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提親

接下來就是大家喜聞樂見的環節了,吟詩作對。

對於很多年輕的姑娘來說,會作詩詞的才子比會打仗的武夫更加值得傾慕,姑娘們畢竟是溫柔的,喜歡才子多過喜歡武夫,當然,也不絕對,還是有喜歡武夫的姑娘的,只是稍微少那麼一些。

苟武雙看到衆人都看着自己,心中暗暗得意,朗聲說道:“今年的詩詞以端午爲題目,大家自由發揮,誰寫的最好的,我就給他特殊的獎勵,獎勵他一匹好馬。”

一匹好馬的價格大約在三十兩銀子左右,已經算是很昂貴的獎勵了,衆人都是躍躍欲試,希望拔得頭籌,特別是崔文龍,他對於劉宇的才子之名是不服氣的,總想自己能夠超過劉宇。

自然有僕人送上了文房四寶,衆人就在桌子旁邊開始了寫詩。

崔文龍寫的詩是:“碧艾香蒲處處忙。誰家兒共女,慶端陽。細纏五色臂絲長。空惆悵,誰復吊沅湘。往事莫論量。千年忠義氣,日星光。離騷讀罷總堪傷。無人解,樹轉午陰涼。”

這首詩寫的還是不錯的,能夠寫出小兒女的種種狀態,還寫出了詩人屈原的典故。

寫完這首詞的崔文龍十分自得,擡起頭環顧左右,神態頗爲驕傲。

當衆人站在旁邊看到崔文龍寫的詩詞的時候,心中都頗爲佩服,苟武雙說道:“這首詞不錯,算得上優秀了,依我看想要超過這首詞恐怕很是不容易啊!”

崔文龍聞言就笑了,他說道:“如果有人能夠超過我,我願意向他鞠躬致敬。”

周姑娘美目流轉,看向了劉宇,她微笑着說道:“也許只有劉公子才能夠寫出更好的詩詞了。”

崔文龍十分不服氣地看向了劉宇,他說道:“劉宇,你的 詩詞呢,讓我們鑑賞一下,看看你寫的詩詞如何?”

衆人的目光都落在了劉宇的身上,劉宇上前提筆寫下了一首詞:“輕汗微微透碧紈,明朝端午浴芳蘭。流香漲膩滿晴川。綵線輕纏紅玉臂,小符斜掛綠雲鬟。佳人相見一千年。”

衆人一看到這首詞,心中都是一驚,這首詞寫得太美了,完全就是將優美的詞句寫到了一起,真的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苟武雙略微吟誦了兩遍,然後長長嘆息一聲,他知道自己這輩子都寫不出這樣的詞了,他有些興致黯然地說道:“這首詞應該評爲今天的最佳。”

衆人紛紛點頭表示認可,就連崔文龍也不得不承認,這首詞寫得比自己的詞更好。

旁邊路家的歌姬也站在旁邊看這首詞,幾個歌姬嘗試着略微彈奏了一下琵琶等樂器,然後一個歌姬就唱了起來,婉轉的歌聲悠揚動聽,就像是從九天之上飄下來的天仙之樂,讓人聽了感覺十分悅耳動聽。

衆人沉浸在音樂之中,直到音樂結束,衆人才恍然回過神來,紛紛喝彩。

苟武雙說道:“今天的曲子真的是我聽過最好的,就連節度使、大將軍家裡的歌姬,雖然她們的技巧更高明一些,但是沒有好詩詞的助興,終究是少了幾分韻味。”

衆歌姬聽到了苟武雙的讚揚,心中十分高興,臉上笑顏如花。

“上酒菜,衆位請就座。”劉宇對旁邊早就等待已久的僕人說道。

僕人送上美酒佳餚,主菜就是糖醋里脊、清蒸排骨、醬爆豬心等,還有其他的配菜輔助,酒水是東南道最出名的醉八仙酒,一切都不惜工本,力爭做到最好。

衆人坐在圓桌旁邊一邊喝酒吃菜,一邊聽着歌姬們唱歌,真的是不亦快哉!

江風徐徐吹來,吹動歌姬們的彩色衣裙飛揚,歌姬們優美動人的舞姿在舒展開來,如玉一般的手臂在空中做出各種高難度的動作。

劉宇與同桌的周姑娘繼續攀談,說道自己的一些趣事,例如教小孩子們讀書的時候,小孩子們天真幼稚的問題,引得周姑娘不斷微笑。

周姑娘長得一張橢圓形的鵝蛋臉,膚色白皙光潔,一對大眼睛閃爍着明亮的光芒,彷彿春天的江水那樣溫柔,她的身材是纖細有致的,曲線優美動人。

看着這樣的周姑娘,劉宇心中十分滿意。

旁邊周玉行看着兩個人說笑,心中也是十分的滿意,雖然劉宇並非官吏,沒有權勢,但是劉宇擁有強大的武力,還有富足的產業,足以保證周姑娘衣食無憂,生活幸福,所以,周玉行對於劉宇這個女婿是滿意的。

宴會就在一片熱鬧祥和的氣氛之中結束了,衆人酒足飯飽,紛紛起身告辭離開,劉宇將衆人送走之後,才帶着袁福天回去了。

第二天,劉宇就擺脫袁福天當媒人去向周玉行提親,希望迎娶周姑娘,袁福天帶着厚重的禮物去了,周玉行得知袁福天的來意之後,爽快地答應了這門親事,於是,親事就這樣定下來了。

米思凡安靜了一段時間之後,內心的渴望又蠢蠢欲動了,他知道只憑自己的力量是無法擊敗劉宇的,所以他只好另外尋求可以擊敗劉宇的勢力,其中最重要的莫過於崔文龍的崔家,和東南道的權貴們,只有他們纔有擊敗劉宇的實力。

此時春蠶已經上市,這次劉宇派人運了一百擔的蠶絲去販賣,目標依舊是東南道的富貴人家,出售的地點就是孫家的店鋪,雖然劉宇完全可以自行開設店鋪販賣貨物,但是爲了綁緊孫家的關係,所以劉宇不介意分一部分利潤給孫家,這也是保護自己產業的一個措施。

一百擔蠶絲真的不多,但是由於劉宇的蠶絲品質很好,佔據了部分高端的市場,許多富貴人家都知道孫家的店鋪裡有上好的蠶絲出售,紛紛前來選購,這讓壟斷了東南道蠶絲市場大部分份額的尤二爺感到很不高興。

尤二爺背後的勢力是東南道的節度使安在旭,以及朝廷裡的吏部侍郎崔友生,這兩人都是高官,權勢很大,足以庇護尤二爺的生意,爲此,尤二爺每年都要將利潤的兩成分給兩人。靠着這兩座靠山,尤二爺每年都可以壟斷東南道大部分的蠶絲市場份額,賺取了驚人的高額利潤。

東南道每年販賣的蠶絲,其中有七成都是尤二爺的。

第128章 招兵第247章 修建水渠第216章 偵查和高爐第238章 產業發展和流民培養第271章 收容流民第5章 討債第10章 保鏢第130章 一千兩銀子第193章 落敗第124章 刺殺第272章 擴大合作第268章 勝利第164章 突襲第76章 獎賞第152章 報功第271章 收容流民第49章 奪門第237章 談判策略第116章 朝廷的態度第127章 談判第130章 一千兩銀子第210章 水泥礦藏第116章 朝廷的態度第31章 槍管和皮甲第208章 大琉球島的經歷第74章 偷襲第161章 做媒第275章 激戰第199章 朝廷的猜忌第102章 交涉無果第165章 血戰第270章 鐵娃的隊伍第161章 做媒第119章 調查情報第116章 朝廷的態度第201章 晉江城遊覽第131章 付錢第165章 血戰第100章 運輸業的暴利第122章 斬首計劃第140章 蠶農如願第87章 大肆宣揚第180章 打聽情報第216章 偵查和高爐第17章 貴人出現第91章 熱火朝天的修建工程第76章 獎賞第210章 水泥礦藏第275章 激戰第89章 獎賞第54章 利誘第31章 槍管和皮甲第255章 爭奪流民第171章 逼問第128章 招兵第189章 械鬥第181章 跟蹤第111章 寫詩和唱曲第28章 實戰演練第27章 操練士兵第96章 佩服之至第195章 劫掠地方第136章 降價銷售第50章 擊退倭寇第211章 獵頭部落第216章 偵查和高爐第248章 完成進度第45章 瓷器暢銷第11章 新的力量第268章 勝利第40章 賣蠶繭第221章 火炮擴散第205章 參觀書院第251章 測量土地第110章 殺豬喝湯第124章 刺殺第52章 水泥和築城第226章 肉搏戰第122章 斬首計劃第176章 劫掠第215章 收網第276章 俘虜第223章 投靠第163章 鬥詞第265章 海盜的報復第3章 賣火柴第127章 談判第167章 安在旭巡查第263章 海戰勝利第59章 王大將軍第225章 懸賞第158章 精神領域的競爭第80章 欽差第82章 換人第150章 俘獲船隻第57章 縣令升官第255章 爭奪流民第218章 新任鎮波將軍的策略第103章 免官第212章 滅族
第128章 招兵第247章 修建水渠第216章 偵查和高爐第238章 產業發展和流民培養第271章 收容流民第5章 討債第10章 保鏢第130章 一千兩銀子第193章 落敗第124章 刺殺第272章 擴大合作第268章 勝利第164章 突襲第76章 獎賞第152章 報功第271章 收容流民第49章 奪門第237章 談判策略第116章 朝廷的態度第127章 談判第130章 一千兩銀子第210章 水泥礦藏第116章 朝廷的態度第31章 槍管和皮甲第208章 大琉球島的經歷第74章 偷襲第161章 做媒第275章 激戰第199章 朝廷的猜忌第102章 交涉無果第165章 血戰第270章 鐵娃的隊伍第161章 做媒第119章 調查情報第116章 朝廷的態度第201章 晉江城遊覽第131章 付錢第165章 血戰第100章 運輸業的暴利第122章 斬首計劃第140章 蠶農如願第87章 大肆宣揚第180章 打聽情報第216章 偵查和高爐第17章 貴人出現第91章 熱火朝天的修建工程第76章 獎賞第210章 水泥礦藏第275章 激戰第89章 獎賞第54章 利誘第31章 槍管和皮甲第255章 爭奪流民第171章 逼問第128章 招兵第189章 械鬥第181章 跟蹤第111章 寫詩和唱曲第28章 實戰演練第27章 操練士兵第96章 佩服之至第195章 劫掠地方第136章 降價銷售第50章 擊退倭寇第211章 獵頭部落第216章 偵查和高爐第248章 完成進度第45章 瓷器暢銷第11章 新的力量第268章 勝利第40章 賣蠶繭第221章 火炮擴散第205章 參觀書院第251章 測量土地第110章 殺豬喝湯第124章 刺殺第52章 水泥和築城第226章 肉搏戰第122章 斬首計劃第176章 劫掠第215章 收網第276章 俘虜第223章 投靠第163章 鬥詞第265章 海盜的報復第3章 賣火柴第127章 談判第167章 安在旭巡查第263章 海戰勝利第59章 王大將軍第225章 懸賞第158章 精神領域的競爭第80章 欽差第82章 換人第150章 俘獲船隻第57章 縣令升官第255章 爭奪流民第218章 新任鎮波將軍的策略第103章 免官第212章 滅族