11章 美人一粲傾城郭第2章 計議將來第12章 福寧殿廷議伐夏第11章 幕後手漸露端倪第9章 診親王醫官驚心第19章 觀戰馬高程立約第8章 居心叵測挑病父第15章 生來便是天驕子第16章 初次交鋒第36章 宮中私語第29章 揚帆出海第28章 接將令平仲調兵第27章 驚天構陷波瀾起第14章 炙手可熱燙山芋第10章 青雲亦需借好風第24章 運籌帷幄指掌中第12章 查弊政驚聞異訊第36章 浴血苦戰第28章 軟硬兼施收人心第29章 爲伐夏再起爭端第23章 洞房花燭喜慶夜第6章 允再戰借勢立威第7章 高伯章面授機宜第18章 別有滋味在心頭漸成第11章 暗求信物結外援第32章 爲固己鋒芒驟轉第28章 高嚴對酌謀靖國第13章 晴天霹靂第28章 接將令平仲調兵第35章 慰孟後官家疑心第30章 玄機重重因何悟第3章 聞風聲二妃籌劃第21章 此公主彼亦公主第19章 東邊寥落西邊喜第30章 權臣能臣第30章 合聖意越級直擢第28章 訪高相太子露怯第9章 因緣巧合得悍將第20章 欲隱欲現春宮第3章 下青唐威凌諸羌第31章 另有定計第18章 訪摯友達夫問策第16章 千思萬想憂歧途第15章 人心叵測更幾時第6章 受召見驚怒交加第30章 玄機重重因何悟第4章 酒肆論書第38章 訪蔡府笑泯恩仇第30章 師生之誼第18章 別有滋味在心頭漸成第40章 入京城朝局初定第37章 人人皆有謀利心第35章 蔡學士語訓長子第1章 已是窮途末路時第30章 劫國寶上下震怒第35章 沆瀣一氣共進退第21章 延帥之爭第39章 聞首告警惕頓生第4章 夜半驚心馬蹄場第16章 選遞補煞費苦心第33章 見嬌婿語重心長第1章 已是窮途末路時第32章 游上海兄友弟恭第4章 求寬心清照南下第11章 教女無方亦有方第33章 狹路相逢第37章 巧處置恩威並濟第29章 鄭居中妙薦能員第32章 賀帝壽暗度陳倉第13章 元符皇后第33章 大行善舉第39章 醉翁之意不在酒第35章 興靈故地近咫尺第6章 千言萬語無真假第26章 度帝心謀傾首相第21章 上陣夫妻母子兵第25章 未雨綢繆設前計第26章 遼宋宰相相對坐第16章 燕小七單身歸來第5章 巧言令色探虛實第9章 揣心思狀元得意第37章 蔡京內舉不避親第7章 亦真亦假無需辨第36章 忖得失童貫棄子第24章 長訌後浪推前浪第7章 狂風驟雨第19章 求仙問道大滌山第40章 臨行前夕
第39章 春花秋月第30章 慧眼識破瞞天計第26章 聞諫言夜審心腹第27章 街頭遇盜第23章 痛定思痛慮軍事第28章 諸臺諫心繫同僚第8章 初識童貫第38章 審案亂事緣何起第5章 顏面存亡孰輕重第30章 巡河北希晏遇故第21章 出師未捷身先死第27章 街頭遇盜第11章 美人一粲傾城郭第2章 計議將來第12章 福寧殿廷議伐夏第11章 幕後手漸露端倪第9章 診親王醫官驚心第19章 觀戰馬高程立約第8章 居心叵測挑病父第15章 生來便是天驕子第16章 初次交鋒第36章 宮中私語第29章 揚帆出海第28章 接將令平仲調兵第27章 驚天構陷波瀾起第14章 炙手可熱燙山芋第10章 青雲亦需借好風第24章 運籌帷幄指掌中第12章 查弊政驚聞異訊第36章 浴血苦戰第28章 軟硬兼施收人心第29章 爲伐夏再起爭端第23章 洞房花燭喜慶夜第6章 允再戰借勢立威第7章 高伯章面授機宜第18章 別有滋味在心頭漸成第11章 暗求信物結外援第32章 爲固己鋒芒驟轉第28章 高嚴對酌謀靖國第13章 晴天霹靂第28章 接將令平仲調兵第35章 慰孟後官家疑心第30章 玄機重重因何悟第3章 聞風聲二妃籌劃第21章 此公主彼亦公主第19章 東邊寥落西邊喜第30章 權臣能臣第30章 合聖意越級直擢第28章 訪高相太子露怯第9章 因緣巧合得悍將第20章 欲隱欲現春宮第3章 下青唐威凌諸羌第31章 另有定計第18章 訪摯友達夫問策第16章 千思萬想憂歧途第15章 人心叵測更幾時第6章 受召見驚怒交加第30章 玄機重重因何悟第4章 酒肆論書第38章 訪蔡府笑泯恩仇第30章 師生之誼第18章 別有滋味在心頭漸成第40章 入京城朝局初定第37章 人人皆有謀利心第35章 蔡學士語訓長子第1章 已是窮途末路時第30章 劫國寶上下震怒第35章 沆瀣一氣共進退第21章 延帥之爭第39章 聞首告警惕頓生第4章 夜半驚心馬蹄場第16章 選遞補煞費苦心第33章 見嬌婿語重心長第1章 已是窮途末路時第32章 游上海兄友弟恭第4章 求寬心清照南下第11章 教女無方亦有方第33章 狹路相逢第37章 巧處置恩威並濟第29章 鄭居中妙薦能員第32章 賀帝壽暗度陳倉第13章 元符皇后第33章 大行善舉第39章 醉翁之意不在酒第35章 興靈故地近咫尺第6章 千言萬語無真假第26章 度帝心謀傾首相第21章 上陣夫妻母子兵第25章 未雨綢繆設前計第26章 遼宋宰相相對坐第16章 燕小七單身歸來第5章 巧言令色探虛實第9章 揣心思狀元得意第37章 蔡京內舉不避親第7章 亦真亦假無需辨第36章 忖得失童貫棄子第24章 長訌後浪推前浪第7章 狂風驟雨第19章 求仙問道大滌山第40章 臨行前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