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已是窮途末路時

遼金使臣各自動身歸國的時候,西北大戰的帷幕終於拉開。這是一場早在預料中的戰事,先前由於遼國屢次陳兵邊境作爲威嚇,大宋自然不能不稍緩步伐,而在遼國被東面的金國完全拖住之後,誰都知道,西北的戰局恐怕是已成定局。

果然,在大宋優勢兵力以及早有準備的進攻下,西北原本平靜的戰局很快就有了變化。昔日馳騁西北大漠了無敵手的党項騎兵,一次又一次地在大宋弓手的面前碰得頭破血流。而大宋兵馬全線壓上的結果就是,西夏根本就沒有援兵可派。

鹽州失守、育州失守、夏州失守!

一連串的消息傳到興慶府,李乾順已經連憂慮的興趣都沒有了。這個時候,他第一次品嚐到了重文輕武的後果。曾經那支縱橫西北無敵手的党項鐵騎早就不存在了,戰場上傳來的更多是敗績,而不是破敵大勝的好消息。而曾經在党項人手中接連戰敗的陝西諸軍卻越打越強,以步克騎的戰法越來越犀利有效,開戰這兩個多月來,他手中能用的兵越來越少,如今根本就連興慶府也沒有足夠的人守衛。

“橫山……丟了橫山便是最大的失誤,朕早該知道的!”

李乾順獨自一人坐在大殿上,心中異常酸苦。他幼齡即位,大權全部把持在母親樑太后手中,更有外戚專權,若不是那時國勢衰落,遼主派使者鴆殺他的母親,恐怕他至死也是一個傀儡。他親政之後大力推行漢化,重用漢臣,一步步削弱党項貴族的特權,看似把大權全都收歸了自己手中,其實卻埋下了深重的隱患。

當初差不多年齡的三國君主中,耶律延禧已經死了,若是前方戰事還是如之前那樣,怕是他也同樣離死不遠。只有那位大宋天子如今依舊風采飛揚,不僅在遼金之間周旋自如,而且還把大夏逼到了這樣的境地!身爲天子,他如何不恨?

“皇上!”

聽得這一聲喚,他惱怒地轉過頭去,見是平常一直服侍自己的宮人,臉色這才緩和了些,但依舊冷冷地問道:“什麼事?”

“王后這一次陣痛得厲害。太醫說……”

“不用說了!”李乾順不耐煩地揮手示意她退下,隨即閉上了眼睛。一直以來,大夏都是靠遼國的支持方纔能夠和大宋周旋,這已經是很久以來的慣例了,久到誰都認爲這種局勢會永遠存續下去。但是,這終究是癡心妄想。

遼國幾十萬軍隊都被拖在遼東,而且還不能斷言必勝,爲此不得不和大宋達成妥協,用犧牲西夏作爲代價,換取大宋地中立態度。對於遼國來說。這種態度並沒有錯。可是,對於大夏來說,這無疑意味着滅頂之災。

整個橫山都丟掉了。軍中再也沒有兵源補充,戰死一個就少一個,而這些天來,前線的局勢已經到了白熱化的程度,就連晉王李察哥都已經多次受傷,更不用說別人了。

遼國的態度則是讓王后耶律南仙寸步難行,即使她已經有了他的孩子,同樣免不了要遭受宮人內侍的冷眼。而他儘管憐惜耶律南仙,這個時候卻不能有任何表示。他是丈夫,但他首先是夏國之主。如果不能擺出明確的態度,那麼,軍中那些人還有什麼信心作戰?

也不知過了多久,剛纔那個宮人又出現在了大殿側門,猶豫了好半晌之後,她終於還是挪到了李乾順身前,雙膝跪地稟奏道:“皇上,王后她……”

“朕不是說過了嗎,這種事情不必說給朕聽。滾!”

李乾順勃然大怒,重重地一拍扶手:“這個時候朕什麼都不想聽!”

那宮人跪在地上簌簌發抖,過了好一會兒,她這才鼓起勇氣道:

“皇上,王后方纔產下了太子,只是……”

李乾順突然一推椅子站了起來,幾乎有些不相信自己的耳朵。除了耶律南仙之外,他還有其他幾個妃子,然而,他至今沒有一個子嗣,只有兩個女兒。對於党項人地習慣來說,對於一個君王,女兒是根本沒有用的,無論他將來還能不能在興慶府站穩腳跟,他都需要一個兒子,一個能夠承繼王位的兒子。

當下他不再理會那個跪在地上的宮人,匆匆往後宮奔去,很快,他便看到了正躺在宮人手中的孩子,立刻上前一把搶了過來。

他低頭俯視着自己的骨肉,見其在那裡衝自己咧嘴直笑,心中不由浮上了一股異樣的柔情,這是他在兩個女兒身上從來沒有感覺到的。他用笨拙的姿勢逗了一會兒子,突然轉頭向幾個宮人問道:“王后怎麼樣了?”

聽到這個問題,幾個宮人不免面面相覷,就連那些內侍也露出了異樣的神情。好一會兒,其中一個膽子稍大地方纔上前稟道:“皇上,王后產後大出血,那些太醫正在盡力救治,但恐怕已經不行了。”

李乾順幾乎感到腦際轟然巨響,下意識地抱着兒子衝進了房間,而此時,那幾個正在手忙腳亂施行救治地太醫方纔如夢初醒,慌忙跪拜了下去。

他根本不理睬那幾個太醫,疾步走到了牀前,見耶律南仙臉色蒼白地躺在那裡,雙目黯然無神,一顆心頓時狠狠揪了一下。她剛剛嫁來的情形他還清清楚楚地記得,她爲他出謀劃策的情形他也清清楚楚地記得,她曾經想爲他回國求助地情形他依舊清清楚楚地記得,而現在,這個曾經被自己稱讚作冰雪聰明的女子,居然要死了?不可能,這絕不可能!

他幾乎是用最溫柔的態度坐在了牀頭,小心翼翼地把孩子抱了過去:“南仙,這就是我們的孩子,你好好看看!將來,他就是大夏之主!”

耶律南仙沒有轉過頭,但是,一行清淚卻已經從她的面頰上滾落了下來,她張了張嘴,似乎想要說些什麼,但最終卻一個字都沒有說出口。這個時候,她能夠說什麼?難道她能指責自己祖國的背信棄義,難道她能指責丈夫的薄情寡義?不,她只能怪自己所生非時,倘若能夠早生十年,倘若能夠早十年嫁給李乾順,一切說不定還有轉機,但是,如今卻什麼都晚了!

終於,她輕輕挪動了一下頭,看到了那個襁褓中的孩子,情不自禁地露出了一絲微笑。不管怎麼樣,她終於生下了孩子,無論他將來是承襲夏王之位也好,是流浪天涯也罷,那都是她和他的孩子,那就足夠了!至於她,卻不得不迴歸天神的懷抱了!

見耶律南仙緩緩閉上了眼睛,李乾順不由大驚失色,連忙叫來了幾個太醫。然而,一番診斷之後,幾個太醫全都束手無策,其中一個爲首地太醫更是無可奈何地搖搖頭道:“皇上,產後出血原本就難治,而王后已經心生死志,臣實在是回天乏術!王后這一昏迷,怕是不會醒過來了!”

聽到這句話,李乾順連退三步,最後無力地癱坐在了牀上。他最後掃了一眼那一張安靜的面龐,突然用嘶啞的聲音怒吼了一聲,抱着孩子便衝了出去。

老天,你眼看就要奪走我的國家,爲什麼還要奪走我的妻子!

他一路也不知撞倒了多少宮人內侍,這才跌跌撞撞地衝進了大殿,最後才抱着孩子坐在了寶座上。爲了這一張椅子,他的先祖李元昊曾經用了無數手段,他的每一位直系祖先,都付出了無數的代價,而現在,他這個承繼者居然無法保住這個位置!在遼宋的夾縫間遊刃有餘,曾經藉着兩國力量不斷壯大地大夏,難道真的走到了末路?

王后耶律南仙靜靜地走了,喪事辦得極其簡單,畢竟,在舉國上下都知道遼國拋棄了大夏的時候,他就算再愛這個妻子,也只能做到這個地步。但是,幾乎是在妻子下葬的第二日,他便向天下宣佈,立耶律南仙所生的李仁愛爲皇太子。

然而,紛亂的戰事並沒有因爲西夏皇太子的誕生而平息下來。

大觀三年三月初十,西壽保泰軍司三萬人爲宋軍所敗,餘部逃竄!

大觀三年三月二十一日,韋州失守!

大觀三年四月九日,宋軍兵困西平府!

傳入興慶府的依然是各式各樣的壞消息,而早就激盪的民心更是越來越難以控制。李乾順如今唯一慶幸的是,自己至少除掉了那些懷有異心的貴族,否則,此時在大軍壓境的情況下,恐怕有人要做的第一件事便是押着自己向大宋請功!

然而,當又一個消息傳入王宮的時候,他終於遭到了最後毀滅性的一擊——晉王李察哥中伏敗死!

西夏並非沒有其他的將領,但是,已經沒有任何人能夠代替李察哥在他心目中的地位。這些年來,每一次出兵總少不了李察哥坐鎮,每一次軍事行動他都是和這個弟弟商量,哪怕是耶律南仙,在政治軍事方面也同樣比不過李察哥的影響力。然而,繼王后耶律南仙去世之後,他居然連這個弟弟也同樣失去了?)

第22章 芙蓉帳暖度春宵第4章 爾虞我詐第15章 生來便是天驕子第26章 遼金間宋何偏綺第8章 略施小計懲衙內第25章 提婚事挺之出馬第5章 巧時機雙雄聚首第3章 錦繡帕內含玄機第16章 選遞補煞費苦心第5章 蔡元長笑看佳婿第10章 三英聚首圖大計第16章 燕小七單身歸來第14章 爲家書各具思量第32章 隱門弟子第40章 謝幕亦是開幕曲第38章 聞和親君臣色變第25章 出奇兵火燒宗水第13章 各路才俊齊聚首第24章 動情理父子釋嫌第31章 萬事俱備第33章 泱泱大國四方朝第37章 夏主低頭結和議第8章 略施小計懲衙內第36章 怒衝冠人死燈滅第20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38章 各奔前程第20章 慰皇后發落奸宦第10章 以牙還牙後報來第1章 爲固己引狼入室第38章 嫌隙言父子陌路第4章 除夕夜合家團圓第23章 高僧不耐苦修寂第7章 球社之爭第34章 負荊請罪第32章 所謂江湖第19章 臭味投沆瀣一氣第10章 官商際野第17章 會夏使毫不相讓第10章 病西施沉痾得解第30章 憂困境同舟共濟第33章 泱泱大國四方朝第27章 殺伐決斷第36章 一語驚人第22章 爲國祚后妃妥協第13章 此生但願天下寧第10章 爲贓物羣賊反目第3章 少年英傑人人愛第17章 觀戰事觸目驚心第25章 爲情郎以身涉險第3章 下青唐威凌諸羌第27章 百般籠絡第31章 李伯紀直言不諱第10章 尋藉口官家教子第16章 君臣閒來談家事第12章 東風漸起人心拂第30章 十萬大軍徵遼東第8章 初識童貫第7章 高伯章面授機宜第26章 衆環伺虎視眈眈第39章 天降麟兒曰鵬越第1章 一朝天子數朝臣第12章 東風漸起人心拂垂簾太后和影子皇帝第40章 臨行前夕第23章 斂鋒芒胡氏交心第21章 因龍裔波瀾暗涌第2章 兄弟自有手足情第21章 福寧殿痛陳利害第39章 公平交易第14章 通風報信第24章 摧眉折腰又何妨第14章 未雨綢繆嚴防範第2章 護犢切左右爲難第18章 一語不合動嗔心第14章 轉武階再試鋒芒第16章 大相國寺探虛實第14章 通風報信第31章 清朝堂雷霆霹靂第40章 溘然長辭第12章 謀伐宋遼夏聯手第10章 以牙還牙後報來第33章 同仇敵愾應大敵第12章 觀前路蔡相憂心第15章 貪得無厭成禍因第19章 千金公主齊溜號第1章 渾水摸魚本常事第3章 飛黃騰達會有時第23章 斂鋒芒胡氏交心第16章 初次交鋒第24章 憂戰力君王震怒第16章 初次交鋒第35章 太后歸政第16章 面君王一唱一和第30章 宗汝霜盛年待起第35章 太后歸政第14章 敲山震虎暗立威第30章 宗汝霜盛年待起第15章 人心叵測更幾時第38章 縱敗將女真求和第24章 訪蘇府三女巧遇
第22章 芙蓉帳暖度春宵第4章 爾虞我詐第15章 生來便是天驕子第26章 遼金間宋何偏綺第8章 略施小計懲衙內第25章 提婚事挺之出馬第5章 巧時機雙雄聚首第3章 錦繡帕內含玄機第16章 選遞補煞費苦心第5章 蔡元長笑看佳婿第10章 三英聚首圖大計第16章 燕小七單身歸來第14章 爲家書各具思量第32章 隱門弟子第40章 謝幕亦是開幕曲第38章 聞和親君臣色變第25章 出奇兵火燒宗水第13章 各路才俊齊聚首第24章 動情理父子釋嫌第31章 萬事俱備第33章 泱泱大國四方朝第37章 夏主低頭結和議第8章 略施小計懲衙內第36章 怒衝冠人死燈滅第20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38章 各奔前程第20章 慰皇后發落奸宦第10章 以牙還牙後報來第1章 爲固己引狼入室第38章 嫌隙言父子陌路第4章 除夕夜合家團圓第23章 高僧不耐苦修寂第7章 球社之爭第34章 負荊請罪第32章 所謂江湖第19章 臭味投沆瀣一氣第10章 官商際野第17章 會夏使毫不相讓第10章 病西施沉痾得解第30章 憂困境同舟共濟第33章 泱泱大國四方朝第27章 殺伐決斷第36章 一語驚人第22章 爲國祚后妃妥協第13章 此生但願天下寧第10章 爲贓物羣賊反目第3章 少年英傑人人愛第17章 觀戰事觸目驚心第25章 爲情郎以身涉險第3章 下青唐威凌諸羌第27章 百般籠絡第31章 李伯紀直言不諱第10章 尋藉口官家教子第16章 君臣閒來談家事第12章 東風漸起人心拂第30章 十萬大軍徵遼東第8章 初識童貫第7章 高伯章面授機宜第26章 衆環伺虎視眈眈第39章 天降麟兒曰鵬越第1章 一朝天子數朝臣第12章 東風漸起人心拂垂簾太后和影子皇帝第40章 臨行前夕第23章 斂鋒芒胡氏交心第21章 因龍裔波瀾暗涌第2章 兄弟自有手足情第21章 福寧殿痛陳利害第39章 公平交易第14章 通風報信第24章 摧眉折腰又何妨第14章 未雨綢繆嚴防範第2章 護犢切左右爲難第18章 一語不合動嗔心第14章 轉武階再試鋒芒第16章 大相國寺探虛實第14章 通風報信第31章 清朝堂雷霆霹靂第40章 溘然長辭第12章 謀伐宋遼夏聯手第10章 以牙還牙後報來第33章 同仇敵愾應大敵第12章 觀前路蔡相憂心第15章 貪得無厭成禍因第19章 千金公主齊溜號第1章 渾水摸魚本常事第3章 飛黃騰達會有時第23章 斂鋒芒胡氏交心第16章 初次交鋒第24章 憂戰力君王震怒第16章 初次交鋒第35章 太后歸政第16章 面君王一唱一和第30章 宗汝霜盛年待起第35章 太后歸政第14章 敲山震虎暗立威第30章 宗汝霜盛年待起第15章 人心叵測更幾時第38章 縱敗將女真求和第24章 訪蘇府三女巧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