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章的格式出了些問題,出現了很多重複章節,影響了閱讀,我已經重新修改了,請大家見諒。)
太后身邊的夕顏**兩位姑姑是最先到的,同時帶來了太后娘娘的懿旨,着樑貴妃將金冊送至劉晴的長信殿,又叫夕顏**將劉晴帶到太后的永壽宮,命其餘人都散了去。
這就是說封嬪禮已成,是不會再改期重來了,可是卻沒有按規定讓劉晴接受宮中嬪一下衆人的跪拜,也未受訓,那麼這所謂的封嬪禮,就有些名不正言不順了,一反太后往常對劉晴的看重,宮裡衆人一時都猜不透太后的心思究竟如何。劉晴被秦諼牽着帶出了棲鸞殿,接受了懿旨,便隨兩位姑姑去了太**裡。
秦諼看着劉晴有些低落的背影,心裡莫名升起來一種擔憂,她隱隱的預感這件事情並不是僅僅爲了毀去一個封嬪禮,只怕還有別的計較在裡面,只是主使者究竟有什麼謀劃,暫時還難以揣測清楚,一時間永和宮的人也都散盡了,秦諼也正打算回殿,忽然看到樑貴妃養的那隻叫做莫離的貓,在四處不知嗅着什麼,不停地低聲叫喚着。秦諼看見心裡一動,腳步便跟了上去。
此時樑貴妃也覺得疲倦不堪,回宮裡歇息了,秦諼跟着莫離在花園來回踱步,莫離努力使勁嗅着,最後停在了花園土壤的一處新翻開的土壤,不停地打圈來回轉着,再不肯離開。
秦諼心裡疑惑萬分,看周圍也沒人注意到自己,索性在那裡蹲下了,拿了一根樹枝輕輕翻動了下那片土,隨即一股微微腐爛的味道幾乎不被察覺的飄進了秦諼鼻孔,秦諼心裡疑惑更盛,仔細的用樹枝撥拉着看裡面是不是有東西,可惜令秦諼失望的是那片土壤下什麼東西也沒有。
可那股氣味還是在秦諼敏銳的嗅覺下被發現了,在這個還隱約能聞到鳥糞味道的永和宮,這縷氣味顯得十分不易被察覺,但絕對不是尋常味道,頓時心生疑惑:好端端的泥土,卻是新翻的,這已經過了鬆土的季節。其次,怎麼會有這種味道?秦諼覺得十分的不尋常。
可是眼看什麼都找不到,忙活了半天,又唯恐其他人起疑,秦諼站起了身子,打算離去,準備回殿裡再細細琢磨,腦海中突然一亮,聯想到了什麼,大膽猜測着:怪異的味道、烏鴉羣、劉晴的冊封禮……果然!是有人在冊封禮上動了手腳,事有反常即是妖,之前這泥土裡面埋的就是‘妖’,引來烏鴉的也許便是這個東西,可惜雖然想通了一點,卻無奈東西早已被清理了,找不出證物來佐證自己猜測,東西是什麼時候不見的?
秦諼往棲鸞殿走着,腦海裡仍舊繼續聯想下去,鴉羣過後,宮裡亂作一團,自己也驚慌失措了一段時辰,沒有注意到其他人的舉動,可是這一段時間極短,應該是不夠別人將東西清理乾淨,然後呢,自己帶劉晴回了棲鸞殿,這段時間也有可能發生什麼,自己的疏漏太多!還有侍衛,想到侍衛,秦諼又忽然想起侍衛所距離永和宮距離是很遠的,怎麼會比那些粗使的小太監來的還快?如果真是侍衛所的人動的手腳,那麼的確是有時間清理了這些證物。
想出了頭緒後,秦諼便回殿裡喚來了常喜和李輝,絲毫沒有察覺永和宮主殿那裡守在門口的王恩公公向秦諼的方向投去了狐疑的一瞥。
李輝常喜平日極少被秦諼喚進大殿,這次看主子臉色有些陰鬱且鄭重其事的將自己叫進大殿,內心都有些忐忑,尤其是常喜,神色頗爲緊張禁不住左右顧盼,生怕秦諼發覺了自己平日向樑貴妃打小報告的舉動。
秦諼心細,自然注意到了常喜的緊張,面上不動聲色道:“昨日上午我去了麒趾宮,你們一直在殿外伺候着,可有注意到永和宮來了什麼外人?”
常喜忙笑道:“奴才一直守在殿外,打掃清理不敢偷懶,沒有發現永和宮來了什麼外人。”
李輝在一旁皺皺眉頭,常喜一貫是好偷懶的,許多活計都留給自己去,這會倒是愛來邀功,只是主子的問題來的奇怪,一定是事出有因,想着,斟酌的也開口了:“回主子,奴才雖然在殿外,但是忙亂中難免有疏忽的,還真是沒注意到有外客來訪,不過,上午是來了幾個小太監,好像是得了吩咐進來的,似乎是去給花園施肥又換了新鮮的花樹。”
秦諼聽了心裡一動,是太監?難道不該是侍衛麼?語氣盡力假裝無意道:“哦?這時候換花樹?那麼周圍可有人看着他們?”
李輝想了想,答道:“是有幾個人看着,不過後來就由着他們忙了,奴才也沒注意那麼許多。”
總算有些眉目在,秦諼皺着眉頭想了許久,又看看常喜李輝,這兩個人是樑貴妃遣來的,始終不能放心,如今看李輝說話倒是個有條理的,相反常喜則是一副奸猾模樣,讓人心生不喜。心裡評判着二人,表面沒露出心思,揮手讓他們下去了。
如鏡看到他們出去了,才倒了一杯水遞了過去,問道:“主子怎麼想起問他們事情,我看他們不像是爲小主打算的。”
秦諼笑笑:“這不是實在沒有旁人問了麼,看來以後殿裡確實需要個人在。”又看如花不在,問了問:“如花呢?”
如鏡答道:“如花又去內務府了,看能不能領來這月的月例,內務府總是拖沓着。”
秦諼聽了也不答話,內務府今天來忙着劉晴的事,哪裡還能面面俱到,顧及自己?費神想了這麼許多,理出了點點頭緒,秦諼不禁感到一陣睏倦,便去了裡間,除發卸簪,打算睡一會。
此時,劉晴也隨着杜若姑姑一路忐忑着到了永壽宮,想着自己今日怕是辜負了太后的一番苦心,待進去後看着上方那個衣着華貴的卻面目慈祥的老人,忍不住心一酸,眼眶裡委屈的淚水在打着轉,跪了下去:“臣妾見過太后娘娘。”
太后娘娘看到劉晴這般模樣,嘆了口氣,知道她極少受過這種委屈的,親自拉了她起來,“晴兒,來坐哀家身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