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遼宋宰相相對坐

不知是無意爲之還是故意設計,總而言之,整個大宋朝廷一陣忙碌下來,冊立皇太子的典禮和天子納妃禮之間只隔了區區三日。由於只是納妃而不是立後,因此諸般儀制被殺減了不少,其實按照一般的規矩,立妃不過是頒下金冊金寶,哪有那許多的排場。也只是因爲耶律燕畢竟是遼國慶安大長公主,這規模方纔龐大一些罷了。

但是,有了冊立皇太子時祭告天地以及祖廟的盛大排場來,納妃根本算不了什麼。一個是天子官家的妃嬪,一個是異日的天子,孰輕孰重一看便知,就連受邀前去觀禮的遼國南府宰相張琳,在看了一堆繁複的禮節之後,都忍不住大爲驚歎——遼國漢化已深,但是,中原卻畢竟是大部分漢人承認的正統。即使是他這個從小在北地長大的漢人,此時也不得不在心裡承認,兩相一比較,遼國那些禮儀規矩便相形見拙。

心中這麼想,但張琳嘴上自然不會承認,在大宋官員面前,他甚至還刻意擺出了一幅淡然處之的架勢。寧爲雞頭,不爲鳳尾,他乃是大遼宰相,即使如今大遼岌岌可危,也總比放棄家國投靠大宋來得體面,況且,他的年齡已經大了。只是,如今卻不得不爲家人稍作考慮,交好大宋臣子也是應當的。

正因爲如此,在耶律燕被冊封爲貴妃的第二日,他便接受了幾個大宋官員的邀請,在遇仙正店飲宴′然菜色琳琅滿目,美酒醇香美女彈唱,無奈在座衆人的心思都不在此,因此不說是味同嚼蠟,但究竟有多美味,卻是沒有多少人能夠體會得出來。

這種場合,蔡京高俅等人當然不會出面,出席的除了張琳的老相識何執中之外。便是樞密副使侯蒙。兩人俱是坐了主席,還有幾個低品官員從旁作陪,一邊聊着一些風花雪月的俗事,一邊議論着各地風光。

由於雙方閉口不談國事,因此氣氛也逐漸輕鬆了下來,不似起先那麼僵硬。

然而,酒過三巡,何執中終於漫不經心地丟出了一句話:“張大人乃是遼國重臣。不知道如今家中子侄輩是否已經出仕?”

張琳聞言心中大跳,連忙用一杯酒壓住了臉上情緒,隨後淡淡地一笑道:“兒孫自有兒孫福,他們的路自有他們去走,我卻是向來不干涉的。若是願意出仕,也得靠他們自己雙手去搏一個功名,若是不願,將來也就是做一個富家翁罷了!”

“國難當頭,恐怕到時就是欲求富家翁也不可得!”

冷不丁聽到這個聲音,別說張琳。就是何執中也是勃然色變←擡頭望去。見是一個下面作陪的樞密院副承旨,當下便厲聲斥道:“不得胡言,我看你是酒醉了。來人,帶他下去好好醒醒酒!”

那年輕官員往日在樞密院看多了戰況,心底對遼國多了不少輕視,此時趁着酒醉吐了真言,原本只是想刺張琳一下,想不到竟惹怒了何執中,也不禁有些後悔。見何執中叱喝,他連忙趁勢搖搖晃晃地站了起來,在兩個夥計地攙扶下,裝作大醉的樣子朝外面走去。只是經過這麼一遭。原先好不容易融洽起來的氣氛又顯得有些沉悶。

張琳面色鐵青地坐在那裡,捏着酒杯的手忍不住微微顫抖。剛剛那年輕官員的話未留一點情面,言談之間,彷彿遼國必敗無疑,這怎能不讓他心中大怒?可是,前方戰況確實不佳,壓上去的兵員越來越多,動用的物資越來越大,誰知己方損兵折將不說。對方非但沒有被壓垮,反而似乎還強大了些許,此消彼長,難不成大遼真的要覆滅於區區女真蠻子之手?

他仰頭灌下一杯酒,面色很快恢復了平靜,彷彿沒事人似地和何執中談笑風生。見此情景,何執中也不由暗自佩服其養氣功夫,自然是頻頻執壺相勸,卻矢口不提剛剛的話。足足兩個時辰之後,這一場聚宴方纔結束,那遇仙正店的掌櫃親自上來謝了,這才命一干夥計將衆人送出了門。

一出大門,被中秋的冷風一吹,張琳覺得頭腦清醒了一些。馬上又是天寧節了,他既然來了,就有必要抓住這個機會,否則,只要前方再亂,區區一次聯姻恐怕也難以絆住大宋的腳步。再者,南京道耶律淳蠢蠢欲動,倘若事機有變,難說他不會採取什麼行動。到了那時,幅員遼闊的大遼轉瞬就會四分五裂,到了那時,只怕是會任人宰割。

何執中見張琳站在那裡呆呆出神,便在其身後駐足了一會。對於張琳的漢學,他心中頗爲佩服,而宋遼兩國雖然在潛意識中互相視爲敵人,但是在外交上卻一向禮數周到,所以對於那些遼國漢官,宋國一向都保持着相當的禮遇。在這種危機關頭,張琳這個南府宰相還能鎮定若此,着實不太容易。

沉思片刻,他便舉步上前道:“張大人,如今遼軍困於東京道不能動彈,倘若他日有什麼危急之處,我大宋定會按照約定鼎力相助。不過,女真跳樑小醜,只怕也是蹦醚不了多久,張大人無需如此擔憂。”

跳樑小醜?張琳心中冷笑連連,口中卻連聲稱是,和何執中又聊了幾句之後,他便拱拱手,在幾個隨從的簇擁下上了馬車,不一會兒便消失在了街頭盡處。

此時,何執中身後方纔閃出一個家人,低聲問道:“相公,是回府還是……”

“去蔡相公的府上!”何執中**地扔下一句話,心中仍在盤算着早先和政事堂其他人地商議結果。從河北送來地消息看,邊防已經開始整備,但要真正打造一條堅固的防線,時間至少需要一年。這一次整備邊防動用了大批廂軍以及錢糧,乃是朝廷這幾年在北面投入最大的一次。只希望西北能夠儘快平定下來,否則恐怕會後繼乏力。

他地馬車一到蔡府,便有家人匆匆迎上,問安之後便悄聲稟報道:

“何相公,相爺在書房等你,高相公和阮相公侯大人也都到了。”

“嗯?”何執中頗爲詫異,高俅阮大猷到蔡京這裡議事很自然,可是侯蒙過來幹什麼?如今政事堂四人在處理事務上已經頗有默契,而侯蒙雖然看似有異日入政事堂的可能,畢竟還不能算是和他們一條心,再說了,剛剛招待張琳的時候,侯蒙並未有什麼表現,莫非此來還有其他用意?

帶着心中這股疑惑,他只是微微點頭便熟門熟路地穿過幾個院子,還沒進書房,他便聽到了一個聲音:“所以說,遼國如今色厲內荏的態勢已經相當明顯,說明前線戰事絕對不容樂觀。在積極防禦的同時,我朝也應該做好進兵的準備!”

他聽出那是阮大猷的聲音,推門進去便笑道:“老阮,不愧是老而彌堅啊,這麼快就想從防禦轉爲進攻了?”

一掃房間中衆人,他的面上不禁露出了一絲詫異。原來,除了剛纔蔡府家人提到的那幾個人之外,蔡京身後赫然站着蔡攸。一想到往日聽到的種種傳聞,他地心中立刻有了數,看來,蔡京確實正在刻意栽培這個兒子。只是,大宋雖然曾經有韓琦和韓忠彥這一對父子宰相,但是比起政治才幹來,韓忠彥不如韓琦遠矣。而蔡攸興許在權術上能夠及得上父親,但在才具上也絕對遠遠不及。

話雖如此,他卻沒有隻言片語相問,而是和衆人打了個招呼,在自己的位子上坐了下來,而剛剛打開的那扇門則早有知機的家人悄然掩上。

阮大猷見是何執中進來,也不由得笑了:“我只是說說而已,哪裡就已經是準話,這不是大家在商議麼?謎聖上文德殿常朝之後,還要召見我們這些人。若是一點應對沒有,到了那時恐怕是說不出什麼所以然來。”“不錯。”蔡京微微頷首,也順勢站了起來,“遼國此次舉動頗大,雖然如今是他們勢弱我們勢強,但是,我國也不能一點反應都沒有。伯通,剛剛伯章又提出,若是有機緣,他有意出使遼國,你對此怎麼看?”

何執中聞言大吃一驚,忍不住朝高俅臉上上下打量了一番,見其不像開玩笑,他只得低頭思量了開來。若是換在一年前,他當然是要反對的,只是在遼國蘭陵郡王耶律餘睹和南府宰相張琳先後使宋的時刻,大宋派一個宰相出去,只怕也不是什麼丟臉的事,反而能夠更保誠意。只是,大宋如今可以算是周旋於遼金之中,倘若消息傳到金國,只怕……

一剎那間,他的腦際閃過了先前蔡京說過的一句話,頓時豁然開朗←掃了在座其他人一眼,突然笑道:“這麼說來,元長和伯章是準備做出姿態給別人看?”

聽見這句話,高俅撫掌嘆道:“伯通雖來得晚了,但卻什麼都猜中了。自從吳乞買出使我大宋之後,金國便再也沒有派人來過,中間必有蹊蹺。須知金主阿骨打對我大宋有所提防,聞知遼國這樣大地舉動,決不會如此怠慢,所以我們可以斷定,金國之中也許出現了什麼變故。若是有確切的消息,到時再放出大宋宰相出使遼國的消息,對方有何反應便很值得期待了!”

此話一出,房中頓時響起了一陣參差不齊的驚歎聲。尤其是侯蒙臉色數變,最後方纔頷首點頭,心中卻是說不出的感慨。

第15章 人心叵測更幾時第6章 各逞機心爭鬥忙第21章 舊主逝女真建國第6章 堅冰漸融端倪現第36章 宮中私語第24章 長訌後浪推前浪第38章 嫌隙言父子陌路第14章 守株待兔擒正着第32章 黎陽盜禍緣何起第25章 計前途謀動險棋第19章 處心積慮圖上進第10章 爲爭位各展身手第34章 尚主乃是家門幸第12章 諸般大戲齊登場第18章 名將油盡燈枯時第14章 爲家書各具思量第24章 血肉之軀困堅城第9章 議將來兩兩交心第26章 西寧州風雲又起第29章 揚帆出海第1章 兩相爭鬥終有時第9章 仇人相見不眼紅第2章 姚家有子箭穿楊第7章 誰家鋒芒蓋全場第40章 得家書兩女定策第16章 雷霆大怒重發落第18章 舊話重提第1章 動盪起波瀾無邊第12章 忌立場重臣心疑第3章 下青唐威凌諸羌第28章 說權相少蘊復出第31章 反目成仇第36章 通訊息英娘求援第26章 禁宮火起第32章 盛勢出巡第28章 訪高相太子露怯第7章 王府密謀第5章 樑上君子何處來第4章 緊鑼密鼓第8章 聞捷報隱跡面聖第16章 佳兒佳婦佳偶成第6章 笑談中風捲殘雲第6章 查弊政文武合力第5章 貴公子北上成都第40章 塵埃落定第36章 一語驚人第2章 貴婦雲集閒話多第21章 動色心圖謀不軌第32章 隱門弟子第35章 一箭雙鵰巧設局第20章 鐵冠真人唐子霞第30章 八方風雨齊匯聚第36章 忖得失童貫棄子第15章 閹宦手段第21章 腰纏百萬海外歸第36章 一語驚人第6章 各逞機心爭鬥忙第11章 瞞天過海設妙計第6章 蘇子由千里回京第17章 會夏使毫不相讓第8章 文武兼行治國道第2章 兄弟自有手足情第17章 風雲突變第26章 度帝心謀傾首相第37章 獲賊首塵埃落定第35章 太后歸政第7章 球社之爭第32章 游上海兄友弟恭第6章 朝廷猶重軍武事第6章 蘇子由千里回京第5章 明升暗降手段高第40章 塵埃落定第5章 舊時袍澤再聚首第38章 已是大限將到時第27章 殺伐決斷第1章 川中馬幫太猖狂第25章 計前途謀動險棋第39章 隱瞞事實第21章 審時勢白玲用謀第12章 忌立場重臣心疑第12章 河北事即天下事第7章 誰家鋒芒蓋全場第7章 誰家鋒芒蓋全場第5章 巧時機雙雄聚首第10章 媒妁言狀元驚心第12章 幕後盟友第14章 將相相見談武事第28章 高嚴對酌謀靖國第26章 抽絲剝繭見真章第10章 青雲亦需借好風第20章 定立新君第39章 棄興州敗走西北第4章 會羌酋夏主定策第18章 御前交鋒第16章 佳兒佳婦佳偶成第26章 遼金間宋何偏綺第40章 爲招納紛爭再起第36章 辨奇石料露崢嶸第27章 屈豪家鋒芒初露第4章 權相亦有憂心事
第15章 人心叵測更幾時第6章 各逞機心爭鬥忙第21章 舊主逝女真建國第6章 堅冰漸融端倪現第36章 宮中私語第24章 長訌後浪推前浪第38章 嫌隙言父子陌路第14章 守株待兔擒正着第32章 黎陽盜禍緣何起第25章 計前途謀動險棋第19章 處心積慮圖上進第10章 爲爭位各展身手第34章 尚主乃是家門幸第12章 諸般大戲齊登場第18章 名將油盡燈枯時第14章 爲家書各具思量第24章 血肉之軀困堅城第9章 議將來兩兩交心第26章 西寧州風雲又起第29章 揚帆出海第1章 兩相爭鬥終有時第9章 仇人相見不眼紅第2章 姚家有子箭穿楊第7章 誰家鋒芒蓋全場第40章 得家書兩女定策第16章 雷霆大怒重發落第18章 舊話重提第1章 動盪起波瀾無邊第12章 忌立場重臣心疑第3章 下青唐威凌諸羌第28章 說權相少蘊復出第31章 反目成仇第36章 通訊息英娘求援第26章 禁宮火起第32章 盛勢出巡第28章 訪高相太子露怯第7章 王府密謀第5章 樑上君子何處來第4章 緊鑼密鼓第8章 聞捷報隱跡面聖第16章 佳兒佳婦佳偶成第6章 笑談中風捲殘雲第6章 查弊政文武合力第5章 貴公子北上成都第40章 塵埃落定第36章 一語驚人第2章 貴婦雲集閒話多第21章 動色心圖謀不軌第32章 隱門弟子第35章 一箭雙鵰巧設局第20章 鐵冠真人唐子霞第30章 八方風雨齊匯聚第36章 忖得失童貫棄子第15章 閹宦手段第21章 腰纏百萬海外歸第36章 一語驚人第6章 各逞機心爭鬥忙第11章 瞞天過海設妙計第6章 蘇子由千里回京第17章 會夏使毫不相讓第8章 文武兼行治國道第2章 兄弟自有手足情第17章 風雲突變第26章 度帝心謀傾首相第37章 獲賊首塵埃落定第35章 太后歸政第7章 球社之爭第32章 游上海兄友弟恭第6章 朝廷猶重軍武事第6章 蘇子由千里回京第5章 明升暗降手段高第40章 塵埃落定第5章 舊時袍澤再聚首第38章 已是大限將到時第27章 殺伐決斷第1章 川中馬幫太猖狂第25章 計前途謀動險棋第39章 隱瞞事實第21章 審時勢白玲用謀第12章 忌立場重臣心疑第12章 河北事即天下事第7章 誰家鋒芒蓋全場第7章 誰家鋒芒蓋全場第5章 巧時機雙雄聚首第10章 媒妁言狀元驚心第12章 幕後盟友第14章 將相相見談武事第28章 高嚴對酌謀靖國第26章 抽絲剝繭見真章第10章 青雲亦需借好風第20章 定立新君第39章 棄興州敗走西北第4章 會羌酋夏主定策第18章 御前交鋒第16章 佳兒佳婦佳偶成第26章 遼金間宋何偏綺第40章 爲招納紛爭再起第36章 辨奇石料露崢嶸第27章 屈豪家鋒芒初露第4章 權相亦有憂心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