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因別情婚事生波

自從趙挺之拜相,趙府便幾乎日日門庭若市,車馬絡繹不絕。這幾天中,趙挺之的長子和次子也相繼護着大隊家眷抵達了京城,這頓時讓趙府上下更加熱鬧了起來。等到全家上下安頓完畢之後,趙挺之便將三個兒子全都叫到了書房。

對於三個兒子,趙挺之一向管教極其嚴厲,當初他任副相的時候,便一直不允許他們交結外官,以免惹禍上身。如今他升任宰相,更是不想在這一點上被別人抓住把柄。

“如今不比往日,你們在外面都要謹言慎行,別讓別人笑話我趙家沒有家教!”趙挺之掃視着面前的三個兒子,心中很有些欣慰。不管怎麼樣,和蔡京的四個兒子相比,他這三個兒子至少都肯讀書願意上進,雖然沒有一個能夠謀得一個進士出身,但是,只要真的有才學,他日靠蔭補入官,也能夠有所建樹。”總而言之,若是我不在家裡,你們接待官員的時候要把握分寸,別貿然答應不可能做到的事,明白了麼?”

“是,爹爹!”

趙挺之滿意地點了點頭,隨手示意老大和老二出去,卻獨獨留下了幼子趙明誠。”明誠,我聽說你這些天一直和那些太學生混在一起,還動不動對朝政發表評論,這是怎麼回事?”

發覺父親的語調似乎有些嚴厲,趙明誠頓時心中一慌,但仍舊強自鎮定地答道:“爹爹,那都是我當初在太學中結交的好友。如今爹爹拜相,他們都指望你能夠重定朝局。一掃奸佞之風,我也不敢指斥朝政,只是有時附和他們幾句罷了!”

“你太不懂事了!”趙挺之恨鐵不成鋼地望着這個一向寵愛的幼子。見其依舊是一幅茫然無措地表情,一時更感痛心疾首。”誰都知道,朝中清議與其說在於臺諫,不如說是在於那些太學生。他們自詡一心爲國耿直敢言,卻不知道一個不好就會被人利用,而你這個宰相公子居然還對此懵懵懂懂!你知不知道。如果有心人給你們安一個指斥朝政的罪名,你讓我這個作父親的如何自處?”

“可是爹爹,你如今既然已經拜相,怎能對朝堂不加整頓?蔡元長任用私人擅權誤國,這都是鐵板釘釘地事實。倘若不先剪除其黨羽,爹爹豈不是處處掣肘難以行事?”趙明誠見父親訓斥的語氣越來越重,漸漸有些不服氣,“我在太學之中小有聲名,正好可以藉助他們來爲父親出力,再者。我朝從來不因言罪人,何來指斥之名?”

“你……你真是氣死我了!”趙挺之氣急敗壞地罵了一句,而後不覺跌坐在了椅子上。好半晌才擡頭斥道,“你說朝廷不因言罪人?那麼,當初鄒浩等人是爲什麼被貶謫出京地?朝廷確實寬縱士大夫,但是。縱使寬縱也還有限度!如今蔡元長的黨羽確實遍佈朝堂,但是,聖上尚且沒有一舉剪除的打算,我又在聖上面前做出了大公無私的表示,憑什麼去清理他們?難道,你真的認爲你爹爹地相位很穩麼?”

趙明誠生來純孝,對父親的話也幾乎是言聽計從毫無違逆,此刻聽父親如此說,頓時大驚失色。他詩文頗有成就,因而心氣頗高,但於政治上畢竟目光有限,此時細細一琢磨卻依舊不得章法,思來想去只得開口問道:“爹爹,你這話是什麼意思?”

聽到兒子如此問,趙挺之頓時有一種意興闌珊的感覺。這種隱秘的事情若是不能自己體會,又哪裡是一兩句話就能夠解釋清楚的,看來,自己這三個兒子,竟沒有一個是政治上的材料,要想在仕途上有所進益竟是難上加難。想到這裡,他也無心在這個問題上再作糾纏。

“總而言之,你以後可以和那些太學生會文,但記住少談政事!若有相得的或是才學出衆的,你不妨記下來告訴我,我可以向聖上推薦,但切忌把那些口無遮攔的引過來!”見兒子似乎被剛纔那句話鎮住了,他的口氣又軟了下來,“對了,你這兩天去看過清照麼?你們地婚事也拖得夠久了,倘若再不成事,恐怕要招人笑話。”

提到李清照,趙明誠的臉上突然又露出了幾分尷尬,偷眼瞄了父親一眼方纔囁嚅道:“我前幾日便去過她那裡,可是她卻閉門不見,說是父親未歸不能做主。”

“清照什麼時候變得這麼拘於禮法了?”趙挺之眉頭一皺,頓時大有疑惑。要知道,李格非向來對兒子女兒一視同仁,不僅教導女兒詩書之道,而且從來不忌讓李清照表露才學,甚至趙明誠和李清照頻頻相見也從不制止。如今兩家正要完婚的時候,李清照突然避而不見,這又是怎麼一回事?他不經意地瞥見臉色略顯古怪地兒子,心中頓時一動,“莫非是你從成都府帶回來那個女子的事被她知道了?”

見父親一言戳傳,趙明誠更是覺得狼狽:“我也不知道她是如何得到消息的,只不過,我們倆的婚期因各種緣故足足拖延了四五年,我那只是……再說,我對她地感情從未變過,更不曾做出對不起她的事。她怎麼能夠聽信傳言計較這些?”

趙挺之的臉色頓時更加陰沉了,他和李格非本是多年舊交,所以纔會很早就允了這樁婚事,一來是門當戶對,二來兩家的孩子都是志同道合,也不虞婚後小兩口會有什麼矛盾。即便他後來和李格非政見有別而漸漸疏遠,兩家孩子的往來卻始終沒有斷過,誰想到,那件事居然會傳入李清照的耳中!

若是往常也就罷了,可偏偏被閒置了好幾年的李格非重新得到重用,如今提點河北刑獄,聽說是政聲卓著,他正好可趁着此次婚事的機會重新彌補當年的疏遠,誰知竟有這樣的變故。這個時候,他只得暗自埋怨李格非將女兒寵壞了,但明面上卻只得歸咎於自己的兒子。

“清照一向知書達理,這種事情原本就是你不對!”

和唐代一樣,大宋士大夫往往是姬妾衆多,而且往往越是文采風流,家裡的姬妾就越多,似歐陽修蘇軾等人就全都是風流倜儻的性子。

當然文如其人,像王安石司馬光就只娶了一妻,所以這也並非能夠一概,而論。而趙挺之自己則是隻有兩個侍妾,家風也一向極爲嚴謹。

“若非你娘那時候護着,我怎麼也不會允你把小宛帶回來!既然清照不樂意,你就給那個女人一些錢,打發她走了便是!”

趙明誠聞言勃然色變:“爹,你怎麼能夠如此不近情理,小宛出身清白,雖然家境貧寒了些,但也一樣知書達理。若非她當日相救,我那一次興許就送命了!”

“若不是因爲她對你有恩,我怎會允你接她回來?”趙挺之見兒子如此不懂事,更是覺得腦袋一陣陣發脹,“可是,有恩並不意味着有情,若不是你按捺不住自己的感情,竟忘記了自己有婚約在身,怎麼會有現在這種事?你別忘了,清照的父親李文叔一向對你愛重有加,如今你又如何面對他?”

“我……”趙明誠自知心中有愧,一時竟不知道如何辯解,臉上更是青一陣紅一陣。他之所以會將小宛帶回來,原因不僅在於她的溫婉可人善解人意,從更深層次來說,還是因爲懂得詩文的小宛處處對他的作品大加稱讚。

儘管論氣質,論出身,論才華,小宛沒有任何一點及得上李清照,但是,和她在一起的時候,他絲毫不用顧忌,也不會感到任何壓力,而李清照的光彩實在是太奪目了。僅僅是那令所有名家爲之嘆服的詩詞,他便只能望其項背而不可追。所以說,儘管他對李清照依舊是情根深種,但是,讓他爲此將小宛趕走卻是萬萬不可能的。

趙挺之見兒子沉默不語,怎麼會猜不出他的心意,因此最終只得無可奈何地說道:“這樣吧,我找一天去看看清照,順便勸她幾句。總而言之,婚約仍在,她不過是使使小性子,不會太出格的。”

“多謝爹爹!”趙明誠心頭大石落地,大喜過望地躬身道謝,擡頭見父親無話便連忙出了書房。在他根深蒂固的心理中,只要父親出馬,婚事自然是水到渠成。

書房之中,趙挺之卻是另一幅表情。他倒不是在乎李清照這個準媳婦的態度,而是在乎李格非對此的看法。李格非自己就從未納妾,而且一向看好李清照和趙明誠的婚約,倘若這一次李清照的做法得到了乃父的默許,那就有些糟糕了。從根本來說,趙佶起用蘇轍便是給了新黨一個重重的警告,讓李格非這樣一個忠直的人執掌河北刑獄也是如此。如今他立足未穩之際,別說大力打壓舊黨,恐怕還要刻意拉攏才行。

“人說是爲相之道如臨深淵如履薄冰,誠然一點不假!蔡京高俅,他們究竟在打什麼主意?”他緩緩搖了搖頭,將已經寫好的信箋封入了封套之中,然後提筆端端正正地寫了五個大字——李文叔親啓。)

第28章 諸臺諫心繫同僚第25章 鬧劇連連第11章 分而化之第10章 一網打盡第7章 狂風驟雨第2章 遵聖意悍將回京第17章 童言無忌驚全場第26章 遼金間宋何偏綺第30章 師生之誼第25章 防星變未雨綢繆第30章 憂困境同舟共濟第5章 祝融災肆虐禁中第28章 軟硬兼施收人心第20章 賀婚事天子降恩第36章 正是出遊好時節第18章 喬遷之議第25章 計前途謀動險棋第39章 春花秋月第31章 半推半就僞投誠第26章 爲前途卑躬屈膝第2章 相見時難第6章 高府夜話第12章 東風漸起人心拂第21章 舊主逝女真建國第15章 冰凍三尺非驟寒第20章 賀婚事天子降恩第36章 談將帥痛陳時弊第17章 因別情婚事生波第12章 應邀約高俅承情第34章 精兵直擊搗黃龍第25章 未雨綢繆設前計第14章 重若千鈞第29章 面聖駕王厚安心第11章 美人一粲傾城郭第14章 殿中召見有深意第20章 賀婚事天子降恩第40章 自古沙場埋忠骨第21章 句句問心解籤人第8章 往事成灰第29章 面聖駕王厚安心第5章 巧時機雙雄聚首第38章 各奔前程第14章 夏遼各有不解情第11章 幕後手漸露端倪第9章 揣心思狀元得意第10章 三英聚首圖大計第35章 見遺稿睹物思人第16章 懲治惡奴第23章 人才基礎第9章 風波再起第24章 摧眉折腰又何妨第17章 風雲突變第13章 借外力胸有成竹第8章 巧手羹湯暖人心第26章 度帝心謀傾首相第23章 兩後臨朝天下震第10章 爲爭位各展身手第16章 懲治惡奴第24章 巧言令色第26章 驚聞隱情第4章 人生難得幾回搏第37章 爲夫郎自作主張第18章 舊話重提第19章 謀西北驅狼吞虎第21章 舊主逝女真建國第4章 觀互搏巧言激將第14章 小王駙馬第22章 曾布回朝第21章 腰纏百萬海外歸第30章 宗汝霜盛年待起第32章 弱質女流撐殘局第15章 渝州城風雲際會第18章 假道士有真本領第30章 人生自古誰無死第16章 燕小七單身歸來第5章 賀升遷雄心萬丈第19章 又見金盒第1章 樂極生悲第14章 未雨綢繆嚴防範第10章 青雲亦需借好風第19章 禍水東引第11章 姻緣天定佳偶成第19章 因勢利導造僞證第15章 細謀劃聯手製敵第26章 賜烈馬天子尚武第29章 爲伐夏再起爭端第32章 黎陽盜禍緣何起第21章 靖內外疑雲迭出第12章 捉襟見肘第11章 分而化之第9章 人面獸心第25章 狹路相逢智者勝第17章 師徒重聚忙密商第18章 一朝風水輪流轉第35章 爲明志試探兄弟第35章 蔡學士語訓長子第22章 權利弊衆家俯首第38章 各奔前程第24章 聞絃歌不知雅意
第28章 諸臺諫心繫同僚第25章 鬧劇連連第11章 分而化之第10章 一網打盡第7章 狂風驟雨第2章 遵聖意悍將回京第17章 童言無忌驚全場第26章 遼金間宋何偏綺第30章 師生之誼第25章 防星變未雨綢繆第30章 憂困境同舟共濟第5章 祝融災肆虐禁中第28章 軟硬兼施收人心第20章 賀婚事天子降恩第36章 正是出遊好時節第18章 喬遷之議第25章 計前途謀動險棋第39章 春花秋月第31章 半推半就僞投誠第26章 爲前途卑躬屈膝第2章 相見時難第6章 高府夜話第12章 東風漸起人心拂第21章 舊主逝女真建國第15章 冰凍三尺非驟寒第20章 賀婚事天子降恩第36章 談將帥痛陳時弊第17章 因別情婚事生波第12章 應邀約高俅承情第34章 精兵直擊搗黃龍第25章 未雨綢繆設前計第14章 重若千鈞第29章 面聖駕王厚安心第11章 美人一粲傾城郭第14章 殿中召見有深意第20章 賀婚事天子降恩第40章 自古沙場埋忠骨第21章 句句問心解籤人第8章 往事成灰第29章 面聖駕王厚安心第5章 巧時機雙雄聚首第38章 各奔前程第14章 夏遼各有不解情第11章 幕後手漸露端倪第9章 揣心思狀元得意第10章 三英聚首圖大計第35章 見遺稿睹物思人第16章 懲治惡奴第23章 人才基礎第9章 風波再起第24章 摧眉折腰又何妨第17章 風雲突變第13章 借外力胸有成竹第8章 巧手羹湯暖人心第26章 度帝心謀傾首相第23章 兩後臨朝天下震第10章 爲爭位各展身手第16章 懲治惡奴第24章 巧言令色第26章 驚聞隱情第4章 人生難得幾回搏第37章 爲夫郎自作主張第18章 舊話重提第19章 謀西北驅狼吞虎第21章 舊主逝女真建國第4章 觀互搏巧言激將第14章 小王駙馬第22章 曾布回朝第21章 腰纏百萬海外歸第30章 宗汝霜盛年待起第32章 弱質女流撐殘局第15章 渝州城風雲際會第18章 假道士有真本領第30章 人生自古誰無死第16章 燕小七單身歸來第5章 賀升遷雄心萬丈第19章 又見金盒第1章 樂極生悲第14章 未雨綢繆嚴防範第10章 青雲亦需借好風第19章 禍水東引第11章 姻緣天定佳偶成第19章 因勢利導造僞證第15章 細謀劃聯手製敵第26章 賜烈馬天子尚武第29章 爲伐夏再起爭端第32章 黎陽盜禍緣何起第21章 靖內外疑雲迭出第12章 捉襟見肘第11章 分而化之第9章 人面獸心第25章 狹路相逢智者勝第17章 師徒重聚忙密商第18章 一朝風水輪流轉第35章 爲明志試探兄弟第35章 蔡學士語訓長子第22章 權利弊衆家俯首第38章 各奔前程第24章 聞絃歌不知雅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